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9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吳新江 頁數(shù):288
前言
年華似水,浮生若舟?! ∪祟愖畛醯奈淖郑蚣磥碜杂幸鉄o意的刻畫。是為了給生命留下痕跡。不甘雪泥鴻爪的泯滅?還是為了生命與生命的交流往還,抗爭時空的限制心靈?無可追溯??毯墼诤螘r變成了“字”,組成了“文”,“人”,由此才越來越成為“人”。這,則是可以肯定的?! 」湃嗽疲簜}頡造字,天雨粟,夜鬼哭。古詩云: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西方哲人云:語言乃存在之家園:人是符號的動物…… 生命之舟上刻畫的痕跡,就成為生存的寄寓,成為創(chuàng)造的運演,成為文化的密碼,成為人從自然世界掙脫之后的“第二世界”、“第三世界”的構成元件。 由此,產(chǎn)生了“說文解字”的學問,催生著“文心雕龍”的創(chuàng)作。 漢語言文學的大學教育,其根本意義正在于此。一方面。是對漢語言文學既有成果的解讀、探索,借此,展開一個個奇妙、精微而又普遍、博大的“世界”。是謂“說文”與“解字”。語言學與文學從兩個不同的方向上.逼近著相同的目標。另一方面,是“雕龍”的“文心”。世本無龍,屠龍之技注定無所用;但于虛構的神樓意閣上雕龍,畫龍而點睛,人類生活中終有龍飛鳳舞的神奇世界?!耙?guī)矩虛位,刻鏤無形”,“文心”的“雕龍”,是人類心靈不甘束縛于現(xiàn)實。
內(nèi)容概要
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的名言“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正挑明了創(chuàng)造性思維對于一切科學文化探索的重要性。 本于是,我們借鑒國外一流大學的經(jīng)驗,激活本土資源的淀積,在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國家文科人才培養(yǎng)基地”開設了寫作系列教程,以文學創(chuàng)作為中心,著力提升創(chuàng)造能力與表達能力,冀與語言文學的研究性學習構成飛翔的雙翼。 本書系有課程的現(xiàn)場呈現(xiàn),亦有歷年學生創(chuàng)作成果的匯集。無疑,水平或有高低,課程或有不足,但亦有卓然成家的創(chuàng)作者顯示實績,更有不必妄自菲薄的諸多探索。謹此呈現(xiàn)于讀者之前,以求砥礪,以求鞭策。
書籍目錄
總序文藝學 審美體驗論 思維的圓圈——審美心理特征的意向性闡釋古代文學 《莊子·說劍》臆證 儒者性情——從三篇賦來看陶淵明 淺析晏幾道詞中“夢”的意象 宋代昆蟲詞簡論 紅塵中的出世者——漫談“三言”中的僧人與社會 從溫庭筠、韋莊詞看《花間集》中的花意象 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里煮山川——張岱《自為墓志銘》述評 莫將興廢話分明——試析納蘭性德邊塞詞中的歷史興亡感 唐傳奇“寒士”形象探 《竇娥冤》三考 論《金瓶梅》中玳安兒結局 論花子虛的人物形象及作用 《金瓶梅》詬詞詈語研究 神猿也傷心——從孫悟空的哭分析他的形象及意義 紫藤盤繞玫瑰開——論《儒林外史》中兩知識女性形象古典文獻 司馬遷受腐刑于太始二年說 敦煌俗語詞考釋二則——般次、懺怖現(xiàn)當代文學 陸文夫小說的蘇州情結 寫給自己的詩——論顧城后期詩歌的私語化傾向 回不去的故鄉(xiāng)——試論鄉(xiāng)土文學的現(xiàn)實性傳統(tǒng)流變 水仙花病態(tài)——淺論張愛玲小說的婚戀心理 結構創(chuàng)造的價值——重估《虛證》的藝術價值和文學史地位外國文學 文化影響之于三島由紀夫 無法證實的“謎”——再讀《嫉妒》 看《弗蘭肯斯坦》表現(xiàn)的”異化”現(xiàn)象 夏目漱石——由”外”向”內(nèi)”的轉變 “人戲”和“出戲”——論《法國中尉的女人》中“雙線平行敘事”的過渡 南方的堅守、敗落和復興——??思{小說中的一些問題 淺析《雪國》中葉子的形象——兼議川端康成小說中的處女情結語言學 《百喻經(jīng)》疑問代詞的非疑問用法 “V1十多少,(就)V2十多少”結構之探討 “三言二拍”中關于“吃食”義場的熟語、俗語研究
章節(jié)摘錄
審美體驗論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江蘇南京210097 摘 要:傳統(tǒng)美學將審美變成一種精神現(xiàn)象,忽視了在審美過程中肉身體驗的決定性作用。其實,審美體驗既擴展了審美的范圍,又體現(xiàn)了審美的真實性。通過對“生存經(jīng)歷”與“精神反思”的統(tǒng)攝,一方面,審美體驗限制了生存活動中的精神擴張,將一切還原到肉身的當下此刻。另一方面,審美體驗又擴張了自己的邊界。積累了更多的歷史信息,帶來更加豐富。更加深刻的審美感受?! £P鍵詞:審美體驗肉身生存經(jīng)歷精神反思 一、體驗美學 體驗,顧名思義,可以理解為身體是檢驗審美對象的唯一標準。遺憾的是,過去我們一直對身體的“低級趣味”視若洪水猛獸。其實,審美大廈不僅包括了上層滿足升華需要的“反思趣味層”,還包括滿足本能需要、作為生命基礎的“感官趣味層”。正如韋爾施所說:“沒有發(fā)展認識和解放感官的策略,而是發(fā)展了控制感覺,消滅感覺和嚴格管理感覺的策略,這是傳統(tǒng)美學最內(nèi)在的悖論。” 一方面,理性主義往往通過理性形而上學對肉身進行壓制。理性主義的做法一是像柏拉圖一樣,相信藝術世界是一個充滿謊言與流言的邪惡世界,立志要將詩人驅逐出理想國,二是用無功利的“斷欲刀”對肉身實行審美閹割。康德“無目的的合目的性”、席勒的“游戲沖動”,都是用審美調(diào)和把肉身中的欲望因素滌除盡凈,于是審美成了單純的想象,變成道德的象征。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