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6 出版社:企業(yè)管理 作者:孫顥 頁數:275
Tag標簽:無
前言
常言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明代奇人洪應明將譚以菜根名,化大俗為大雅,變腐朽為神奇,清雅超逸,特標一格,在洞察世情之余,點化人間萬事。《菜根譚》將儒、釋、道三家之精髓熔冶于一爐,總結處世為人之策略,概括功業(yè)成敗之智慧,指示修身養(yǎng)性之要義,界分求學問道之真假,指點生死名利之玄妙;既主張積極入世、經營天下、為民謀福、恩澤后世的進取精神,又宣揚親近自然、悠游山水、獨善其身、清靜無為的隱逸趣旨,同時也倡導悲天憫人、普渡眾生、透徹禪機、空靈無際的超脫境界。初讀《菜根譚》,似雜亂無章、自相矛盾;若深悟其意,方知狡兔三窟、智藏其里;若詳悟再三,則如醍醐灌頂,倍覺終身受用無窮。
內容概要
《菜根譚》在讀,讀其語淡味長、長空朗月之逸韻,《菜根譚》更在悟,悟其深遠意旨、玄機妙合之智慧。因此,本書將《菜根譚》的各種珍本搜集整合,拾遺補闕,并請著名的語言專家執(zhí)筆親譯,以使讀者親睹原著之真味;同時精選中國古今之經典事例,并加之對《菜根譚》深意與智慧的感悟,字不求工整卻顯其深刻,句不求華麗而顯其實用,力求能掘其精華、發(fā)其玄機,并讓讀者受用一二。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功業(yè)成敗的心得:進退之間彰顯智慧 與其曲謹 不若疏狂 良藥苦口 忠言逆耳 得意回首 拂心莫停 矜則無功 悔能減過 天道忌盈 業(yè)不求滿 潔自污出 明從晦生 憂勤勿過 澹泊勿枯 苦中得悅 失意存悲 居安思危 天也無法 穢者多物 水清無魚 堅守操履 不露鋒芒 持盈履滿 君子兢兢 功過不混 恩仇勿明 以德御才 德才兼?zhèn)? 修身種德 事業(yè)之基 信人盡誠 疑人己詐 鬧中取靜 臨危不亂 茹納容人 氣量寬厚 執(zhí)拗債事 歸于失敗 藏才隱智 任重致遠 防讒防奸 確保平安 用人不刻 刻則人離 居官有節(jié) 居鄉(xiāng)有情 窮寇勿追 為鼠留路 杯弓蛇影 猜疑不和 花居盆內 終乏生機 伏久飛高 守正待時 零落露萌 凝寒回陽 身處局中 心在事外第二章 修身養(yǎng)性的心得:在一動一靜當中體悟人生的真義 棲守道德 不阿權貴 真味是淡 至人如常 閑時吃緊 忙里悠閑 身處林泉 心懷廊廟 君子無禍 勿罪冥冥 忘怨忘過 念功念恩 富奢不足 貧儉有余 天理路寬 欲路甚窄 一念貪私 萬劫不復 欲路理路 全憑一念 舍己毋疑 施人不報 人生態(tài)度 晚節(jié)更重 美味快意 享用五分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怒火沸處 轉念則息 毋形人短 不持己長 不昧己心 為民立命 居宮公廉 治家恕儉 量寬福厚 器小祿薄 責人宜寬 律己應嚴 退后一步 清淡一分 貪得不富 知足不貧 喜寂厭喧 求靜避世 順逆一視 欣戚兩忘 心境如月 空而不著 根蒂在手 不受提掇 茫茫世間 矛盾之密 色欲名利 修身所忌第三章 為人處世的心得:以方圓之道求生存 對待小人 難于不惡 心事宜明 才華須韞 污泥不染 知巧不用 和氣致祥 喜氣多瑞 心地放寬 恩澤流長 俠心交友 素心做人 讓步為高 寬人是福 責毋太嚴 教毋過高 知退一步 須讓三分 高步立身 退而處世 寬嚴互用 恩威并施 施之不求 求之無功 福不強求 去怨避禍 不怕小人 怕偽君子 春風解凍 和氣消冰 忠恕待人 養(yǎng)德遠害 藏巧于拙 以屈為伸 奇者乏識 獨者非恒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陰者勿交 悻者防口 趨炎附勢 人情通患 操履嚴明 不犯蜂蠆 毋媚小人 寧責君子 同流合污 英名盡毀 守口應密 防意當嚴 一念一言 切勿犯忌 文以拙進 道以拙成 冷眼觀物 熱誠有度 熱心助人 其福必厚 無害人意 存防人心第四章 求學問道的心得:辨真識假才能步入學與用的境界 修德忘名 讀書深心 心地干凈 方可讀學 學以致用 注重實際 花鋪好色 人為好事 磨練福久 疑參知真 身居逆境 砥節(jié)礪行 勿夸所有 可為學問 以苦為樂 苦盡甘來 閑中學習 忙時受用 道要常悟 學貴有恒 金須百煉 輕發(fā)無功 心領神會 融于事物 幼不定基 難成大器 濃夭淡久 大器晚成 出世涉世 了心盡心 繩鋸木斷 水滴石穿第五章 生死名利的心得:把大處看小方能進得去出得來 脫俗成名 減欲入圣 德在人先 利居人后 名不獨享 過不推脫 放得功名 便可脫凡 超越天地 不入名利 木石之心 遠離欲境 風雅不失 窮不潦倒 富多炎涼 親多妒忌 可共患難 勿共安樂 激流勇退 功德圓滿 非上上智 無了了心 人生苦短 何爭名利 知足則仙 善用則生 守逸安分 平淡遠禍 處進思退 得手圖放 逃避名聲 自身平安 濃味常短 淡中趣長 不憂利祿 不畏仕危 自老視少 瘁時視榮 欲有尊卑 貪無二致 懸崖撒手 適可而止 月盈則虧 履滿宜慎 不食釣餌 不落圈套
章節(jié)摘錄
恩里由來生害,故快意時。須早回首;敗后或反成功,故拂心處,莫便放手。在得到恩惠時往往會招來禍害,所以在得心快意的時候要想到早點回頭;在遇到失敗挫折時或許反而有助于成功,所以在不如意的時候不要輕易放棄追求。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孫武因看不慣齊國內部的爾虞我詐,爭名逐利的爭斗,遂毅然離開了父母之邦齊國。孫武到達吳國之時,吳國正值多事之秋。吳王闔閭是位胸有大志,意欲有所作為的君主。他想使吳國崛起,首要的打擊目標就是近鄰也是強鄰楚國。只有擊敗楚國,吳國才有出頭之日。就這樣,闔閭的意圖與受到楚平王迫害全家被殺的伍子胥不謀而合,遂決意對楚一戰(zhàn)。面對強大的楚國,伍子胥也沒有把握必勝,于是他找到了隱居于吳的孫武,認為有了他的幫助,滅楚報仇不成問題。就這樣,伍子胥先后七次向吳王闔閭推薦孫武,盛贊孫武之文韜武略,認為若不攻楚便罷;若要興師滅楚,孫武首當其選。就這樣,吳王決定召見孫武。晤談之下,孫武將他的兵法十三篇娓娓道來。吳王闔閭一聽之下連聲道好。兩人越談越投機,不知不覺十三篇兵法都講完了。
編輯推薦
《給大忙人讀的菜根譚》編輯推薦:咬得菜根,百事可做。簡單的道理中蘊含最豐富的智慧。這里是人生百味的調和劑,是對世事滄桑的長嘆,是指導世俗生活的圣經,是震撼心靈的洪鐘大呂。國外成功學名著里講到的或沒講到的這里都有,讓人不能不嘆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處世智慧。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