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3 出版社:立信會計出版社 作者:文史哲 編 頁數(shù):439 字數(shù):275000
前言
在這個越來越紛雜的世界,我們于喧囂和浮躁中尋求平和,也越發(fā)不明白,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難?科技越來越先進,但煩惱越來越多;我們努力地生活,生活卻越過越不快樂。尋覓那把打開快樂之門的鑰匙,卻原來早在兩千多前,莊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煩惱,留下解惑的“圣經(jīng)”——《莊子》(《南華經(jīng)》)?! 〖氉x《莊子》,它告訴我們:人可以用另一種方式逍遙天地,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生命。雖然這另一個方式和另一個角度,都來自“古代世界”對現(xiàn)實世界的“觀察”,離我們很遙遠,但每次接觸到這個世界,我們都會感到它是那么熟悉、親切和清新?! “蹴缁趾甑乃枷?,恣肆徜徉的文章,在莊子的言論中,在他所講的故事中,無不蘊含著誘人回首的意境和耐人尋覓的曲徑。這些意境和曲徑,粗粗觀覽,是那么隨意和放縱,把人引上九天,似乎日月星辰都可運于掌心把玩;細細品味,又是那么精細和玲瓏,好像是縝密思緒和纖纖玉指共同編繡出來的錦絹。 今天,人們所看到的《莊子》,是經(jīng)西晉郭象刪訂而流傳下來的。漢代《莊子》有五十二篇十余萬字,這種五十二篇本到魏晉時期仍然較為常見。魏晉時玄風盛行,莊學漸起,為《莊子》作注者多達數(shù)十家,但這些注莊者往往根據(jù)自身對莊子的理解和個人喜好,對《莊子》一書的篇目做了一定的刪改,從而形成了多種多樣的《莊子》版本。郭象以前,主要的《莊子》版本有崔撰本、向秀本、司馬彪本、李頤本。其中崔撰本、向秀本為二十七篇(向秀本一作二十六篇,一作二十八篇),司馬彪本五十二篇,李頤本三十篇?,F(xiàn)在人們所看到的晉朝郭象的三十三篇本,是郭象在五十二篇本的基礎(chǔ)上吸收各家尤其是向秀莊子學成果之后刪訂的,是郭象對司馬彪五十二篇本“以意去取”,并刪去其中“十分有三”之后的結(jié)果。經(jīng)過郭象刪訂的《莊子》,無論從篇章還是字句方面,都更為精純。由于他吸收和借鑒了向秀及當時各家之注,并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了自己頗富改造性的獨特詮釋,故為歷代所推崇,逐漸成為定本,流傳至今?! ?000>>莊子白話全譯前言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的導(dǎo)讀是對《莊子》各篇思想的總結(jié)和梳理,讓讀者對莊子的核心思想有一個總體的把握,使《莊子》更加清晰易懂。譯文字斟句酌,不僅保證準確無誤,還力圖還原莊子汪洋恣肆的語言特色,能幫助讀者更深刻地了解莊子的思想,其間的精妙故事,為人處世上或許于讀者會有感悟和幫助。
書籍目錄
內(nèi)篇
逍遙游
齊物論
養(yǎng)生主
人間世
德充符
大宗師
應(yīng)帝王
外篇
駢拇
馬蹄
胠篋
在宥
天地
天道
天運
刻意
繕性
秋水
至樂
達生
山木
田子方
知北游
001002>>莊子白話全譯目錄<<
雜篇
庚桑楚
徐無鬼
則陽
外物
寓言
讓王
盜跖
說劍
漁父
列御寇
天下
章節(jié)摘錄
莊子作為道家重要人物,以其特殊的理論形態(tài),用與儒、法、墨等不同的思想強調(diào)清凈無為。正言若反,透過寓言敘述表述理念,在老子的無為不爭思想下,架構(gòu)出獨屬于莊子的特殊形態(tài)的道家哲學觀念。 感知有限,是因為我們離現(xiàn)實太近,為了增大和現(xiàn)實世界的距離,達到逍遙于物外,任天而游于無窮,首先要堅持無為,要達到無名、無功、無用、無己,超越一切名譽和功利。如果不能超于功名利祿,那么心意就不能自正,就會使自己的生命意向受到拘束而喪失真性。這樣,不但不能達于逍遙,還會被外物所累而使自己的原始生命本身受到損害。所以,“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這便是無才之德,是無為之德的具體表現(xiàn)。其次還必須無待,鵬之九萬里雖為大,但必待大風而后行,此為有待,不能達于逍遙。等待其實就是一種希望,起碼可以說,等待就是因為希望的存在。0000>>莊子白話全譯內(nèi)篇
編輯推薦
在充滿競爭和誘惑的現(xiàn)代社會,不斷汲取知識的營養(yǎng),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已成為大多數(shù)人的共識。散文作為文學殿堂中一種舉足輕重、影響廣泛的文體,是人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之一。因為優(yōu)秀的散文,是文學大師們至情至性的杰作,它們或謳歌自然,或解析社會;或贊頌真善美,或鞭撻假惡丑,其優(yōu)美文辭的背后,總是蘊蓄或闡釋著深刻的自然或社會哲理,給人以思想上的啟迪和行為上的觀照。一個人在其一生中,閱讀若干篇文辭優(yōu)美、思想深邃的散文,不僅可以開闊自己的視野,拓寬自己的知識面,還可以凈化自己的思想,蕩滌自己的心靈,從而擺脫塵世觀念的侵染,使自己的思想進入一個高尚博大的境界,以此靜觀社會,審視人生,檢視自己的言語和行為,使自己的人生臻于完美。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