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一年

出版時間:2007-5-19  出版社:三民書局  作者:林文月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為作者二十多年前遊學日本,居住於京都十個月之間的散文作品。
內容包括:日本典雅的古都四季景物描寫、風俗民情、學術文化活動,以及異國友誼交流等多層面。
由於作者深諳日本語言文化,長時居留,故能深入其古都 的多種層面,以細微的觀察,娓娓的敘述,呈現了她個人對於京都的體會。此書出版之初,頗受國人重視,許多遊歷日本者,或赴日留學者,往往藉為旅遊之指南。
而時隔多年再版,對於京都,及其近區(qū)地方的許多記述篇章,在引 經據典、深入報導,及詳實描繪諸方面,仍未見有類似之書出其右者。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京都一年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33條)

 
 

  •     不知道為什么,先入為主地認為作者是一個男性,結果在讀到作者為了參加歲末的京都歌舞伎觀賞活動特地穿上了一件無袖的黑旗袍時,我感到很詫異。啊!原來是個女生寫的,之前的一些不合理瞬間合理起來了。
      這本書寫的是作者在京都一年的所見所聞以及所遇見的人,有庭院歌舞伎美食。成書于1977年,距離現在三十多年,里面描寫的京都跟現在的京都肯定有差別(雖然我也沒有去過京都)。
      但是我很佩服作者的觀察力,特別是她對京都景色以及京都園林的描寫真的是很細致入微。也許看過 那勝景的人有千千萬,但并非人人都會提筆將它記下。
      讀了這本書后,我才知道日本園林中有枯山水庭園這一說法,這個是自己以前從未聽說過的東西,覺得很有趣。再結合書中的插圖一看,覺得它重在意會,有禪意寓于其中。提起日本的禪宗,我總會想起“一期一會”這句話。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是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在《讀者》的卷首文上看到的,一生只能有一次的相會。當時對這句話懵懵懂懂的,可快十年過去了,現在總算對這句話有了深的體會。有些人,真的是一期一會,還有些人,你與他之間擁有的是幾期、幾十期、幾百期的相會。無論數字多么龐大,卻總是有限的。
      在京都呆一年的見聞,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態(tài)怎么樣去接受去感悟。我說的接受是以好的態(tài)度好的性格去接受所見的人與事。人是很重要的,陪在身邊的人的態(tài)度價值觀心情對你的影響大得難以想象。
      最近看到的一句話,寫在了新的日記本的封頁上“如果你沒遇到某些人,大概也不會經歷那些事情”。
  •     這本書是林文月先生70年代在日本進修一年期間的散文集結,本來是寫來打發(fā)在異鄉(xiāng)的苦悶之情,正好也和研究的方向一致,就從不同角度介紹了日本京都的風土人群。因為是定心住下來學習研究的,再加上從小的有學習日語的經驗,所以對日本觀察的視角與別人比更加細膩到位,從小處著眼,寫了園林,茶道,歌舞,寺廟,袛園祭,湯,舊書店,飲食等,讀來很有意思。只是與現在時間隔得久了,有些風土人情就算去尋估計也找不到了。還好有這本書可以讓讀者發(fā)思古幽情。三聯(lián)04年的出版已經買不到了,所以現在的這本再版正是太合心意了。如果要看時間靠現在近的日本京都,可以看《門外漢的京都》,另有意味。
  •     第一次接觸林文月先生的文字是《讀中文系的人》,而在毫不了解的情況下買了這本書正因為我也是讀中文系——當然了,那個時代讀中文的人和現在讀中文系人,完全不是同一個水平,尤其是國粹得以很好保存的寶島和劫后的大陸。
      讀過林文月先生的《讀中文系的人》、《擬古》、《青山青史: 連雅堂傳》、《生活可以如此美好》……都很喜歡,讀起來很舒服,很輕松,但透過林先生的眼睛和文字,不僅能看到這個世界另外一邊所發(fā)生的事兒,同時也剝洋蔥似的領悟某些深層次的東西。
      譬如這本《京都一年》里詳細介紹了日本在傳統(tǒng)文化(風俗)、古物和遺跡方便的保護是多么的專業(yè),因為有一份尊重和敬畏,較之當下所謂泱泱五千年大國——恰好上周去了一趟帝都,去了天壇、天安門廣場、故宮、頤和園,爬了長城(其實是坐纜車上去的),瞻仰了老毛的尸體,憑吊了萬歷的墳定陵和崇禎上吊的煤山,逛了鈕祜祿?和珅花去十年和無數銀兩筑建的、最后為恭親王居住的府邸。有三點感受彌深,人多為首,無論何時何處均人頭攢動,摩肩接踵;次之商業(yè)味極重,景點內外都有諸如古裝拍照、小飾物留念品兜售等,庸俗至極;最后是所謂的保護未嘗不是另一種破壞,譬如翻新,啥都新簌簌的,沒有一點兒歷史的滄桑感,且有很多膺品(真的東西去哪兒)。這些與管理者及其上司有著極大的推卸不掉的為后世所唾罵的干系。
      而在林文月文字里的京都,古老的東西,如同歲月未曾施加于其身,非常完整。俗話說,不怕不識貨,最怕貨比貨。一旦比較起來,兲/朝做得多么差勁,尤其丟失了應有的尊重和敬畏,啥都變味了。
  •     讀過一本《日本四季》,當時讀得滿心歡喜,有種無法言表的滿足感,這次又讀到這本《京都一年》,隨手翻翻,幾張照片倒也拍得一般般,第一篇文字有點絮絮叨叨,但讀著讀著,那種滿心歡喜感又來了!
      日本的庭院是讓我徹底開了眼界,原來以為庭院文化就是中國傳統(tǒng)的假山流水,亭臺樓閣,日本受中國傳文化影響應也以此為上,沒想到還有一個枯山水,用白砂仿成清泉,而且還做出深淺不一的水紋樣,日本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影響深遠,北宗的水墨畫當時深受日本貴族喜歡,那個枯山水的傳承就是中國水墨畫中的留白。這是日本文化的再創(chuàng)造。
      非常喜歡這本小書!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歡!
  •     京都,無論自然景致還是寺院町家,都體現了日本禪文化的精髓;空寂、恬靜以及“無中萬般有”的境界。禪宗自印度傳入中國,又從中國引入日本,逐漸形成日本之禪,同時也造就了以“絕對無”為核心觀念的“京都學派”。京都以千年的輪回和對禪的歷史解讀驗證了“京都意象”:傳統(tǒng)與現代可以和諧共處,清淡之雅是美的最高境界。
      營構“京都意象”具有豐富的來源:寺院廟宇、茶室庭園、町家民居、祭祀節(jié)日、和風飲食和民俗工藝等。它們或自然天成,或人工雕琢,均以樸素的色彩、簡潔的形式表達崇尚自然的審美情趣和清新雅致的禪宗之道。
      
      閔學勤,《感知與意象——城市理念與形象研究》,第121頁,有刪改。
  •     現在市面上新寫出來的書,大多已經看不到這樣,寫吃喝旅行身邊瑣事卻又毫不掩飾那一股子純真到有點呆的學者氣書卷氣了……
      1977年的京都,和2010年的京都,似乎沒有多少變化,庭園依舊,東寺的弘法市集依舊,十二段家依舊,吉例顏見世依舊,可是好像這一頭寫書看書的人們,筆觸和語氣都早已經與時俱進,不由分說地進化到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我不知不覺已經習慣了看線上線下犀利搞笑諷刺矯情的各路文章,《京都一年》這樣樸素誠懇安靜的文字,帶著前網絡時代的氣味,果然是七八十年代的產物啊。今天的作者們,用這樣的文筆恐怕要被廣大人民群眾鄙視為酸或者“裝”;如果是學者,恐怕又沒法用這么謙卑的語氣去寫這些異鄉(xiāng)的風土……所以如今還能看到這本寫于1977年的書,真是心懷感激。書里提起的那些小典故,今天也只怕難以在旅行指南或者網絡論壇上找到,所以如果有人打算去京都游蕩數日,或者單純緬懷一下純真的七八十年代,請打開這本書吧!
      
  •     一直想買一本
  •     《京都一年》是我一直留在手邊的書 每次翻開 看到從封面到扉頁 從扉頁到內頁那斑斕的顏色 總有溫暖的感覺漾開。
      是從不同季節(jié)采擷的花瓣還是落葉呢?溫煦的黃,清新的藍 柔媚的綠 像是四季的一張張留照,“且向花間留晚照”......
      
      溫雅的文字 雖則略顯整飭 卻是恰切的端莊 正和了林氏的學者身份??此摹讹嬸傇洝芬嗳?,不能期望看到小煮婦的嬌俏的 完全的端方和矜持 這才是林文月喲
  •     東奔西走的生涯中,每搬家一次總會有一堆需要處理的舊書。但這本《京都一年》卻一直跟著自己,一來輕小,攜帶方便,二來經得住咀嚼,反復回味,還能發(fā)掘不少驚喜。
      
      第一次一人離國遠赴東洋謀生,在現如今的高壓紀元,已成為極其艱難的求存生涯。心里有害怕和疑惑,內心無助需要參考他人的意見,買了這本介紹京都生活的文集,想走前先取點關西的生活經。
      
      誰料看了幾頁有上當的感覺,原來寫的都是幾十年前的陳年舊事了,京都現如今也不似當年,我心中大叫,我要的現代日本社會生存經去哪里看?
      
      后來一直置于書架上沒翻動過,忙護照,忙簽證,忙著跟新同事聯(lián)絡,與舊友道別。
      
      一晚輾轉反側,知道自己得了遠行焦慮癥,對即將到來的一切害怕不已,害怕會被一個陌生的社會吞沒。這時候再看多少電視專題都沒用了,知道自己不是過去觀光游玩,一切不努力,就會墮落到潦倒街頭的地步。
      
      于是失眠中又在孤燈下開始重新翻開這本書,打發(fā)慢慢長夜。
      
      于是自秋道太太出場的那刻,我被這樣一個淳樸善良又美麗優(yōu)雅的京都女人迷住了。雖然僅是只言片語的側述,但林文月女士的妙筆已將一個活生生的天人勾勒了出來。因為是現實中的天人,沾有不少煙火氣息,但這樣反讓她更加引人入勝。
      
      這本類似生活雜記的東西,秋道太太是作者在京都生活的主要記述人物,我不禁感嘆原來過去果真存在著這樣的京都女子,融合了東方女性所有的柔情與智慧。所以在后來看到她與教授那段驚世駭俗的婚外情加虐戀時,驚訝如林文月之余,竟然把眼淚看落下來。
      
      我是心疼這樣好的女人,卻沒有看男人的眼力,儒雅有才學又如何,如果沒有勇氣去愛一個女人,還要反復糾纏蹂躪的話,那和自私自利的禽獸有何分別??傆腥烁癫唤∪穆斆魅舜蛑鴲鄣拿x去傷害別人,不懂得分寸和犧牲,靠著圓滑與魄力欺負弱者,這樣的人,當被唾之棄之。
      
      秋道太太面紅耳赤地向林文月女士解釋著何為虐戀,"就像你很喜歡一個嬰兒,太可愛,你就會忍不住掐她的臉...”可以想象一個六十年代受過傳統(tǒng)書香門第教育的臺灣大家閨秀,到東洋聽到這樣新潮的愛,是如何難以消受了??蓱z的林文月女士被迫坐在餐廳聽完秋道太太的話,寫道:“當時的我只想嘔吐?!比绱斯⒅钡姆磻?,我不禁看笑起來。
      
      是啊,看所謂變態(tài)東西也看不少了,喜歡的三池崇史和伊藤潤二已經把這題材挖到極致,還有也常看SOD和Attackers的非主流成人錄像,眼睛和觀念從不給自己設限。但這樣現實得滴水且從當事人口中道出的真實虐戀,竟然讓自詡百毒不侵的我也有想要嘔吐的感覺。也許我是可憐當事人吧,老毛病犯了。
      
      當然,言歸正傳,林文月女士的確是讓我欽佩且羨慕的學術美人。出身世家,教養(yǎng)與風度自不必說,難得生得楚楚動人,儀態(tài)萬方,難怪秋道太太第一次看見她,就怕這個遠道而來的中華美人會成為自己情敵了。自小生長在上海日租界,日語比母語還要流利,之后和丈夫遠居美國,英文也是棒到家,所以國際背景比較寬闊,看問題視野開闊。
      
      自己其實除了看過她兩本書,對她本人并沒有鉆研。而且這本書僅是她20多歲時作為訪問學者的旅日生活小記,庶民氣息濃重,平淡中時時有閃爍的思想精華,深刻體現了她的學術沉淀與精神境界。
      
      雖然自己和她背景差了太多,但她在京都的生活過得簡單實在,并未鋪陳,只是把自己放在一個學者的角度,日日做著孤獨研究,住在普通的民房,結識普通的老百姓,所以個中故事,如和房東太太,還有秋道太太的友情,都讓人感動至深。
      
      同為女人,對她拿著一封信孤身赴日的經歷還是深有感慨,雖然之間隔了幾十年的距離,但漂泊感未變。我沒她的背景條件,自是無法有人幫忙安排好生活的一切,平淡卻輕松的日子也自是無緣。一下飛機休息一晚,第二日就得上崗上位,逼著以最快的速度適應環(huán)境。
      
      想著第一次在大阪超市結帳時,沒聽懂店員那濃重口音的大阪話,鬧笑話惹人抱怨,激得面紅耳赤的經歷。什么都新鮮但不懂操作,之后相繼還闖了不少禍,真如老師臨行前叮囑自己的一樣,“我在日本十年,什么禍都闖過,你女孩子要機靈一些,好自為之?!背醯綄毜?,的確如他所說,只覺得自己好像被流放般送到了一個人人好過自己的地方,自己就如語言有障礙的廢人一般,結結巴巴地說著話。
      
      所以覺得林文月女士,不論從家世還是語言上,都是幸運的,加之自身條件又極佳,不得不讓人羨慕,這世上還真有如此美麗的智者學人。
      
      不過漂久了,也就習慣了一種適應生活的過程,漸漸上手,說話也越來越快,開始有能力了解周圍的人,理解整個社會的運作規(guī)則。
      
      日本人心里的中國美人,永遠是要穿著旗袍,盤著黑發(fā),姿容艷麗,雍容華貴、娉娉婷婷地走出來。不知道是旗袍征服了世界,還是旗袍里威嚴中帶點妖嬈的旗人女子征服了世界。林文月雖不帶艷氣,但那股正氣的美麗的確和穿著和服、溫柔小雅的秋道太太形成鮮明對比,一中一日的兩個美麗女人,還常親密無間地手拉手在林間散步,想想都讓人入神。
      
      晚年的秋道太太,一直和林女士聯(lián)系,身體漸趨不佳,店里經營慘淡,與子女關系淡泊。想起二人離別最后一次見面共飲小酌,可憐的女人已經染病,在林小姐面前哭得凄楚哀涼,“除了你我沒第二個朋友了,這些心里話只能跟你說?!卑盐铱吹帽亲影l(fā)酸,那個忘八教授又在哪里,除了用她泄欲,就只能用家里來搪塞,最后消失得無影無蹤。不過平心而論,就閱人無數來看,連這種男人都已絕盡,現如今的世界充斥著更差更無心魂的男人,智慧美女挑到還有一兩點優(yōu)點,能拿上臺面的,就應該趕緊加個標簽拿回家,攤牌講明,現現實實地維持關系,所以對秋道太太的遭遇,還不算太不平。
      
      不管如何,看了之后帶來不少平靜,生活如水,波折不斷,但也很少有決堤之時。《京都一年》,當可作飯后清茶,醒腦提神,百飲不厭。
  •     當初作者為了排遣思鄉(xiāng)之愁,把在京都的人、事、物、景一一記下,卻給像我一樣喜愛閱讀且對日本文化生活感興趣的后來者帶來了不可多得的文字享受,文化之旅。
      
      印象最為深刻是日本的庭院文化,沒記錯的話花了很多版面在說,圖文并茂,身臨其境。
      
      而感受最深的則是日本人對于古物的珍惜和愛護,這一點中國真的是要倍加借鑒學習才是。很多東西雖都是從中國傳入,無論是佛教文化還是茶道或庭院藝術,日本人都能將其注入新的血液發(fā)揚光大。這一點早前就明白,但是從游記散文中讀得,感受越發(fā)深刻。
      
      
  •      東京和京都,就像是日本文化的兩極。
       過去的東京過于尚武,是武家政權的在一片洼地締造了這個城市;現代的東京過于浮華,太擁擠,太喧鬧,在時尚和奢華的包裹下,誰也看不透它的真面目。
       從大陸文化和佛教大規(guī)模引進日本列島開始,京都一直是朝廷貴族的聚居地,代表著高貴、雅致和品位,盡管在武人面前偶爾顯得弱不禁風,但得勢的武人最終還是得從京都獲得權力、血統(tǒng)、甚至生活品質的認可。
       毫不夸張地說,京都呈現的不僅僅是日本文化最精致的一面,它還是日本文化的血脈。
       慶幸的是,一個叫林文月的臺灣女子在上個世紀70年代親身觸摸了京都的精細和別致,淋漓盡致感受了這脫胎于中華文化母體,而今截然不同引人嘖嘖稱嘆的東洋風情。
       作為一個交流學者,作者具備深厚文化底蘊,不會輕易流于浮光掠影和走馬觀花,在婉約細膩的筆調下,你不得不驚嘆正倉院寶庫藏品的妙處,猶豫于煩瑣刻板的茶會又沉醉在空寂禪意中,流連于桂離宮的靜謐質樸,留戀歌舞伎的輕歌曼舞,徘徊在金閣寺對比和唐昭提寺的孤寂之間,還在繁花似錦的街頭,品味著時光的永不凋謝,在熱鬧的各類節(jié)祭里,尋找京都人生存和追求完美生活的原動力。
       基于尊重和傳承傳統(tǒng)的精神,京都保存完備,藝術精品匯集,建筑風格多樣。多虧了林思成,他用以德報怨的寬容疾呼美國人保護京都的千年之美,足夠證明這個異國的故都有著非同尋常的魅力。而此刻,通過一本裝幀精美的小冊子,我們領略到京都“像一個風情萬種的少婦,接觸越多,越體會到她的可愛,使人深深迷戀。”
       其實,這風情萬種的少婦,既是京都,也是林文月,不信掬起書的文字和照片,她們一起惹人遐想。
      
  •     你要我說這書好在哪里我一時還真說不出,
      可我已經找它找了這么久,
      羅洪的裝幀又讓人耐不住撫摩的沖動,
      林文月的名字與京都一年四個字放在一起又那么美,
      她驚鴻一瞥般的照片也是那么美,
      又有那么多靜默的圖片配在文章間,
      又有我曾經想去想的發(fā)瘋的京都,
      又有空海、鑒真和唐招提寺,
      又有古書鋪子和吃吃走走,
      那么,
      還是收一本放著吧,
      三十年了,
      她沒老,它也沒老,
      也許留它三十年,
      你也不會老吧。
  •       京都一年目錄
      
        庭院四篇
        奈良正倉院展參觀記
        訪桂離宮及修學院離宮
        京都的庭園
        祇園祭
      
      
        饌食一篇
        吃在京都
      
        藝能三篇
        京都茶會記
        歲末京都歌舞伎觀賞記
        櫻花時節(jié)賞都舞
        京都"湯屋"趣談
      
        遣唐三篇
        神戶東方學會雜記
        空海?東寺?市集
        鑒真與唐招提寺
        京都的古書鋪
      
        風物
        我所認識的三位京都女性
      
        結語
        "京都一年"以后
      
        望文生義,梳理目錄如上,緣起陌生,也許真的讀到內容會有意外之喜,其中有"空海"一篇難道講得便是沙門上師嗎。
        湯屋放在藝能里面算是調皮一記,對日本人而言濯湯算是一種儀式多于一種方式。
        據目前 已有電子文本摘錄如下:
        吃在京都
        她們寧愿傾家蕩產去買一襲華麗的和服,或粗飯蔬食地節(jié)省,以換取一條西陣織錦帶
        六按:一條西陣織錦帶。
        觀看市川昆拍攝的《細雪》,當四姊妹華服立于櫻花之下,和服之美可謂如若實物般墜壓心頭。而足以與和服并稱的"西陣織錦帶"該是多么綴繡鋪錦之麗。
      
        那個料理亭可能于附近的民家沒有什么分別,木造的日式房屋,窄小的門面,拉開細格子的木門,可能還垂著一幅藍色蠟染的布幔,所不同者,無論你什么時候進去,他們的店前總是掃除潔凈,在那石板地面上潑撒著水的。日本料理亭前喜歡潑水的緣故,一方面是因為可以保持灰土不揚,干凈涼快,另一方面則因為"潑水"這個詞的發(fā)音在日語里近似"招迎",可以解釋做"以廣招徠",生意人藉此討個生意興隆的吉利。只要一聽見拉木門的聲音,店里就會有兩三個穿著和服,臉上堆滿笑容的中年婦人碎步出迎,她們會操著濃重的京都口音說歡迎客人的話,并且迅速地接過客人手上提的東西,引導入內里。平常一個較高等的料理亭,往往要走上一段石板廊子,才能到餐室。這時你會驚訝于里面的氣氛是如何與外頭所看到的門面不同了。京都自千余年前平安時代以來,直到明治時代,為日本的都城,歷史與古跡是它的光榮與特色,因此京都的人都刻意保持古物,他們寧愿時時翻修木屋紙門,卻不愿意讓鋼筋水泥的大廈替代那些低矮陰暗的老房子。先前你所看到見的京都式細格木門也許有數十年的歷史了,因此那不施漆的木料已發(fā)黑。但是跨過門檻,低頭從布幔下鉆過,你會看到一條潔凈的石板路,石板與石板之間可能還有翠綠的苔痕,兩旁布置著精致而古雅的石庭或假山。眼前的景致予人的印象是賓至如歸,親切而溫暖的,使你不會有置身餐館的感覺。
        六按:美的竅門無非意料之外。置身于餐館之中而觸目為古舊木門靜怡情懷,一如武士無刀兵之氣。
      
      
        正式宴客的房間多有"床之間",
        六按:床之間,日文漢字總有尋常之處惹旖旎之想。
      
        說到菜肴布置的手藝,另有一家料理亭的生墨魚片也是很值得一提的,他們總是將一片片白色的墨魚片卷曲擺列成一朵白色茶花的形狀,用黃色的魚卵做花蕊,翠綠的菜莖和三兩片洗凈的樹葉點綴襯托,擺在不施漆的檜木砧板上,構成一幅藝術的畫面,教人不忍下箸破壞那完美的形象。就因為京都的廚師特重菜肴的視覺之美,所以連日本人自己也管京都菜叫"用眼睛看的料理"了。
        六按:大嚼之際而生莊敬之心,干卿何事。
      
        從外國和日本各地來京都的人必一嘗此禪味,故而"南禪寺"北側的"壺庵"常是座無虛席,有時尚得排隊等候
        六按:座無虛席的禪意,真是令人啞然莞爾。
      
        如果你是一個初次嘗食的客人,那位婦人會親切地替你服務,一邊用綿綿的京都腔和你聊天。她的手法熟練,有時候一個人站在柜臺里,可以同時照顧一排五六個客人,而使每個客人都沒有被冷落的感覺。
        由于北白川通近京大人文科學研究所,許多學者的住宅都在附近,而秋道太太又是一位多愁善感,饒有文學氣質的女性,她店里所懸掛的字畫,展出的屏風,甚至于擺飾用具都十分雅致,所以這家"十二段家"很自然地成為文人學者雅聚的場所。
        如今主人已故去,店務由其女公子主持。這位皮膚白皙,嬌小而高雅的中年婦人經常穿著與其他女侍應生同樣的制服,來回巡視于各餐桌之間,對熟悉的客人她常常會自動上前招呼,但態(tài)度溫文,辭令不卑不亢,往往使客人覺得能得到她的青睞是一種殊榮。
        六按:吃來吃去,最好吃的是老板娘。
      
        在市區(qū)河原町四條有一家號稱肉屋的"南大門"。這家六層樓高的餐館有電梯接送客人,而每一層樓專賣某地肉食:有日本式"壽喜燒"、"鐵板燒"、韓國烤肉、蒙古烤肉及西式牛排等。初看那稱做"肉屋"的廣告,不明就里的人往往會嚇一跳,其實所謂肉屋者,既意謂此六層樓的房屋全部以肉食為主耳。以前動物的內臟類為日本人所厭惡丟棄,近來也頗有知味者了。街旁常見"荷爾蒙燒"這種奇特的廣告,便是指專以肝臟、肚子、腰子等為主的食物。我們中國人一般家庭中常吃炒肝片、腰花等,卻從來沒聽說過標榜為"荷爾蒙燒"的吧。
        六按:吃肉吃肉,從底吃到頂,李小龍痛吃日本肉乎。
      
        它們都是古老的日式木屋,緊靠著鴨川建筑,客人坐在榻榻米上,可以邊吃邊聽潺潺的水聲。多數的店在正屋之外,又搭伸木板臺子在河岸積石之上,叫做"床"。這些"床"都是露天的,專供夏夜納涼之用。先斗町為京都著名的花街,舞妓與藝妓集中此區(qū)。悶熱的夏夜,這種"床"便成為宴客的好場所,燈光水影與星月互輝,三味線的弦音伴著藝妓的歌聲,岸邊送來習習涼風,使整條的鴨川散發(fā)出惑人的妖嬈氣氛。這樣的情調只有在京都才能看到。
        六按:酒不醉人,色不迷人,水聲月影,蕩漾凄涼。
      
        如果你能用參觀古剎的悠閑心境去享受京都的食物,那就對了。
        六按:以枯寂之心觀榮華之相,以沉寂之覺品濃膩之味。灑然若失,夢里不知身是客也。
      
        歲末京都歌舞伎觀賞記
        在十二月的寒風拂過鴨川的水面時,京都居民的心底卻另有一種興奮與期待,那就是綿延三百余年傳統(tǒng)的年終歌舞伎大表演。京都是日本歌舞伎的發(fā)祥地,自從慶長(后陽成、后水尾天皇年號,西元一五九六~一六一五年)初,由出云巫女阿國在京都的"四條河原"策劃演出歌舞伎表演以來,這個古典藝術的年終大表演即成了京都市民每年歲暮不可或缺的一大盛事。在部分比較保守者的觀念中,甚至于有不看此年終歌舞伎表演即不算過年的想法。他們管這年終的歌舞伎役者聯(lián)合表演叫"吉例顏見世與行"。"顏見世"本來的意思是歌舞伎班主于每年年終了時重新招聘役者,訂合同,而將新的班底公之于世的一種介紹性的演出,所以每一個役者都要登臺表演一下,后世遂以名角露臉稱為"顏見世"。在京都,你只要簡稱"顏見世",任何人都會知道是何所指了;而"顏見世",京都的婦女自古又另有一種女性特有的興奮心情,即藉此一大盛事,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因為這是京都,甚至于來自全日本的各界仕女會見的場合,所以她們自己也特別花時間和金錢在自己的衣著上。從來京都的婦女就以講究穿著著名。日本人稱講究吃的大阪人為"吃倒";稱講究穿的京都人為"穿倒",大阪人為山珍海饈,可以傾家蕩產;京都人則為綾羅錦緞而傾家蕩產。京都的貴婦名媛,為這盛事置裝,往往不惜一擲千金。這樣看來,這古都的歲暮盛事,真可謂臺上臺下的大"顏見世"了。
        六按:"師走"遺風總算讓今日之日本非獨有"紅白歌會"耳。"顏見世"自然相見,所以"見"字自為贅疣,去之則存"顏世",滬語讀來,狂笑駭突。
      
        只有那一節(jié)(截?)只著尼龍絲襪的小腿,直接受刺骨的冷風吹襲,最為受罪;雙足隔著高跟鞋,也像是踩在冰上一般冷。秋道太太穿著紫紅色系統(tǒng)的和服,那流動的線條,和絲綢的柔軟質感,使今天的她看來特別富于東洋情調。
        餐廳中紳士淑女十分擁擠,婦女們的和服在此得到展覽的機會,她們花花綠綠的配合,確實令人應接不暇,然而我的一身黑色而式樣簡單的旗袍也頗吸引了她們的注意。想起"穿倒"那句話,我忽然覺得自己像是來到了百花競艷、孔雀開屏的園中了。
        六按:小腿自然一截,雙足待暖。和服自然一襲,情調流轉。這個,"顏世"開始了啊。
      
        從京都東區(qū)的北白川到鬧市區(qū)四條河原不算太遠,在我們愉快的談笑間,車子已經停在南座正門前了。
        六按:這種地方就是我覺得筆力軟塌的地方,總覺得寫來有些膽怯。
      
        從早晨十時到下午四時,將身心浸淫于古典藝術的欣賞中,整個南座大樓中,蕩漾著古都的悠閑與和平情調。
        六按:古典者,舒緩也,不知時日將逝,不知歲月既終??倹]有完結的時候,總沒有無痕的時候。
      
        京都的庭園
      
        多少個周末假期的下午,我徘徊在苔痕斑斕的小橋流水邊,多少個郁悒無聊的日子,我獨坐回廊,凝視著一片枯山枯水,那時,眼前的美景曾吸引我全部的注意,使寂寞遠卻,鄉(xiāng)愁淡去,心中只是蕩漾著美的旋律。
        六按:全句雖然造作到底有情懷蕩漾,但最后一句實在敗興,寫來為何如此之不自信呢。
      
        又《洛陽伽藍記》亦載:
        華林園中有大海,即漢天淵池。池中猶有文帝九重臺。高祖于臺上造清涼殿。世宗在海內作蓬萊山,山上有仙人館。
        六按:無一字綺麗,無一句跌宕,但自有一種風致蘊育其中,美其甚哉。
      
        當其月色朦朧之下,則看似蕩漾的綠波,園隅靜伏的白石,又如神話里的龍女出浴,庭中散發(fā)出妖異的氣氛,誘人遐思。
        六按:透骨情語往往自平常中得來。
      
        奈良正倉院展參觀記(部分)
        我只有盡量擠到玻璃窗前,睜大眼睛,像一個餓人似的飽覽一番。
        六按:"餓"字下得"狠""準"。
      
      
  •     波德萊爾在《我看德拉克洛瓦》里評論畫家本人寫的文章時說:我宣稱在此發(fā)現了讀好書所形成的那些貴族習慣的痕跡,發(fā)現了這種思想的正確性,它使社交界人士、軍人、冒險家、或者一般朝臣,能時有馬虎地寫出連我們這些職業(yè)寫作的人也不得不贊賞的非常好的書。所以修養(yǎng)以至底蘊的形成對于一個人是很重要的。我也常常想,那些花四年大學生活來學中文的人,他們所付出的意義也在于此——時有馬虎的寫出連我們這些職業(yè)寫作的人也不得不贊賞的非常好的書——時有馬虎的寫出不壞的書來。畢竟,夯實的條條框框所構建的方正規(guī)矩,在如今看來是很難得的。
      
      
      ——這是我看這書的第一個觀感。我們已經看膩了網絡風氣傳染下各種夢囈般的文字。它們浮華空洞不值推敲,缺少根基生硬捏造——我承認我也樂于這種習氣下碼字,宣泄本來就是極其容易的事情,而組織則要好好的花心思技巧。是的,就是“技巧”,教材一類的東西,語文課本或者讀物。讓我們可以分析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句子結構,用詞用典,揣測作者為什么這樣寫,文中某處地方為什么用這個詞而不用那個詞,如果用了又會有怎樣不同的效果,作者用的這個修辭你可否模仿造出類似的句子等等……這種意味和本書的寫作時間是有關系的。作者林文月所描述的那個年代,安妮寶貝大抵也才剛剛出生,我還不知道在哪里。那時間大家都講究嚴謹樸拙,更何況作者的身份除了名門之后更是一個翻譯家和學者,這就不難解釋文中的學究氣質了。至少我看到的文字是這樣的,精致得很,如同切發(fā)糕,但是刀口都是平整的。諸如:枯索、無端欲淚、風吹葉凋、習得、拂地、毗鄰而居、干寒、叩尋無門、白帷深垂、晦暗如故、歲暮、丹楓黃杏、斯言不虛、淺俗……林文月老師是研究魏晉文學的,我以為我約略從中看出了點點隱逸的氣質來,同時文言文的簡約也蕩漾其中——毋寧是,確屬不凡等等。結構也是,順序邏輯,起承轉合,詳略得宜,軼事典故,學問出處,單就這些就足以堪當游記的范文。
      
      
      但是,這樣的書讀來是稍遜快意的。張愛玲談論起蘇青,說她文章的風格和她人一樣也是簡潔果敢的。張還說過她不喜歡冰心,大意是看她文章覺得該是個怎樣俏麗嬌柔的女子,但是真實確不如此,不免失之造作,有矯情的嫌疑。而林文月教授,看她的圖片你就該知道她是多么清麗的女子,相比之下,文筆卻顯得過于規(guī)整了。比如我看第一篇最后提到的思鄉(xiāng)愁緒:這兒不是我的家,這里面沒有親愛的家人在微黃的燈下等待著我……但是扭開了那四十燭光的日光燈,心里卻意外地有一種安慰的感覺。人總是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小小的巢??!諸如此類的情緒是很規(guī)整的被鋪開而不散開的。書中談論民情風俗、鬼神傳說都是略輸雅趣的。太像是一個考察團而不是一個身處異鄉(xiāng)要縱情游玩的旅行者。在看談論京都吃食的文章中,我同時在看彼得梅爾的另兩本書《茴香酒店》和《吃在法蘭西》,林的文字更應該被儲藏在檔案室以供收藏觀瞻,而不適合置放在私人書架或者旅行指導上挑逗人的興致。
      
      
      這樣的閱讀是不無歡愉但是卻總讓你磕磕絆絆的。我不禁想起了幾個臺灣散文作家:三毛,張曉風和簡楨。那樣的文字會讓人有癮,其實更多可能是讀者的一種窺視欲望,要讓自己的文章讀者眾多其實不是難事,只要擁有一點新聞傳播技巧即可。只是那些文字極易讓你消化卻不易吸收。趣味是有分門別類的。可以是街頭巷尾的橋牌麻將,也可以是普通人行頭都不易置齊的高爾夫,甚或是入門都難的古玩收藏。名牌的崇拜到時尚買手,時裝的販賣到高級定制的藝術設計感,此間有多么的不同。當我們談論起風雅這個詞,我聯(lián)想到明末張岱,想到他的風花雪月、山水園林、亭臺樓榭、花鳥魚蟲、文房四寶、書畫絲竹、飲食茶道、古玩珍異、戲曲雜耍、博弈游冶。這樣的趣味并不是可以街頭巷議來做普及的。于是怎好意思去怨尤林教授文中的茶會、院展、歌舞伎觀賞、離宮別院以至市集庭園了。畢竟普通的游人只在乎一扇窗欞是多么的美麗,但是有些人就是要考證它的木頭質地,年代構造,圖案出處。
      
      
      如果真想某一類媒介能夠激發(fā)你山水飲食的聲色趣味,直接觀看旅行節(jié)目也許更直接便利得很。
      
  •     在去京都之前,這是我做為了解必買的一本書。不是因為本書的寫作有多么好,旅游資訊有多么詳細。而是因為關于京都的介紹,大陸的著作實在少得可憐。。。反倒是我在日本買到了更好的著作,對比即知。由此,也可以說,本書算上各位大陸的朋友,想去京都或者了解古都必讀之本。
      
      我從京都回來,感慨萬千,想以繪本的方式來記錄這次旅行,以求讓更多朋友來了解這個有上千年歷史并保存超好的古都風貌。
      
      如果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轉到我的小組,里面有關于京都の繪本
      
      張杰客の繪本館 之 京都繪本
      http://www.douban.com/group/jackyzhang/
      
      張杰客の繪本館-主頁面:
      http://jackyzhang820325.spaces.live.com/
      
      
      
  •     好友去了日本,因為她,我和這個國家好像變得親近起來,
      想多了解,多看看
      所以在書市上買了好幾本關于日本的書,
      呵呵,先翻看的這一本,因為欣賞京都的古風
      
      很喜歡,不知道朋友看過沒有
  •     看《京都一年》,覺得好的,并不僅僅是那些美麗的景色、食物以及人兒,還有作者的好性格,以及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真誠。
      其實袒露自己的真誠,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很多人都有在異鄉(xiāng)生活過的經歷,但是卻很少人愿意袒露自己去異鄉(xiāng)之前的憂郁,以及到達異鄉(xiāng)之后的孤獨和不適應。
      但是林文月卻不是如此,她坦白自己去日本學習之前也曾經猶豫過,在學習之余也曾經感覺到孤獨和寂寞,另外也實在是不適應那里的洗澡房。
      但是,她都面對了,觀察著,融合著,這樣身在異鄉(xiāng)卻不哀怨的情懷,是很多人所難以具備的。
      
      或許是由于學者是天性使然,在記錄的時候,林文月很用心,包括時間、地點、人物、景色、細節(jié)、對話,都記錄得清楚,讓讀者很順暢地就讀得明白,可以看得出她花費在遣詞造句上的用心,這與當今的快餐文化顯然是有點相左的,卻又顯得那么地難能可貴。
      
      她同時很留意寫一些日本文化中異于中國文化的東西,比如日本女性的生存情況,京都的古書鋪、歌舞伎、茶道、市集等等。這樣的一個視覺,讓她可以觀察出很多細膩的東西。
      
      這樣一些看起來隨性的文字,其實是透露著負責的,她很負責地想告訴你,一個真實的京都,究竟是什么樣子的。雖然很多領域可能是她所沒有能涉及到的,但是只要是她能涉獵的,她一定很真誠地告訴你,讓你去品讀。
      
      一年的光陰實在是太短了。匆匆之中能留下的這些回憶,雖然讓人總覺得欠缺點什么(可能就是欠缺一種深度吧),但正是因為這種短暫和小小的遺憾,提醒著讀者,盡管淺淺走過,也能記錄下生命中的種種美好。
  •     這本書是從同事那里借來讀的,不知道為什么讀得這么慢,也許真是自己比較賤,應驗了那句“書非買不能讀也!~"
      
      這本書寫的挺細膩的,可以算作是了解日本的入門級讀物。寫的很詳細,但是信息量不大,文字一般吧,正常應該3天就能看完。
      
      
  •     早兩年,如果有人問起,對日本的最初印象源于什么?我定會說,糕點。:)糯米粉為主料的草餅,柔軟貌似透明,口感細膩,甜度純真,配以樸素卻文藝的紙品包裝,實在是精致。那時候,見識疏陋如我,糕點幾乎就是整個日本啦,對后者的想象何嘗不是那般:傳統(tǒng)的,樸素的,干凈的,完美又精致,紙窗木屋,青苔石板,又是怎一個“古”字了得。
      
      林文月的《京都一年》,掠三十年前京都之影,于今看來,自然更具“古”意。無奈林女士中規(guī)中矩,語言平實,情緒淡然,筆下的京都便失卻了想象中風物人情該有的趣意盎然,倒是查考嚴謹,適時總會抖出一段史料充實其中,并不是普通游記的泛泛空談,每章每段皆有學問可尋。
      
      那一年,林女士為研讀比較文學,只身赴京都,每每夜晚,孤燈對影,只好以書寫打發(fā)寂寞。好在白天的京都充滿羅曼蒂克——古寺庭園、料理茶道,舊書坊,歌舞伎,是值得尋訪和經得起挖掘的一個城市。于是,京都一年,倒成了掠艷和增知的一年。當然,準確計算,作者于古都的逗留時間實際只有十個半月,卻照樣經歷名城的春夏秋冬,節(jié)令行事,實為可幸。
      
      京都氣氛典雅,四季分明。作者的見聞,無不與季節(jié)息息相關。比如她初到京都,是秋天,正值氣候最佳——不冷也不熱,景物宜人——暖日當頭,丹楓黃杏。游歷古剎園林,赴茶會觀摩茶道,賞楓葉山水,便是上好時機。祗王寺遍地紅葉,枯山水庭園充滿藝術之美——以砂為泉,上構石橋,間植樹木,唯不見人影。遠遠望去,滿目蒼涼,生氣全無,卻更具歷史韻意。日本園林講究的荒廢之美正在于此。它常以“靜”字取勝,而中國園林多采用《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的婉約。
      
      冬天的京都寒冷蕭瑟。榻榻米地,格子紙門,低矮回廊,廊外初雪,被爐暖幾,是純日本趣味冬天的寫照。以上景致,盡管作者文中少有提及,但一場歲末歌舞伎的表演,足以讓讀者對京都的冬天浮想聯(lián)翩。十二月被日本人稱為“師走”,即歲末來臨,人們必得趕在新年來臨之前把舊年諸事辦妥,因而四處奔走。工作、購物、清掃、迎新。但即便如此繁忙的十二月,京都人還將抽空觀看一場綿延三百余年傳統(tǒng)的歌舞伎顏見世表演,如此,一年才算終結。盛事當天,貴婦名媛,花枝招展,歡歌笑語,等薄暮降臨,人散茶涼,寒意陣陣,“師走”情調更為濃郁。
      
      春天的京都數綠葉最美,這一點,川端康成在《古都》里尚有提及。修學院離宮的松樹,北山的赤松,東山的嫩葉,尤其晴天,遠遠就能望見比睿山新葉的蒼翠。當然,樹木的清新,綠的純凈,與京都街道的整潔密不可分。青石板小道一塵不染,墻上悄悄蔓延濃郁綠意,也是京都的一大景觀。櫻花自不必說。紅色垂櫻如柳枝拂地,花朵稀稀疏疏飄落樹下,花瓣漂浮池子水面……而《京都一年》里的櫻花更為壯觀,鴨川之畔,疏水之堤,人行道旁,墻里墻外,一夜之間,京都似乎被深深淺淺,如霞似霧的櫻花湮沒了。值得一提的是,春天的來臨,正如舊年的逝去,京都人同樣以自己的獨特慶賀方式——觀看一場祗園“都舞”,感受春的信息。
      
      梅雨季后,京都的夏天隆重登場。京都新舊互容,高樓之間不時參雜低矮木屋,石板小道。夜晚時分,小巷深處,大人搬椅納涼,浴后兒童聚眾玩耍,好一幅平和靜謐的夏夜圖畫。
      
      京都的夏天,最熱鬧自然算得上占滿整個七月的“祗園祭”。簡便和服,赤足木屐,邁內八字碎步,手握團扇,在四條通鬧街,悠閑漫游,便是“祗園祭”的重要節(jié)目——賞“宵山”夜景。而另一個節(jié)目——白天的游行更是壯大華麗。所有種種,足見京都這個城市古典文化和現代文明的良好交融。傳統(tǒng)的完好保存,西方文明的適當攝入,是日本的立世之道,正如作者強調的,“日本乃是極易接受、攝取和醇化他國文化的一個國家?!?br />   
  •     人是一種很戀舊的動物,但是這種戀舊情懷又往往很微妙。我們可能會對自己的舊習俗和傳統(tǒng)視而不見,甚至嗤之以鼻,極端者還要砸碎、打破、踩上一只腳讓它永世不得翻身。但是我們又會因為某些原因對他人的文化心心念念,愛之深,了解之深,連當地人也要自嘆弗如。像那《查令十字街84號》的海倫娜漢弗小姐,從未到得英國,卻日夜魂牽夢繞,而當她終于到了英國,才發(fā)現早已物是人非,已經是披頭士的時代了,而不是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了,我想,她寧愿一直沒有去過那里吧,那她還會一直保有一個完整的英國夢。說到京都,喜歡源氏物語、枕草子等等日本古典文學作品的人都不會陌生,而喜歡鬼怪傳說的人就更覺得那里的神秘了,陰陽師安倍晴明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那里,在平安時代的日本,人、鬼、妖仿佛是和諧相處的。那種泰然自若,才是真名士自風流的寫照。林文月對日本文化侵淫日深,筆下文字也有了那種淡然的感覺,看到很多人說覺得太淡,那我送他們一句詩:淡極始知花更艷。如果你的心是浮躁的,那你永遠無法品出平淡生活的真味。
  •     這是本掌門推薦給我看的書。
      
      一個名叫林文月(書中提到有日本人見了此名字感慨其美麗而難忘,想想也確實是日本人會喜歡的名字來著)的女性講述自己在京都的見聞,文辭清雋誠懇,作為第一人稱的敘事也頗得體到位,溫柔地將一副京都浮世繪娓娓展開,是本有趣味縈繞的好書,也很容易理解為何常以游記見諸各雜志的掌門會喜歡。通篇讀下來,京都的茶會、京都大型節(jié)慶、京都的經典庭院、京都的離宮、京都的宗教、京都的舊書鋪、京都的精致飲食……一一井然羅列在跟前,讓人恨不能親眼得見。
      
      全書配圖很少,作者一開始也講說自己不擅攝影,只能講生活用筆記錄下來,這在這個讀圖時代多少有點教人遺憾,因為我們已經習慣先以最直接的感官去認知,然后再慢慢去考究探尋。偶爾見著幾張照片,估摸著也不是出自作者而是出版社美編去尋來湊數,只為了讓讀者稍微窺見豹點。不過其中有張金閣寺的照片看著非常親切,幾乎是頓時就笑出聲來,那不就是一休里面最常出現的場景之一么,幾乎可以看見足利將軍的身影佇立湖邊。
      
      也許作為文學作品而言,《京都一年》算不得上品,但是貴在能讓讀者喜悅;也許作為游記而言,《京都一年》少了些第一手的畫面,幾乎沒有視覺上的貢獻,但是作者拼盡全力的懇切描寫,讓人腦海里的成像多少彌補了這點。就好像其實她并不是一個作者,而是你的一個友人,從京都游學歸來,與你坐在席間,饒有興致地講述自己的見聞,而你便微笑著聽完。未必幽默,但絕然有趣。
  •     林姐姐是一個可愛的作者,她的嬌氣和溫柔在這本散文集里表現的很明顯。
      凡是美女都比較自戀,林姐姐也不例外,她總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嘮嘮叨叨講她自己的點滴感受,當然,作為無書可讀的讀者,我們也很樂意去看她的這些感受。
      很多人說她的散文寫的不夠好,也許確實不夠好,但是跟現在書店里鋪天蓋地的那些爛書相比,林姐姐的書已經算不錯了,至少讓人看完之后心情愉悅。
      我是微笑著看完這本書的,就像有一個單純的小女生抓住了你,跟你嘮叨她在旅行中的種種小事和見聞,你總會微笑著耐心聽完,雖然也許心里覺得有一點兒好笑,不過更多的是感到溫馨。這,就是閱讀的樂趣了。畢竟,我們并不總是想通過讀書來“受到教育”。
  •   現在一切不自嘲都會被視爲非主流...
    新世紀的人在江湖啊~
  •   說到底還是那一句,遠離網絡珍愛生命啊>< P.S.我回來了
  •   抱抱好想你~ >< 話説有沒有興趣一起來跑團? [正經地問] 提供非常專業(yè)的DM~
  •   京都外表可用,精神無用
  •   怎么用?
  •   簡為美,除卻冗雜
  •   這跟有用無用無關。
  •   京都離大阪很近嗎?
  •   都屬于關西地區(qū)。
  •   日本 無用
  •   - - 誰說日本無用 現在吃得最多的泡面就是日本發(fā)明的(當然不是幫他說話) 看待任何一個國家 不要老以舊角度呀
  •   假如真無用的話,你的生活可能寸步難行,仔細數數你身邊有多少必不可少的日本東西。
  •   簡潔和冗雜各有其美妙之處,各花入各眼,ls某位何必一言以概之?
  •   無需多言 ,20年后再看 。
  •   20年后,只會對別人的觀點更具寬容心而已
  •   既然是20年后,現在何必斷言呢?
  •   認清趨勢,20年后,政治體制改良,經濟秩序恢復,中國就會又回到明或唐的境地,日本無用
  •   與其羨慕,不若退而結網
  •   噗……你成功地把我逗笑了
  •   哦 哦 ?
  •   神秘海先生,聽聽《夢回唐朝》就夠了。
  •   要去京都。就是為了回到小長安。
  •   其實京都旁邊的奈良保存的“唐風”還稍微多些,現在的京都應該是日本“國風”風格占主導。
  •   是啊。就是為了奈良古寺外的紅楓。要去京都。。。。
  •   20年?200年也是個問號
  •   哈哈,狹隘的民族觀, mysterioussea
  •   呵呵,估計他現在不狹隘了。
  •   那可不一定
  •   多虧了梁思成。
  •   他的高尚超過了國界。
  •   真是虛妄~~
  •   好快的沙發(fā)……
  •   好久沒來看你了。
  •   不知該說啥可是實在喜歡此書的整體勝過喜歡其內容……
  •   京都是臺灣文人想象中的童年而不僅是童年的再現
  •   真有誘惑力。
  •   唉,關于京都,難言之隱,一洗了之……
  •   是啊,如果當成一本介紹京都人文情況的書來讀,當然不會找到答案了,我當時在圖書館也只是兩個字“讀之”。
    你沒事可以去西安轉轉
  •   N年前轉過了……
    想念一個沒到過的城市,八成是因為想念一個一去不回的人……
  •   your words are so beautiful that make me want to read this book^
  •   古舊木門靜怡情懷。最喜歡這樣的文字,不附麗在任何情節(jié)上,獨立之美。
  •   贊成開頭2段和倒數第2段,所見略同。但是怎么會提到安妮寶貝,有可比性么?
    這是1本寫成于70年代的書,反復再版自然有其道理。
    其實在繁體中文的世界里,用詞用語和簡體中文都不太一樣了。
  •   在那里提到安妮,沒有對比的意思,只是“提到”而已,是思維上的小差,為了呼應“網絡風氣傳染下各種夢囈般的文字”。
    我比較沒有過于看重某個作家或者過于看輕某個作家的態(tài)度,或者認為誰誰和誰誰不在一個程度上的說法。
  •   態(tài)度雖然是該如此,不過這本用繁體中文寫成于1970年代的書,文字和現在的寫手文風可能還是不太有可比性吧……
  •   "作者林文月所描述的那個年代,安妮寶貝大抵也才剛剛出生,我還不知道在哪里。那時間大家都講究嚴謹樸拙,更何況作者的身份除了名門之后更是一個翻譯家和學者,這就不難解釋文中的學究氣質了。"
    ——你看,這個只是個時間的對比而已。70年代,說安妮只是提到說到她是70年代才生的代表,而“我”是80年代生人,她生的時候林的這部作品已經寫出來,我還不知道在哪里。
    只是為了明確個時間概念,以此解釋眾多讀者說到的她文字的隔閡感以及傳說中的無趣味性。
  •   呵呵,明白你的意思,但為何是安妮寶貝,為何不是村上春樹筆下的渡邊君?《挪威的森林》的故事不是正好發(fā)生在七十年代末么,而且正好是東京的生活。比如改成:“作者林文月所描述的那個年代,正是直子挽著渡邊君的臂彎在東京街頭散步的時候”
    可能跟閱讀體驗有關,安妮寶貝等人,從未進入過我的閱讀視野,所以也就會奇怪為何舉它為例。如果是喜歡安妮的人,自然不會覺得奇怪吧。
  •   哎呦,我發(fā)現我好狡辯。
    安妮這個角色是怎么跳出來的?我當時只是想著,“70年代”,“女性寫作”,“眾人的熱愛”這幾個關鍵詞,然后就下筆了。因為她才是70年代生人。
    提到安妮也是因為“我們已經看膩了網絡風氣傳染下各種夢囈般的文字。它們浮華空洞不值推敲,缺少根基生硬捏造——我承認我也樂于這種習氣下碼字,宣泄本來就是極其容易的事情,而組織則要好好的花心思技巧?!卑材菥褪沁@個的代表。
    而村上是1949的,且是國外的男性作家,時間上沒有標志性。如果單純是因為著日本這個共同點的話,林文中提到的多是風俗,但是村上日本的印跡并不那么濃,反而JAZZ,西餐,美國作家等等,西化的東西比較多。
    事實上我寫的時候并沒有想太多,寫完后也沒有修改,看來以后寫東西要好好斟酌下了。
    這樣討論問題真有趣,至上大學后還真沒人和我討論過寫作的問題,哈哈。
  •   “我當時只是想著,“70年代”,“女性寫作”,“眾人的熱愛”這幾個關鍵詞,然后就下筆了?!?br /> 呵呵,你可以去寫專欄。專欄寫手碼字可能都是這樣的吧。不過,我寫命題作文的時候,也愛這樣做,想想要寫什么,要表達什么,然后往骨架上糊內容。
    我明白你是想說安妮出生日期和本文寫成的日期有點共同點。不過我還是覺得讀起來比較別扭。我們的70年代,和日本的70年代,和臺灣的70年代……還是覺得只是日期相近,似乎沒有太多比較的價值……
    日本的印記,給我印象特別深的是他們孜孜不倦地對生與死的探討,還有對人與機器的關系或者說工業(yè)社會對人的異化的探討(如果你喜歡動漫,也許知道《攻殼機動隊》)。《挪威的森林》,雖然感動我的并不在這點,但它的主旨的確是“死并非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存在”。這個應該說是相當日本的主題。
    寫作的問題嘛……我也并非學中文的,所以非常不專業(yè),只是讀到那一句,感覺有點別扭,所以就說出來了。
  •   恩,這是可以好好斟酌下的。
    寫作的問題嘛,我是英語系的,所以經常在碼字的時候會有語言習慣的一些沖突。你提到的“感覺到有點別扭”那應該就是語感的問題了。恩。我倒沒有細想過。
  •   哈哈,我也是學英語的。學語言的人會對語言敏感一些。
  •   可是我現在寫東西有翻譯腔誒。不知覺喜歡用很長的修飾詞,或者是定語咯。哈哈。
  •   那就多看中文咯……
    短句是中文特色。
  •   總之是互相有壞的影響啊??纯次难跃椭乐形目梢远嗪啙嵙硕F在的時文有多拖沓了。不過我評論是寫著玩的,也都沒考慮那么多就是了。下意識的。下次開始要認真點了。呵呵。
  •   哈哈,有10人推薦,很不錯了。至少說明大家都看得懂,而且有了共鳴。
    臺灣人用詞用語有精準之美,可以多看點繁體中文的書。
  •   其實之前看臺灣作家的散文看很多的,中學時寫的作文受他們的影響也很深。我們大陸的國文教育應該可能都比不上。特別是在精美這方面。
  •   可惜我二外不是日語,不然即使是學的皮毛不然也可以領略得更深一點。覺得她文章中這方面的痕跡應該會挺重,畢竟是從小學的。語言的話,語感是和重要的。
  •   呵呵,的確,語感是最重要的,用詞用語、句子結構都是下意識用出來的。
  •   文字的靈性真是件有趣的事情。
  •   風雅是骨子里的一種氣質與風度在談吐與文字之間的流露。矯揉造作,搔首弄姿,那不是風雅,頂多算風騷;裝腔作勢,扭捏作態(tài),那不是風雅,頂多算裝蒜;故作高深,四處炫耀,那不是風雅,頂多算賣弄。與其像個泥潭,還不如做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那才是一種簡單的風雅。
  •   桑子姐姐的文字讓人看一眼就要愛上,而且似乎承襲了民國時期作家的寫作風骨。其實我是除了語文課本外基本沒看過什么文學著作的人拉,哈哈
  •   回小紅,民國時期的寫作風骨這個言過其實了吧,之前有人說我是歐式的文字,還有人說我翻譯腔呢。
  •   她都說了她除了語文課本沒看過什么文學著作,你就別得意了……
  •   大叔,是“他”不是“她”,哈哈。人家別的都不看就喜歡我的我可得意了啊,好得意好得意好得意好得意就得意就要得意,HIAHIA~
  •   我還以為是她……
  •   本來想嚴肅一下的呢,嘖嘖。
  •   生活就夠嚴肅的了,娛樂娛樂~
  •   小紅?
  •   就是紅烏鴉呀,LSSSSS`那位。
  •   - =!
  •   我很不道德的圍觀調情……
  •   ......要有娛樂精神的嘛。大叔您教導我們的。
  •   LS的認真讓我覺得自己的文章被重視啊,呵呵。
    橋牌麻將風雅不風雅的問題,就像在問說100是不是個大數,100是不是個大數目呢?和101比就小了,和99比就是大了吧。只是借用了一個意象來做參照以及說明問題而已。我沒有細想過麻將風雅不風雅的原因在于,它如今給人的印象便是如此。就好像宋詞本來只是歌女的唱詞而已啊。如果要在這個問題細挖下去,可能就成考證文章了。
    另外就是概念的問題了啊,怎么理解小資,情調,風雅。就好像很多人說文藝青年時禍害,其實文藝腔調才是禍害而已。看法上的差異,可能就是在于大家對概念理解的不同吧。
  •   怎么刪了......其實說的挺好的。
  •   可惜啊可惜,應該復制一下立此存照
  •   是啊,他打了好長一段呢,現在人都不見了。
  •   我刪除最初的言論,是覺得當時還未看清你的意思便匆匆落筆,是錯責,更何況與您不相識,何必逼人,引起口角反不是我的本意。
      
    見您寬量,不妨再贅言幾句。
      
    其實你和我的看法并無本質的區(qū)別,所以那一大段的責難我自己都覺得是自己的錯。
    但是您說
    橋牌麻將風雅不風雅的問題,就像在問說100是不是個大數,100是不是個大數目呢?和101比就小了,和99比就是大了吧。
      
    這個我是不贊同的。舉個例子。棋牌室裏烏煙瘴氣的牌局自然稱不上風雅,但是開在自家的牌局,有妥帖的主人,精致的宵夜,這算不算風雅呢?再比如,夏天成都人一溜兒地把牌局開在河水淺處,這算不算不自覺的風雅呢?
    所以我覺得一件事風不風雅不是和101或99比的問題,而是風雅的本身它就存在於世間每一件事當中。有些人可以把它做得充滿靈性,而讓人覺得風雅;有些人就只能烏煙瘴氣或者無聊透頂。就好比我之前說的一樣的炒菜做飯,油煙火氣,一個道理。
      
    而這種靈性是“文藝強調”者,“小資”者無法企及的。我想您說的“文藝強調”應該就是上面有人說的矯揉造作,搔首弄姿。風雅不是麻將和高爾夫之別,也不是販賣和設計之別,更不是玉宇瓊樓和街頭巷尾之別,不在乎貴賤、高低,它祇是一種底氣、韻致和人生境界之別。所以我對你“這樣的趣味并不是可以街頭巷議來做普及的?!边@句話保留自己的看法。因為風雅是風雅人的事,并不是貴族或精英的事。風雅也并非非要考證,非要稚拙,非要學術,非要精致、華美、高雅、端莊。每一個人的風雅都可以建立在他自身的學識、生活經歷之上。籬
      
    而我覺得風雅的趣味,那些“適合置放在私人書架(個人對這個界定持懷疑態(tài)度,什么人的私人書架?我的書架上,《京都一年》算是最淺顯的雅趣的一類書)或者旅行指導上挑逗人的興致”的東西,無論多么昂貴,都和風雅毫不沾邊。這當然和您的觀點并無相左。
      
    我之所以打一大段字闡述自己的觀點,是因為我似乎看不到您對“風雅”的態(tài)度,似乎很搖擺,覺得它好,又覺得它不實際,很虛幻,所以它也不怎么好。但我一直覺得,中國人在骨子里就是風雅的,食飯飲茶,起居住行,莫不如是。風雅很好,并不造作,并不生澀,并不虛幻,卻需要高超的,自覺或不自覺的審美能力。只是這個時代的中國人變得不像中國人了。有哪一個民族像我們的先人那樣如此追求意境,追求日常生活的韻致,這些都是風雅。反而泛濫風行的高爾夫(并不是高爾夫運動本身)這類中產階級媚俗趣味的東西,真和風雅狗屁關系都沒有。
  •   我不知道我有沒有將我的意思說明白。如果依我的標準判斷,宋詞最初由歌女演唱,甚至 凡有飲水處,皆有歌柳詞 正好能證明我的觀點。風雅的判斷不準不是100以上是貴的,100以下是便宜的,而是萬事皆風雅,風雅者自風雅。打麻將可以風雅,挖一塊泥巴來玩,玩得骯臟不堪都可以是風雅。
  •   恩,學習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