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山東方言詞綴研究

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齊魯  作者:宋開玉  頁數:463  字數:329000  

內容概要

漢語發(fā)展的歷史規(guī)律可以概括為:語音簡化、詞匯多音節(jié)化、語法手段的豐富和嚴密化。附加式構詞是漢語詞匯由單音節(jié)向多音節(jié)發(fā)展的重要方式。這種方式在語法方面豐富了構詞法的內容;在詞匯方面增加了大量的多音節(jié)詞語;詞綴中的后綴和中綴一般讀輕聲,而輕聲是漢語聲調的簡化形式。可見漢語詞綴的產生和發(fā)展,對于漢語語音、詞匯、語法的歷史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研究漢語詞綴,是漢語史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    漢語詞綴存在著明顯的地域差異。山東方言詞綴在官話方言中有一定的代表性?,F代山東方言詞綴系統(tǒng)在明清時期已經基本形成,但是由于以往缺乏系統(tǒng)的研究,我們對這一歷史時期山東方言詞綴的總體情況還缺乏了解。宋開玉同志的《明清山東方言詞綴研究》第一次描繪了明清山東方言詞綴的全貌,提供了漢語詞綴在山東地區(qū)的一個完整的歷史層面,并上溯其源、下述其流,使我們從一個地域了解漢語詞綴的歷史層面及其發(fā)展脈絡。本選題有開拓性價值,無論對于構建漢語詞綴的歷史,還是現代山東方言詞綴的研究,都有重要意義。     本書是關于研究“明清山東方言詞綴”的專著,書中結合選題內容特點,運用描寫語言學和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理論和方法,用“山東地方文獻資料與共時鄰境地方文獻”、“斷代與歷時”、“總體性概括與個體性列舉”、“描寫與理論闡述”四項結合的方法,以“逐個研究”、“分類歸納”、“系統(tǒng)總結”的思路,將明清山東方言詞綴由個體到類型、由類型到系統(tǒng),層層描寫剖析,并從中探討其發(fā)展演變的客觀規(guī)律,有理有據。

作者簡介

宋開玉,1964年12月生,山東日照人。文學博士。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副教授、副院長,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杜甫研究會理事、山東省語言學會理事。主要從事漢語史、唐代文學、古籍整理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出版專著《杜詩釋地》,參與編纂《全唐詩大辭典》(副主編

書籍目錄

序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研究的意義和目的  第二節(jié)  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第三節(jié)  研究引證文獻材料綜述第二章  漢語詞綴與近代漢語詞綴研究的現狀  第一節(jié)  漢語詞綴的性質及分類  第二節(jié)  近代漢語詞綴研究的現狀第三章  明清山東方言的詞綴(上)  第一節(jié)  阿、兀  第二節(jié)  老  第三節(jié)  大、二、第、初  第四節(jié)  打、巴第四章  明清山東方言的詞綴(中)  第一節(jié)  子  第二節(jié)  兒  第三節(jié)  頭  第四節(jié)  家、手  第五節(jié)  們、么第五章  明清山東方言的詞綴(下)  第一節(jié)  廝、漢、巴、的、精、鬼、當  第二節(jié)  打、拉、刮、登、法、待、變、查  第三節(jié)  磨、弄、騰、索、歪、劃、化、送、見  第四節(jié)  自、生、個  第五節(jié)  可、省、在、快、巧、辦、幫、掙結語附表主要引用文獻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jié) 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明清山東方言詞綴研究從對明清山東方言文獻資料的真實調查和分析入手,立足于漢語史詞綴研究已有成果的總結,立足于漢語語法史范疇內的方言歷史語法的研究,力圖對明清山東方言詞綴作系統(tǒng)的整理和分析,探討漢語詞綴發(fā)展的歷史,尋求漢語詞綴產生、發(fā)展和消亡的規(guī)律,推動漢語史研究的發(fā)展,豐富漢語研究學科的內容,拓展學科領域。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明清山東方言詞綴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其它方言區(qū)也應該展開類似的研究,這對深化漢語詞綴的整體研究具有深遠的意義。
  •   這本書較詳細的介紹了漢語中詞綴相關知識,是學習詞綴必讀的書。
  •   還沒來得及細看,對方言詞綴研究的人應該有幫助
  •   書面有污點,頁角有折損。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