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新課程教學與教師成長

出版時間:2009-6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五漫 編  頁數(shù):376  

前言

為促進語文課程與教學改革及教師繼續(xù)教育事業(yè)的深入發(fā)展,本書精選了近年來北京市中小學語文教師培訓的優(yōu)秀講稿,并整理成編,旨在積累培訓資源、加快培訓課程與教材的建設。本書可用作北京和其他省市的教師培訓教材或參考資料,也可作為教師自修的讀本。本書的編寫力圖體現(xiàn)如下思想:1.理論聯(lián)系實際、案例豐富、分析深入,對一線教師來說可讀性強。2.每一講的內(nèi)容,突出專題性,避免籠統(tǒng)寬泛。3.小學與初中的語文教學各有特點,也有共同規(guī)律,本書約一半的講稿打通了中小學之間的界限,另一半則分別側重小學或初中。4.講稿的語言風格,半書面半口語,注意加強對話性。本書的作者都是近年來在北京市語文教師培訓中多次授課且取得良好效果的教師。他們由四部分成員構成:(1)北京教育學院的教師:7人——博士5人,副教授2人。(2)區(qū)縣培訓機構的教師:15人——均為市級骨干教師或學科帶頭人,其中有特級教師4人,中學高級教師11人。(3)高等院校的專家教授:2人(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4)中小學的優(yōu)秀教師:2人(北京景山學校、北京師范大學實驗小學)。、本書每一講的編寫體例是:正文之前的“課前思考”,模擬實際教學時,對學員提出引發(fā)思考的問題、活動或案例,起到預熱和定向作用。有條目式、敘述式、案例式等。正文之后的“本講小結”,是對本講內(nèi)容的要點進行總結,主要落實“識記”、“理解”方面的教學目標;“思考與練習”,給學員提出幾個思考題或練習題

內(nèi)容概要

  《語文新課程教學與教師成長》結合中小學語文課程改革要求,依據(jù)國家語文課程標準及相關實驗教材,重點分析了中小學語文課程內(nèi)容主線、語文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與操作、語文重點內(nèi)容的教學、語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等內(nèi)容。旨在幫助教師理解中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的背景與發(fā)展,提高教師在設計與實施語文教學諸多層面的總體水平,促進中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實踐與自我反思。本教材立足教師教育培訓,針對中小學語文一線教師在實踐教學中面對的實際教學困難,給予切實的幫助,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與應用性。

書籍目錄

第一編 語文課程與教學的新理念第一講 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提高常態(tài)語文教學的效率第二講 課標與作文第三講 語文教學中學生資源的開發(fā)與運用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第四講 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第五講 語文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第二編 語文敦學設計第一講 語文教材研讀中的“備一說一講一評”第二講 語文教學目標的確定及其表述第三講 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設計第四講 閱讀教學過程的設計第五講 學生語文學習的評價設計第六講 美讀與吟唱第三編 語文重點內(nèi)容的教學第一講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如是說第二講 讀寫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第三講 打開寫作大門的一把鑰匙第四講 小學生習作素材的積累與運用第五講 讓習作在交際中富有生命力第六講  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及訓練第七講 小學與初中階段兒童文學的教學第八講 小語名家名篇的教學第九講 初中現(xiàn)代散文與詩歌教學第十講 小說教學關鍵詞第十一講 古典詩詞教學指導第十二講 文學作品的鑒賞教學第十三講 訓詁學方法與中學文言文教學第四編 語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第一講 教師鉆研教材現(xiàn)狀的分析第二講 語文教師的行動研究

章節(jié)摘錄

  x第一編 語文課程與教學的新理念  第一講 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提高常態(tài)語文教學的效率  北京教育學院朝陽分院 薛曉光  一、問題與思考  語文教學的“少慢差費”是不容否認的事實,是語文教學的頑癥。造成該問題的原因很多,有教師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問題,也有對語文教育的特點和教法學法的認識問題。  新課程實施前,“少慢差費”突出表現(xiàn)在課文內(nèi)容的煩瑣講解、基礎知識的死記硬背、基本技能的刻板訓練上。教師更多地關注知識的記憶,忽視人的發(fā)展,語文學習成了單純的練聽寫、練造句、練分段、練歸納段意、練概括文章中心的刻板訓練;讀書的本意、讀書的樂趣美感被掃蕩殆盡。教師教得苦,學生學得累,最終導致學生厭學、教師厭教。林語堂先生將這樣的語文學習稱為“惡性讀書,惡性教學,惡性出題,惡性考試”,是“大殺風景的烹金魚煮白鶴”。 語文學習的誘人之處在閱讀,每當新書發(fā)下來時,孩子們總是迫不及待地讀故事,看插圖,欣喜若狂地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快樂,沒有任何學科的教材像語文教材這樣讓學生隋有獨鐘,愛不釋手。然而,正是這樣有著其他學科難以匹敵的語文閱讀,在很多課堂里卻變了味兒。這樣的語文學習還有什么滋味和樂趣可言呢?  新課程實施以來,語文教學有了新的氣象。首先是目中有人了。教師關注良好學習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關注文本人文內(nèi)涵的開掘,關注文學的熏陶、感染作用,關注學生的體驗與感受;語文課堂有了生命的活力?! ∨c此同時也出現(xiàn)了新的偏差:  1.一味注重內(nèi)容的解讀感悟,淡化語言形式的學習,忽視雙基的訓練,學到的東西不能當堂運用  上海師大吳忠豪教授用“得意而忘言”來形容我們當今的語文課堂,值得我們深思。的確,我們現(xiàn)在的研究課、公開課、展示課多是第二課時的講讀課,大量的文本理解、感悟擠占了語言學習運用的時間,擠占了聽說讀寫的技能訓練,甚至一節(jié)課不動筆,不寫字,看不到教師的作業(yè)指導,沒有學生的“試誤”過程,忽視了課堂中應有的訓練過程,卻在課后布置大量的作業(yè)解決本應在課堂上完成的任務?! ?.忽視學生在母語環(huán)境中的語文習得,低估學生讀懂文本的基礎水準,輕視學習主體質(zhì)疑問難的權利  一些教師的教學設計是建立在學生認知零起點基礎之上的,低估了學生認知文本的水準,輕視學習主體質(zhì)疑問難的權利,造成教學中淺層次的串講串問、錙銖必較、高耗低效,消磨了寶貴的課堂時間。  3.熱衷求新求異,忽視靜心研讀;追求一招一式,忽視章法規(guī)律  新課程實施以來,各種級別的教學觀摩展示活動層出不窮,不僅詮釋著名師對語文教學的理解,釋放著改革先驅者的思考與真知,為語文教學的百花園催生出很多奇葩;也高速刷新著教師們的理念,吸引著他們的眼球,震蕩著他。們的耳膜。但這種觀摩的形式,極易夸張語文教學的可視性內(nèi)容,淡化常態(tài)語,文教學應有的靜心研讀、扎實訓練。缺乏引導,會在一定程度上助長青年教師追風趕時尚的浮躁情緒。一些教師忽視教材的鉆研與把握,熱衷雕蟲小技追出彩兒;一些教師忽視語文學習的一般規(guī)律,熱衷花樣翻新趕時尚。結果是該讀書的沒讀通、該學會的沒學著、該練筆處沒動筆,熱熱鬧鬧、浮浮躁躁、匆匆忙忙地教語文?! 』仡櫿Z文教學的歷史,我們曾在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探討中左右搖擺,最后發(fā)現(xiàn),片面地強調(diào)哪一個側面,都會帶來語文教學的偏移和低效?! ∪绾握_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提高常態(tài)語文教學效率的策略方法  4  (一)把握語文學習規(guī)律,關注兒童學習特點  人類的語文學習并不是從六歲學齡才開始的,兒童也不是帶著零認知步入語文殿堂的,咿呀學語的聽說練習從幾個月的幼童就已經(jīng)開始了。日常生活中習得、各種傳媒中汲取,使很多孩子在上一年級時,肚子里裝的兒歌、童話、寓言、故事、卡通人物、科幻神魔已經(jīng)車載斗量了。  在語文學習中有很多不爭的事實,給我們諸多的啟發(fā):  四歲的小女孩為《賣報歌》改歌詞,她將“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改為“來來來,來來來,我是賣報的小行家”。當爸爸給她糾正時,她語出驚人:“啦啦啦是快樂的意思,賣報的小孩不快樂,她吃不飽穿不暖,大風大雨也要滿街跑,來來來是讓大家都快來買報!”  某小學生因病休學一個月,返回學校后,對于最大公約數(shù)最小公倍數(shù)的數(shù)學題他可能不知如何人手,但對于語文新課文卻可能照樣讀得懂學得來,測試成績與其他學生不相上下。刪去中學理科教材中的幾個章節(jié),后面的學習將無法進行;但去掉語文教材中的幾篇名作,學生的語文高考成績卻幾乎不受任何影響。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專家必須經(jīng)過長期系統(tǒng)的專業(yè)學習,而古今中外的很多文學巨匠卻并非出自大學的語言文學專業(yè)?! ∫粏枮槭裁??母語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生活中蘊涵著無數(shù)語文學習的因素。二問為什么?中外名篇佳作不勝枚舉,“課文無非是例子”,此篇不選還有彼篇。三問為什么?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生活中習得、閱讀中感悟、積累中運用才是語文學習的正道。  以上所舉事例,并不是說語文可以學得稀稀松松不下工夫,而是揭示語文學科有不同于其他學科的獨特學習規(guī)律與學習形態(tài)。2005年10月我們分別在多所學校的三年級、五年級開展學情調(diào)研,從詞語、句子、基本內(nèi)容、情感表達四個方面測試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生字有注音,可以查字典,有必要的背景資料),了解學生自主讀書的水準。調(diào)研統(tǒng)計結果證明,在沒有教師的指導下,小學中高年級學生憑借已有的知識與習得,可以獨立讀懂文本的60%~70%。這個測試結果為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從中我們可以得到很多的啟示:  1.要堅信學生自己能讀懂課文的70%  要拋棄教師不講則學生不懂的陳腐觀念,語文能力不是教師講出來的,學生自己能讀懂的,教師要給時間放開手讓學生自己學,越俎代庖只會使學生膩學、厭學或慣出閱讀懶惰癥?!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這個刀刃就是學生讀不懂或讀不出的30%,在很多時候這30%和課文的重難點是吻合的;教師可以在語文學習的第一課時,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質(zhì)疑問難的環(huán)節(jié)將這30%摸清,并把主要精力和相應的時間投在上面。  3.要敢于取舍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這句話可以作為語文教學的座右銘。“課文無非是例子”,“例子”中的多處新知可以分解學習,未學的新知還會在后面的“例子”中再現(xiàn),這就是文選教材的特點。莊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語文的外延無涯,語文的課時有涯,以有涯求無涯,必須去粗取精,主次分明,根據(jù)目標而合理取舍、有所側重,才能提高效率?! 。ǘ┿@研教材,整合目標,優(yōu)化環(huán)節(jié),有序教學  1.鉆研教材是整合目標、優(yōu)化環(huán)節(jié)的前提  有效的教學,首先來源于教師對教材的鉆研和把握。文本的內(nèi)容對學生的成長價值在哪?寫人的文章人性美、情調(diào)美在哪?寫事的文章哲理美在哪?寫景的文章自然美、情境美在哪?文本的遣詞造句、語言風格、布局謀篇好在哪?教師要從大處著眼,敏銳發(fā)現(xiàn)、感知和鑒賞?! 〗虒W目標是教學活動的核心和歸宿,對教學過程起著統(tǒng)領作用。教師要做到幾個清楚,既要關注教什么,怎樣教,為什么這樣教;又要關注在什么起點教和教到什么程度。要按照課標的要求,確定合理的目標并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語文教師要能夠把教材看透讀薄,從學科的特點出發(fā),從學生的經(jīng)驗、本真出發(fā),把復雜的東西簡單化,通過簡單樸實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 ±?,一位教師講《掌聲》,提了13個問題: ?。?)課文圍繞掌聲講了一件什么事?(整體感知) ?。?)一開始英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內(nèi)向、自尊、壓抑、自卑)  (3)英子給你留下了一個什么樣的印象?  (4)為什么早早來、晚晚走? ?。?)現(xiàn)在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讀后有什么疑問? ?。?)這兩次掌聲是在什么情況下給英子的?  (8)當同學們都看你時,你為什么低下頭? ?。?)為什么猶豫?為什么慢吞吞? ?。?0)你為什么眼圈紅紅的? ?。?1)同學們爆發(fā)出熱烈的掌聲,透過掌聲,你想對英子說什么? ?。?2)這次你想通過掌聲告訴她什么?  (13)對英子來說,掌聲是什么?  仔細推敲,這13個問題既零碎煩瑣,又缺乏層次邏輯關系?! ?hellip;…

編輯推薦

  《語文新課程教學與教師成長》精選了近年來北京市中小學語文教師培訓的優(yōu)秀講稿,并整理成編,旨在積累培訓資源、加快培訓課程與教材的建設。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語文新課程教學與教師成長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