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5 出版社:紅旗出版社 作者:薛學共,黃小用 頁數(shù):342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介紹了周恩來的政治智慧,軍事智慧,謀略智慧,領(lǐng)導智慧,外交智慧,人格智慧,應(yīng)變智慧,統(tǒng)戰(zhàn)智慧、伯樂智慧等?! ”緯η笕轿坏胤从吵鲋芏鱽碇猿晒Φ某褐腔酆托鄄糯舐?,再現(xiàn)他的完美形象。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政治智慧 一、“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二、“面壁十年圖破壁” 三、“革心”與“革新” 四、“我認定的主義是一定變不了” 五、“干革命不必自我” 六、“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七、“我是忠于黨,忠于人民的!我不是投降派!” 八、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第二章 軍事智慧 一、“沒有革命軍,軍閥是打不倒的” 二、首創(chuàng)中國工人武裝起義的成功記錄 三、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光榮締造者之一 四、先有農(nóng)村紅軍,后有城市政權(quán) 五、破“圍剿”巧布迷魂陣 六、遵義會議:恩來起了重要作用 七、“三人團”的團長 八、直羅鎮(zhèn)的“奠基禮” 九、毛澤東的第一軍事助手——轉(zhuǎn)戰(zhàn)陜北 十、毛澤東的第一軍事助手——戰(zhàn)略決戰(zhàn) 十一、建設(shè)強大的國防第三章 謀略智慧 一、秘密戰(zhàn)線的掌舵人 二、逼蔣抗日:轉(zhuǎn)變時局的樞紐 三、抗戰(zhàn)前夕的五次談判 四、堅持在陪都重慶 五、千古奇冤 江南一葉 六、重慶的艱難談判 七、解放前夕的和平談判第四章 領(lǐng)導智慧 一、中國的總管家 二、經(jīng)濟建設(shè)居于首要的地位 三、大禹傳人:要使江河都對人民有利 四、托舉“兩彈一星”的巨人 五、說真話、鼓真勁、做實事、收實效 六、向四個現(xiàn)代化的宏偉目標前進 七、先抓吃穿用,實現(xiàn)農(nóng)輕重 八、交通運輸要便利起來 九、暫不收回香港 十、一切為了臺灣的回歸第五章 外交智慧 一、為新中國外交奠基 二、在莫斯科簽約 三、日內(nèi)瓦會議上的“周恩來外交” 四、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誕生 五、倡立求同存異的萬隆精神 六、把友誼之路鋪向非洲 七、中法建交 八、撥動小球轉(zhuǎn)大球 九、實現(xiàn)中日邦交正?;诹?人格智慧 一、俯首甘為孺子?!《?、一身正氣,兩袖清風 三、處處時時關(guān)心別人 四、嚴守紀律,作風民主 五、剛?cè)岵簢辣采w下的一座火山 六、博學勤思,以才輔德 七、重義守信的謙謙君子 八、立黨為公顧全大局 九、嚴于律已,寬于待人第七章 應(yīng)變智慧 一、古玩生意商 二、周公談笑破敵謀 三、借道南天王 四、智斗張國燾 五、緊急處理東北軍的內(nèi)亂 六、化險為夷,有驚無險 七、“廣交會”的保護神 八、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八章 統(tǒng)戰(zhàn)智慧 一、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 二、宗教界的朋友 三、風雨同舟 四、情暖僑胞 五、他就是我心中的上帝 六、相逢一笑混恩仇 七、爭取李宗仁回國 八、相識滿天下 九、合縱連模之術(shù)第九章 伯樂智慧 一、為知識分子脫帽加冕 二、師生情誼深似?!∪?、知識分子的貼心人 四、文藝界的知音知己 五、重視體育、尊重體育人才 六、改革教育難題——改革、求是 七、選賢任能,唯才是舉 八、大樹參天護英華(一) 九、大樹參天護英華(二)主要參考文獻資料書目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政治智慧 一、“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立志是一個人成功的前提,只有志存高遠,才能讓人礪志不息。立志可以使人有所追求,生活便有了方向,奮斗才有了目標。周恩來在他的少年時代,就立下了宏偉的志向,這就是偉人的成功之始?! “咨胶谒年P(guān)東大地,曾留下了一代偉人少年求學的足跡?!盀橹腥A崛起而讀書”的稚嫩童聲,道出了少年周恩來不凡的志向,也從此開始了他尋求救國之路的起點。 1910年春天,12歲的周恩來隨同回淮安探親的三伯父周貽謙來到東北讀書。這在周恩來的生活中是一個重要的轉(zhuǎn)折點。周恩來后來曾回憶說:“12歲的那年,我離家去東北。這是我生活和思想轉(zhuǎn)變的關(guān)鍵。沒有這一次的離家,我一生一定也是無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輩一樣,走向悲劇的下場?!薄 ∽鳛榈蹏髁x列強爭奪焦點的東北,給少年的周恩來帶來了異常強烈的刺激。正是在這里,激發(fā)了他愛國主義的熱情。周恩來到東北后,先在鐵嶺縣銀州鎮(zhèn)的銀崗書院讀了半年書,然后轉(zhuǎn)入奉天(即沈陽)第六兩等小學堂,該校在辛亥革命后改名為奉天東關(guān)模范學校。這所學校是1910年春“廢科舉,興學?!钡某绷髦信d辦起來的一所學校。這所學校除教一些經(jīng)書外,能常給學生介紹西方資產(chǎn)階級的“新學”。課程包括修身、國文、算術(shù)、歷史、地理、格致、英文、圖畫、唱歌、體操數(shù)十門。這些課程給少年的周恩來展現(xiàn)了一個新天地。他在學校里學習非常勤奮刻苦,各門功課都名列前茅?! ?jù)記載,他在東關(guān)模范學校讀書期間,有一位叫高戈吾的歷史老師,常給同學們講述歷史上民族英雄的故事,痛陳國家弱小被眾列強所欺辱的時局,鼓吹反清革命,把章太炎的文章和同盟會的刊物以及時事報刊介紹給他們閱讀,還特別把鄒容所著的《革命軍》小冊子借給了周恩來。還有一位姓毛的地理老師,傾向于康梁的維新思想,也常常向周恩來介紹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的書籍。深受兩位老師的影響,周恩來開始關(guān)心國事并從此養(yǎng)成了讀報的習慣,從報紙書刊中,他了解到有關(guān)民族危機、清朝腐朽和人民苦難的許多事情,也了解到了一些像鄒容那樣的年輕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家英勇斗爭、流血犧牲的感人事跡,也從中接受了資產(chǎn)階級的民主主義思想以及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愛國主義和進取精神。他常和老師同學一起討論危急的時局以及如何救國和宣傳救亡的問題,當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消息傳到學校后,他就立即剪去了辮子,以表示對清王朝的決裂?! ∈罴僦?,他隨一位同學到了沈陽南郊沙河南岸的魏家樓子。這位同學的爺爺,是一位在鄉(xiāng)里教私塾的滿懷憂國憂民之心的老人,領(lǐng)著他們目睹了當年日俄戰(zhàn)爭的舊戰(zhàn)場。老人由于心情異常激憤,手捋銀髯,仰天長嘆,為他們吟詠了這樣的詩句: “登彼龍山兮山巔, 望彼河水兮潺潺?! 浖壮侥曩馍裢?, 想日俄戰(zhàn)兮心酸?!薄 拔嵋焉谒官忾L于斯, 恨不能翱翔兮五湖煙。 今吾老兮有何志愿? 圖自強兮在爾少年!” 這一切都無不激勵著少年的周恩來,要為救國紓難而發(fā)憤讀書。不像別的孩子,此時的周恩來就似乎已確實知道為什么要讀書以及怎樣去讀書。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就已表現(xiàn)出高尚的志向、濃烈的愛國情感和引人注目的才能。有一次,東關(guān)模范學校的魏校長(當時兼為修身課的老師)在課堂上問同學們:“讀書是為了什么?”當時,有的同學回答“為光耀門楣而讀書”,有的回答“為明禮而讀書”,也有的回答“為個人的前途而讀書”,還有的回答是“為家父而讀書”。當問到周恩來時,他的回答卻語驚四座:“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魏校長聽后大為震動,一個孩子能有這等抱負、這等氣魄,真是難得啊。他禁不住連聲稱贊道:“好啊!好??!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同學們,有志者當效周生?!薄 拇藭r開始,周恩來立下“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宏偉志向,就一直像一團烈火一樣燃燒在他的心中,成為他經(jīng)久持續(xù)的動力,激勵著他更加努力學習,不斷進行探索。“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是周恩來學生時代的主旋律。一個人的事業(yè)成功與否,與他在少年時代的立志是否崇高遠大有著直接的關(guān)系。周恩來的偉大事業(yè),其基礎(chǔ)就建立在少年時代的遠大志向上。他其后在南開讀書時,還寫有一篇《尚志論》的作文,文中有言:“故立志者,當計其大舍其細,則所成事業(yè)當不至限于一隅,私于個人矣。”并例舉有志者當效“探新大陸的哥倫布”、“豎自由旗之華盛頓”、“聞雞起舞之劉昆”、“擊楫中流之祖逖”。充分表明了周恩來當時立下的就是公而忘私,為國為民的鴻鵠之志?! ?912年10月,周恩來寫了一篇作文:《奉天東關(guān)模范學校第二周年紀念日感言》,就明顯表達了他“教育救國”的思想。文章的中心就是:中國要圖富強,就應(yīng)該從根本做起,把教育辦好。他在文中寫道: “吾全校之諸同學乎。吾人何人,非即負將來國家責任之國民耶?此地何地,非即造就吾完全國民之學校耶?圣賢書籍,各種科學,何為為吾深究而悉討?師之口講指畫,友之朝觀夕摩,何為為吾相切而相?非即欲吾受完全教育、成偉大人物、克負乎國家將來艱巨之責任?以將來如許之重負,基礎(chǔ)于小學三四年中,同學,同學,宜如何奮勉,始對之而不愧哉?” “吾校司教育之諸公乎。諸公為國家造人才,當殫其聰明,盡其才力。求整頓宜重實際,務(wù)外觀先察內(nèi)容。勿自隳行檢,以失人則效;勿鋪張粉飾,以博我名譽;更勿投身政界黨會,謀利營私,以紛擾其心志,而日事敷衍。校長為學生擇良教材,教習為學生謀深造就。守師嚴道尊之旨,除囂張浮躁之習。注重道德教育,而輔之以實利美感,更振之以軍國民之精神。教育美滿,校風純正,則此紀念日乃可因之而永久?!薄 ∵@篇《感言》,立意新穎,言簡意賅,論說精辟,語重心長,字里行間充滿著遠大的志向和愛國的激情。國文老師閱后,大喜過望,備受鼓舞,他在文末批寫道:“教不如此不足以言教,學不如此不足以言學,學校不如此不足以言學校,文章不如此不足以言文章?!薄靶拈L語重,機暢神流。”此文不久被奉天舉辦的教育成績展覽會作為甲等作文展出,并收入《奉天教育品展覽會國文成績》一書。后來上海進步書局出版的《學校國文成績》和上海大東數(shù)據(jù)出版的《中學生國文成績精華》二書也先后收錄了這篇作文?! ?917年,周恩來于南開學校畢業(yè)后,準備赴日本留學,他特地從天津回沈陽母校與那里的師生告別,臨別時他給一位同學寫下了這樣的臨別贈言:“志在四方,愿相會中華騰飛世界時。”這位同學一直把這個題字保存了四十余年,直到1957年還給了時為國務(wù)院總理的周恩來,兩個老同學終于在解放了的新中國重逢相會,正如題字所言,掙脫了重重枷鎖的中華巨龍開始昂首騰飛了?! 《ⅰ懊姹谑陥D破壁” 立志有恒,方能匡時救世。達摩十年面壁,苦苦修煉,破壁之日終成就一代高僧。周恩來的“面壁十年圖破壁”,就是要求自己像達摩那樣面壁苦學,求得“濟世”的本領(lǐng)。自強不息的努力,這就是周恩來成功的基本條件?! ?913年,15歲的周恩來因伯父周貽賡的工作變動,離開了沈陽奔赴天津,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進天津南開中學。天津是華北的大商埠,西衛(wèi)北京,東扼渤海,它的地理位置使得近代以來各國列強對之垂涎三尺,也就成為了較早開放的門戶。在天津近代工業(yè)興起較早,新式教育也居于比較先進的地位。南開中學是一所四年制的學校,是完全仿照歐美近代教育制度建立起來的。校長張伯苓是一位著名的愛國教育家。南開校風以“嚴肅、莊重”而著稱。學生一進校門,就有一面大鏡子懸與左側(cè),以供端正儀容之用。鏡上還銘刻有醒目的“告誡之言”: 面必凈 發(fā)必理 衣必整 鈕必扣 頭容正 肩容平 胸容寬 背容直 氣象:勿 傲 勿 暴 勿 怠 顏色:宜 和 宜 靜 宜 莊 周恩來之一生風度翩翩,儀表不凡,彬彬有禮,莊重大方,性格和藹,平易近人,就是在南開養(yǎng)成的好習慣。他從1913年8月入學,到1917年6月畢業(yè),在南開學習了整整四年時間。對南開周恩來有著特別深厚的感情,他說:“我每次來至天津,總是告訴我過去的師友說,我還是感謝南開中學給我那些啟蒙的基本知識,使我便可能尋求新的知識,接觸新的知識?!敝芏鱽碓谀祥_求學的四年,災(zāi)難深重的中華民族的處境正日漸惡化,清王朝完結(jié)之后,政府仍是每況愈下,混亂在中國蔓延,外強的威脅日趨嚴重。隨著他年齡的增大和對國情的加深了解,他的憂國憂民心情更加激烈了。當時周恩來所寫的一首政治評論詩,明顯反映了他的心情?! ∶C4蟮仄痫L云, 舉國昏沉豈足云, 最是傷心秋又到, 蟲聲唧唧不堪聞?! ≡谒@個時期的作文中,也隨處可見這類悲憤的心聲。他說,“嗚呼!處今日神州存亡之秋,一發(fā)千鈞之際,東鄰同種,忽逞野心,噩耗傳來,舉國騷然,咸思一戰(zhàn),以為背城借一之舉,破釜沉舟之計。一種愛國熱忱,似已達于沸點?!彼慷脮r艱,憂國憂民,由愛國心切,轉(zhuǎn)化為學習的動力。他對個各門功課精進鉆研,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有記載他在南開期間,“全校文試,奪得首席。習字比賽,復列其名。長于數(shù)學,往往于教授外,自出新法,捷算賽速,兩列其茅?!?/pre>編輯推薦
領(lǐng)導一個最貧窮的大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shè),需要有超世的才能和絕倫的智慧。而這種才能和智慧,只有“全天候”的總理,日理萬機的總管家,本世紀罕見的偉人周恩來才具備。毛澤東稱贊周恩來道:“還是我們的總理啊,上至國家大事,下到服務(wù)員的工作都關(guān)心到了。”美國前總統(tǒng)尼克松說:“周恩來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本世紀罕見的偉人!”日本前善相田中說:“周恩來不拘泥于一件事情,而是抓住大局,高瞻遠矚,推進談判,僅此一點就不能不使人感動。這個人不愧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庇骷医芸?middot;威爾遜說:“如果說毛澤東是一個英明但又會犯錯誤的航海家,那么,周恩來就是個耐心的水手長,他保證輪機的正常運轉(zhuǎn)。”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