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5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作者:孫秋野,柳昂,王云爽 編著 頁數:306 字數:479000
前言
虛擬儀器技術是由計算機技術、測量技術和微電子技術高速發(fā)展而孕育出的一項革命性技術,是用戶在通用計算機平臺根據測試任務的需要來定義和設計儀器的測試功能,其實質是充分利用計算機來實現和擴展傳統儀器功能。虛擬儀器是虛擬技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虛擬儀器的實質是利用計算機顯示器的顯示功能來模擬傳統儀器的控制面板,以多種形式表達輸出檢測結果;利用計算機強大的軟件功能實現信號數據的運算、分析和處理;利用I/O接口設備完成信號的采集、測量與調試,從而完成各種測試功能的一種計算機儀器系統。使用者用鼠標或鍵盤操作虛擬面板,就如同使用一臺專用測量儀器一樣。早期的虛擬儀器技術主要用于軍事、航空、航天等領域和科研院所,現在已經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了工廠及其他的民用場合。LabVIEw是實驗室虛擬儀器集成環(huán)境(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workbench)的簡稱,是美國國家儀器公司(NationalInstruments,NI)推出的一種基于“圖形”方式的集成化程序開發(fā)環(huán)境,是目前國際上惟一的圖形化編程語言。也是目前應用最廣、發(fā)展最快、功能最強的圖形化軟件開發(fā)集成環(huán)境。由于LabVIEW是利用流程圖來完成測試任務,基本上不用寫程序代碼,這大大降低了對LabVIEW的使用者編程能力的要求,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拓寬了LabVIEW使用者的范圍,各個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都可以使用它來進行開發(fā)。LabVIEw8.5是目前NI公司推出的LabVIEW的最新版本,它的發(fā)布大大縮小了軟件的易用性和強大功能之間的差距,更使其應用于測量和從測量中獲取有用信息的過程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更準確、更迅速。
內容概要
本書從入門的角度循序漸進地講解了LabVIEW 8.5的基本應用技術,通過理論與實例相結合的方式,深入淺出地介紹了LabVIEW 8.5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大量詳實的例子都給出了具體的創(chuàng)建過程和程序具體的運行過程,使讀者在學習中感到輕松易懂。 全書共分12章,每個章節(jié)都配有實例,讀者可以快捷地掌握LabVIEW 8.5的基礎知識和編程方法。本書適用于各個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
書籍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G語言與虛擬儀器概述 1.1.1 G語言的概念 1.1.2 虛擬儀器的概念 1.1.3 虛擬儀器的構成及其分類 1.2 LabVIEW概述及應用 1.2.1 LabVIEW概述 1.2.2 LabVIEW的應用 1.2.3 LabⅥEW 8.5新特性 本章小結第2章 LabVIEW 8.5開發(fā)環(huán)境 2.1 LabVIEw系統安裝 2.2 LabVIEW啟動 2.3 LabVIEW編輯界面及系統菜單 2.3.1 LabVIEW的編輯界面 2.3.2 LabyIEW的系統菜單 2.4 LabVIEW選板 2.4.1 工具選板 2.4.2 控件選板 2.4.3 函數選板 2.5 LabVIEW幫助系統 本章小結第3章 基本操作——創(chuàng)建、編輯與調試 3.1 LabVIEW的基本概念 3.2 創(chuàng)建VI 3.2.1 創(chuàng)建方法 3.2.2 創(chuàng)建實例 3.3 編輯VI 3.3.1 選擇對象 3.3.2 移動對象 3.3.3 刪除和復制對象 3.3.4 調整對象大小 3.3.5 標簽對象 3.3.6 字體、字形和文本 3.3.7 編輯連線 3.3.8 對象的大小、對齊和分布 3.3.9 組合和鎖定對象 3.3.10 為對象上色 3.4 調試VI 3.4.1 錯誤信息 3.4.2 加亮執(zhí)行 3.4.3 單步執(zhí)行 3.4.4 斷點與探針 本章小結第4章 數據類型與程序控制 4.1 數據類型及其操作 4.1.1 數值型 4.1.2 布爾型 4.1.3 字符串與路徑 4.2 LabVIEw的數據結構 4.2.1 數組 4.2.2 簇 4.3 程序控制 4.3.1 循環(huán)控制 4.3.2 順序結構 4.3.3 條件結構 4.3.4 事件結構 4.3.5 移位寄存器、隧道和反饋節(jié)點 4.3.6 局部變量與全局變量 4.3.7 公式節(jié)點與腳本 本章小結第5章 子VI的實現 5.1 子VI的概念 5.2 連接器和圖標 5.2.1 設置連接器端口 5.2.2 定制子VI個性圖標 5.3 創(chuàng)建子VI 5.3.1 用現有VI創(chuàng)建子VI 5.3.2 選定內容創(chuàng)建成子VI 5.4 添加子VI至用戶庫 5.5 調用子VI 5.6 層次窗口 本章小結第6章 前面板的設計第7章 字符串的實現第8章 文件I/O的實現第9章 圖形顯示控件的配置與使用第10章 數據庫的訪問 第11章 數據采集第12章 總線與通信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1章緒論LabVIEW是一款功能強大而又復雜的開發(fā)軟件。熟練的掌握LabVIEW將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很多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的編程壓力。本章作為人門章節(jié),將從虛擬儀器的概念、G語言的優(yōu)勢以及LabVIEW的發(fā)展歷程、應用領域等方面開始,讓讀者對LabVIEW有一個初步了解。1.1G語言與虛擬儀器概述1.1.1G語言的概念G語言是LabVIEW采用的圖形化編程的語言。LabVIEW是一個功能比較完整的軟件開發(fā)環(huán)境,它是為替代常規(guī)的BASIC或C語言而設計的。作為編寫應用程序的語言,除了編程方式不同外,LabVIEW具備語言的所有特性,因此又稱之為G語言。LabVIEW的動態(tài)連續(xù)跟蹤方式可以連續(xù)、動態(tài)地觀察程序中的數據及其變化情況。但是與現有的計算機高級語言不同的是,LabVIEW采用圖形化編程語言——G語言,產生塊狀的程序。用LabVIEW編程的過程就像設計電路圖一樣,因此,LabVIEW比其他語言的開發(fā)環(huán)境更方便、更有效。G語言是一種適合于任何編程任務,具有擴展函數庫的通用編程語言。G語言與傳統高級編程語言最大的差別在于編程方式,一般高級語言采用文本編程,而G語言采用圖形化編程方式。G語言編寫的程序稱為虛擬儀器VI(Virtual Instrument),因為它的界面和功能與真實儀器十分相像,在LabVIEW環(huán)境下開發(fā)的應用程序都被冠以.Vl后綴,以表示虛擬儀器的含義。G語言定義了數據模型、結構類型和模塊調用語法規(guī)則等編程語言的基本要素,在功能完整性和應用靈活性上不遜于任何高級語言,同時G語言有豐富的擴展函數庫。這些擴展函數庫主要面向數據采集、GPIB和串行儀器控制、數據分析、數據顯示與數據存儲。
編輯推薦
《LabVIEW 8.5快速入門與提高》由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