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1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作者:趙廣超 頁數(shù):137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北京紫禁城故宮不僅是中國,也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規(guī)模最大的帝皇宮殿建筑群。它位于北京這一著名世界古都78公里的中軸線中心顯要的地位,具有高度的歷史、藝術(shù)、科學(xué)價值。因而早已被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中國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名錄?! £P(guān)于研究和介紹故宮的大塊文章,宏篇巨著已有不少,各擅所長,各抒所見。然而,像《大紫禁城一王者的軸線》這本從歷史文化和建筑的軸線,用建筑圖解的語言,以圖敘說,圖文并茂的方式來解讀紫禁城故宮的歷史文化與建筑藝術(shù)的專書,尚付闕如??煞Q得上是別開生面的創(chuàng)作。以圖畫形象的筆法來研究和敘說建筑,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方式,我十分喜歡和贊賞。
作者簡介
趙廣超,生于香港,早年留學(xué)法國,現(xiàn)從事藝術(shù)、設(shè)計評論及教育工作。
木作坊中國傳統(tǒng)家具研究及發(fā)展顧問,設(shè)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負責(zé)人。
譯作:《游山十日記》(Ten days in the Mountains by Dr Eric Wear)漢雅軒出版。
著作:《不只中國木建筑》、《筆
書籍目錄
序前言背景材料神圣的軸線天子五門三朝紫禁城的正門——午門第一個庭院——太和門廣場太和門太和門廣場的空間設(shè)計太和殿廣場外朝格局禮儀的伴奏保和殿光緒大婚圖嚴格限制·出色設(shè)計——角樓從太和殿看宮殿裝飾天空下的三大殿再看臺上太和殿色彩屋頂朝廷既是政府架構(gòu)也是宮殿建筑結(jié)構(gòu)私密得體具體的平衡軍機處養(yǎng)心殿皇帝的一天后三宮乾清官東西六官御花園后廷東西路及東西六宮附記建福官花園后語鳴謝參考書籍
章節(jié)摘錄
第一個庭院 太和門廣場 這是紫禁城宮殿的第一個,同時也是最難形容的庭院。 作為當(dāng)時天下最大權(quán)力中心前庭的角色,說它美麗實在不貼切;說它莊嚴卻又處處透露出異樣得溫柔?! ‘?dāng)世第一大朝的前庭居然是“小橋流水”(在明朝甚至栽種著荷花、游魚),只好附會“風(fēng)水”里“背山面水”的尊貴格局布置。小河從西(五行中屬金的位置)而入,曰“金水河”逶迤蜿蜒(避免要命的直線),在廣場中間漸次加寬,呈月牙形,慣常的說法是“形如玉帶,五橋飛度”。除此之外,這26,000平方米的天字第一號庭院就什么都沒有了。 這里恍似一座超級劇院的前陛,雍容莊嚴,華麗柔婉兼而有之。走上任何一座白石小橋都是種享受(求功名官祿的世代更不用說)??山裉烀總€訪客的心里都清楚知道,這個古代最大的政治舞臺,偏偏在最多觀眾的時候,已不再上演任何故事了!說它難以形容,大概便是這種夾雜點點的感觸,隨著我們進入這座古老的宮殿,逐漸濃郁的歷史感吧?! ∥玳T是宮城之門,迎面的太和門才是真正的宮殿之門?! 疤笔潜取按蟆备蟮拇?,天地間最大的調(diào)和、和諧之地,就在此門之后?! ∥玳T 象征與隱喻 《周禮》內(nèi)所記“天子五門”中的“雉門”,雉是鳳凰,朱雀便是風(fēng)凰。午門被似為比附五門之制中的“雉門”(唐宋官城門前御道即名為朱雀大街)?!鞍肌弊峙_墩上五座屋脊微翹的崇樓,則被形容為五只舉翅的鳳凰——五風(fēng)樓?! ∵@種近乎啞謎的建筑浯言(復(fù)雜程度和隆重程度成正比),一般人未必容易理解個中的隱喻與象征。在西方,類似的情況大概只會出現(xiàn)在中世紀(jì)的宗教繪畫及教堂的雕刻上。很明顯,西方的最高建筑技術(shù)是替教廷服務(wù),傳統(tǒng)中國的最高建筑技術(shù)則是替宮廷服務(wù)?! ≡谟郎希瑥亩恕нh眺雉門(午門)欲飛的天際線,在進入東、西翅樓中間那9,900平方米的門前廣場時,天際線已因距離縮短而令人難以逼視?!爸烊浮钡摹爸臁笔羌t色,午門南方在五行中屬“火”,也是紅色的,廣場就在三面紅墻包圍下,給自大清門開始的朝覲之路作一個最嚴峻的總結(jié)——宮殿之城到了!
編輯推薦
最大的宮殿最長的記憶, 以前,宮殿不容許平民進入, 連記憶也是屬于皇帝的?! ‖F(xiàn)在,大家以為已經(jīng)褪色的歷史, 在這里卻還是那么清晰?! ∽?420年正月宮殿落成之后的五百年中,這里前后只住過兩個單姓家族的世襲嫡傳成年男性(皇帝)。最高峰時期(明代),宮中奴仆(內(nèi)廷宦官)超過十萬,侍女九干。是古代世界最大的權(quán)力中心,也是最大的規(guī)范(禮)和禁約(法)所在?! ∵@座依據(jù)著最隆重、最嚴謹?shù)闹刃蛩傻膶m殿之城,正正是中國古代最后一個封建王朝,用木石磚瓦給我們行的最后一個大禮,洋洋723,633平方米,一直留在那里,由一條唯王者才有資格擁有的軸線貫穿,從輝煌的過去,直筆筆地畫到現(xiàn)在和未來。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