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年6月第一版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作者:陳亞軍 頁數(shù):272
Tag標簽:無
前言
江蘇人民出版社自2002年出版這套“純粹哲學叢書”已有五年,共出書12本,如今歸入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鳳凰文庫”繼續(xù)出版,趁改版機會,關于“純粹哲學”還有一些話要說?!凹兇庹軐W”的理念不只是從“純粹的人”、“高尚的人”、“擺脫私利”、“擺脫低級趣味”這些意思引申出來的,而是將這個意思與專業(yè)的哲學問題,特別是與德國古典哲學的問題結合起來思考,提出“純粹哲學”也是希望“哲學”“把握住”“自己”。這個提法,也有人善意地提出質詢,謂世上并無“純粹”的東西,事物都是“復雜”的,“純粹哲學”總給人以“脫離實際”的感覺。這種感覺以我們這個年齡段或更年長些的人為甚。當我的學生剛提出來的時候,我也有所疑慮,消除這個疑慮的理路,已經(jīng)在2002年的“序”中說了,過了這幾年,這個理路倒是還有一些推進。
內容概要
本選題以當代美國著名哲學家羅蒂的社會文化批判理論為對象,從他的理論基礎即他的反基礎主義哲學理論入手,層層展開,分別對羅蒂的社會文化理論、政治法律理論、宗教道德理論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關注這些相關理論的內在邏輯,同時關注羅蒂相關理論在西方思想學術界所產(chǎn)生的效應,立體地展示出羅蒂的整個后哲學文化體系,以及它的價值和缺陷。
書籍目錄
作者的話序言羅蒂其人哲學篇 一 超越西方哲學傳統(tǒng) 二 反基礎主義綱領 三 心理學唯名論 四 行為主義知識論 五 沒有世界的真理觀文化篇 六 后哲學文化 七 無本體論的倫理學 八 自由主義政治哲學 九 多元化的宗教哲學實用主義篇 十 對于“實用主義”的詮釋 十一 對杜威“經(jīng)驗”的不滿 十二 與普特南的分歧附錄 一 蘇曉離先生的來信與我的回應 二 羅蒂等當代實用主義者的馬克思主義觀主要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西方哲學一直以“理性主義”作為自己的哲學形象,但這一形象在18世紀受到浪漫主義的嚴峻挑戰(zhàn)。從此,理性主義和浪漫主義之爭構成了西方哲學的內在張力,影響著西方哲學的自我認同,導致了20世紀西方哲學的分裂。羅蒂汲取了黑格爾的教訓,以偏向浪漫主義的姿態(tài),對兩者加以改造和重新安置,對什么是元哲學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一)西方哲學的當代分裂在西方哲學自古希臘以降的兩千多年歷史中,哲學從來沒有遇到過今天這樣的危機。在過去的歲月中,雖然有過中世紀對神學的依附,但西方哲學家們仍然可以在經(jīng)院內運用理性圍繞著神學的話題交流各自的觀點,討論實在論、唯名論的孰是孰非。哲學家之間起碼的協(xié)同感(thesenseofsolidarity)并沒有喪失。然而這種狀況在20世紀發(fā)生了根本的改變,哲學家陣營開始分裂,英美分析哲學家和歐洲大陸哲學家行同路人,彼此不了解對方,也不明白對方在做些什么。分析哲學家們既不懂尼采、海德格爾、???、德里達在說些什么,也沒有興趣讀他們的著作;同樣,大陸哲學家們并不覺得有什么必要去研讀羅素、卡爾納普、奎因或戴維森,對那種把哲學符號化的做法更是感到從未有過的陌生。就像羅蒂所說的,能同時在兩個陣營之間游刃有余的哲學家并不多見。①應該說,同一學科下的不同分支之間,彼此不了解、不明白對方的工作性質和意義,這種情形十分常見。天體物理學家未必懂得物理化學家在說些什么,經(jīng)典物理學家未必懂得量子力學家們在說些什么,大腦神經(jīng)學家未必懂得細胞蛋白質學家在說些什么。但科學家們似乎沒有為此感到焦慮,因為對他們來說,這些彼此之間的隔膜,并不影響他們對科學自我形象的共同理解。當代哲學則與此大不相同。在英美哲學家眼里,海德格爾、德里達無異于江湖騙子,說著一些似是而非的語言,滿足人們對神秘感的迷信;而在大陸哲學家看來,英美的分析哲學家們已經(jīng)將哲學引入歧途,使其墮落為一種小打小鬧的技藝,一種煩瑣不堪、不值一提的小玩意兒。②他們彼此對對方的工作嗤之以鼻。何以至此?答案是:在他們各自的心目中,有著一幅互不相容的關于哲學應該是什么的圖畫。換句話說,他們在元哲學層面上,在哲學觀上有重大的分歧。我們不應該對哲學家們的真誠有任何懷疑,他們獻身哲學的激情毫不遜色于他們的前輩,也毫不遜色于和他們同在一個學校的物理學系或化學系的同事們,他們之間的戰(zhàn)爭涉及到一個嚴肅的話題:什么是哲學?英美分析哲學家眼中的“哲學”始終和科學形象連在一起。自然科學的進步和成就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追求精確,重視論證,是他們所崇尚的風格。在他們看來,哲學應該效仿科學,澄清知識結構,展示知識要素之間的關系,一勞永逸地在知識和謬誤之間劃出牢靠的界限。而大陸哲學家則對哲學的科學形象毫無興趣①,他們更愿意從文學那里汲取哲學養(yǎng)料?!罢胬怼辈皇撬麄兯鶡嶂缘脑掝},他們的“目的是保證談話繼續(xù)進行,而不是發(fā)現(xiàn)客觀真理”②。他們并不對如何準確地映現(xiàn)世界感興趣,而是對如何為我們的舊語匯增加新詞,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感興趣。因此,羅蒂更愿意用“對話哲學”而不是“大陸哲學”來概括這一哲學傾向。應該說,“對話哲學”比“大陸哲學”更準確地揭示了與分析哲學相對立、當下在歐洲大陸流行的哲學的特征。當代西方哲學的分裂折射出斯諾所說的“兩種文化”之間的沖突。這種沖突由來已久,今日西方哲學的分裂,其實早在18、19世紀的理性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戰(zhàn)爭中埋下了伏筆。(二)理性主義及其困境在西方哲學界,長期以來,理性主義一統(tǒng)天下。它的基本特征在古希臘哲學家那里已經(jīng)得到清楚的表達。以塞亞?柏林把這種理性主義傳統(tǒng)看作是西方文化的特征,認為它主要由三個支柱所支撐:第一,所有真正的問題都能得到解答,無法得到解答的問題,必定不是真正的問題;第二,所有的解答一定是可知的,是可以學習、傳授的,并且存在有一種可被學習和傳授的技巧,人們借此尋求答案;第三,所有的解答一定是彼此互容的,它們融會在一個大寫的真理之下。③這種理性主義是西方文化傳統(tǒng)的一般預設。它不僅是哲學的驕傲,也是西方文化的所需。理性化程度的高低,逼近大寫實在的距離的遠近,成了文化各部門有序排列的根據(jù)。目標堅定而又明確,“真理”作為耀眼的燈塔,指明了人們前進的方向。柏林認為,西方哲學自柏拉圖以來的這種理性主義模式主要來自于希臘人對數(shù)學、幾何學的推崇。相信世上存在一種完美的前景,相信只需借助某種嚴格的原則,或某種方法就可達到真理,至少這是與冷靜超然的數(shù)學真理相似的真理——這種信念影響了后柏拉圖時代的許多思想家,……他們認為有可能——如果不是絕對的話——達到某種近乎絕對的真理來整飭世界,創(chuàng)造某種理性秩序,由此,悲劇、罪惡、愚蠢,這些在過去造成巨大破壞的事物,最終可以通過應用謹慎獲得的知識和普遍理性得以避免。①然而,柏林提醒人們,必須警惕這種理性主義幻象,因為它容易背離自己的初衷,導致對人的奴役。毫無例外,這些模式的初衷是要將人類從錯誤中解放出來,從困惑中解放出來,從不可認知但又被人們試圖借助某種模式認知的世界中解放出來;但是,毫無例外,這些模式的結果就是重新奴役了解放過的人類。這些模式不能解釋人類全部經(jīng)驗。于是,最初的解放者最終成為另一種意義的獨裁者。②怎么理解柏林所說的理性對真理的追求會導致新的獨裁呢?我想,可以有這樣幾個解釋:第一,就像柏林自己上面所說的,“這種模式不能解釋人類全部經(jīng)驗”。在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中,是否要運用希臘人所推崇的那種理性模式來解釋世界、安排人的生活,是不確定的。有些文化,比如猶太文化,其信念主要來自于家庭生活,來自父與子的關系,人們據(jù)此來解釋自然和人生,這在希臘人看來是匪夷所思的。再比如中國傳統(tǒng)的非線性的陰陽辨證思維方式,由人倫推及宇宙的天人合一的思維方式等,也不同于希臘理性的思維方式。如果只有理性的方式才能把握真理,則所有這些思維方式都應該被放棄。第二,從存在主義的視角看,當我們在人那里找到作為其本質的理性,并把人的使命定為運用這一理性達到大寫真理的時候,我們無異于把人降到了物的水平,使人變成了一種受奴役的存在者。物和人的不同在于,它在存在之初已經(jīng)被規(guī)定了本質,它受這種本質的制約,并無自己的存在。桌子的本質是什么,早在桌子存在之前已經(jīng)被確定了。而人不是這樣的,人存在著,不斷地選擇著、創(chuàng)造著,直到死亡,才能“蓋棺論定”。當我們說人有一種本質,叫理性,其天命是認識真理的時候,我們實際上是在逃避選擇,逃避自由,好像有一種強制力,促使著我們朝向一個目標,抗拒它就是抗拒真理、抗拒過人的生活。第三,如果說真理是信仰的結果,那么我們還可能有別的信仰的余地。但如果說真理是每一個有理性的人,運用其理性必然要承認的東西時,它就獲得了一種無比強大的威力。不接受它,就是故意閉起眼來敵視真理,這樣的人,要么是精神有問題,要么是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所以,阿奎那要用理性來證明上帝,也就不足為奇了。理性以及作為理性之目標的真理,具有一種強制力,一種一體化的強制力。個人在它的面前是軟弱無力的,笛卡爾、康德都崇尚理性,要我們運用自己的理性來思考,“敢于運用你的理性”成了啟蒙運動最響亮的口號,然而,如果這種理性只是我們共同擁有卻又只能服從而無法改變的宿命的話,個人就只能是理性實現(xiàn)它自己的奴隸。人從上帝那里解放了出來,但又重新被自己的理性所奴役。正是出于對理性主義這種負面效應的反抗,我們看到,在啟蒙運動倡導理性主義之后不久,西方的思想舞臺上,一個新的角色登場了,如果說,在啟蒙運動那時,是上帝和巨人之間決斗的話,那么,這個新角色的使命,就是要在巨人打倒上帝之后,對巨人本身進行挑戰(zhàn)。
后記
本書的寫作,前前后后,歷經(jīng)多年。其中一些內容曾經(jīng)發(fā)表于《世界哲學》、《學術月刊》、《開放時代》、《復旦哲學評論》、《廈門大學學報》、《江蘇社會科學》、《廣東社會科學》等刊物。如果沒有財政部、教育部“985工程”二期國家社會科學創(chuàng)新基地重大項目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的支持,我大概不會想到,將自己過去的這些文字收集起來,修改補充,形成眼下這本書的模樣。為了使羅蒂的哲學面貌更加完整,我也將原先在拙著《實用主義:從皮爾士到普特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以及《從分析哲學走向實用主義——普特南哲學研究》(東方出版社2002年版)中涉及羅蒂的一些內容,稍加改動,納入到本書之中。在此,我對上述刊物和出版社,表示真誠的感謝。要感謝的人有很多,這其中特別要提到的是我的妻子何安娜(Annette Hilleis-Chen)。她的鼓勵和批評,是我研究羅蒂很好的動力。另外,還有我遠在廈門的女兒陳南丁,讀她那優(yōu)美而動人的文字,每每給我?guī)順O大的愉悅和安慰。
媒體關注與評論
羅蒂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任何人對于下列角色的夢想:完美無缺的批評家、無懷舊情緒的局外人、蘇格拉底式的牛虻、無情的祛魅者、永恒的非當下的夢想者、新曙光的大膽預言者、現(xiàn)代材料的靈巧混合者和熟練制作者以及對未來完成的國家的愛國主義批評者。對許多人來說,他是難以對付的對手,很少有人稱他為朋友。他的著作在全國各處,在每一個學科,在每一個常春藤大學遭到批判。然而,他是最讓人愛讀的哲學家之一。 ——蒙蒂塔
編輯推薦
《形而上學與社會希望》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