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1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作者:段永朝,姜奇平 頁數(shù):351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1859年出版的達爾文《物種起源》,是改變人類文明進程的偉大著作。進化論,將生存斗爭下自然選擇(天擇)的力量,擺在了神創(chuàng)論(人擇)的對立面,成為資本主義工業(yè)革命思想解放的燈塔。黑格爾所言的“直立行走的人”,自此有了地史演變、人種進化的科學依據(jù)。理性的、個體的人,從此成為大寫的人。150年后,當互聯(lián)網將這個世界緊密聯(lián)接起來的時候,新的物種誕生了。懂得計算、學會思考、獨立行走的人,在達爾文殘酷的“生存斗爭”中,一次又一次向征服世界的巔峰挺進:機器豐富人的運動和感知機能;商業(yè)法則證明人的貪婪和自私天性;民主制造人的政治夢想和道德期望;數(shù)學公式則增添人追求真理的膽識,和贊嘆自然之美的勇氣。當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作為千萬種神奇機器的一種,在遍地開花、四處蔓延的時候,人們絕對沒有想到,這個“神奇精靈”,正顯現(xiàn)出“逃離人的掌控之外”的詭異特性?!叭说臋C器化和機器的生命化”,是互聯(lián)網思想家凱文.凱利16年前的真知灼見。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達爾文進化論的一個成果,是這樣的版本:在機器的轟鳴聲中,“純的自然”已經依稀難辨,“人造自然”四處大行其道。行走在“人算”(機器的計算)和“天算”(自然的計算)邊緣的現(xiàn)代智人,面臨當年達爾文“天擇”還是“人擇”一樣的原始困頓。無論如何,新的物種已然誕生。然而,這種“人機共同體”鑄就的新物種,她所植根的土壤遠未超越達爾文時代。洞悉新物種的行為和習性,需要從思考支撐這一新文明的“新土壤”開始。這是一部看上去較為松散的對話集。姜奇平和段永朝,作為中國互聯(lián)網思想始終不渝的追尋者和思考者,他們試圖在穿越文明史的對話中,重新審視互聯(lián)網這一文明創(chuàng)建的偉大力量,探究源于,但不同于工業(yè)革命思想基石的達爾文主義,在新文明構建中,發(fā)生了哪些根本性的變化。
作者簡介
段永朝,高級工程師,中國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數(shù)字論壇”成員?,F(xiàn)任Ziff
Davis媒體集團(中國)戰(zhàn)略發(fā)展研究主任,曾任《中國計算機用戶》、《軟件世界》雜志總編,有25年的IT行業(yè)與信息化從業(yè)經驗,長期關注計算機與互聯(lián)網技術哲學、現(xiàn)代技術的公眾傳播與話語權。1995年以來,在多家主流媒體開辟評論專欄,累計發(fā)表文章逾百萬字。其著作有:《電腦:穿越世紀的精靈》(1999年)、《比特的碎屑》(2004年),另有多種IT專業(yè)著述。
姜奇平,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互聯(lián)網周刊》主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國資監(jiān)管信息化專家組成員,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電子商務協(xié)會常務理事。中國網絡文化啟蒙者之一,中國『數(shù)字論壇』成員?!浩嫫揭朁c』專欄作家。
書籍目錄
引子
從喬布斯說起
喬布斯是一種『禪』
兩種文化的背離
為什么談『新物種』
新物種的三個層面
心物—體的挑戰(zhàn)
蘋果成功的寓意
心與物的關系
追溯新物種的特征
不用『心』思考,是無法理解互聯(lián)網的
焦慮的語境
對科學的兩種焦慮
追溯到文藝復興是不夠的
科學如何脫胎于對萬能上帝的信仰
中世紀的文化斷層
科學是如何變成『主義』的
盛產『主義』的地方
科學主義是如何歪曲歷史的
『主義』與『靈魂』
理性的基礎是什么
什么是靈魂
祛魅的『烘干機』
理性與靈魂
互聯(lián)網的靈魂是『濕』的
萬物有靈論的復興
秩序如何誕生
自然.并不等于秩序
秩序是一個隱喻
嵌入芯片的人,還是人嗎
文明尺度的『大』與『小』
自我指涉的困境
雙重自我意識
遠古時期的思想化石
古希臘神話中的亂倫
焦慮的成分
秩序感的來源
恐懼、安逸和秩序
被放逐的沉思與冥想
喬布斯的焦慮、笛卡爾的沉思與拉康的不思
沉思是對意義的洞察
意義和價值的區(qū)別
笛卡爾玷污了反思
回到『不思』的狀態(tài)
瘋癲,對奴役身體的自然控訴
身體是一個哲學問題
面對悖謬的瘋子
重新審視身體
喬布斯的價值就是解放身體
新物種起源的三個方面
再談新物種是什么
蟻穴和蜂巢
傻瓜完勝的群體法則
群體是有機體
網絡的群體智慧
進化論與復雜性
理解復雜系統(tǒng)的三個例子
阿羅不可能定理與選舉悖論
斯賓塞的檸檬市場
非合作博弈
『活』的互聯(lián)網
互聯(lián)網返祖隱喻
群體的活性
群體社會的內在邏輯
好公民,還是好人
信息對稱是常態(tài)
滿大街都是攝像頭……
多次重復博弈
數(shù)字化上帝
噪音、失控與老大哥
老大哥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人民調解員』
陪老大哥一起玩
占領華爾街的幽默感
有錢的新窮人
大家一起來跳舞
身體的解放
新物種:一種新的人機共同體
『不食周粟』是不可能的
腦機接口與大腦隱喻
再談本書的主旨
文明轉向
對前半部的回顧
泛靈與理性的結合
新物種與心物一元
心與物只是隱喻
靈性超越心物
酒神精神的復活
隱喻是不同文本間的對話
兩分法與哲學轉向
《宮娥》的隱喻
辭典悖論
記憶、文本與意義
意義的在場
記憶重構:文明轉向的征兆
主體重構:多重主體的誕生
主體就是個體嗎
IT最大的問題是忽略主體
活出多個自我
以自由軟件為例
被綁架的商業(yè)邏輯
『顧客是上帝』是個傳說
爭奪車間的控制權
日常生活的殖民化
公共精神的衰落
作為贗品的消費者自主權
圈養(yǎng)與放養(yǎng)(1)
巴塔耶的耗散
巴赫金的狂歡節(jié)
瘋子會跑出來
不怯場
凡·高的常態(tài)化
圈養(yǎng)與放養(yǎng)(2)
帶毒運行的風險
圈養(yǎng)與放養(yǎng)的錯位
放養(yǎng)的經濟學
為什么說貪婪驅逐了『爽』
經濟學老態(tài)龍鐘了
習慣與慣習
兩分法的羈絆
兩種后現(xiàn)代主義
身份與狂歡
裸體浴場與隱私
與位置相關的自我
從交易到交往
消費社會的興起
社會計算:推薦引擎的革命
自組織需要移情別戀
陌生人間的信任
交易與交流的區(qū)別
放養(yǎng)幸福
防止怪物與制造快樂
被誤讀的免費
造樂者的新商務
自組織:圈養(yǎng)免費.放養(yǎng)收費
自組織的權力網絡
輕資產改變游戲規(guī)則
組織2.0:關注體驗而非所有權
山寨就是拒絕宏大敘事
高潮迭起的快感
所有權批判
支配權與使用權的分離
把托爾斯泰的書拆開賣
知識產權老了
新知識產權的場景
曹雪芹是怎么餓死的
資本的成癮性格
后現(xiàn)代思潮的斷裂
一勞永逸的哲學圖謀
后現(xiàn)代敘事與微電子技術的興起
聚合科技想干什么
心物一元與聚合科技
思想的失職和文化的荒蕪
從算法到控制術
用生命的觀點看待物質
大洪水的隱喻
早期科學思想的起源
地中海文明猜想
從大尺度看文明進程
神與仙
信息的本質:跨越人與自然
信息的意義是什么
空間的哲學轉向
重新發(fā)現(xiàn)列斐伏爾
空間的價值在于共時性
投胎到互聯(lián)網
空間的復活
『有尊嚴地放手』
開放社會與負熵
新文明以『呼吸』為生命
空間復活的三個方面
新文明是『活j的
信息技術:工業(yè)革命的反動
技術的所指和能指
空間的呼吸和際遇的流動
空間的因緣際會
互聯(lián)網的青春期,還是胚胎期
『為人民服務』升級版
政治仿真
正當性取代合法性
最憂慮的是教育
讓孩子去玩吧
圖像認知的重要性
快樂的未來
后記
編輯推薦
互聯(lián)網到底開啟了何種歷史進程了這個歷史進程,與橫貫千年的農業(yè)社會轉型、工業(yè)革命究竟有何不同? 如果說,傳統(tǒng)社會的基本特征是階層分化、占有與索取、偏愛確定性邏輯、土地與資本的意志奴役著生活世界、公共空間受到擠壓和侵蝕,以及用普遍性、共通性扼殺個性、規(guī)約個性的話,互聯(lián)網的本質特征,已經日益清楚地向傳統(tǒng)社會的思維模式和行事邏輯說『不』。 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解放』,不僅事關我們的『數(shù)字化生存』,更事關,我們——這個達爾文筆下的多姿多彩的生物種群,如何嬗變?yōu)榛诰W絡社會和『人機共同體』的『新物種』。 段永朝和姜奇平編著的《新物種起源》中,我們將這種『解放』,名之為『新物種起源』。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