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氣性心之間

出版時間:2008-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向世陵  頁數(shù):422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理氣性心之間——宋明理學的分系與四系》論述了胡宏哲學思想的重要特點及其對宋明理學發(fā)展的影響,闡明了性學的基本觀點,將“性”范疇和性學作為宋明理學的樞紐,重新審視了宋明理學的產(chǎn)生、發(fā)展和分系,提出了將性學與氣學作為獨立的理學派別而與程、朱、陸王二系相并立的宋明理學四系說。該成果認為,以性為樞紐各系之間可以相互過渡,四系的并立與一性的通貫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理學的“全體”與理學的分系本來就是相互發(fā)明;學者們不論主張以何范疇為本,都在不同層面上接受以性為本的邏輯并維系著儒家學術的“一本”;四系成立的關鍵在于性學一系的理論建構(gòu)和以性范疇為中心對整個理學發(fā)展史的重新梳理。

作者簡介

  向世陵,男,1955年1月出生于四川南充。哲學博士?,F(xiàn)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哲學(儒家哲學與文獻、儒釋道三教關系)研究。已出版有《理氣性心之間——宋明理學的分系與四系》、《中國學術通史·魏晉南北朝卷》、《中國哲學范疇叢書·變》、《善惡之上——胡宏·性學·理學》、《(訄書)選注》、《儒家的天論》等多部專著;合撰《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國哲學范疇叢書·天》等著作;主編《中國哲學智慧》、《智慧的故事》等教材。曾先后在德國萊比錫大學、英國杜倫大學、美國哈佛大學進行訪問研究。任《中國哲學史》雜志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中國哲學》學術顧問、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理事、中國哲學史學會理事等職。

書籍目錄

引言——唐五代的性論走向第一章 以性為本觀的初期形態(tài)一、性無善惡論的形成二、性無善惡論的展開三、性善惡混的新發(fā)展四、“生之謂性”與張、程之間第二章 道南學派與性學的創(chuàng)立一、程學傳承二、《春秋》學三、《中庸》學四、《周易》學五、《論語》學六、《孟子》學七、《大學》學第三章 “理學”的產(chǎn)生一、整體“理學”的形成二、“理學”概念的出現(xiàn)與含義第四章 理學分系的歷史考察一、理學的總結(jié)與學術自覺二、理學分系的由來與歷史三、兩系之分與朱陸異同之辯四、朱陸“和會”與終歸一致第五章 當代流行的宋明理學分系一、20世紀中期前后的理學分系二、當代“三系說”之一——理、氣、心的三分三、當代“三系說”之二——性、心、理的三分四、勞思光先生的一系說第六章 性學的體系與四系之間一、以性為本的性學體系二、朱學的“性即理”與性善原則三、陸王說性與“心即理”說四、明代氣學與性氣“一本”第七章 性學遺產(chǎn)與學術傳承(上)一、以性為本二、性無善惡第八章 性學遺產(chǎn)與學術傳承(下)一、心以成性與吾學“本心”二、性命全體與理學整體結(jié)語主要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陳建所著《學蔀通辨》的體例,是由四編(前編、后編、續(xù)編、終編)共十二卷組成。但就朱陸異同的核心部分來說,則集中在《前編》的上中下三卷,后三編都是對陸氏心學一系的佛禪實質(zhì)和思想淵源的梳理?!肚熬帯啡恚粗礻懺?、中、晚的時間劃線:“上卷所載,著朱子早年嘗出入禪學,與象山未會而同,至中年始覺其非,而返之正也。中卷所載,著朱子中年方識象山,其說多去短集長,疑信相半,至晚年始覺其弊,而攻之力也。下卷所載,著朱陸晚年冰炭之甚,而象山既歿之后,朱子所以排之者尤明也?!蹦敲?,朱陸異同在陳建,最簡單的概括就是早同、中疑而晚異的三段論。  與這三階段相適應,陳建提出了朱熹學術二關、三節(jié)、三實的轉(zhuǎn)折發(fā)展說:“上卷答薛士龍諸書,為朱子逃禪返正關,此卷(中卷)答程正思諸書,為朱陸始同終異關,此二關也。朱子早年馳心于禪學,中年私嗜于象山,晚年并排禪、陸而一意正學,此編三卷,乃三節(jié)也。后三編,則朱子晚年排禪排陸,明正學之實,此三實也。學者察此二關三節(jié)三實,無豐蔀之患矣。”所謂“二關”,實際就是朱陸同、疑、異三階段的兩大轉(zhuǎn)折?!叭?jié)”的癥結(jié)則都在禪學,早年馳心于禪學;中年私嗜于象山,是指朱陸都嗜好禪學,所以朱熹難于辯察而被陸九淵所惑;到晚年才背棄禪學而回歸儒家正道?!叭龑崱钡拿髡龑W之實,仍是以儒家義理實學辟陸氏禪學空心之弊。那么,陳建朱陸早同晚異說的關鍵,就在于是否混同于禪學。  如從陳建所舉朱熹之二關來看,其《答薛士龍書》表明了朱熹從仰慕禪學空妙向儒家義理實學的轉(zhuǎn)折。朱熹稱他“自少愚鈍,事事不及人”,后來又學不得其術,“蓋舍近求遠,處下窺高,馳心空妙之域者二十余年。比乃困而自悔,始復退而求之于句讀文義之間,謹之于視聽言動之際,庶幾銖積絲絫,分寸躋攀,以幸其粗知義理之實?!贝诵抨惤计鋾r間為朱熹41歲時書,是為朱熹由禪學回歸儒學的關口。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理氣性心之間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