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的政府責任研究

出版時間:2011-7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張邦輝  頁數(shù):247  

內容概要

  社會以公正為最高價值追求目標。社會保障關系到所有公民的基本權益,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至關重要。社會保障并非現(xiàn)代國家中的單一制度存在,它與一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法律制度、道德倫理等諸多方面密切相關。在現(xiàn)代民主政治和市場經濟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社會保障制度建構要面臨復雜的價值選擇。

作者簡介

  張邦輝,男,生于1966年3月,法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重慶大學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長,中華名辯盟副會長,公開發(fā)表論文40余篇,作為副主編出版教材1部,參編2部,主持省部級等科研項目9項,獲全國統(tǒng)計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二等獎、重慶市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等省部級獎勵和表彰。

書籍目錄

緒論一 研究意義二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綜述三 研究方法和價值立場(一)理論分析原則--綜合政治、經濟、文化諸多因素進行分析(二)分析研究基本方式--理論與現(xiàn)實綜合考量(三)基本價值觀念四 本書總體概述第一章 社會保障理論概述一 社會保障概念分析(一)社會保障的定義(二)社會保障與社會福利二 社會保障的本質(一)人類需要社會保障的基本緣由(二)社會保障的公共產品性質三 社會保障制度的價值與功能(一)社會保障制度的價值(二)社會保障制度的功能四 強化政府責任是現(xiàn)代社會保障理論與實踐的必然趨勢(一)從社會保障到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障的體系化發(fā)展(二)現(xiàn)代社會保障制度中政府責任承擔方式的法制化(三)從恩賜走向權利--對政府社會保障責任的強化(四)強化社會保障的政府責任與個人承擔自己責任并行不悖第二章 社會保障政府責任基礎理論與實踐考察一 社會保障實踐中政府責任的歷史演變(一)社會保障責任變遷的基本脈絡(二)新中國社會保障責任的變遷過程二 社會保障責任的理論流派及其核心問題關注(一)各理論流派及其基本主張(二)對國家干預的態(tài)度(三)爭論的核心問題三 社會保障政府責任制度建構的影響因素(一)政府介入社會保障問題關涉的基本因素(二)對社會保障政府責任制度建構影響巨大的倫理信念因素(三)社會規(guī)則有效性因素對社會保障政府責任制度運行的影響四 社會保障機制及其責任主體分析(一)社會保障機制概述(二)社會保障各責任主體之間的責任分擔與平衡五 強化社會保障政府責任的法律意義(一)建立責任政府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二)責任政府的建設需要法制保障第三章 社會保障政府責任的法理分析一 政府責任的基本內涵及特點(一)責任的語義分析(二)社會保障的責任觀(三)社會保障政府責任的有限性二 政府責任的合法性基礎--社會保障權(一)社會保障權的人權屬性(二)哪些人應當?shù)玫綆椭?-兩種社會保障價值觀(三)市場經濟背景下強化社會保障權利屬性的重要意義三 政府責任范圍確立的前提--回歸社會保障終極價值公正的原本內涵(一)權利優(yōu)先于利益計算(二)公平不等于公正--公正與公平之辨析(三)強化人道主義是社會保障公正觀應有之義(四)強化社會保障權并不意味著無限制地提高社會保障水平(五)以權利為核心的公正原則在現(xiàn)代社會保障制度中的體現(xiàn)四 政府是以公正為終極價值的社會保障的首要責任主體(一)政府的合法性決定了其必須承擔維護社會公正的責任(二)慎重對待公共服務市場化的程度和范圍(三)強化政府在社會保障問題上的責任承擔具有現(xiàn)實的合理性(四)強化以維護公民權利為核心的社會保障政府責任承擔五 社會保障政府責任機制的建構(一)構建社會保障政府責任機制的必要性(二)其他社會制度對社會保障責任制度構建的作用(三)政府責任承擔的柔性約束機制(四)政府責任的行政法制建構第四章 中國社會保障現(xiàn)存問題分析與政府責任定位一 世界各國社會保障責任模式及改革現(xiàn)狀(一)世界各國社會保障責任承擔模式(二)國際社會保障面臨的問題及改革趨勢二 中國社會保障政府責任承擔面臨的歷史和現(xiàn)實問題(一)社會轉型對中國社會保障政府責任的影響(二)歷史和政治傳統(tǒng)因素對中國社會保障政府責任承擔的影響(三)中國獨特的社會現(xiàn)實對政府社會保障責任承擔帶來的挑戰(zhàn)三 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現(xiàn)存問題分析(一)社會保障管理體制存在著合法性與合理性的雙重爭議(二)社會保障監(jiān)督機制不健全造成政府行政缺位與越位并存(三)社會保障的公眾參與機制不完善導致社會沖突和矛盾大量累積(四)權利救濟制度滯后和不科學使得公民社會保障權利異化甚至名存實亡(五)行政問責制度亟待建構和完善四 中國社會保障政府責任的定位(一)承認政府責任的有限性和兜底性,確立責任分擔機制(二)合理區(qū)分社會保障與社會福利,適度選擇水平標準,保持政府維護公平能力的可持續(xù)性(三)理清積極責任與消極責任,使政府"有所為","有所不為"(四)明確政府責任承擔基本形式第五章 中國社會保障政府責任制度改革對策及建議一 健全社會保障政府責任相關法制,依法保障公民的社會保障權(一)修改憲法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無差別的社會保障權(二)制定《社會保障法》,明確政府責任,落實社會保障權(三)建立和健全社會保障公共參與制度,強化政府責任監(jiān)督二 建立健全行政問責制,制約政府在社會保障中的缺位與越位(一)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二)建立健全行政問責制三 建立健全社會保障權利救濟機制,真正保障公民社會保障權四 建立強有力的社會保障監(jiān)督機制五 打破城鄉(xiāng)二元結構,實現(xiàn)社會保障城鄉(xiāng)統(tǒng)籌六 促進非政府組織發(fā)展,為社會保障完善和發(fā)展提供支持(一)是促進社會管理而非爭權--加強對非政府組織發(fā)展認識觀念的轉換(二)從管制走向服務--促進非政府組織發(fā)展的政府工作理念的轉換(三)建立健全非政府組織法律體系--促進非政府組織發(fā)展的關鍵因素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社會保障的政府責任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