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wěn)如蜂鳥

出版時間:2004-3-1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亨利·米勒  頁數(shù):378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這是亨利·米勒的一本作品綜合集。這個集子中的作品文風、體例不盡相同,其中包括自傳小說、雜文隨筆、學術(shù)文章、通信,以及文藝批評等多種形式。  在這些文字中,作者或詼諧,或深沉,或平淡,或動情地述說了世界與民族、個人與社會、戰(zhàn)爭與和平、藝術(shù)與歷史等大概念之下事關(guān)生命存在和生活意義的種種現(xiàn)象,表現(xiàn)出了旨在喚起大眾覺醒的知識分子的憂患精神,以及一系列關(guān)乎鄙夷與贊頌、虛幻與真實、遺忘與留存等生命態(tài)度的選擇。這些文字始終都圍繞著現(xiàn)代社會中個人的命運和處境的問題,告誡人們不要在一味地追求物質(zhì)利益的同時失去自己精神的家園。

作者簡介

  亨利·米勒(Henry Miller,1891-1980)生于紐約布魯克林,年輕時從事過許多不同的工作,在第二位夫人(一生共五位)瓊的鼓勵下開始寫作。1930年遷居巴黎,此后的十年里,他同一些窮困潦倒的僑民和放蕩不羈的巴黎人混在一起,獲得了豐富的寫作素材。1934年在巴黎出版了《北回歸線》,五年后又出版了《南回歸線》。這兩本書的寫作風格形成了一種對傳統(tǒng)觀念的勇猛挑戰(zhàn)與反叛,給歐洲文學先鋒派帶來了巨大的震動?! ?940年米勒回到美國,住在加州的大瑟爾。在那里他創(chuàng)作了“殉色三部曲”——《性愛之旅》、《情欲之網(wǎng)》和《春夢之結(jié)》,但由于被當做寫“下流作品”的作家,他的主要作品不能在美國出版。1961年經(jīng)過一場具有歷史意義的訴訟,《北回歸線》終于在美國出版,米勒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他被60年代反主流文化譽為自由和性解放的先知?! 『嗬?middot;米勒的境遇讓人聯(lián)想起納博科夫的《洛麗塔》和勞倫斯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但艾略特認為《北回歸線》的深刻洞察力遠遠勝過勞倫斯,艾茲拉·龐德顯然更加推崇米勒,他把米勒與意識流小說大師喬伊斯和伍爾芙相提并論。

書籍目錄

總譯序穩(wěn)如蜂鳥譯序序人類的時刻土地的兒女芝麻,開門!品欽——憤怒與光明之人天使是我的水印圖案一封寫給大眾的公開信初戀每當我想掏槍的時候求索致小刊物的一封公開信我生活的回聲論道德與不道德尤內(nèi)斯庫沃爾特·惠特曼亨利·大衛(wèi)·梭羅貨幣的起源與發(fā)展讀與不讀粘鳥兒的樹枝與反叛精神讓我們滿足于三頭新生的小象講故事者安德森阿爾伯特·考瑟里的小說穩(wěn)如蜂鳥戰(zhàn)后星期天《好萊塢幻影》原序噴薄日出重聚在布魯克林今天、昨天和明天“殉色三部曲”片段之一關(guān)于藝術(shù)和未來“殉色三部曲”片段之二致艾米爾關(guān)于死亡的信“殉色三部曲”片段之三偏執(zhí)的幽靈再談阿那依斯·寧

編輯推薦

  我親愛的同胞們,你們現(xiàn)在該說什么了呢?該給我貼什么樣的標簽了呢?非美國的?我想這恐怕不合適,因為我比你們的美國味更濃,只不過是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美國格格不入罷了。你們再想想,該怎么樣把我納入傳統(tǒng)?  亨利·米勒(Henry Miller,1891—1980)生干紐約布魯克林,年輕時從事過許多不同的工作,在第二位夫人(一生共五位)瓊的鼓勵下開始寫作,1930年遷居巴黎,此后的十年里,他同一些窮困潦側(cè)的僑民和放蕩不羈的巴黎人混在一起,獲得了豐富的寫作素材。1934年在巴黎出版自傳體小說《北回歸線》,五年后又出版了《南回歸線》,這兩本書的寫作風格形成了一種對傳統(tǒng)觀念的勇猛挑戰(zhàn)與反叛,給歐洲文學先鋒派帶來了巨大的震動?! ?940年米勒回到美國,住在加州的大瑟爾。在那里他創(chuàng)作了“殉色三部曲”——《性愛之旅》,《情欲之網(wǎng)》和《春夢之結(jié)》,但由于被當做寫“下流作品”的作家,他的主要作品不能莊美國出版。1961年經(jīng)過一場具有歷史意義的訴訟,《北回歸線》終于在美國出版,米勒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他被60年代反主流文化譽為自由和性解放的先知?! 『嗬?middot;米勒的境遇讓人聯(lián)想起納博科夫的《洛麗塔》和芳倫斯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但艾略特認為《北回歸線》的深刻洞察力遠遠勝過勞倫斯,艾茲拉·龐德顯然更加推崇米勒,他把米勒與意識流小說大師喬伊斯和伍爾芙相提并論。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穩(wěn)如蜂鳥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悉達多》是諾貝爾文獎得主赫塞融和東西文化,探求人類內(nèi)在精神真實體驗的一部巨作。在本書中,赫塞藉由主角求道的過程,反應(yīng)出潛藏世人內(nèi)心各種不安、迷惑、莫名蠢動誘因力道之強大,以坦白、不假修飾的真誠頻率,帶領(lǐng)讀者以一種平和、不執(zhí)妄的喜悅心,臻至追求真我性靈的豐美與滿足的境地。《悉達多》敘述一個婆羅門貴族青年尋求人生真諦的一生,他從錦衣玉食到游方為僧,又從驕奢淫逸到擺渡濟事,最終悟道成佛。小說被譽為黑塞思想和其文學作品的精華,是具有世界性影響的成功之作。   
            
            ★ 深深影響了格萊美獎獲得者——電臺司令樂隊。
            ★ 搖滾史上梵高式的傳奇人物尼克?德雷克的靈感來源。
            ★ 美國“垮掉派”作家亨利?米勒的最愛。
            ★云門舞集創(chuàng)始人、臺灣編舞家林懷民的《流浪者之歌》由此改編。
            ★《悉達多》是黑塞的第九部作品,1922年在德國出版,直到1951年在亨利?米勒的再三說服下,才有出版商出版了該書的英譯本,此后逐漸在60年代的美國形成黑塞熱潮,據(jù)說那時的大學生幾乎人手一本。
            ★ 特別增補傳奇作家保羅?科埃略的最新導(dǎo)言,保羅自言,他第一次看到黑塞《悉達多》是在一次被送進精神病院之后,閱讀后讓他得出一個結(jié)論——“我要選擇自己的生命”。
            ★全球青年口耳相傳,黑塞是被閱讀最多的德語作家。
            ★誰讀了《悉達多》,誰進行了體驗,誰就可以擺脫外在的強制,擺脫隨波逐流,擺脫約束和羈絆。
            ★他(悉達多)象征那些尋求真理的人——那些尋求自我之真理的人?!諣柭?黑塞已然感受到我們這一代人那種內(nèi)心的騷動、那種青春時代自尋其路的固有需求;這種需求讓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索取天經(jīng)地義屬于我們自己的東西:我們自己的生命。黑塞的這種先知先覺也必然啟發(fā)未來時代的人們?!A_?科埃略
          
          
            黑塞談自己的作品:  
              “這部小說(《悉達多》)寫于四十年前。它是一個出身基督教文化、受基督教教育的人的自白,他很早就脫離教會,努力理解其他宗教,特別是印度和中國人的信仰形式。我想弄清楚所有宗教以及表現(xiàn)在人類身上的一切虔誠的形式中那些相通之處,那些超越一切民族差異的、那些每一個種族和每一個個人都能信仰和尊重的東西。(1958年)”
            紐約的女大學生說“黑塞是今天美國需要的反物質(zhì)主義的發(fā)酵酶”,他的“Do your own thing”也成為美國整整幾代青年人的座右銘;在日本,黑塞是除了歌德之外最著名的德國作家;迄今為止,在日本和美國,黑塞是20世紀被閱讀最多的德語作家。黑塞崇拜還蔓延至全球,他的作品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總印數(shù)超過1.4億冊。
      
  •     樸素又動人的情感,
      敏銳的洞察力,
      永遠忠于最真實的自己.
      這就是我從這本書中看到的亨利.米勒.
  •   切實的情感表達,宛如坐在我對面的情人。間隔久遠的人生原來是有著全然的相似。
  •   我想在我后來的房子里安一個書架,精致自不用說,有至少一格,醒目的一格擺滿亨利·米勒的書。讓來人都能看出我有多喜歡他。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