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冷靜

出版時間:2008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鈴木丈織  頁數(shù):167  譯者:陳俊英 李海爽  
Tag標簽:無  

前言

  這是一件無論如何也料想不到的事情?! ∥以?,在工作上做出重大選擇之前一定要保證身體健康。當時,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充滿自信的我,非常希望拿到“身體健康,未見異?!边@樣一張健康診斷證明書?! ]過多久,我就做了一次全面而徹底的體檢。檢查的結果不出所料,腦電波、血管、血液都正常。可是,總覺得出示體檢結果報告書的那位醫(yī)生的表情有點兒不自然。  醫(yī)生告訴我說:“腎臟上像是有個腫物。”  “腫物?!”頓時,我感到腦海里一片空白?! 『髞聿胖溃敃r醫(yī)生這句話是事實,是相當嚴峻的事實,我的病情已經(jīng)到了“進行性惡性腫瘤第四期”,即所謂的癌癥晚期。據(jù)說“能否立即手術治療尚不好確定!生命大概還剩有一年左右的時間”。

內(nèi)容概要

  《超級冷靜:如何克服驚慌心理》是《心理自助行為》系列之一的《超級冷靜(如何克服驚慌心理)》分冊,書中具體包括了:消極情感與驚慌心理狀態(tài)、驚慌心理行為發(fā)生的原理、驚慌心理狀態(tài)早知道心理測試、害怕和愛哭鬧的孩子一起外出、情緒穩(wěn)定下來的訣竅等內(nèi)容。

作者簡介

鈴木丈織,心理學博士(加州大學)、醫(yī)學博士(圣?托馬斯大學)。倡導各種能力資質(zhì)開發(fā)(AQ)第一人。他具有獨特的實踐思想,在心理學會愛稱他為“丈織博士”。曾活躍于東京大學相撲協(xié)會,潛心研究“心技體”問題。由于突然患上癌癥,身心曾一度崩潰而陷入抑郁狀態(tài)。在患病期間,他一直堅持用心理治療,收效甚大,很快恢復了健康。現(xiàn)在,他在父母學心理咨詢協(xié)會、商務關系股份有限公司從事咨詢藝術和商務藝術的研究開發(fā)工作。主要著作:《丈織博士嬰兒心理學——父母學》(第三文明社)、《推銷的成功法則》(PHP研究所)、《癡情男薄情女》(中經(jīng)出版)等多部。

書籍目錄

序言  驚慌心理狀態(tài)肯定能夠克服l第一章  消極情感的由來第一節(jié)  消極情感與驚慌心理狀態(tài)一、驚慌心理狀態(tài)引發(fā)心理異常二、“誕生”是產(chǎn)生驚慌心理狀態(tài)的根源三、情感的基礎是“好”與“惡”第二節(jié)  8種消極情感一、與生俱來的消極情感二、對未來的預測與消極情感第二章  驚慌心理行為發(fā)生的原理第一節(jié)  驚慌心理狀態(tài)的反應類型一、變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的心理學二、條件反射產(chǎn)生的“自我防衛(wèi)行為”三、5種消極情感及其反應類型四、驚慌心理狀態(tài)征候群第二節(jié)  驚慌心理行為的消極效果一、驚慌心理反應傾向二、驚慌心理行為的類型第三節(jié)  驚慌心理狀態(tài)早知道心理測試一、消極情感和消極反應二、驚慌心理狀態(tài)心理測試I——消極情感測試——三、驚慌心理狀態(tài)心理測試Ⅱ——消極反應測試——四、驚慌心理行為測試第三章  克服驚慌心理狀態(tài)的關鍵——“穩(wěn)定”、“平靜”情緒第一節(jié)  J-calm法則一、正視現(xiàn)實,避免情緒化判斷(-公正)二、說明緣由(c-明確)三、發(fā)現(xiàn)共同點(a同調(diào))四、打消無限這種錯覺(-限度)五、分散責任(m-大多數(shù))第二節(jié)  情緒“穩(wěn)定”、“平靜”的積極效果一、[攻擊→積極性]感知未知世界的樂趣二、[懇求→主體性]積極向上三、[無謀→挑戰(zhàn)]為實現(xiàn)目標竭盡全力四、[停滯→信念]充滿戰(zhàn)無不勝的精神五、[從眾→適應]具備項目負責人的素養(yǎng)六、[不安→踏實]堅信有人來相助七、[恐怖→平穩(wěn)]具備自控能力八、[威脅→冷靜]是非分明九、[焦躁→客觀性]客觀判斷十、[強迫→自發(fā)性]自我發(fā)號施令十一、[緊張→自主性]率先垂范十二、[興奮過度→沉著]思路清晰十三、[歡喜過度→愉快]關系融洽十四、[最好→最最好]永思進取第四章  克服驚慌心理狀態(tài)經(jīng)驗談第一節(jié)  突如其來的癌癥晚期通知一、驚慌心理癥狀二、情緒穩(wěn)定下來的訣竅三、原因分析第二節(jié)  害怕和愛哭鬧的孩子一起外出一、驚慌心理癥狀二、情緒穩(wěn)定下來的訣竅三、原因分析第三節(jié)  裁員風波的打擊一、驚慌心理癥狀二、情緒穩(wěn)定下來的訣竅三、原因分析第四節(jié)  秘密是力量的源泉一、驚慌心理癥狀二、情緒穩(wěn)定下來的訣竅三、原因分析第五節(jié)  彩票中獎后足不出戶一、驚慌心理癥狀二、情緒穩(wěn)定下來的訣竅三、原因分析第六節(jié)  在電車里遭遇大地震一、驚慌心理癥狀二、情緒穩(wěn)定下來的訣竅三、原因分析第七節(jié)  大雪攔路第八節(jié)  防震抗震一、有備無患二、條件反射訓練法第五章  他人驚慌心理狀態(tài)的救助第一節(jié)  代人致辭的緊張一、癥狀二、救助方法第二節(jié)  被困電梯上一、癥狀二、救助方法第三節(jié)  機器操作的失誤一、癥狀二、救助方法第四節(jié)  商品甩賣風波一、癥狀二、救助方法第五節(jié)  電車停運的嘩然一、癥狀二、救助方法第六節(jié)  球迷們的過度興奮一、癥狀二、救助方法第七節(jié)  高樓起火一、癥狀二、救助方法第六章  驚慌心理狀態(tài)的深層-心理與行為解讀第一節(jié)  心理分析一、幾何學式的心理反應二、心理與意識三、厭“動”好“靜”的心理四、心理的消極反應要素五、意識的積極反應要素六、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七、自我表現(xiàn)與心理第二節(jié)  心理與行為一、意識與行為二、5種行為類型結束語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消極情感的由來第一節(jié) 消極情感與驚慌心理狀態(tài)一、驚慌心理狀態(tài)引發(fā)心理異常所謂驚慌心理狀態(tài),是指感性認識先于理性認識的一種不能自控狀態(tài)。從心理學角度來講,是指心理與情感交織在一起直接支配行為的一種狀態(tài)。人在驚慌心理狀態(tài)下,流露真實情感的時間要比平時長出幾倍。如果只是瞬間情緒失控,就不能說成是陷入了驚慌心理狀態(tài)。根據(jù)情況不同,有人的驚慌心理狀態(tài)會持續(xù)長達一個月以上的時間。當然,驚慌心理狀態(tài)下的行為不是一種模式,而是形態(tài)各異。如果對驚慌心理狀態(tài)放任不管的話,最終將會導致心理異常的結果。例如,變得過分敏感,哪怕只是很小的響聲也會嚇一大跳,精神上總是不得放松。可能許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晚上在某些時間段里看一些刺激性的電影、書還可以,但是在睡覺之前,就是平時認為愉悅的鐘聲也會感到它異常刺耳,根本不能入睡。其實,這也是一種輕度心理異常癥狀。我們不能因為只是一點兒輕微的驚慌心理狀態(tài),或者是很多人一起發(fā)生的驚慌心理狀態(tài),就忽視驚慌心理狀態(tài)問題。例如,前面所說的因為鐘聲的影響而不能入睡的例子,如果幾十天都持續(xù)那種狀況的話,大概就非同小可了吧。雖說陷入驚慌心理狀態(tài)的人很多,但是落到您個人的頭上時,就是一個儼然的事實,就不可能不受到消極影響。換一種說法就是,當您自己陷入驚慌心理狀態(tài)時,世界上有多少人患有這種癥狀的規(guī)模就不再是問題了,因為不管有多少人,每個人自己承受的消極影響也都是一樣的。最重要的是,要盡快從驚慌心理狀態(tài)恢復到自然狀態(tài),盡早使情緒穩(wěn)定下來??赡軙腥苏J為,既然有那么多人都處于驚慌心理狀態(tài),就是自己一個人冷靜下來也沒有什么意義。但是,絕非如此。可以說,不管是為了自身的心理盡快穩(wěn)定下來也好,還是為了克服大范圍的驚慌心理狀態(tài)也好,您自己盡快擺脫驚慌心理狀態(tài)都是有很大價值的。為了把自己和周圍的人從驚慌心理狀態(tài)中解救出來,希望大家一定要了解一下有關驚慌心理狀態(tài)的原理和知識。二、“誕生”是產(chǎn)生驚慌心理狀態(tài)的根源在沒有掌握任何信息的情況下,我們面對某一事物總是會從“否定性評價”的角度做出判斷:“這個真的會有效果么?”“這會不會是誰的圈套呢?”“是不是背后有什么陰謀呢?”“我可不能就那么輕易地上當受騙!”“關于那件事情,自己真的沒問題嗎?”如此思考問題決非慎重起見,而是由來于人的誕生之際。在10個多月的時間里,胎兒是從一個細胞開始慢慢長大,胎內(nèi)環(huán)境對于孕育生命而言是最好不過的了,既有適宜的溫度、濕度、豐富的營養(yǎng),又有舒適的節(jié)奏??墒?,突然有一天“悲劇”向胎兒襲來,這就是降生。降生以后,胎兒便完全被置身于一個和從前截然不同的環(huán)境里——干燥、寒冷,既沒有了營養(yǎng),也不再有舒適的節(jié)奏了。如果照此下去的話,恐怕連活都活不了。嬰兒是通過本能感知世界的,在恐懼心理的支配下感到非常害怕。因此,一降生就用盡全身力氣大聲啼哭,這就是人最初發(fā)生的驚慌心理狀態(tài)。我們的心理基礎,就是從生命誕生時的這種驚恐心理狀態(tài)開始的,因此,人常常出現(xiàn)消極情緒、持懷疑態(tài)度是極其自然。三、情感的基礎是“好”與“惡”人的內(nèi)心世界是瞬息萬變的。比如,經(jīng)過外界刺激以后,就會產(chǎn)生心理上的“起伏波動”反應,而若干“起伏波動”相互交織在一起以后,就會形成“高峰”或“低谷”狀態(tài)。這就是思考的過程。這樣的思考與未來的發(fā)展前景結合起來,并希望向著一個方向行進時,就成了意識了。人的心理,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成熟起來的。與此同時,人的身體也在成長,與身體的成長直接相聯(lián)系的就是情感。情感是以“愉快、不愉快”的反應出發(fā)的。愉快反應會發(fā)展為“喜歡”情感,而不愉快反應會發(fā)展為“厭惡“隋感。這就是情感形成的基礎。情感是對事物做出的直接反應。這是因為,情感也是體內(nèi)產(chǎn)生的一種心理作用。例如,通過皮膚刺激或味覺等的身體反應,情感會產(chǎn)生“愉快”或“不愉快”的反應。“愉快”反應與接受、認同和肯定這些積極情感聯(lián)系在一起,而“不愉快”反應則是與反抗、排他、否定這些消極情感相聯(lián)系。人們常說,“那樣做的話,肯定比現(xiàn)在累,算了吧!”可見,我們的身體是遵循經(jīng)濟原則的。也就是說,平時總是希望“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更大的收獲”、“盡可能輕松愉快地創(chuàng)造最大價值”,不喜歡吃苦而喜歡享受和愉悅。為此,如果出現(xiàn)了會對身體造成危險的想法,就要設法排除它。即,就要刺激、觸發(fā)消極情感出現(xiàn),充分發(fā)揮其作用。進而,消極情感還會與消極心理一體化,從而把人的行為引向消極方向,并支配行為本身。在這樣的情況下,人的思想就會因為來自于情感、心理和身體的共同作用而不得不停頓下來,從而陷入驚慌心理狀態(tài)。第二節(jié) 8種消極情感一、與生俱來的消極情感在引發(fā)驚慌心理狀態(tài)的消極情感中,“喜、怒、哀、樂”中的“怒”和“哀”最具有代表性。在心理上要想接受“喜”和“樂”,需要付出努力。因為心理是不大容易接受積極情感的,因此,既需要確認,又需要時間。相反,心理對于“怒”和“哀”則易于接受。因為人的心理活動起源于消極情感,而且,消極情感實際上是與消極行為直接聯(lián)系在一起的。那么,積極情感是否與積極行為相聯(lián)系呢?是的,積極情感與積極行為相聯(lián)系。但是,如果積極情感過了度的話,也會與消極情感一樣引發(fā)消極行為。因此,有時看起來是積極情感,但是也需要作為消極情感來對待。情感同“現(xiàn)在”與“未來”關系的定位有關,簡單來說就是,怎樣預測未來會引起情感的很大波動。由于人們看待事物的標準和價值觀各不相同,所以這種“關系定位”也因人而異。例如,拿1個小時的時間來說,有人說它“長”,也有人說它“短”。也就是說,對于未來問題也一樣,有人會做出消極預測,也有人會做出復雜的各種各樣的預測。但是,歸納起來,關于對未來的“預測”和消極情感,主要可分為以下8種類型:〔對未來的預測〕〔消極情感〕消極預測——不安感不可預測——恐怖感預測不足——威脅感復雜預測——焦躁感強行預測——強迫感〔積極情感消極化〕期待過度——緊張感超越可能——興奮過度過多成果——歡喜過度那么,下面讓我們對這8種類型進行具體分析和研究。二、對未來的預測與消極情感(一)情緒不穩(wěn)定加劇不安感(消極預測——不安感)“現(xiàn)在的通貨緊縮蕭條到什么時候才算到頭呢?”“反正不管做什么都擺脫不了不景氣的影響吧?”“這幾年的經(jīng)濟是負增長,可能今年也依然如此吧?”如果總是像這樣對未來進行消極預測,那么,就會導致希望破滅、毅力喪失??梢哉f,近年來自殺現(xiàn)象增加的事實,就是驚慌心理狀態(tài)反應的例證吧。消極預測只能加劇不安情緒,不安情緒甚至會導致徹底否定自身存在價值的后果。不言而喻,不安感是心理壓力的元兇,它會靜悄悄地、不停地向心理世界滲透消極情感。(二)前景莫測導致裹足不前(不可預測——恐怖感)您進過兇宅嗎?您在漆黑狀態(tài)下乘坐過快速滑行車嗎?這些都是相當恐怖的事情。那時,即便是與戀人、孩子在一起,甚至也會徹底忘記了保護他們的責任,腦子里只有自己,只想要保護自己,稍不注意,甚至還有可能把對方抓過來當擋箭牌。在蒙上眼睛橫穿馬路的時候,兩腿會發(fā)抖而不能前行。這是因為,當我們預測不出前面有什么東西、情況怎樣、有什么要求等問題的時候,我們就不敢往前走,因為感到恐怖,只能隨意將錯就錯或是裹足不前??植栏袝е律窠?jīng)錯亂,而且,很容易令人陷入自暴自棄狀態(tài)。(三)預測不足產(chǎn)生威脅感(預測不足——威脅感)您見過幼兒大發(fā)脾氣的樣子嗎?不管眼神還是面目表情都與成年人發(fā)怒的時候一樣。如果對方是成年人,您可以很冷靜地應對說:“別那么生氣啦!你的心情我也是理解的。”但是,當幼兒大怒的時候,我們卻不知所措。這與威脅感有關。平時,我們覺得幼兒弱小,就抱在懷里,對于幼兒發(fā)脾氣也會不當回事兒地說:“那算個什么呀!”但是,當出乎自己意料、在幼兒發(fā)脾氣的那一瞬間,我們就覺得是受到了威脅。不過,這樣認為倒不是說因為對方強大起來了,而是幼兒的瞬間表現(xiàn)超出了自己預測的范圍,自己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為好了。(四)多慮導致焦躁情緒(復雜預測——焦躁感)如果過多地預測出各種各樣的復雜前景的話,那么,自己就會變得猶豫不決,從而陷入焦躁之苦。焦躁不安是各種消極行為的元兇,會令人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這樣一來,行為也會變得復雜化,簡直就沒有了章法,忽左忽右。目的意識也會喪失,只是在空忙,不見成效。相反,也可能會使自己停頓下來,不做任何事情,走向另一個極端。另外,有時還會固執(zhí)己見,并還要強行使自己的意見正當化。(五)強迫命令導致抵觸情緒(強行預測——強迫感)如果正當您在想“那么,現(xiàn)在我就開始做”的時候,而對方卻以命令的口氣指示說:“現(xiàn)在必須馬上開始做!”這時,往往會不由得產(chǎn)生抵觸情緒。于是,您可能就會大叫起來:“早就想要做了,可你還指手畫腳?!薄盀槭裁匆觯疫€就是不做了!”做什么事情,如果自己覺得是強制性的或是被逼迫的,那么,自主性就會在瞬間消失,即便是自己打算要做的事情,也會覺得不情愿了,沒有干勁了。(六)期望值過高給人帶來心理壓力(期待過度——緊張感)即便很想鼓足精神要大干一場,但是如果超過了限度,自己的身體也是支撐不住的。覺得自己一定能夠完成,而一旦到了即將開始行動起來的時候,有的人也會產(chǎn)生不安和擔心,造成計劃不能如期實施?!皼]關系,對你來說還不是小事一樁,當然可以去做,就連小學生都沒有問題!”如果用這樣的話語去勉勵對方,也只能平添壓力,徒使消極情感膨脹起來,摧毀對方的自信或成功的可能性?!俺晒Σ涣艘彩穷A料之中的,去做吧!”如果用這樣的話語去勸導當事人,也會使當事人受到傷害。當事人肯定會想,原來只是讓我去做原本就不可能成功的事情,不由得對工作產(chǎn)生懷疑態(tài)度。在一般情況下,得到鼓勵后就會干勁倍增,只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再加上一句“加油”,那么,渾身就會產(chǎn)生使不完的勁兒似的。然而,期望值過高的鼓勵和期待,只能給人增加緊張感。如果這種鼓勵和期待是“偶然性”的,那么,它給人帶來的緊張感更加強烈。(七)過于興奮而忘手所以(超越可能——興奮過度)單憑自己異想天開,人是會行動起來的。明明沒有根據(jù),卻要認定自己今后的工作“肯定能實現(xiàn)這個目標”,“擔負的責任大概也就是這種程度”等等。這種現(xiàn)象,一般是在成為重大工程項目的成員或者被委任以較大權限、獲得了需要發(fā)揮超越自己職權范圍作用時容易發(fā)生。本來照常發(fā)揮自己的實力足矣,但是往往過于夸張。例如,如果通過瓶口緩慢往里注水,水會很順利地流進去,但是如果很猛地“嘩”地一下往里灌的話,結果水不僅沒有裝進去,反而灑滿一地。即便有用不完的力氣,結果還是徒勞一場空。如果能夠像“瓶口”大小那樣,把自己的情緒均勻地控制住就好了,但是,興奮起來以后,往往就變得孤芳自賞了,既看不到對方,看不到環(huán)境,也認不清事物的本質(zhì)。(八)過分張揚而招惹是非(過多成果——歡喜過度)人總是想象自己可能取得的成果?!斑@次已經(jīng)很努力了,總會比上次有進步吧?!薄耙驗橛悬c失誤,即使比上次差些也是無可厚非的?!比耸窃谝庾R到各種因果關系的前提下來考慮相應的結果的。但是,有時候會取得超乎自己想象的出色成績。這時候,往往會條件反射般地大喊:“哇,太棒了!”如果僅僅如此倒也還好,而有的人還會不分場合地大聲叫喊:“真的?真的?這不是做夢吧?太棒了!太棒了!”雖然周圍的人已經(jīng)厭惡到了極點,但其本人卻絲毫沒有注意到別人的反應,依然我行我素。如果歡喜過度,不僅會給別人帶來麻煩,自己也會喪失注意力,而導致一些意想不到的錯誤、糾紛的發(fā)生,以后說不定會因此而受到打擊。因此,凡事都嚴禁過度。如上所述,可以說,驚慌心理狀態(tài)與自己如何預測事件、事物的發(fā)展方向,如何控制自身的消極情感有直接關系。第二章驚慌心理行為發(fā)生的原理第一節(jié)驚慌心理狀態(tài)的反應類型一、變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的心理學人的行為是難以預測的,可以說人構成人的行為的要素是多種多樣的,而這些要素之間有著各種各樣的聯(lián)系。在各種要素相互作用的影響下,人的行為豈止百人百樣,真可謂百人千樣。進而,如果再加上是處于驚慌心理狀態(tài)下的話,那么,人的行為就會變得更加不可想象、變幻莫測了。在此,我們暫且把驚慌心理狀態(tài)下的行為大致歸納為5種反應類型。這5種反應類型,基本可以涵蓋整個驚慌心理狀態(tài)反應類型的95%左右。進而,我們還可以把這5種反應類型再細分為11種行為傾向。可見,預測人處于驚慌心理狀態(tài)下的最終行為(結果)是相當困難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直接看到結果,都需要經(jīng)歷一定的發(fā)展階段和過程。不過我們完全可以通過事物的現(xiàn)象——反應——行為——結果(最終行為)這種發(fā)展過程,盡早采取某些措施。即,對發(fā)展過程中的某些階段加以控制,使結果(最終行為)盡可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也就是說,事物的發(fā)展,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完全有可能通過各種方法使其朝著自己所期待的方向發(fā)展變化。實際上,這才是心理學要追求的生存方式。對自己的未來,即便是進行了消極預測,預測出了消極的結果,其實也沒有多大關系。如果您擔心消極的預測結果會萬一發(fā)生的話,那么,您就努力去克服各種消極因素,促使事物向積極方面發(fā)展。心理學的價值就在于促使不利因素轉(zhuǎn)化為有利因素。

編輯推薦

《超級冷靜》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超級冷靜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如題. 太深奧了
  •   這本關于心理學、有實用的書,雖然有個別地方看的不是很懂,但有條有理地分析了問題的原因,感覺還是不錯的
  •   書中真正分析了在生活中會遇到的問題,很透徹清晰,很值得一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