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輕工 作者:(美)蓋瑞·艾卓//安瑪莉·艾卓|譯者:王虹//王錦程|校注:(新加坡)李斌豪 頁數(shù):224
Tag標簽:無
前言
《如何智慧地教養(yǎng)孩子》(On Becoming Childwise)是一本教育子女的智慧寶典,它給年輕的父母在育兒的路上指明了方向,可以使他們少走彎路,成功地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有責任心、講道德、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緯淖髡甙糠驄D(Gary Ezzo,Anne Marie Ezzo)是資深的家庭教育專家。他們從自己以及千百個家庭的實例出發(fā),把育兒的智慧娓娓道來,語言生動,深入淺出。幾位主要譯者均已為人父母,在翻譯過程中,他們都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深感受益匪淺。 本書由幾名翻譯人員合作完成,他們是王虹、王錦程、陳紅、俞寶紅等?! ≡诜g過程中,譯者得到了美籍教師海蒂·米勒女士的幫助和指導,新加波國際家庭事工的資深導師李斌豪先生對本書做了最后的補充及校閱。在次,我們對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內(nèi)容概要
你可以在一夜之間成為父母,但要成為有智慧的父母卻需要很長時間! 國際著名的教育家和演講家艾卓夫婦通過生動的講解、具體的案例、充滿啟發(fā)和趣味的課后作業(yè),幫助父母們: 做好父母,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 用愛的語言跟孩子溝通; 培養(yǎng)孩子的美好品格; 發(fā)展跟孩子年齡相稱的能力; 糾正孩子的錯誤,幫助他們從錯誤中學習; 向孩子提要求,并幫助孩子表達不同的意見。
作者簡介
蓋瑞·艾卓是國際著名的教育家和演講家。他和夫人安瑪莉·艾卓于1983年在美國成立了GFI(Growing Families International),專注于幫助父母養(yǎng)育孩子。
艾卓夫婦共創(chuàng)作了22本有關親子的書籍,制作了8套教育片。這些書籍及片子已廣泛的被全世界800萬父母所應用。艾卓的
書籍目錄
譯者序前言第一章 從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開始 第二章 良好的婚姻造就偉大的父母 第三章 愛的五種語言 第四章 做一個值得信賴的父親 第五章 道德對孩子成長重要嗎? 第六章 培養(yǎng)美德(一)――尊重別人的財產(chǎn) 第七章 培養(yǎng)美德(二)――解決沖突與尊重他人 第八章 如何糾正孩子的錯誤 第九章 給孩子適合其年齡的自由 第十章 溝通百寶箱 附錄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從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開始 責任心可以理解為堅持到底,堅定不移,完成大人交給的任務。我們希望孩子擁有這些品質(zhì)。我們希望在交給孩子一項任務時,他自己知道該如何去做,而不需要大人督促、哄勸、強迫或是沒完沒了地提醒。遺憾的是,當我們試圖把這些優(yōu)秀品質(zhì)教導給孩子時,往往發(fā)現(xiàn)最大的挑戰(zhàn)來自我們自己。 下面的故事每天都在發(fā)生。媽媽開車去幼兒園接孩子回家,回來的路上和顏悅色地提醒孩子,到家后先把書包打開,把所有的作業(yè)拿出來放在桌子上,然后再把書包放回自己的房間。今天是不是有作業(yè)需要父母簽字呢? 到家后,打開車庫門,愛犬大叫著撲上來,媽媽的注意力開始轉(zhuǎn)移。有一大堆事情等著去做:水箱要加滿,還有,今天該收垃圾了。這時,媽媽把孩子的事忘在腦后。孩子自己跑去蕩秋千。幾個小時后,媽媽發(fā)現(xiàn)孩子的書包躺在后院的地上,里面塞滿了作業(yè)紙,未干的油畫,還有發(fā)出霉味的香蕉皮。媽媽怒吼道:“究竟要我提醒你多少回,回家后先打開書包?” 忘記打開書包只是問題的表面現(xiàn)象,問題的本質(zhì)是孩子缺乏主動遵循指導的意識。書包扔在地上,里面塞滿了東西.只是因為媽媽當時沒有督促孩子立刻去做,沒有提醒孩子把事情徹底做完。媽媽渴望改變這種狀況,怎么辦呢?只有父母懂得將遵循指導的責任意識教給孩子,孩子才會為他的行為負責。如果父母還是不停地提醒這提醒那,孩子就不會養(yǎng)成獨立、自發(fā)、主動的行為意識。 本章旨在告訴父母如何培養(yǎng)孩子行為的主動意識和自發(fā)的責任感。父母都希望孩子做事勤奮認真。只要孩子自己動手去做,無論好壞對錯,甚至把事情弄得一團糟也沒關系?! ∧敲丛鯓硬潘闶亲龊媚??如果不用你催促,孩子就主動去做自己的事,這就算成功了。如果父母不停地提醒孩子什么是對,什么是錯,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這樣不僅攪得自己心煩,還使孩子喪失了主動性。從孩子的角度看,既然明天還去學同樣的東西,那干嘛今天就要對這些功課負責?從父母的角度看,如果不及時提醒孩子,他就不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聽起來真是一對矛盾?! ∨囵B(yǎng)孩子堅韌不拔的優(yōu)秀品質(zhì)并非那么難,堅持一個簡單的原則就會產(chǎn)生奇妙的效果。那就是,父母要對孩子所有的行為負責,直到孩子的身心發(fā)展達到可以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時候。這個原則承認父母要為孩子的臟亂、錯誤、惡行負責。如果兩歲的孩子把煎餅上的果醬掉到狗的身上.你不會讓他去給狗洗澡。如果四歲的女孩不小心把一桶油漆灑翻在地上,你也不能袖手旁觀,讓孩子一人去清理。那樣的話,孩子會把油漆涂得滿地都是?! ≡趺崔k?這種情況下,孩子的麻煩就是你的麻煩,孩子的錯誤和事故就是你的錯誤和事故。因為孩子還小,不能為自己的行為造成的后果負責。這個原則是:在父母訓練孩子承擔責任時,父母為其行為后果負責,直到有一天,孩子有能力對他的行為負責?! 「改競儝暝膯栴}是,孩子什么樣的行為要由父母來管理,什么樣的行為應由孩子自主管理?在上面給出的例子中,因為孩子年齡小,父母要為其行為負全責。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承擔責任的潛能在增強,他們行為的自主權也在增加。請注意“潛能”這個詞。潛能并不等于能力,訓練是將潛能轉(zhuǎn)變?yōu)槟芰Φ臉蛄?。一個兩歲的男孩不會給狗洗澡,但十歲的男孩就可以。四歲的女孩不能把灑在地板上的油漆清理干凈,十二歲的女孩就應該能做好這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