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天下

出版時間:2011-2  出版社:洪波 外文出版社 (2011-02出版)  作者:洪波  頁數(shù):235  

前言

乾隆帝弘歷,生于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卒于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當了三年太上皇,終年89歲。    終生活躍在中國政治舞臺核心的乾隆有著變幻多彩、甚富傳奇l生的一生。他在政治斗爭的漩渦中有大權(quán)旁落的險關,有身不由己、無可奈何的難關,有生死離別、纏綿悱惻的情關,有數(shù)不盡的落淚事,道不完的悲歡,但乾隆都是一路走來,并且走上了權(quán)力的神壇,成為千古僅有的“十全”帝王。仰望他,我們總是為他智慧耀眼的光芒所眩暈。    乾隆是在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雍正帝得急病死后,由大臣鄂爾泰和張廷玉等人擁戴繼位的。乾隆帝剛即位時,還是個20余歲的青年,但他要面對的卻是權(quán)勢顯赫,黨羽甚多的前朝重臣,這些人不僅對先皇有恩,為前朝股肱,受先皇遺詔的庇護,而且于自己也有擁戴的功績,成為當朝權(quán)勢大臣。如何籠絡、控制住他們,是對乾隆的首次考驗。當時,朝中大臣分為鄂爾泰和張廷玉兩個幫派,這已成了公開的秘密。鄂、張都是先朝重臣,黨羽甚多,朝野臣僚要么投在鄂爾泰門下、要么求張廷玉庇蔭。兩派明爭暗斗,互相傾軋,連剛毅果斷的雍正帝都感到束手無策。因為這兩人都有大功于國、所以雍正帝特許二人死后附太廟配享。太廟是皇帝家族的祖廟,臣僚能得到配享的待遇,那是極高的和十分罕見的榮寵。這兩大派系朋黨的存在,給乾隆帝提出一個突出的難題,即能否妥善處理兩派的關系,成為朝政能否正常運行的關鍵。乾隆帝繼位后明確表示痛恨私立朋黨,同時,對兩派臣僚一視同仁,有功即賞,無功即罰,決不少貸。如果要起用哪一個人,不只詢問一方,而是下令各人陳述。同時還要詢問許多其他的人。被詢問的人都需質(zhì)言直語,倘若發(fā)現(xiàn)故意掩蓋或美化,輕則被訓斥,重則被解職回籍。于是,朝中雖有門戶對立,但雙方都兢兢業(yè)業(yè)地為朝廷盡力,任何一派都不敢驕橫。在乾隆朝,這種門戶對立不但沒有明顯影響朝政的運行,有時反而促使雙方都爭相為國立功。    乾隆帝對臣下恩威并施是他駕馭臣僚的重要策略。凡是為國立功者,可以頓升公侯。如出征將領凱旋歸來,乾隆帝通常在紫光閣設宴款待,酬勞將士。乾隆帝還命畫工為功臣畫像,掛在紫光閣中,以示榮寵。因平定準噶爾和南疆大小和卓木的叛亂,功臣100人畫像入閣,其中以大學士傅恒為第一。以平定大小金川的叛亂,又畫功臣100人像入閣,以大學士阿桂為第一。后又以平定臺灣,繪功臣20人畫像人閣。阿桂雖未至軍中,但圖像仍為第一。最后以擊退廓爾喀進犯,繪功臣10人像入閣,阿桂以自己未親自參與戰(zhàn)斗,懇讓??蛋矠榈谝唬⒐鹆械诙?。乾隆年間,將領在外多能用事,戰(zhàn)爭都以勝利告終,這與乾隆帝不吝褒獎是有關系的。    乾隆帝雖然儒雅風流,但權(quán)柄從不稍假予人。自雍正以后,軍機處就成了皇帝下面的最高漢力機構(gòu)。乾隆帝每天早上都到軍機處處理政務。夏天,他到軍機處時天也就明了,冬天,他到軍機處時也就是五更時分。軍機處一般有十幾個人,每天晚上要留一個人值班,以備有急事,候乾隆帝臨時召見。又怕事情多一個人處理不了,每天還要有一個人早早地到軍機處相助,當時稱之為“早班”。乾隆帝從寢宮出來,每過一道門就放一聲爆竹。聽到爆竹聲由遠至近,軍機處官員就知道皇帝要來了。—般情況下,乾隆帝到軍機處后,蠟燭還要點一寸多天才明。軍機處的官員每五六天輪一早班,尚感到很辛苦,乾隆帝卻天天如此。這使得軍機處官員不敢稍行懈怠。假如邊疆用兵,只要有軍報送來,就是在半夜里,乾隆也要立即親自觀覽,隨時召軍機處官員面授機宜。軍機處官員按照他的面授擬好文,再交給他過目。這中間往住需要一個時辰,而乾隆帝還披著衣服等待。軍機大臣都可以專折奏事,最后均聽乾隆皇帝決斷。在乾隆皇權(quán)獨攬的情況下,無論是宦官、外戚,還是重臣、寵臣都不能弄權(quán)。曾有一個叫高云的貼身宦官,他向乾隆帝說了幾句外廷臣僚的事,涉及到朝廷事務,乾隆帝立即命令將這個宦官處死。    乾隆在政治的風浪中歷久彌堅,站得穩(wěn)穩(wěn)當當。他憑借清初發(fā)展起來的國力,東征西討,使清朝的國勢在乾隆年間達到極盛。通過對內(nèi)整飭,對外征戰(zhàn),乾隆建立了千古罕見的功績:兩平準噶爾,定回部,兩定大小金川,靖臺灣,服緬甸,安南,兩服廓爾喀,合計為十,這就是“十全武功”。    但英雄難過美人關,在感情世界中,乾隆有著曲曲折折的身世謎案,有著相見恨晚、干柴烈火式的愛情傳奇。有關乾隆帝的風流佳話中,傳聞最多的莫過于香妃了。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南疆發(fā)生了霍集占兄弟的叛亂,乾隆帝派兆惠等人前往鎮(zhèn)壓。第二年叛亂被平息。兆惠俘獲了霍集占的妃子香妃。她身上生來就有一種異香,不用涂脂抹粉,香氣襲人,人們因而稱她為香妃。乾隆帝的后宮雖說嬪妃成群,卻沒一個有這種天然香味的。兆惠俘獲香妃后,為了取得乾隆帝的歡心,立即派人密折奏聞。乾隆帝聞報大喜,命兆惠盡快送往京師。香妃到京后,太監(jiān)將她引入內(nèi)宮,進見乾隆帝。果然是玉容未近,芳氣先來。這種芳氣既不是花香,也不是粉香,而是一種奇丹異蘸,沁人心脾。太監(jiān)讓她到御座前行禮,但她全然不睬,只是眼淚汪汪,令人十分憐愛。按照乾隆帝的意思,太監(jiān)將香妃領入西苑居住。之后多次派能言善辯的宮女勸說,但香妃或面若冰霜,或只是垂淚。再到后來,香妃對前來勸她的宮女說:“如果皇帝逼我,我就自殺?!鄙踔吝€說,她還不想白白地死去,即使自殺,也要再殺一個足以抵得上她前夫的人?;侍舐犝f了這件事,生怕香妃在深更半夜里刺殺自己的兒子,于是在冬至那天,乾隆去天壇舉行圜丘大祭時,趁初把香妃召入慈寧宮,吊死了她。    乾隆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明君,他即位之初,實行寬猛互濟的政策,務實足國,重視農(nóng)桑,停止捐納,開始展現(xiàn)他文治武功的才能。其后,乾隆平定準噶爾蒙古的叛亂、大小和卓木上層分子和大小金川土司的武裝分裂活動,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西部地區(qū)的控制和管理;嚴詞拒絕英國使臣的無理要求,打擊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野心;在文化方面,乾隆帝向慕風雅,精于騎射,筆墨留于大江南北,并是一個有名的文物收藏家,清官書畫大多是他收藏的。此外,開設博學鴻詞科取士,修成《明史》、《續(xù)文獻通考》、《皇朝文獻通考》和《四庫全書》等鴻篇巨著,功績卓著。因其武功文治在歷代帝王中少有,故自稱“十全老人”。    但乾隆為人重奢靡,追求奢華,尤其是六次南巡,揮霍無度。在他的帶領下,統(tǒng)治階級貪污腐敗,索賠兼并,致使社會矛盾不斷激化,各地不斷爆發(fā)起義。波及數(shù)省、長達十年的川楚白蓮教大起義,就爆發(fā)在乾隆朝晚期。種種矛盾不斷累積,清朝的統(tǒng)治岌岌可危。或許,這位“十全”老人真的到了“江郎才盡”的地步?    乾隆朝是清朝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鼎盛時期,也是由盛轉(zhuǎn)衰的時期。處在這一時期的乾隆皇帝,既展現(xiàn)了其掌握國家大權(quán)、維護統(tǒng)一、適應社會前進潮流的巨大智慧,也有其愚黯阻礙歷史發(fā)展的罪過。

內(nèi)容概要

   乾隆帝弘歷,生于康熙五十年(公元l711年),卒于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當了三年太上皇,終年89歲。終生活躍在中國政治舞臺核心的乾隆有著變幻多彩、甚富傳奇性的一生。他在政治斗爭的漩渦中有大權(quán)旁落的險關,有身不由己、無可奈何的難關,有生死離別、纏綿悱惻的情關,有數(shù)不盡的落淚事,道不完的悲歡,但乾隆都是一路走來,并且走上了權(quán)力的神壇成為千古僅有的“十全”帝王。仰望他,我們總是為他智慧耀眼的光芒所眩暈?!? 乾隆是在雍正十三年(從元l735年)八月,雍正帝得急病死后,由大臣鄂爾泰和張廷玉等人擁戴繼位的。乾隆帝剛即位時,還是個20余歲的青年,但他要面對的卻是權(quán)勢顯赫,黨羽甚多的前朝重臣,這些人不僅對先皇有恩,為前朝股肱,受先皇遺詔的庇護,而且于自己也有擁戴的功績,成為當朝權(quán)勢大臣。如何籠絡、控制住他們,是對乾隆的首次考驗。當時,朝中大臣分為鄂爾泰和張廷玉兩個幫派,這已成了公開的秘密。鄂、張都是先朝重臣,黨羽甚多,朝野臣僚要么投在鄂爾泰門下、要么求張廷玉庇蔭。兩派明爭暗斗,互相傾軋,連剛毅果斷的雍正帝都感到束手無策。因為這兩人都有大功于國、所以雍正帝特許二人死后附太廟配享。太廟是皇帝家族的祖廟,臣僚能得到配享的待遇,那是極高的和十分罕見的榮寵。這兩大派系朋黨的存在,給乾隆帝提出一個突出的難題,即能否妥善處理兩派的關系,成為朝政能否正常運行的關鍵。乾隆帝繼位后明確表示痛恨私立朋黨,同時,對兩派臣僚一視同仁,有功即賞,無功即罰,決不少貸。如果要起用哪一個人,不只詢問一方,而是下令各人陳述。同時還要詢問許多其他的人。被詢問的人都需質(zhì)言直語,倘若發(fā)現(xiàn)故意掩蓋或美化,輕則被訓斥,重則被解職回籍。于是,朝中雖有門戶對立,但雙方都兢兢業(yè)業(yè)地為朝廷盡力,任何一派都不敢驕橫。在乾隆朝,這種門戶對立不但沒有明顯影響朝政的運行,有時反而促使雙方都爭相為國立功。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營造仁德的氛圍1 組建自己的關系網(wǎng)2 借眾人之口揚己之名3 為治之道以愛民為先4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二章 發(fā)抖的總是對手5 殺雞給猴看6 嚴懲貪官污吏力戒弄權(quán)伎倆7 一碗水端平8 直面失誤勇于改正9 樹立絕對的權(quán)威第三章 金字塔頂端的獨裁者10 寬仁則得人11 將心腹安插在重要崗位上12 殺雞背后的秘密13 將對手逼人死胡同14 給權(quán)力添點神圣的顏色15 主角永遠是一個人第四章 權(quán)力也要伸縮自如第五章 放松你的手腕 握緊你的拳頭第六章 永遠走不出的圈子第七章 運權(quán)要以利益為核心第八章 看好手中的“寶貝”

章節(jié)摘錄

康熙大帝文治武功均超前代帝王,但其子嗣為爭繼承權(quán),肆意爭斗,弄得烏煙瘴氣。最終,康熙大帝只對弘歷另眼相看,原因在于:弘歷另辟蹊徑,遠離眾皇孫的爾虞我詐,潛心學習,以養(yǎng)根基,同時打造自己的勢力陣營,給康熙一種仁德、克勤的形象,康熙最終欽點他為第三代繼承人。    對于乾隆來說,皇子時代的十三年,是他活得最瀟灑、最悅意的一段寶貴時光。乾隆不像他的曾祖父順治和祖父康熙那樣幼齡即位,沒有天真爛漫的童年和少年;也不同于他的父親雍正,青年時代便機關算盡以謀取皇位,直到四十五歲,韶華已逝,才坐上皇帝的寶座。乾隆十三歲即被祖父秘定為皇儲,因此他無需為爭儲而勞心費力;他的父親鑒于康熙晚年諸子卷入政治的前車之鑒,絕不允許他過早地與外間社會接觸。乾隆幼年時期最為有利的條件是雍正對他的態(tài)度,因為雍正處心積慮地維護其王儲地位的同時,也貫注精神于其教育,期望他在登基之前,具備作為一個帝王應有的資格。    乾隆也沒有辜負父親的厚望,他從小便有意為自己后來的謀權(quán)斗爭打好堅實的學識基礎。啟蒙時期,翰林福敏成為弘歷的第一任老師,但不久,弘歷便掏干了這個翰林所有的本事,這個翰林已經(jīng)不能滿足弘歷對更高層次的學識需求了。此時的弘歷極須一位學識淵博的老師為他講解儒家經(jīng)典中的深奧旨義,而這個方面福敏是不能勝任的。在弘歷的反復要求下,雍正不得不選擇徐元夢、朱軾、張廷玉等四位品行端方、學問淵博的名臣作為弘歷的老師,弘歷非常高興地于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正月舉行了肅穆莊重的拜師典禮,弘歷與自己的弟弟弘晝先后給各位師傅深深一拜,弘歷的上書房讀書生活于是正式開始。但這四位師傅中,徐元夢不久即因為有罪離開,張廷玉又忙于應付公務,很少在上書房露面,只有朱軾經(jīng)常到書齋為弘歷兄弟講課授業(yè)。對弘歷來說,松勁殿拜師雖有四位,但讓他終生念念不忘的只有朱先生一人而已。    為弘歷日后能夠謀劃權(quán)力提供幫助的另外一位師傅是蔡世遠,盡管弘歷對蔡世遠未行拜師之禮,但弘歷卻從蔡世遠言傳身教中逐漸領晤到了謀劃權(quán)力的樂趣。    弘歷的鉆研學問、自覺學習帝王本事的舉動深得其父雍正的心意,從而堅定了雍正立弘歷為儲君的決心。    幼年的弘歷便有著與其他皇子與眾不同的心思,在老師的引導下,他便有意籌劃著如何為自己的將來積蓄力量,同時他也明白,這種力量的積蓄不能單靠自己的權(quán)勢,這樣積蓄的力量也不牢靠,關鍵要靠仁德謙遜的形象感染身邊的同伴,從而在他們中間樹立自己的威信。    上書房中,與弘歷同窗共讀、感情最深的莫過于五弟弘晝。弘晝生母耿氏也是一位“格格”(即公主),他只比弘歷小幾個月,因此二人從小相伴,從九歲起又一同從師福敏,在雍親王府“如意室”、西間“樂善堂”一起讀書習字。弘歷在皇宮中長大,但他卻常常惦記家里的五弟。弘晝之后,雍正又添了第六子相宜、第七子?;荨⒌诰抛痈E?,但這三個孩子都先后夭折,待弘瞻出生時,弘歷、弘晝兩兄弟已二十出頭了。    弘歷籠絡的另一位同窗知已是平郡王福彭,福彭是郡王鄂爾泰長子,鄂爾泰因為有罪被革職,雍正以福彭承襲爵位。福彭比弘歷大一點,康熙時就養(yǎng)育在皇宮中,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又奉旨讀書內(nèi)廷,對一個遠支宗室來說,誠為異教。弘歷認為福彭器量寬宏,才德優(yōu)長,便把他視為自己的生死兄弟。為了日后自己登基后形成自己的權(quán)力核心圈,弘歷常常以友情來影響福彭,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秋,福彭奉命西征,弘歷甚至親往清河送行,并賦詩以記錄這件事,這點福彭心中自然清楚,也對弘歷感激不盡。后來,在弘歷登基的過程中,福彭鞍前馬后地為他掃清各種障礙,出力不少,還為弘歷開拓疆域、穩(wěn)定邊疆竭盡全力,這些都為弘歷穩(wěn)定國內(nèi)政局提供了堅強的后盾。    弘歷在上書房讀書時還有一位身份特殊的同學——三世章嘉活佛若必多吉。若必多吉于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生于甘肅涼州,雍正元年(公元1753年)大軍前往青海平定羅藏丹津叛亂,以若必多吉為二世章嘉活佛阿旺羅桑卻丹的轉(zhuǎn)世靈童,星夜護送到京師。二世章嘉活佛系雍正做藩王時的恩師,因此他的轉(zhuǎn)世靈童若必多吉到京后,備受雍正愛護崇敬,多次得到雍正賜予的金銀綢緞珠寶。雍正讓他仔細誦讀大藏經(jīng)《甘珠爾》,弘歷看到父親對活佛的態(tài)度后,馬上意識到這個人對自己以后進行皇儲爭奪戰(zhàn)很有幫助,便主動請求父親讓自己與章嘉活佛一同學經(jīng),雍正非常高興地答應了,弘歷借此機會與這位活佛結(jié)下了無上法緣。后來,這位活佛不斷在雍正皇帝身邊美言弘歷的仁德謙遜,稱其可為儲君,這為弘歷最終登上皇位可謂功不可沒。同樣,弘歷即位后,也給予了這位活佛較高的地位,他命令章嘉活佛管理京師寺廟喇嘛,又授予他“振興黃教大慈大國師”之印。    弘歷知道雍正皇帝非常賞識讀書勤奮的皇子,為了博得父親的喜歡,他讀書特別勤奮。上書房的功課完畢,回到家中,弘歷仍在自己的小書房口不停誦,手不停披,深深地沉浸在讀書的樂趣之中。他在大內(nèi)的家一一西二所有書屋稱作“樂善堂”和“抑齋”,在圓明園的家——長春仙館的書房也被稱作樂善堂,這是一個十分清靜的讀書之處,因而能夠為弘歷思謀天下提供一個清幽的環(huán)境。P12-14

編輯推薦

他是實際執(zhí)政時間最長的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是大清帝國的一代英主。    他勵精圖治,文治武功方面都有建樹,自稱“十全老人”。    他胸懷大志,要做超越千古之帝,開創(chuàng)了乾隆盛世。    他一生大權(quán)獨攬,君主專制達到中國歷史的頂峰。    他就是清高宗乾隆皇帝。    洪波編著的《清高宗乾隆權(quán)智》為你講述一代帝王乾隆皇帝的生平故事及權(quán)謀戰(zhàn)略。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智取天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