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 作者:陳頌聲 頁數(shù):398
內容概要
不說不知道,說了笑一笑。三十多年前,中山大學校園曾流行過一句話:“運動勞動防空洞”,言下之意,是堂堂的高等學府,神圣的教學工作和學術研究,已被擠掉了,靠邊站了。另外還有一副對聯(lián):“柴米油鹽水,老婆孩子雞”,就更生動地活現(xiàn)了校園的亂象。如今,“老中大”回憶前塵,無不啞然失笑。我這本拙作,部分文字就是在這值得回味的情景下寫的,所以肯定有水味,雞味倒未必有。書中的散文、隨筆,都跟人跟事跟書有關,唯獨跟景物似乎無關。論文則主要涉及文學和書法兩方面。
作者簡介
陳頌聲 學者、詩人、書法家,廣東省中山人,畢業(yè)于中山大學中文系。畢業(yè)后留校任教,曾任中山大學校報主編、中文系副主任。70年代著力搜集、研究華南地區(qū)早期的文學社團,文學活動狀況,填補了現(xiàn)代文學史研究中的某片空白;1984年創(chuàng)辦中文刊授中心,近20萬人報讀,被譽為“沒有圍墻的大學”;1997年首創(chuàng)電腦書法。
1991年以后,棲馳于粵港澳三地,任教于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又擔任過澳門同善堂中學校長。
先后為本科生講授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大學國文、寫作、沈從文研究、古代散文、文學理論與創(chuàng)作實踐、中國文化藝術史和中國書法藝術欣賞與技法等課程。為外國留學生講授漢字結構與書法藝術。為研究生講授中國現(xiàn)代文學專題、中國文學通論和當代中國文學研究概論。桃李遍于海內外。
多次在國內外舉辦個人書法展,詩歌、論文和書法作品常在各種報刊披載。個人出版著作有《星月詩蹤》、《陳頌聲書法作品集》和《澳門基本法手書長卷》。合編合著的有《黑板字藝術》、《創(chuàng)造社資料》、《陳毅詩詞選注》、《南國詩潮》、《魯迅論中國現(xiàn)代文學》和《大學語文》等。
現(xiàn)為澳門中國書藝會永遠創(chuàng)會會長、中山大學澳門校友會永遠會長、香港中文書法教育協(xié)會主席、澳門中國畫院副院長、澳門中華文化藝術協(xié)會副會長、中國硬筆書法協(xié)會藝術顧問、澳門寫作學會顧問、美國中國文化研究院院士、廣州文史研究館館員、廣東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和廣東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
書籍目錄
自序第一輯 心路詩語 第一節(jié) 短章 寄遠方友人 從瓊州抵肇慶 文明禮貌月小唱 雙魚湧浪硯銘 中國女排群英譜 書法理論研討會閉幕喜賦 周末即事 珠海市農科所小詠 書贈中山大學中文刊授學員 賀沿海十四城市書法聯(lián)展來澳門展出 名泉 秋日神游七星巖 程遠教授六十華誕志賀 夜半揮毫 澳門南灣戊寅冬夜 越野賽跑觀感 讀畫 滿腹云霞 小路曲 生平小結 健康寶典 第二節(jié) 小曲 園丁俯唱 丹霞山組曲 喜臨門 學友聚會紀事 香島校友羊城桂園相聚有感 希望重燃 廣州唱情 深圳石巖湖溫泉紀游 共扶犁 樂同游 筆硯圓舞曲 天河夜幕話友情 揀最晶瑩一顆 G告知B將別c離川人大塢感賦 龍關抒懷 題L與K聯(lián)手合作《游山四十歸來圖》 望月詞 硯邊曲 賀香島中學金禧校慶 賀澳門回歸并和池田大作 琶洲聚舊 把那記憶留住 戲贈屬牛老編輯 賀友人喬遷 ……第二輯 隨拾散談第三輯 書藝測議第四輯 文壇漫筆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二輯 隨拾散談 中山大學懷士堂 中山大學懷士堂經(jīng)過三個多月的精心裝修,目前終于竣工了。坐落在康樂園中心地帶、紅墻綠瓦、玲瓏剔透的這座小禮堂,古色古香之中,又增添了現(xiàn)代化的氣息,更顯得富麗堂皇。這本來是校園總體規(guī)劃中的工程之一,跟魯迅先生原不相干,但不知怎的,從心底里,我卻把兩者牽扯到一起來了。也許,是由于事情的巧合而引起的吧。 今年十月,剛好是懷士堂煥然一新的時候,又正是魯迅五十周年祭的日子。北京和全國各地為此將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廣東則早于八月中旬率先舉行了紀念魯迅逝世五十周年學術討論會暨廣東魯迅研究學會成立大會。會期長達五天,與會者近八十人。大家懷著崇敬的心情,一面緬懷逝者,一面交流研究心得,會開得嚴肅認真,寬松融洽,稱得上是一次難得的盛會。據(jù)說會議期間,有代表提議組織參觀當年魯迅在羊城涉足過地方,但未獲通過。原因自然很多,比如我們的懷士堂正在緊張施工,塵土飛揚?! ≌劦紧斞概c中山大學的關系,那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提到魯迅與當年屬于嶺南大學的懷士堂的關系,即使在康樂園這圈子里,也并非是盡人皆知的。魯迅光臨懷士堂的時間,是一九二七年的三月二十九日,距今快六十年了。他是應邀前來參加黃花節(jié)的紀念活動的,并在會上作了演說。關于黃花節(jié),記得在我們的少年時代,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節(jié)日,每逢這一天,學校都有集會,向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深致悼意。會上必唱的那首頌歌,結尾處的歌詞,依稀記得是:“黃花開,黃花落,斯人一去不復回。但愿四萬萬五千萬同胞齊起來,踏著先烈奮斗犧牲的血路,奮勇向前,奮勇向前!”相信這激越的歌聲,那天一定在懷士堂里回蕩。 ……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