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6 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 作者:金昭,阿勒得爾圖 主編 頁數(shù):562
內容概要
《蒙古民族發(fā)祥地考論》一書所討論的是蒙古發(fā)祥地室韋的地望問題。《魏書》、《舊唐書》、《新唐書》、《史集》、《多桑蒙古史》等中外歷史巨著所透露出的極富穿鑿力的大量信息,都在互相印證著蒙古民族發(fā)祥地在額爾古納河畔的“室韋之說”。以國學大師王國維為代表的國內學者,以日本白烏庫吉為代表的國外學者就‘‘室韋之說’’進行了長達近一個世紀的研究、考證和探討,見仁見智的學術思想和學術觀點如繁星閃爍天空、如彩虹映照江河,紛呈異彩,大放光芒。然而,這些有深度、有力度、有真知灼見的論文散見于近百年的報刊,有的甚至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未能在當前的學術活動和文化建設中發(fā)揮應有的作用。諸如厲史學家方壯猷先生于1936年發(fā)表在《輔仁學志》上的《室韋考》就是一例,輔仁大學不復存在,《輔仁學志》亦不復存在。查當年《輔仁學志》猶如大海撈針,其難可見矣。阿寅勒民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同仁費時3年,最終在內蒙古社會科學院劉蒙林先生處得《輔仁學志》瑰寶,使方先生的《室韋考》拂去塵埃,重見天日。
作者簡介
金昭,高級經濟師,工學碩士。曾任滿洲里市副市長、扎蘭屯市委書記,現(xiàn)任呼倫貝爾市副市長。
俄羅斯·獨聯(lián)體研究中心研究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開放型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吉林工業(yè)大學兼職教授,哈爾濱理工大學兼職教授。
書籍目錄
序室韋考室韋考黑車子室韋考室韋考談室韋與古代蒙古人的衣食住行和喪葬習俗從額爾古納松林到成吉思汗的崛起北朝至唐末五代室韋部落的構成南北朝隋唐時期室韋地域考室韋的習俗論述關于室韋語言的幾個問題北朝至唐末五代時期室韋的物質民俗及其經濟類型的轉變室韋——韃靼研究概況關于室韋的來源三十姓韃靼與室韋的關系室韋的經濟和社會狀況室韋地理再考辨室韋基本史料辨析棘鞨、室韋及其文化室韋部落新探對蒙古族起源于“蒙兀室韋”說的質疑室韋地理考述室韋民族共同體類型北魏至隋唐室韋的經濟類型和社會性質初探室韋的族源和各部方位室韋族源問題之管見室韋族瑣談試論室韋諸部都是蒙古族源室韋地理新探室韋的族源室韋考辨室韋的起源室韋及其先人和我國各族的關系遼金時期的黃頭室韋關于勘證室韋、蒙兀室韋、蒙古的幾點看法室韋的冶鐵問題隋唐時期室韋區(qū)域東至考東后貝加爾地區(qū)的室韋文化源流及其成分室韋地理考補隋唐時代陰山地區(qū)的室韋烏介可汗“走依和解室韋”考東魏至唐時期室韋與中原皇朝及毗鄰民族的關系阿穆爾河沿岸地區(qū)的北室韋黑車子室韋問題重考錫伯先民大黃頭室韋追隨耶律大石西遷初探古代室韋、蒙古族體育活動的特點及影響從室韋文化源流談及蒙古族科爾沁文化形態(tài)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室韋考 [日]白鳥庫吉——南北朝、隋唐時代的室韋 南北朝時代的室韋 室韋的名稱始見于《魏書》,所以能夠確定這個民族在北魏時代即為漢人所知。當時其疆域并沒有那么廣闊,這個名稱是從漢人那里逐漸傳播了出去。在《魏書》里,室韋和柔然是兩個有區(qū)別的民族,在后世的記錄里,其名稱也有被混淆的情況。因此,探究室韋民族本源時,依據(jù)《魏書》原文進行考證應比較準確。有幸此書中記載著從和龍到室韋的行程,可據(jù)此推定它的方位如下: 室韋國在勿吉北千里,去洛六千里,路出和龍北千余里入契丹國,又北行十日至啜水,又北行三日有蓋水(《北史》卷94《室韋傳》作善水),又北行三日有犢了山,其山高大周回三百余里,又北行三日有大水,名屈利,又北行三日有刃水,又北行五日到其國,有大水,從北而來,廣四里余,名捺水,國土下濕(《魏書》卷100)?! 〈宋哪┪菜鲛嗨橇鹘浭翼f國的一條大河,漢人學者認為是現(xiàn)在的嫩江,還有泰西的東洋學者中,像Klaproth氏也考定其為嫩江(Tableaux historiques delAsie.P.91),然而從魏的和龍(即現(xiàn)在的朝陽)北行1000余里,27天路程之處有條寬4余里的大河,自不用說一定是指現(xiàn)在的黑龍江,以前把其視為嫩江的錯誤無意中被推翻。我想坪井博士曾經在《古朝鮮三國鼎力形勢考》(《史學雜志》第35號,第33頁)中把捺水考定為黑龍江,也是基于上述考察的結果,我們在《東胡民族考》(《史學雜志》本卷所收)中贊成坪井博士的觀點也是基于此?! ?/pre>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