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作者:胡建成 主編 頁數(shù):334
Tag標簽:無
前言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系統(tǒng)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任務,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作用,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武裝大學生,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體現(xiàn),是社會主義大學的本質特征,是黨和國家事業(yè)長遠發(fā)展的根本保證。然而,當今世界正在發(fā)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當代中國也正在發(fā)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思想多元化和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在新形勢下,如何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當今錯綜復雜的形勢,把握國際局勢的發(fā)展變化和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趨勢;如何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國情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客觀規(guī)律,增強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如何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肩負的歷史使命,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必須認真研究解決的重大而緊迫的課題?!皩W問”起源于“學習、問難”,知識的掌握不是靠“教”而是靠“問”出來的。
內容概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要使學生能有效地產生問題,形成解決問題的意識、習慣和能力,創(chuàng)造性地應答沒有遇到過的挑戰(zhàn),即所謂要能夠“在沒有問題的地方發(fā)現(xiàn)問題,在沒有答案的地方尋找答案”。為了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和《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以及黨的十七大有關文件精神,切實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以及說服力和感染力,我們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在廣大師生中征集篩選出了這100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熱點難點問題,經過悉心研究,形成了這一教學研究成果。 本書有四個較為顯著的特點:一是這些問題大多來源于學生,是當代大學生十分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因而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二是根據(jù)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新課程設置方案有關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是在認真研究教學內容和教學規(guī)律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的;三是以改革開放30年的偉大實踐為依托,吸收了黨的十七大以來的最新理論成果,力求體現(xiàn)出有關十七大報告的最新精神;四是集中了我校全體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智慧,是我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多年來教學經驗的總結。
書籍目錄
1 為什么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2 什么是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3 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給我們一些什么樣的行為準則和方法論原則?它們對大學生成人成才有何幫助? 4 當今科技革命、經濟文化發(fā)展、世界潮流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有哪些挑戰(zhàn)和啟示?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時代意義? 5 歷史發(fā)展的動力有哪些?這些動力之間的相互關系如何? 6 怎樣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關系?應該怎樣正確對待現(xiàn)代西方哲學對我國的影響?7 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實質上是社會活動主體在一定主觀意志支配下活動的規(guī)律,又該怎樣理解這一規(guī)律是客觀的呢? 8 為什么實事求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9 為什么現(xiàn)在更需要解放思想?10 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如何堅持以人為本? 11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深化對剩余價值理論的認識?12 怎樣認識社會主義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的兼容性? 13 怎樣認識知識經濟和“知識價值論”?14 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失業(yè)之間的關系如何?怎樣才能保持高增長、低通脹?15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能否實現(xiàn)真正的按勞分配?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如何結合起來?16 如何理解要把股份制作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xiàn)形式? 17 如何正確認識信用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怎樣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18 如何妥善處理好收人分配中效率與公平的關系?19 如何正確認識當代資本主義?20 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 21 社會主義的前途與命運如何?22 蘇聯(lián)解體的原因及歷史教訓是什么?23 如何估價社會主義的歷史地位?24 什么是共產主義?如何正確看待共產主義? 25 近代中國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6 近代中國歷次反侵略戰(zhàn)爭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7 如何評價帝國主義侵略在近代中國歷史上的作用?28 為什么中國不能走資本主義道路?29 為什么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有了共產黨中國的面貌就煥然一新?30 為什么說只有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發(fā)展中國? 31 如何評價“大躍進”運動?32 如何正確認識社會主義改造與社會主義改革的關系? 33 為什么會發(fā)生長達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怎樣才能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劇重演?34 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毛澤東思想是否過時了?35 當代大學生為什么要學習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36 如何客觀評價毛澤東及毛澤東思想?……
章節(jié)摘錄
為什么說只有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發(fā)展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經過艱辛探索而逐步開辟出來的,是一條實現(xiàn)中國繁榮富強和中國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確道路。只有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發(fā)展中國。只有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實現(xiàn)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第一,社會主義代表著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方向。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講過: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資產階級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tǒng)治中所創(chuàng)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任何一切時代創(chuàng)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資本主義社會取代封建社會是一種歷史進步,它極大地解放和發(fā)展了生產力。但是,在以私有制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社會里,存在生產資料私人占有與社會化大生產的矛盾。這一基本矛盾在資本主義社會范圍內是無法最終得到解決的,必然成為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桎梏。人類社會要繼續(xù)向前發(fā)展,就必須建立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從世界歷史長河看,只有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建立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才能解決生產資料私人占有與社會化大生產的矛盾,才能消除窮人與富人、窮國與富國的兩極分化。因此,社會主義代表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方向和進步潮流,社會主義終將取代資本主義。第二,中國不具備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國際國內條件。
后記
本書是嘉興學院2006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點課題。近年來,課題組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以實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新課程設置方案為契機,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組織廣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征集有關教學熱點難點問題,并在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篩選出100個教學熱點難點問題,集中社科部全體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智慧,形成了這一教學研究成果。參加本書編寫的老師有:陳水林、費錦紅、馮光、李華、徐偉、孔國保、孫保民、莊嘉雄、顧驊珊、張姣平、何愛華、張平、于波、康文龍、史晴、趙金飛、鄭根權、周慧芳、范麗娟、汪廣榮、張玉茹、湯翠娥、許惠芬、洪堅、茅金康、張芳、張春秀、趙伯祥、唐華琳、胥玲英、劉潤濤、丁連生、張向陽等。本書由趙金飛負責策劃和統(tǒng)稿。本書在編寫和出版過程中,得到了多方面的關心和支持。浙江理工大學的韓振亮教授為本書的編寫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中共嘉興學院黨委宣傳部、嘉興學院教務處對本書的出版予以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謝。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我們參閱了有關書報資料,汲取了許多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這些大多已在相關部分作了說明,但仍難免掛一漏萬,借此機會向原作者表示誠摯的謝意。由于學識和水平所限,書中難免有不當之處,敬請專家、同行和讀者批評指正。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