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化讀本

出版時間:2008  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  作者:劉士林,洪亮,姜曉云  頁數:405  字數:450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超越實用性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審美創(chuàng)造與詩性氣質,是江南文化在中國區(qū)域文化中最獨特的內容。    江南詩性文化是中國人文精神的最高代表,江南審美生活是中國歷史上最精致的古典生活方式。    如何才能重新懂得古典江南的意義,除了各種保護江南文化的硬件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能夠懂得江南的心!故此——    真正地了解真正的中國美學的精神,消除人們心中雜亂的審美知識,以便為可能重新進入到江南的詩意和朦朧境界提供一種審美機能,則可看作是《江南文化讀本》的終極目的與唯一愿望!

書籍目錄

緒篇 江南文化精神與江南生活方式 二水分流的中華文明起源 江南文化的獨立性與獨特內涵 江南軸心期與木本水源的江南精神 北方文化與生活理念反思  超越節(jié)儉和奢華 工藝美術原理與實踐 古典江南生活的現(xiàn)代性價值注釋  一 江蘇篇:隔江喜看六朝山    引言    瘦西湖    京口三山    城市山林    西津渡·瓜洲渡    秦淮河    太湖    梅園    蠡園    天下第二泉    小箕山    虎丘·山塘    石湖        鄧尉    光福(一)    光福(二)    玄墓    靈巖  天平  常熟  宜興 二 浙江篇:東南山川,如少女時花  引言  鴛鴦湖  湖州  西湖  靈隱  雙峰插云  云棲  九溪十八澗  西溪  湘湖  富春江  天目山  鑒湖  若耶溪  東湖  柯巖  吼山  五泄  雪竇山  剡溪  天臺山  雁蕩山(一)  雁蕩山(二)  梅雨潭  方巖  爛柯山  三衢道中  仙霞嶺 三 徽州篇:相看兩不厭  引言 ……詩意篇 昨夜閑潭夢落花思想篇 靜觀萬物皆自得 四時佳興與人同跋 無錫藍藻事件與江南詩性文化的現(xiàn)代性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緒篇 江南文化精神與江南生活方式張光直先生曾說:“如果要研究古史、古代美術、考古學的話,我認為要時常想想下面幾個單詞:What,Where,When,How,Why,即什么、什么地方、什么時候、怎樣和為什么。”今天,當我們試圖對江南文化進行知識考古與審美闡釋之時,這幾個問題同樣是要予以先行解決的。也就是說,必須首先弄清楚在中國究竟有沒有一個江南文化,如果有,它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它在什么地方。它是怎樣的以及為什么會是這個樣子。如果要進一步擴展,還應該問一問我們關注它有何意義?!罢坳辽宠F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讓我們以這個思路為起點,在長江中下游兩岸進行一次詩性散步吧。二水分流的中華文明起源關于江南文化的發(fā)生學研究,盡管表面上屬于考古學要解決的科學問題,但由于江南文化的發(fā)生從屬于整個中國文明的起源,因而我們首先面臨的問題是如何看待中國文明的起源。又特別地由于大家熟知的“黃河文明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所以這個問題也可以引申為中國文明起源究竟是以黃河為中心的“一元論”,還是以長江、珠江等大江大河為背景的“多元論”。如果說江南在自然地理、生產方式與文化精神等方面不同于黃河文明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在此最重要是如何建構一種用來描述和闡釋它自身的江南語境與話語。

后記

在完成了本書之后,我再次感受到人文敘事的美妙無窮。就像童年時代百聽不厭的民間故事與傳說,每一次新的閱讀、聆聽和舊夢重溫,都會給熟悉或不熟悉它的人帶來驚奇、發(fā)現(xiàn)與快樂。江南,是一個世世代代永不會終結的循環(huán)敘事,在每一次話語與語調的輪回中,她都會如地涌金蓮般燦爛地開放和應節(jié)地舞蹈。至于這里呈現(xiàn)給諸君的江南讀本,我想它的特殊意義有兩方面:一是“外鄉(xiāng)人”身份與語音。本書的作者(也包括出版人)大都不是江南本邦人,只是由于某種特殊的境遇與機緣,才聚攏在一起共同編織了這個江南新夢。記得尼采在《悲劇的誕生》中曾說:“奇怪的外鄉(xiāng)人啊!你也應當說:這個民族一定受過多少苦難,才能變得如此美麗!”這句話的意思是外鄉(xiāng)人容易被表象迷惑,看不到希臘文明曾經有過的血腥與坎坷。這也是我們時常可以聽到的議論。其實并不盡然,一方面,非江南的主體身份與文化經驗,本身就包含著更多現(xiàn)實的苦難與滄桑,他們怎么會不懂中國的歷史與政治呢?另一方面,也正是在南北兩種文化圈的對照與比較中,才可以產生更深刻的理解與中允的判斷。二是“當代江南人”的經驗與感悟。在熙熙攘攘的消費文明中,李白說的“只今惟有鷓鴣飛”,龔自珍說的“三生花草夢蘇州”,蕭公權說的“不知草長江南地,多少游人醉未醒”,甚至卞之琳說的“去吧,到廢園去/找一方白石/不管從前作什么用的/坐坐吧,坐下來/送夕陽下山/一邊聽饒舌的白楊/告訴你舊事”,都已如恩格斯所說:“這樣的詩已經永遠過去了”。與本書寫作過程同時發(fā)生的無錫藍藻事件,同樣深深地刺痛了我們的感官與靈魂。但無論如何,保護美麗的江南,首先要知道真正的江南是什么,或者說,什么才是江南最珍貴的與最不能舍棄的。在我們看來,它無疑是血雨腥風的江南歷史化育生成的詩性文化精神。把此種古典的美與意義示之于今人與后人,是我們一直在做、今后也不會停止的承諾與職責。如果說人類世界中有什么永恒不變的美,那么,馬克思高度稱贊的希臘精神與中華青山綠水間的江南文化,就是兩種最重要的范式與代表。本書的基本理念與總體框架由我提出并設計,具體寫作分工依次是:緒篇(劉士林)、山水篇(洪亮)、節(jié)物篇(劉永主持,王玲真、孫其芬、馬尹川、仇寅華等參與)、詩意篇(洪亮)、思想篇(姜曉云)、跋篇(劉士林)。劉永主要負責本書的插圖(朱逸寧參與了部分工作)與編校工作(順便說明一下,有少量文本與圖片的使用未能取得作者的授權,在此表示感謝與歉意,同時請相關作者與上海師范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2007級博士劉永聯(lián)系,以便及時奉上樣書與稿酬),洪亮先生以異常認真的態(tài)度校對了全書,使之避免了不少的遺憾。和以往一樣,本書是一次緊張而愉快的集體合作,在此對所有參與的友人與弟子表示深深的感謝。劉士林二00八年三月二十九日于春江景廬午陰中

編輯推薦

《江南文化讀本》探討了江南文化的精神與江南生活方式,看盡了江南的山水,道盡了江南的詩意,透視了江南的文化,詮釋了江南的思想。江南的美讓人百看不厭,每一次新的閱讀、聆聽和舊夢重溫,都會給熟悉或不熟悉它的人帶來驚奇、發(fā)現(xiàn)與快樂。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江南文化讀本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8條)

 
 

  •   江南文化讀本
  •   好書,難得的好書。
  •   希望大家認真閱讀。值得收藏!
  •   編輯創(chuàng)意好,對古材料少了一點注譯
  •   要用的時候取來看看,總是有用的!
  •   這么大的一個論題,面向普通閱讀群體,也不得不簡化。但是……還是太簡了
  •   從很多方面來理解江南文化,內容充實。又以詩詞為重,書香氣撲面而來,結合歷史,自是不錯的享受
  •   紙張質量、印刷都很不錯,內容也好。許多其它寫江南文化的書中都會引用本書的章節(jié),在類似圖書中是出類拔萃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