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益紛爭

出版時間:2009-7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吳元浩 主編  頁數(shù):250  

前言

我們將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說來也是巧遇,《檢察風云》雜志恰逢公開出版第300期。實際上“300”只是一個統(tǒng)計的符號,它并不能說明什么,但300期記載的內(nèi)容,反映的正是中國改革開放后的社會、法治發(fā)展和進步的歷程。我們不妨作些歷史的回顧并與現(xiàn)狀作一些比較。如今的民眾,對于法律知識知道得往往很多。他們對于家庭、社區(qū)以及各種社會關系中的沖突、矛盾包括由此引發(fā)的社會熱點問題,只要是關心的,都會從法律層面說得頭頭是道。這種法治觀念的變化,是改革開放給社會帶來的最有益的成果。試想一下,我們今天在茶余飯后可以議論的東西,在新中國成立后的頭30年,是不可想象的。有的可能只是在私下議論,有的是關了門也不敢講的。隨著社會進步、思想解放,輿論環(huán)境得到了改善,對言論自由的認識標準也有了新的變化,或至少不再有那種回避與忌諱,甚至對政府某些工作的批評,全社會也表現(xiàn)了一種歡迎的態(tài)度。這在60年比較靠前的日子里,或者準確地說,在某些階段是會導致災禍臨頭的。如今的出版內(nèi)容,對待司法題材的報道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過去用階級劃分的年代,刑事犯罪分子都是我們的階級敵人,大眾對于被判刑的人,只有一個態(tài)度,就是劃清界限。對于為他人作嫁衣裳的編輯而言,犯罪就是黑暗的,報道案件就是暴露陰暗面,無任何積極價值可言。遇案件文稿如見蛇蝎,避之惟恐不及。融入法治觀念的新聞意識如今發(fā)生轉(zhuǎn)變,人們特別是媒體認識到,媒體不應該去熱衷于案件的炒作。出版物刊登一些有社會影響的案件的客觀報道,目的是貼近群眾的閱讀需求,發(fā)揮媒體的信息傳播和引導功能,通過讀者的具體了解和參與,宣傳司法職能,維護公平正義,起到威懾犯罪和對社會一般預防的效果。而僅是這些,對于前輩編輯,也是不能夠去做的。如今科技的發(fā)展,使我們曾經(jīng)在課堂上聽老師講的科學幻想的故事,成為驗案時的工具;醫(yī)學研究的貢獻,也幫助人們認識到,犯罪之人也有精神不健全的傾向,有性格的障礙;重溫歷史,撣去時間的蒙塵,我們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我們的前人在曲折道路上留下的更真實的印跡;人權意識得到增強,至少對犯罪之人的權利的維護,對他們?nèi)烁竦淖鹬?,對他們生活的關懷,全社會是用心去體驗,并在實踐中充滿情感。如今的法治進步,對我們的祖輩來說,是連做夢都不敢想的。中國是具有長期農(nóng)耕文明的社會,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人們的行為規(guī)范是依靠農(nóng)耕社會的宗法規(guī)范、道德規(guī)范和社會習俗規(guī)范來調(diào)整的。在改革開放的社會,社會關系的調(diào)整必須用法制來規(guī)范,法制規(guī)范要遠遠高于農(nóng)耕社會的宗法、道德和社會習俗,一些過去可以通過政策、道德和社會習俗規(guī)范來調(diào)整的行為,現(xiàn)在往往是行不通的。然而正是由于千百年來,我們的祖先從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出發(fā),通過一系列的規(guī)范來調(diào)整各種行為,所以說,人民大眾追求法治社會的理想,并不是現(xiàn)在才剛開始的。60年一甲子,這種追求起始于無數(shù)的甲子以來,我們的祖先對美好生活和世間和諧永恒的企望。這也充分顯示了長期以來,中國的勞動人民具有追求法治文化的自覺和傳統(tǒng),也正是由于這種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如今的人民大眾比任何歷史時期都更具有時代賦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更充滿熱情地融入法治建設的前進步伐。當今社會的每一個中國人,都會鮮明地感受到“法治”這位時代巨人已經(jīng)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她讓我們敬畏與尊重,她讓我們充滿期待地與之親近,她必將用有力的臂膀熱情地擁抱并伴隨著我們,共同去實現(xiàn)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 我們要走向一個新的目的地,我們應該記住我們是怎樣走過來的。《檢察風云》雜志長期以來堅持弘揚廉政文化、傳播法治文明的辦刊宗旨。特別是在雜志社主管機關黨組和歷任社長石祝三、漆世貴、俞云波的直接領導下,通過全體人員的熱情工作,使其出版內(nèi)容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好評。 以上對社會發(fā)展與變化的點滴回顧,在雜志的二十幾個欄目中,都有很精彩的報道內(nèi)容。為此,我們借《檢察風云》公開出版300期之際,匯集出版《檢察風云》集萃第二輯,共有《大案追蹤》、《權益紛爭》、《科技鑒案》、《往事鉤沉》、《風云雜談》五冊,并以此來紀念我們國家最重要的節(jié)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

內(nèi)容概要

《權益糾紛》系《檢察風云》集萃第二輯的行政、民事案卷,主要是大眾維權案例選班。本書精選全國唯一大型法治新聞半月刊《檢查風云》近年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方面的文章,主要選自”權益紛爭“和”案件聚焦“欄目。它分為新奇官司、民事官司、行政官司三個部分,在案例的選擇上遵循真實性、新穎性和典型性原則,在內(nèi)容上大致可分為人身安全維權(生命健康、名譽肖像、婚姻家庭等)、個人財產(chǎn)維權(遺產(chǎn)繼承、合法收入、著作專利等)、經(jīng)濟活動維權(合同糾紛、勞動爭議等)。每篇文章突出爭論焦點,加以點評,并有相關鏈接。在寫作體例上,每個案例最后都有法博士點評,力求將每一個疑難案例剖析清楚,為點睛之筆。本書所選備例與老百姓日常生活或企業(yè)經(jīng)營密切相關,通過案例可使讀者了解檢察機關的職能和作用,對普通民眾普法、學法,進而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有著重要意義。

作者簡介

吳元浩,1955年9月出生,祖籍江蘇武進。1993年11月任檢察風云雜志社總編輯至今,二級高級檢察官,副編審。中國社會學會理事,華東政法大學兼職教授,上海市期刊協(xié)會副會長,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協(xié)會理事,上海慈善事業(yè)發(fā)展研究中心特聘專家。曾主編《中國人民共和國刑法實施要義》、《法博士斷案》、《檢察風云錄》、《檢察風云》集萃叢書四冊等。還在報刊上發(fā)表法學、出版學等專業(yè)論文及雜談、收藏鑒賞類文章70余篇。
檢察風云雜志社2001年至2006年連續(xù)三次榮獲最高人民檢察院頒布發(fā)的全國檢察機關精神文明建設金鼎圖書獎,2008年被中國期刊協(xié)會評為全國“抗震救災宣傳報道先進期刊“,并在全國行業(yè)評比中獲得其他多項殊榮。

書籍目錄

我們的紀念(代總序)第一篇 寄案新斷  瘋狂的石頭  “變性官司”擊中法律盲點  一吻的代價  乘客“較勁”東航始末  請把網(wǎng)絡話語權還給我  一個名字下的崗位之爭  “臍血維權”路漫漫  新生兒被盜誰之過  沒有戶口就沒權利?  死胎是“醫(yī)療廢物”嗎?  如此承諾豈可作?  話費清單泄隱私  手機定位引發(fā)侵權官司  上海群租第一案  “難以啟口”的隱痛  聚焦《大夢敦煌》版權官司  《白毛女》42年稿費案今了斷第二篇 市井訟爭   42年前扣押的白玉該歸誰? 我曾那么接近幸福 “牛市”里的訴訟 公益性公園安全誰負責 凌晨開鎖成幫兇 另類維權還是詆毀 存款被搶誰擔責 “饒舌”惹出的官司 命喪酒宴誰擔責 QQ空間侵權案 伸張正義的聊天記錄 致命的荒唐 當所有權遭遇居住權 舊情復燃惹紛爭 六年離婚苦旅 鴛鴦協(xié)議戲鴛鴦 婚外性傷害誰埋單 十年犧牲原是空 “念親情”出爾反爾 14年我養(yǎng)了誰的兒子 這是8超的錯嗎? 60萬元父女糊涂賬第三篇平民告官 “吸水鬼”吸出信任危機 首例招警維權案 “抗日農(nóng)民”的連環(huán)官司 臥底父子狀告海關 “110”是萬能的嗎?   抗訴為他討回勞動權 現(xiàn)代“精衛(wèi)”維權記 一生奉獻換來下崗通知 舉報女工八年抗爭路 永不妥協(xié)的維權路 法官12年上訪申訴路 牙醫(yī)救人反被罰 “一夜情”狀元告人事局 一處宅基兩張證編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篇 寄案新斷瘋狂的石頭如果天上掉下一塊極具科研價值的隕石,恰巧被人撿到了,那么這塊隕石算不算該人私有?如果撿到隕石的人先是把隕石獻給了天文館做研究,而后又因隕石具有經(jīng)濟價值,反悔想要把隕石要回去,天文館該不該返還?這個問題真實地存在于黑龍江一個放馬老漢和北京天文館之間。而這個問題的癥結,就是因為在我國,隕石的所有權無法可依,這才引發(fā)了兩者之間的隕石之爭。從天而降的怪石今年58歲的宋星魁家住黑龍江省北安市襄河農(nóng)場六分場。2007年5月27日晚5時許,宋星魁吃過晚飯,像往常一樣牽馬走出家門,去農(nóng)場西側(cè)一個養(yǎng)魚池堤壩下遛馬。那里青草肥美,是天然的牧場。晚6時許,宋星魁看到馬在靜靜地吃草,便想到堤壩上去休息一會兒。他剛剛邁開腳步,忽然從東南方向傳來一陣刺耳的聲音:那聲音最初像打雷一樣轟隆隆的,隨后就變成了類似飛機降落時的轟鳴,而且聲音越來越大,也離他越來越近,震得他耳朵嗡嗡作響,兩條腿也跟著發(fā)顫……兩三秒鐘后,隨著轟隆一聲巨響,宋星魁發(fā)現(xiàn)有什么東西從天而降,他被震得昏倒在地上。漸漸地,宋星魁被淅淅瀝瀝的小雨澆醒了。他爬起身,抬眼向前望去,發(fā)現(xiàn)離他不到兩米遠的養(yǎng)魚池壩上,被砸出了一個直徑一尺左右的坑,坑里面有一塊石頭。宋星魁定了定神,想起剛才天上傳來的怪異的聲音,心里陡然一驚:莫非這塊石頭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好懸,差點砸在自己的頭上啊。他又害怕又納悶,直愣愣地站在原地沒敢動彈。過了大約30分鐘,宋星魁發(fā)現(xiàn)坑里的石頭紋絲不動,這才壯著膽子一步步靠近石頭。宋星魁小心翼翼地把石頭周圍的泥土弄干凈,這塊“天外來物”露出了真容:這是一塊外表呈紫色的三角形石頭,上面有像手指印似的紋路。由于魚塘堤壩比較堅硬,石頭已經(jīng)碎裂,里面是銀灰色的,閃閃發(fā)光。天上怎么會無緣無故掉塊石頭呢?而且這石頭掉下來時怎么發(fā)出那么大的動靜呢?宋星魁愈想愈覺得奇怪和后怕,他再也無心遛馬,滿腹狐疑地牽馬回家。到家后,宋星魁將自己在野外看見天上掉石頭、險些砸到自己頭上的事情對鄰居們講了。但鄰居們誰都不相信。宋星魁心里有些不高興。為了向鄰居證實自己沒有說謊,第二天早上天剛蒙蒙亮,宋星魁就爬起身,奔向養(yǎng)魚池堤壩。他要把那塊石頭拿回來,給鄰居們看。宋星魁來到昨天天上掉石頭的地方,發(fā)現(xiàn)那塊石頭還安然地臥在坑里。他松了口氣,用手小心翼翼地摸了石頭一下,石頭涼絲絲的,上面有一層濕淋淋的露水,感覺和普通的石頭沒什么兩樣。宋星魁這才放心地將石頭拿在手上,像捧著寶貝似的把石頭拿回家。鄰居們聽說宋星魁真的從野外把天上掉下來的石頭撿回來了,紛紛來到他家瞧新奇。這塊石頭摸上去雖然和普通石頭沒什么區(qū)別,但從它的顏色、紋路上看,又和一般的石頭不一樣,還真像個稀罕物。這下,鄰居們相信宋星魁說的是真的了??墒牵@究竟是塊什么樣的石頭呢?它怎么會從天而降呢?鄰居們沒有人能說得清楚。價值連城的奇石宋星魁老漢撿到一塊天上掉下來的石頭的事情,很快在農(nóng)場里傳開了。6月15日,正在襄河農(nóng)場修水渠的工程技術人員劉冠軍看到石頭后,對宋星魁說:“你撿到的這塊石頭,很可能是隕石,是地球以外的東西?!苯又?,劉冠軍向宋星魁簡要地介紹了有關隕石的知識。為了鑒別宋星魁撿到的石頭到底是不是隕石,劉冠軍打通了北京天文館的電話,將米星魁目睹隕石降落并撿回隕石的事情,向北京天文館隕石研究室工作人員張保霖作了詳盡說明。52歲的張保霖1971年即到北京天文館工作,收藏、研究隕石也已經(jīng)十幾年了,在業(yè)內(nèi)素有隕石“亨特”之稱。當他聽劉冠軍說到石頭降落時發(fā)出巨大而恐怖的爆炸聲,并伴隨尖利而刺耳的呼嘯聲時,心里一陣狂喜,這正是隕石落地時的特有現(xiàn)象啊。他立即囑咐劉冠軍用手機把隕石拍下來,然后將圖片傳給他。張保霖看到劉冠軍發(fā)到他手機上的石頭照片后,確定這塊石頭就是隕石。他立即向單位領導作了匯報,并于當晚乘上了開往哈爾濱的火車。6月16日下午3時許,張保霖來到了襄河農(nóng)場六分場,找到了宋星魁。張保霖向宋星魁說明來意,宋星魁便將隕石拿出來給張保霖看。隕石表層有1毫米左右的黑色熔殼,隱約可見星星點點的金屬閃光點,熔殼表面雖然有小的坑凹,但整體表面相對圓滑,用手掂一掂,感覺比普通石頭要沉一些,具有隕石外部的典型特征。它的質(zhì)量為1 100克,比重為每立方厘米3.3克。張保霖憑著多年的工作經(jīng)驗判斷,它確鑿無疑是一塊隕石。據(jù)宋星魁向記者介紹,張保霖看過石頭后對他說:“這塊隕石我拿回北京鑒定,鑒定完了咱們再研究吧。”宋星魁表示同意。張保霖提出他給宋星魁打個條,宋星魁搖頭說:“你也沒帶個證件來,我不認識你,你糊弄我咋辦?打條不行?!睆埍A卣f:“那我給你留點錢吧,除了我回去的路費,剩下的錢都給你?!庇谑?,雙方在沒有形成任何書面和口頭約定的情況下,張保霖給了宋星魁3 200元錢,當晚就把隕石拿走了。2007年8月末,宋星魁聽人說,北京天文館在館慶50周年時,展出了被張保霖拿走的那塊“襄河隕石”。同時,北京天文館在新聞發(fā)布會上,公布了宋星魁撿到隕石并獻給北京天文館的消息。有人還告訴宋星魁,那塊隕石是46億年前的,是根本尋找不到的無價之寶,網(wǎng)上和報紙上的相關報道說,那塊隕石價值兩千多萬元。一塊價值連城的隕石,北京天文館只給了3 200元就拿走了,宋星魁的心理不平衡了,覺得自己被北京天文館給“忽悠”了。再說,當初張保霖拿走隕石時,說的是拿回去鑒定,自己也沒有說要獻給北京天文館,怎么這塊隕石就成了自己捐獻出去了的呢?宋星魁思來想去,決定和北京天文館交涉,把隕石要回來。一塊石頭的爭議宋星魁給張保霖打電話,但張保霖總是稱工作忙,沒說上幾句話就把電話撂了。后來北京天文館朱館長接聽了宋星魁的電話。宋星魁說他想把石頭要回來,由自己收藏。但宋星魁的要求遭到了天文館的拒絕。北京天文館朱館長就該隕石的歸屬問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說:“對隕石這東西其實很簡單,它肯定不屬于地球上任何一個人,它是地球以外的東西。譬如說我們家有塊地,我在這塊地上挖出來一塊化石,這化石肯定是國家的,它肯定不是我的。那么,我想隕石在這個意義上跟化石是非常接近的,它肯定是無主物,它掉下來了,可不管它掉在哪里,它應該是國家所有?!钡?,宋星魁并不認同朱館長的看法。2008年2月,宋星魁找到了鴻平律師事務所主任李佳麗律師,想要起訴北京天文館和張保霖。李佳麗調(diào)查后認為,這塊隕石應該歸宋老漢所有。其觀點是:天上掉隕石不適于《文物保護法》,也不適于地下埋藏物的關法律,這些法律對隕石這一地球之外的物體沒有約束。隕石80%掉在冰川、湖泊和海洋,掉到陸地上并被人撿到的少之又少,像宋老漢這樣親眼目睹降落而又撿回家的隕石在國內(nèi)還是第一例。因此這塊隕石有極高的研究價值。目前,國內(nèi)對隕石的歸屬和價格沒有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可以說是法律空白。那么,宋老漢撿到隕石,就適用先占的原則,也就是說誰先撿到,誰就擁有它的所有權。但天上掉下來的隕石是屬于全人類的,盡管宋老漢擁有隕石的所有權,還是建議他捐獻給國家。同時,國家應根據(jù)隕石自身價值給予他獎勵或補償。北京郵電大學文法經(jīng)濟學院法學博士羅楚湘認為,在《物權法》頒布之前,在立法草案形成之初,有學者已經(jīng)寫文章建議對隕石或者天外來物進行立法。但是,現(xiàn)在國家還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根據(jù)《民法》原理,或者是根據(jù)法律傳統(tǒng),應該說誰先撿得這個東西,誰先占有。一般來說,隕石落到地上之后,老百姓撿到是通過拾得的方式先占,取得這個隕石的所有權。目前,法律沒有規(guī)定隕石屬于國家所有,所以誰先撿到,就應該屬于誰。羅楚湘博士呼吁,國家應該盡快立法,規(guī)范與隕石有關的一切事項。同時,羅楚湘博士認為,正因為國家對隕石的所有權規(guī)定不是很明確,所以在我國降落的隕石流失到國外的現(xiàn)象比較多。比如說前幾年新疆發(fā)現(xiàn)的極具科研價值的橄欖隕石,流失到了美國。當然導致它流出去的原因很多,但不能不說它和目前的法律規(guī)定,或者立法的空白有很大的關系。假如說咱們國家規(guī)定隕石,或者是極具科研價值的隕石,不得私自帶出境,或者是通過其他非法途徑出境,可能對這個保護力度會更大一點。當然從《民法》所有權來說,你既然沒有規(guī)定,對于咱們的老百姓來說,法無禁止皆目由。既然這塊隕石是我自己所有的,從理論上說我就可以把它帶到任何地方去。假如這塊隕石屬于宋星魁,而他要回這塊隕石也是為了收藏,那么,這種收藏是否有恿義呢?朱館長認為隕石如果放在宋星魁手里,一點沒有收藏意義。因為隕石不是在地球環(huán)境下形成的,所以,它到地球上的時間越久,它的科研價值就會越低,用不了幾年,就會變得沒有任何意義了。

后記

出版這本書的最初設想是,《檢察風云》的品牌和主打欄目——“反腐特別報道”和“案件聚焦”,要出一套集萃,如果沒有這兩個欄目所刊登的案子支撐,無論是從“弘揚廉政文化”角度,還是從“傳播法治文明”辦刊宗旨的角度看,都將會是一大遺憾??紤]到在我國走向法治社會、公民社會、契約社會的過程中,從2003年到2008年這五年里,發(fā)生了很多重大反腐案件和有影響的刑事、民事案件,而對這些案件《檢察風云》幾乎都作了較為詳盡的追蹤報道,故經(jīng)過精心篩選,將其中最具典型意義和社會反響的再度編輯后出版了這本《大案追蹤》。需要解釋的是,雖然這本書匯集的37篇文章中,有不少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或是撲朔迷離的內(nèi)容,似乎是演繹,但它們絕對不是虛構的文學作品,而是實實在在的新聞報道。大干世界,無奇不有。發(fā)生在生活中的真實事件遠比想象中更紛繁復雜,更光怪陸離,更匪夷所思。編輯此書時,我想的最多的一個問題是:讀者在看完這本書后的收獲是什么?我忐忑的心于是安慰自己:也許您是位文學愛好者,您更喜歡散發(fā)著淡雅書香的優(yōu)美文字,那么,沒關系,擇幾篇案件看看,它為您打開的也許是您以前很少接觸的社會一角,那里有是非爭端,有正邪交鋒,有法治事件的波瀾與壯闊;也許您關心國計民生,您憤世嫉俗,您眼里容不了沙子,別急,慢慢地看下去。當然,您先看我這篇后記也沒關系,您會發(fā)現(xiàn),步人制度反腐的中國,讓您有很多的欣喜。再高的官員,他貪腐,他犯法,他就得落馬,就得接受法律的審判;任何一個公民,都可能成為推進法治進步的名人志士。也許您是位法律工作者,那么,這本書或許就是為您選擇的最好的案例參考實用書,這些靜靜地等著您閱讀的案例,大多在當時是司法熱點和輿論焦點,但許多細節(jié)卻是獨家報道。本書內(nèi)容的選擇基本遵循這樣的原則:反腐案聚焦政壇高官、企業(yè)高管,刑案民案聚焦大案、名案。因為篇幅限制,一定還有這段時期發(fā)生的您想了解的要案未被納入,但入選的案例還是會讓您有種“窺一斑,見全豹”的感覺。當然,由于編輯水平有限,本書多多少少還存在瑕疵和不足,在您和廣大讀者的關心支持下,在今后的編書過程中我們將更加努力,以報厚愛。雖然我們未曾謀面,但您一旦成為本書的讀者,我們就是朋友了。是朋友,我們就要真心相處,所以,作為本書的編輯,非常希望聽到您真實的聲音。

媒體關注與評論

《檢察風云》一直在高唱共和國的正氣歌。它是法治的最強音,是人民保護神的保護神。在300期的文稿中,有兩個字是特大號的:一個是“法”,一個是“民”。法大于權,法大于錢;民大于官,民大于親。  ——著名社會學家 鄧偉志十多年來,我一直是《檢察風云》的忠實讀者。雜志刊出的驚天大案,斷案的思路和細節(jié),以及大小案情所折射出的社會世態(tài)、時代脈搏,往往引發(fā)人們種種感慨。現(xiàn)在《檢察風云》又精心篩選,編輯出版了這套五本的集萃,相信一定會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  袊骷覅f(xié)會副主席、著名作家 葉辛《檢察風云》是一本頗具可讀性的法制類雜志,從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最新前沿的司法科技到普通人的悲歡離合,其題材包羅萬象。收錄進叢書的內(nèi)容是這些年《檢察風云》的精華,反映了在社會轉(zhuǎn)型中法律是如何應對種種社會問題,人們又如何以法律為武器捍衛(wèi)自己權利的。與此同時,它也是一本“醒世恒言”,提醒著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應注意“合法”與“違法”的界限?!  A東政法大學校長、著名法學家 何勤華

編輯推薦

《權益紛爭》編輯推薦:瘋狂的石頭、“變性官司”擊中法律盲點、“臍血維權”路漫漫、手機定位引發(fā)侵權官司、42年前扣押的白玉該歸誰?、存款被搶誰擔責、QQ空間侵權案、十年犧牲原是空、“抗日農(nóng)民”的連環(huán)官司、臥底父子狀告海關、現(xiàn)代“精衛(wèi)”維權記、“一夜情”狀元告人事局。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權益紛爭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書的內(nèi)容都挺好看,很實用。對我了解事物的幫助挺大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