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能實驗學

出版時間:2008-9  出版社:中南大學出版社  作者:羅自強 等主編  頁數:224  

前言

隨著醫(yī)學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醫(yī)學教育的目標已向培養(yǎng)寬基礎、高素質、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綜合型人才的目標轉換。全國各高等醫(yī)學院校對實驗教學的模式、教學內容及管理體制進行了大量的改革和探索,以適用21世紀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需要。而教育部在全國開展高等學校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將實驗教學改革再次推向新的高度?!〗?0余年來我校生理學及相關學科的實驗教學改革伴隨現代電子技術和計算機科學的發(fā)展,進行了三次實驗教學手段現代化為標志的改革:第一次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在國內率先用二道生理記錄儀、示波器等電子設備取代記紋鼓等機械裝置;第二次改革始于1987年,在國內首次將裝備計算機的四道生理記錄儀用于學生常規(guī)實驗,將微機化和數字化手段引入到實驗教學,并初步建立相對獨立的公共機能實驗教學中心;第三次從1997年開始,實驗的記錄設備全面更新為多媒體計算機生物信號采集分析系統(tǒng),并大量使用多媒體課件和計算機模擬實驗等。每次以實驗手段現代化為標志的改革,都伴隨實驗教學內容的更新、教學理念的進步和教師知識結構的優(yōu)化。在一系列改革成就的基礎上,我校(原湖南醫(yī)科大學)于1998年組建新的獨立建制的機能實驗教學中心,拉開了新一輪實驗教學內容改革的序幕,將原分屬于生理學、藥理學、病理生理學的實驗教學內容逐漸整合為一門獨立的《機能實驗學》課程,并于2002年編寫出版了《機能實驗學》教材。此后,我校機能中心在創(chuàng)建湖南省示范實驗室(2005)和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006)的過程中,進一步推進了機能實驗教學理念、實驗教學內容和實驗教學方式的改革。為及時反映實驗教學改革的成果,決定重新編寫《機能實驗學》教材。本教材在2002年版《機能實驗學》的基礎上,結合。本科醫(yī)學教育國際標準”和“全球醫(yī)學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兩個國際醫(yī)學教育標準的要求,進行了大幅度的改寫,更加注重學生能力培養(yǎng)和個性化教學的需求。在實驗內容上,進一步加大了不同課程間的融合和滲透,更新了部分實驗,每個實驗的綜合程度大為提高。在教學方式上,大力提倡開展教師命題性設計性實驗,并加大了預習和實驗報告寫作的指導。在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加強了探索性實驗的指導,特設專章介紹機能實驗設計和研究的基礎知識,以及開展探索性實驗的要求,并詳細介紹了部分學生在開展探索性實驗的成功案例的立題和研究思路,為學生開展創(chuàng)新研究提供借鑒和啟迪。本教材還注意將教師和學生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驗教學內容,也有部分學生參與了本教材的編寫,較好地反映了我校實驗教學改革的成果。

內容概要

本書將生理、病理生理和藥理三門課程的實驗內容進行優(yōu)化和更新,注重三個學科的相互滲透和相關教學內容的整合,建立了機能實驗教學課程體系。全書分為機能實驗的基本理論、基礎性和綜合性機能實驗、設計探索性實驗三篇.詳細介紹了動物實驗技術、機能學實驗常用觀察指標的測定、機能實驗常用儀器的使用、機能實驗設計和研究的基礎知識、開展探索性實驗的要求、機能實驗的生命倫理學問題,以及各項機能實驗的目的、原理、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尤其加強r實驗設計和探索性實驗的指導,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基本操作能力。本書可供高等醫(yī)藥院校五年、七年、八年制學生使用,也可供研究生和從事醫(yī)藥學研究的相關人員使用。

書籍目錄

第一篇 機能實驗的基本理論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機能實驗學的任務和要求    第二節(jié) 實驗報告的寫作要求    第三節(jié) 動物實驗倫理及其制度化    第四節(jié) 實驗室規(guī)則及要求  第二章 動物實驗技術    第一節(jié) 實驗動物的基本知識    第二節(jié) 動物實驗的基本操作    第三節(jié) 常用離體標本的制備  第三章 機能學實驗常用觀察指標的測定    第一節(jié) 機能學實驗常用觀察指標    第二節(jié) 生物信號的記錄與處理  第四章 機能實驗常用儀器的使用    第一節(jié) 機能實驗室常規(guī)設備和小型電子儀器    第二節(jié) MS4000 U型生物信號記錄分析系統(tǒng)    第三節(jié) BL-410/420生物機能實驗系統(tǒng)    第四節(jié) 722S分光光度計使用    第五節(jié) DH一1831血氣酸堿分析儀的使用    第六節(jié) Bl一2000醫(yī)學圖像分析儀使用    第七節(jié) 動物腸系膜微循環(huán)觀察系統(tǒng)  第五章 機能實驗設計和研究的基礎知識    第一節(jié) 機能實驗設計的原理與方法    第二節(jié) 機能實驗數據的分析    第三節(jié) 生物醫(yī)學文獻檢索    第四節(jié) 科技論文寫作的基本格式第二篇 基礎性和綜合性機能實驗  第六章 離體器官、組織實驗  第七章 整體實驗    第一節(jié) 動物實驗    第二節(jié) 人體實驗  第八章 臨床前藥物實驗第三篇 設計探索性實驗  第九章 命題設計性實驗    第一節(jié) 命題設計性實驗基本要求    第二節(jié) 命題設計性實驗項目    第三節(jié) 人類疾病的常用動物模型制德與發(fā)病機制  第十章 探索性實驗第四篇 計算機模擬實驗與病例討論  第十一章 計算機模擬實驗  第十二章 病例討論  附錄主要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五章 機能實驗設計和研究的基礎知識醫(yī)學科學研究是在專業(yè)理論的指導下,圍繞人類身心健康對尚未研究或尚未深入研究的事物進行探討,旨在揭示事物矛盾的內部聯(lián)系與客觀規(guī)律,從而推動醫(yī)學理論和技術發(fā)展的認識實踐過程。醫(yī)學研究按照有無人為施加干預可分為實驗性研究和觀察性研究兩大類型。觀察性研究是以客觀、真實的觀察為依據,對觀察結果進行描述和對比分析;實驗性研究是在排除其他因素影響的條件下,推論干預措施的因果效應。因此,實驗研究能夠人為地控制條件,更有效地控制誤差。廣義的實驗研究包括動物實驗、臨床試驗和社區(qū)干預試驗??蒲性O計(research design)就是科學研究具體內容方法的設想和計劃安排??蒲性O計可分為專業(yè)設計和統(tǒng)計學設計兩個方面。專業(yè)設計是從專業(yè)理論角度來選定具體的科研課題,提出假說,圍繞檢驗假說制訂技術路線和實驗方案。專業(yè)設計的正確與否是科研成敗的決定因素。統(tǒng)計學設計是運用數理統(tǒng)計學理論和方法來進行設計,旨在減少誤差,保證樣本的代表性和樣本間的可比性,從而提高結論的可靠性。統(tǒng)計學設計是科研結果可靠性和經濟性的保證。機能實驗是醫(yī)學科學研究的重要領域,開展機能實驗研究首先應了解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第一節(jié) 機能實驗設計的原理與方法一、實驗設計的三要素實驗設計的基本要素包括被試因素、受試對象和實驗效應三部分。如研究比較兩種降壓藥治療高血壓病人的療效,降壓藥為被試因素,高血壓病人為受試對象,降低的血壓值為實驗效應。如何正確選擇三大要素是科研中專業(yè)設計的關鍵問題。(一)被試因素被試因素(又稱處理因素)也即需觀察研究的因素,可為外源性的,如人為給予的物理、化學、生物因素或外界客觀存在的因素,如氣候、季節(jié)等,也可為內源性的自身特征,如性別、年齡、心理、遺傳因素等。科學實驗研究的目的就是闡明被試因素作用于受試對象的效應。因此,實驗設計首先要正確、恰當地確定被試因素。確定被試因素時應注意抓住實驗中的主要因素,不能把所知的一切因素都放在一次實驗之中。一次實驗涉及的處理因素不宜太多,否則會使分組增多,受試對象的例數增多,在實施中難以控制誤差。然而,處理因素過少,又難以提高實驗的廣度和深度。因此,需根據研究目的的需要與實施的可能來確定帶有關鍵性的因素。在確定被試因素后還應注意保證在整個實驗過程中被試因素不變,以保證實驗結果的穩(wěn)定可靠。如藥物的批號、劑量、給藥途徑等應當一致。

編輯推薦

《機能實驗學》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使用教材之一,由中南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機能實驗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在很多網站都缺貨~終于當當來貨了~~~很開心
    這是我們教材的配套實驗,看起來還不錯哦
  •   我們學校出的書,上課要用,考試有大題,所以買了。藥理生理都要用到。
  •   很有用的書。。。確實是以學生要用的。。。要用一年多呢。。
  •   還行 物流挺快 價格肯定比學校便宜唄
  •   因為是自己學校老師編的書,所以應該是必買的,不知道其他學校的同學會不會買這本書呢~?
    機能實驗是生理藥理和病理生理的實驗合在一起的,書還算不錯,就是有點小貴,很多同學買的都是復印版本~但是我覺得買一本書還是值得的,畢竟大二大三都要用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