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思潮

出版時間:2011-3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張學正,劉慧貞 著  頁數(shù):491  

內容概要

  巴金:20世紀中國文學的良心,“激流”中的巴金、中西文化交匯點上的巴金、巴金的道德人格與懺悔意識、巴金作品中的愛情話語。孫犁:一面不褪色的文學旗幟,老孫犁與新孫犁、孫犁的現(xiàn)實主義文學之路、孫犁與“文革”、孫犁的晚年心態(tài)?! ⊥趺桑褐袊敶枷肱c文學巨人,多元化的倡導者王蒙、文學探索者王蒙、王蒙的現(xiàn)代理性精神、作為思想家的王蒙?! ?0年代激越跌蕩的文學思潮,傷痕文學、反思文學、改革文學、人的文學、文化尋根文學、“新寫實主義”文學、現(xiàn)代主義文學?! ?0年代五色繽紛的小說世界,新都市小說、新移民小說、新歷史小說、新體驗小說、新儒林小說、新現(xiàn)實主義小說?! ∥膶W的老將與新軍,魯迅、冰心、巴金、老舍、孫犁、梁斌、王蒙、張賢亮、白先勇、賈平凹、王安憶、王朔、余華、陳染等的創(chuàng)作個性探微及作品評賞。  文學創(chuàng)作與文學批評漫議,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潛意識細節(jié)、文學批評與爭鳴的環(huán)境、規(guī)則及風度、史料意識與學術道德、是是非非論《廢都》。

作者簡介

  張學正(1936-),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1959年畢業(yè)于南開大學中文系,從事中國當代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對于當代文學思潮、當代小說及孫犁、王蒙等作家有較深入研究。著有《現(xiàn)實主義文學在當代中國》;主編或主持編寫了《新時期小說百篇評析》、《中國當代文學名篇選讀》、《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評》、《80年代中國文學新潮叢書》、《文學爭鳴檔案——中國當代文學作品爭鳴實錄(1949-1999)》等;編選有《孫犁代表作》、《王蒙代表作》?! ⒒圬懀?937-),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1959年畢業(yè)于南開大學中文系,從事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對于巴金、魯迅等作家作品有較深入研究。著有《中國現(xiàn)代文學》(二人合著)、《簡明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合著);參與撰寫《名家析名著叢書·巴金名作欣賞》;編選有《巴金代表作》。

書籍目錄

序第一輯 巴金研究人物的真實歷史的真實——談巴金《家》中覺新、梅、鳴鳳形象的時代特征巴金創(chuàng)作個性探微——巴金創(chuàng)作心理分析巴金的思想發(fā)展和美學追求——《巴金代表作》序言試論巴金在中西文化交匯點上的矛盾心態(tài)一泓永不枯竭的生命之水——論巴金的思想信仰和道德人格巴金和兩個哥哥的未了情理念化的愛情話語——巴金作品中的愛情描寫第二輯 孫犁研究“應該熱心地招呼后面跟上來的人”——談孫犁同志對青年作者的培養(yǎng)“一部忠實而有分量的作家傳記”——讀《孫犁傳》真誠:孫犁現(xiàn)實主義文學之魂觀夕陽——晚年孫犁述論尋覓舊夢——評孫犁晚年的思想與創(chuàng)作說不盡的孫犁——孫犁研究的回顧與期待孫犁:都市里的田園夢痛定思痛各不同——巴金與孫犁晚年創(chuàng)作的比較巴金、孫犁的晚年心態(tài)-一面不褪色的文學旗幟——《孫犁精選集》前言“風云”的另一種色彩——談孫犁抗日小說的藝術個性孫犁與《白洋淀紀事》第三輯 王蒙研究探索通向心靈的道路——評王蒙的小說近作創(chuàng)造一個多元化的藝術世界——評王蒙的“例外”說跨越世紀——《王蒙代表作》(修訂本)前言“理性的從容——論王蒙的理性精神思維的精靈——再論思想家王蒙第四輯 魯迅及其他作家研究“難于直說”辨——《野草》藝術風格問題瑣談談散文詩《野草》及《秋夜》關于《阿Q正傳》王朔從文壇匆匆走過生命“黑洞”的探索者——王安憶近年小說創(chuàng)作的新拓展革命話語與人性話語——重讀《紅旗譜》及對當代革命歷史、革命戰(zhàn)爭題材創(chuàng)作的再思考西京有個水做的娃——賈平凹“兩性化人格”芻議第五輯 文學思潮及流派研究第六輯 文學創(chuàng)作與批評研究第七輯 作品解讀與點評附錄:中國當代文學思潮60年紀事(1949——2009)后記

章節(jié)摘錄

  覺新誕生在清末一個“詩禮傳家”的封建官僚大家庭。辛亥革命發(fā)生在他的少年時代,使他有幸避免了封建仕途的人生道路而在洋學堂接受了新式的中學教育?!八麑τ诨瘜W感到興趣,打算畢業(yè)以后再到上海或北京的有名大學去繼續(xù)研究,他還想到法國去留學。他的腦子里充滿了許多美麗的幻想?!边@種對人生、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成為一股強大的精神支柱,甚至連少年喪母的沉重悲哀都沒有在他心上留下過于顯著的痕跡,“因為他還有更重要的東西,這就是他的前程和他的美妙的幻夢?!贝送?,他內心還隱埋著另一個美好的心愿,那就是與表妹青梅竹馬的愛情得到幸福的歸宿。這些由現(xiàn)實生活所喚起的他對事業(yè)和愛情的美好理想,正是一種在“五四”前夕民主氣息的感染下所萌發(fā)的對個性自由發(fā)展的憧憬?! 〔贿^覺新生活的另一個方面,卻是高氏門第的承重孫的特殊地位,使他被封建家長們視為封建家族當然的接班人。他也就因此比兄弟姐妹們更多地承受了封建教義的熏陶。這給予覺新的最大影響是使他把順從家長意志、維護大家庭當做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在幼年,覺新就過早地承受了要盡家庭義務的重托,立下了“只要將來做八府巡按,媽也就可以揚眉吐氣了”的志向。  覺新就是帶著一方面熱烈向往個性自由發(fā)展,一方面又把維護封建家庭、順從家長意志視為責任和義務這兩種截然相悖的思想觀念進入了青年時代。在此之前,生活本身還沒有使他感覺到這兩種人生追求的對立性。然而,就在他中學剛剛畢業(yè),理想還來不及付諸實踐的時候,那“責任和義務”就壓上頭來。家長們要他成親,而配偶是照例不容自己選擇的。緊接著是要他承繼家事,料理家業(yè),履行他承重孫的義務,從而切斷了他繼續(xù)求學深造的途徑。直到這時候,兩種思想觀念支配下的兩種人生追求的矛盾性,才開始嚴峻地、切實地擺到了他的面前。他清楚地看到,如果完成這些“義務”,那些青春的幻夢就將被“殘酷地打破”。在這人生道路的重大抉擇面前,他最初感到突然和不解,最后,他的責任感、義務感發(fā)生了決定性作用,“他不說一句反抗的話,而且也沒有反抗的思想,他只是點頭表示愿意順從父親的話”。但是,當他回到自己房里時,卻又蒙頭大哭,痛悼那青春幻夢的破滅?! 煞N不可調和的思想觀念的搏擊,就這樣猛烈地沖擊著這個“羽毛未豐”的青年人。新舊交替時期的現(xiàn)實生活土壤,就這樣培植出了覺新雙重人格的根苗。在行動上,他順從著封建家長的擺布;在思想上、在靈魂深處,他深埋著美麗的、破滅了的幻夢,嘗受著青春被壓抑的苦果?!  ?/pre>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作家·思潮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