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5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劉金鵬 頁數(shù):276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一本與眾不同的Linux入門讀物。作者借鑒歷史暢銷書《明朝那點事》的寫作風格,將技術(shù)圖書也以風趣幽默的風格一一道來,閱讀起來十分過癮。書中以一個擬人化的Ubuntu操作系統(tǒng)為主角,以Ubuntu
10.04為基礎,講解了Ubuntu系統(tǒng)從安裝、配置,到搭建開發(fā)平臺、投入使用的過程。
本書配1張光盤,內(nèi)容為本書源代碼和書中重點操作的教學視頻演示。
本書共8章,內(nèi)容容安排上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由淺入深地引導讀者安裝、配置、使用Ubuntu系統(tǒng)。其中,第1章介紹Linux系統(tǒng)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概況;第2章介紹Ubuntu系統(tǒng)的各種安裝方法;第3章介紹安裝系統(tǒng)后的基本設置;第4章介紹Ubuntu下的常用軟件;第5章介紹部分Windows下的軟件在Linux中運行的解決方案;第6章介紹命令行的使用及腳本的編寫;第7章介紹Ubuntu系統(tǒng)下C/C++、Java、PHP開發(fā)環(huán)境的搭建;第8章深入講解一個軟件的編譯、調(diào)試、打包、發(fā)布的過程。
本書適合所有Linux入門者和開源軟件的愛好者,也適合技術(shù)人員作為課外讀物學習。對于大、中專院校的學生和培訓班的學員,本書不失為一本好教材。
作者簡介
劉金鵬,畢業(yè)干北京工業(yè)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長期從事嵌入式Linux系統(tǒng)開發(fā)及系統(tǒng)維護工作。熱衷于開源軟件,從2001年開始接觸Linux操作系統(tǒng),活躍于Ubuntu中文論壇,ID為懶蝸牛Gentoo。
書籍目錄
第1章 一切的起因
1.1 unix的誕生
1.1.1 操作系統(tǒng)的從無到有
1.1.2 有牛人的地方就有新技術(shù)
1.1.3 一個游戲引發(fā)的變革—unix元年來了
1.2 stallman和他的gnu計劃
1.2.1 快樂的自由
1.2.2 自由逐漸遠去
1.2.3 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
1.2.4 實現(xiàn)gnu夢想
1.3 從異想天開到ubuntu
1.3.1 minix
1.3.2 異想天開的freax
1.3.3 linux的由來
1.3.4 眾人拾柴造就linux
1.3.5 琳瑯滿目的linux
1.4 本章結(jié)束語
第2章 初來乍到
2.1 抵達——獲得ubuntu的途徑
2.1.1 畢業(yè)了,就要去工作
2.1.2 要工作,先要有住處
2.2 啟動——安裝linux前的準備
2.2.1 了解計算機的組成
2.2.2 先嘗后買——用livecd體驗ubuntu
2.3 入住
2.3.1 第1步——選擇語言
2.3.2 第2步——選擇時區(qū)
2.3.3 第3步——選擇鍵盤布局
2.3.4 第4步——分區(qū)
2.3.5 第5步——填寫一些基本信息
2.3.6 第6步——導入用戶信息
2.3.7 第7步——確認信息
2.3.8 擴展閱讀:linux中的最高權(quán)限
2.3.9 擴展閱讀:linux的分區(qū)和掛載
2.4 g大叔——介紹啟動管理器grub
2.4.1 計算機啟動流程
2.4.2 多系統(tǒng)的共存
2.4.3 重裝windows后grub的修復
2.4.4 grub的簡單配置
2.5 更多選擇
2.5.1 基于windows的wubi安裝
2.5.2 u盤安裝
2.5.3 其他版本的ubuntu介紹
2.6 本章小結(jié)
第3章 漸入佳境
3.1 招賢納士的apt
3.1.1 不一樣的軟件安裝方式
3.1.2 選擇合適的軟件源
3.1.3 獲取最高權(quán)限
3.1.4 為apt設置好網(wǎng)絡
3.2 狐貍妹妹
3.2.1 安裝flash插件
3.2.2 設置中文字體
3.2.3 擴展閱讀:文泉驛的誕生
3.3 心有靈犀
3.3.1 集gtalk、msn、icq等于一身的empathy
3.3.2 empathy的賬戶設置
3.3.3 配置輸入法
3.3.4 linux下的qq
3.4 多媒體
3.4.1 安裝解碼器
3.4.2 安裝mplayer播放視頻
3.4.3 播放音樂的rhythmbox
3.4.4 mp3亂碼
3.4.5 擴展閱讀:開源和閉源
3.5 安全軟件
3.5.1 殺毒軟件
3.5.2 防火墻軟件
3.5.3 擴展閱讀:為什么linux不需要殺毒軟件
3.6 硬件和驅(qū)動
3.6.1 驅(qū)動——硬件的使用手冊
3.6.2 安裝受限驅(qū)動
3.7 本章小結(jié)
第4章 我的系統(tǒng)我做主
4.1 我的桌面
4.1.1 默認桌面的配置
4.1.2 3d桌面的由來
4.1.3 體驗3d桌面
4.1.4 擴展閱讀:xorg
4.2 我的網(wǎng)絡世界
4.2.1 滿身插件的狐貍妹妹
4.2.2 會分身的chrome
4.2.3 干凈利索的opera
4.2.4 更多的瀏覽器
4.2.5 bt下載軟件大選秀
4.2.6 擴展閱讀:軟件位寬
擴展閱讀:進程
4.3 我的影音生活
4.3.1 簡約的mplayer
4.3.2 強大的smplayer
4.3.3 琳瑯滿目的音頻播放器
4.3.4 擴展閱讀:解碼器與硬解碼
4.4 我的生活色彩
4.4.1 從復制照片開始
4.4.2 管理照片的f-spot
4.4.3 系出名門的picasa
4.4.4 gnome之眼
4.4.5 免費的ps——gimp
4.4.6 擴展閱讀:磁盤碎片的產(chǎn)生
4.5 我的辦公軟件
4.5.1 代替msoffice的openoffice
4.5.2 翻譯軟件星際譯王
4.5.3 電子郵件evolution和雷鳥
4.5.4 與windows的文檔交互
4.5.5 其他的辦公軟件
4.6 我的殺毒中心
4.6.1 linux下也有殺毒軟件
4.6.2 linux下殺毒毫無壓力
4.7 本章小結(jié)
第5章 虛虛實實
5.1 紅酒大師
5.1.1 非ie不可的網(wǎng)站
5.1.2 安裝wine
5.1.3 模擬運行的ie
5.1.4 wine的使用和配置
5.1.5 更多程序被wine
5.1.6 擴展閱讀:為什么溫妻的程序不能在笨兔兔下運行
5.1.7 擴展閱讀:wine的自白
5.2 盒子小妹
5.2.1 天上掉下個盒子妹
5.2.2 創(chuàng)建虛擬機
5.2.3 在虛擬機上安裝windows系統(tǒng)
5.2.4 安裝功能增強包
5.2.5 為虛擬機配置網(wǎng)絡
5.2.6 與虛擬機共享數(shù)據(jù)
5.2.7 更多虛擬機介紹
5.2.8 擴展閱讀:虛擬化技術(shù)
5.3 本章小結(jié)
第6章 命令行的使用
6.1 這就是命令行
6.1.1 初識終端
6.1.2 shell的基本概念
6.1.3 bash的工作(簡單的shell命令介紹)
6.2 這么用shell
6.2.1 理解目錄結(jié)構(gòu)
6.2.2 重要的tab——命令補全功能
6.2.3 翻舊賬——命令的history
6.2.4 more or less——命令的分頁顯示
6.2.5 通配符
6.3 shell編程
6.3.1 把命令打包執(zhí)行
6.3.2 規(guī)范的shell腳本
6.3.3 在shell中使用變量
6.3.4 shell中的條件判斷
6.3.5 shell中的循環(huán)語句
6.3.6 擴展閱讀:linux的文件權(quán)限
6.4 正則表達式
6.4.1 什么是正則表達式
6.4.2 初識正則表達
6.4.3 強大的正則表達式
6.4.4 無處不在的正則表達式
6.5 多彩的shell
6.5.1 蝸牛的計劃
6.5.2 命令行下的中文支持
6.5.3 在shell下播放音樂
6.5.4 在命令行中上網(wǎng)
6.5.5 在shell下看圖片
6.5.6 在shell下播放視頻
6.5.7 擴展閱讀:bash的發(fā)展歷史
6.6 本章小結(jié)
第7章 改造這個世界
7.1 c/c++語言開發(fā)環(huán)境的搭建
7.1.1 安裝開發(fā)套件
7.1.2 在哪編寫程序?
7.1.3 編譯和運行
7.1.4 c/c++語言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
7.2 php開發(fā)環(huán)境的搭建
7.2.1php是個神馬
7.2.2 解釋型語言
7.2.3 安裝apache和php
7.2.4 又是helloworld
7.3 java開發(fā)環(huán)境的搭建
7.3.1 半編譯型語言
7.3.2 jdk和jre
7.3.3 再說eclipse
7.3.4 還是helloworld
7.4 vim編輯器的使用
7.4.1 vim的操作模式
7.4.2 指令模式常用快捷鍵
7.4.3 行末模式常用命令
7.5 本章小結(jié)
第8章 程序是怎樣煉成的
8.1 施工隊
8.1.1 懶蝸牛的日記a
8.1.2 編譯多個源文件的程序
8.1.3 編譯過程詳解
8.2 修理工
8.2.1 懶蝸牛的日記b
8.2.2 邪惡的程序
8.2.3 gdb的簡單使用
8.2.4 擴展閱讀:內(nèi)存管理機制
8.3 包工頭
8.3.1 懶蝸牛的日記c
8.3.2 越來越多的源碼文件
8.3.3 make的機制
8.3.4 makefile的基本格式
8.4 分析師
8.4.1 懶蝸牛的日記d
8.4.2 源碼軟件的平臺依賴
8.4.3 一個標準的源碼包安裝過程
8.4.4 configure的作用
8.4.5 擴展閱讀:黃金搭檔——tar和gzip
8.5 規(guī)劃局
8.5.1 懶蝸牛的日記e
8.5.2 自動生成的configure腳本
8.5.3 規(guī)劃局的成員組成
8.5.4 圖紙審查
8.5.5 項目復審
8.5.6 派遣分析師
8.5.7 編寫施工計劃
8.6 本章小結(jié)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插圖: 2.3.9擴展閱讀:Linux的分區(qū)和掛載 在安裝的過程中,有的同學對這個Linux系統(tǒng)的分區(qū)還是不大明白,因為跟Windows下的有些區(qū)別。沒事,咱們仔細說說。 【你們住房子,我們住硬盤】 話說我們軟件要想在一臺電腦里定居,得有個住的地方,就好像你們?nèi)祟愐谝粋€城市里定居得有個住處一樣。不過我們軟件并不像人類一樣,住在鋼筋水泥的格子里面,我們住的地方,是一塊叫做硬盤的空間。說起來我們住的這個硬盤空間,和你們?nèi)祟愖〉倪@個房子是很相似的。那我們就拿您這房子來做對比,說說我們這個硬盤空間吧。 首先,你們?nèi)祟惖姆孔泳褪且淮髩K能放東西的空間,是吧。有大有小,100平米的、200平米的、40平米的都有。里面放著洗衣機啊、電冰箱啊、床啊、桌子啊之類的各種東西。我們軟件住的硬盤也是一大塊能放東西的空間,大小也不一定,什么80GB的、200GB的、500GB的、一個TB的都有。里面存著文檔、電影,各種程序,以及我這個操作系統(tǒng)等數(shù)據(jù)。 你們的房子一般不會是一個整個的空間(畢竟那是要住人的,不是倉庫),而是會被分割成幾個小的空間,一間屋,一間屋的。我們的硬盤雖然也可以好幾百GB整個用,可也不是很方便,一般也會被分割成幾個小的空間,每個空間就叫一個分區(qū),一個分區(qū)就好比你們那一間屋。 【住房要有很多功能空間】 好,關(guān)于屋子和分區(qū)的事情暫時先放放,說說你們?nèi)祟惾粘I盍曅缘膯栴}。你們一般每天要吃3次飯,一般不愿意露天吃,是吧,需要有一個吃飯的地方。而且既然吃飯,就得有個做飯的地方,甭管是誰做,反正得加工一下,不像兔子似的路邊上逮著塊草地就能過去啃兩口。一天3頓飯之后,得休息,需要有睡覺的地方,大橋底下也好,水床上面也罷,總得有個地方。那么剛才說的你那房子里,就有為滿足你的各種需求而設計的各種功能空間。有放著床睡覺的地方;有擺著爐灶,鍋碗瓢盆啥的地方,那是做飯的地兒;放個飯桌,這一看就知道,吃飯的地兒;放個馬桶,那這就是廁所。 那么我們Linux的硬盤里也有類似的情況(當然,我可不是說我們這也有廚房廁所?。?。我們Linux系統(tǒng)有著獨特的目錄結(jié)構(gòu),最基本的是一個根目錄,我們喜歡叫它“/”,它就像您那整個一大間屋子。“/”目錄下還有很多的目錄,比如“/etc”,是用來存配置文件的;“/bin”是用來放二進制程序的; “/boot”是用來放啟動文件的;“/lib”是用來放庫文件的;還有“/home”是用來放用戶的各種文件的。這一個個的目錄,就好像你房里一個個的功能空間一樣,各有各的用途。
編輯推薦
《Linux入門很簡單(195分鐘多媒體教學視頻)》源自Ubuntu中文論壇上一篇趣味講解Linux的帖子——笨兔兔的故事。該帖發(fā)表后吸引了大量的Linux愛好者,閱讀量超過74000次,回帖多達1780余個。數(shù)以萬計的技術(shù)博客和論壇也轉(zhuǎn)載過這篇帖子。應網(wǎng)友和編輯提議,作者對該貼子進行了梳理和校正,并進行了必要的拓展,寫成了《Linux入門很簡單(195分鐘多媒體教學視頻)》?!禠inux入門很簡單(195分鐘多媒體教學視頻)》適合所有Linux入門者和開源軟件的愛好者,也適合技術(shù)人員作為課外讀物學習。對于大、中專院校的學生和培訓班的學員,《Linux入門很簡單(195分鐘多媒體教學視頻)》不失為一本好教材。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