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半畝地

出版時間:2008-4  出版社:上海遠東出版社  作者: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頁數(shù):289  
Tag標簽:無  

前言

  這是一本近兩三年來所寫的小說與散文合而為一的書,網(wǎng)上神交已久的 朋友以及同仁為之催促,現(xiàn)把它匯集成四卷付印。所收之文,于內容和形式 上作了一定的挑選。有曾在報刊及網(wǎng)絡上發(fā)表,也有專為此集而寫?;叵脒@ 些文字之形成,大多是晚上寫就。每當深夜人靜或黎明之際,面對幽藍的屏 幕,靈感突來時的種種隨想,一字一句敲擊爬格,說真的,那一刻我之心靈 情感,就一如青年時代詩心來潮時的那般激揚。 當集子編完,回頭一看,就為書名而發(fā)愁。很多名字向我心中涌來,猶 如浪濤拍岸,但很快跳出了一個詞兒:紅樓半畝地。那是因為就文章排列而 言,前面的第一輯,約有六萬多字是寫有關紅樓夢的事。至于何與“半畝地 ”聯(lián)系起來,倒是值得一說。記得兩年前一個秋風明月之夜,友人帶我去某 “農(nóng)家樂”小游,那真是個山清水秀之地。記得那晚走進這屋,我抬頭一望 ,赫然見一塊匾額,上有名家手書“半畝地”三字。那古樸的墨跡飄逸多姿 、情趣無限。顧名思義,說的無非是在山野荒蕪、青埂峰下,有那么一塊不 大不小的山水之地,由當?shù)剞r(nóng)家構思經(jīng)營,成了舒心悅神的田園。瞧此三字 ,不禁又使我聯(lián)想起中國晚清法學泰斗沈家本,他生前最喜歡的一幅字聯(lián)是 :“數(shù)畝薄田唯種秫,幾間破屋只堆書。”講的也是半畝或數(shù)畝薄田之事, 而我在書中所寫的紅樓瑣語,相對那浩瀚宏博的紅學來說,也僅是半畝乃或 一角薄田而已。于是,遂把紅樓與“半畝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今日,當此書 出版之際,想起為取書名的林林總總,那“野潤煙光薄,沙喧日色遲”之遠 離喧囂、山野寥廓、寧靜安謐的農(nóng)家之樂,還時在我心間泛起點點波光。 書中其余三卷,一是“隨詩而想”,是憶念上世紀30年代曾在現(xiàn)代文學 史上熠熠生輝的一個個詩人,他們在詩國之天地中,都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詩 篇舊文。這些將逐漸從現(xiàn)代人們之記憶中淡出的軼事史料,以及那一幅幅曾 在新聞出版、裝幀設計、美學藝術上令人眷戀的珍版書影、老照片、手跡, 都隨書附上,以讓今天的讀者,仍可走進那神圣的殿堂,去感受那份熱血靈 魂的互動,物我兩忘之交融。二是“茶禪記游”,那是閑來旅行中隨時記下 的一些片斷遐想。有記煙云裊裊、晴空萬里下那曲徑通幽之寺廟;有寫“小 廊回合曲欄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的江南勝景;有寫茶與禪文化之情愫抒懷 。雖借虛幻縹緲之筆墨,卻寫出了尚在人世間留存的一道風景。 最后一卷“鴻爪印雪”,皆是記人記事之作。有記遙遠的古代歷史人物 ,也有對近現(xiàn)代名流的素描。他們有的早已消逝在歷史的煙云中,有的還在 人世間默然地耕耘,那些令人尋尋覓覓、輾轉反側的往事,總讓我在心頭記 憶猶新并久久難以拂去。 集子編完,仿佛是對自己人生的一種檢閱,它會重新喚起你在一種特殊 情景下的難舍的記憶。但這一片純屬個人心魂之況味,隨著各類傳媒的加入 已漸行漸遠地離我而去,終于走到了每一位讀者的身邊乃或心靈里去。讀者 倘能從這一本雜書中,讀出一點共鳴、一份認同乃或些微的啟示,那么,心 愿足矣。至于文章之如何,我想,只能由讀者去評說判斷。但有一點,可在 此向讀者告明,假如,我心靈之火花依然在活躍、跳動,那么讀者自可讀到 緩緩從我心中流出的辭章。 歲月流逝,當我在秋日的清晨里,將書屋的窗戶慢慢推開,將這小序寫 完時,依然是晴朗的天空,艷麗的陽光正照射在我身上,那么靜雅、那么清 淳,真的,我非常珍惜這樣的好時光,因為,這正是我敞開心扉與讀者結緣 、交流的最美好的時光。 2007年10月18日秋·寫于苕溪齋

內容概要

  《紅樓半畝地》前三卷,一是“隨詩而想”,是憶念上世紀30年代曾在現(xiàn)代文學史上熠熠生輝的一個個詩人,他們在詩國之天地中,都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詩篇舊文。這些將逐漸從現(xiàn)代人們之記憶中淡出的軼事史料,以及那一幅幅曾在新聞出版、裝幀設計、美學藝術上令人眷戀的珍版書影、老照片、手跡,都隨書附上,以讓今天的讀者,仍可走進那神圣的殿堂,去感受那份熱血靈魂的互動,物我兩忘之交融。二是“茶禪記游”,那是閑來旅行中隨時記下的一些片斷遐想。有記煙云裊裊、晴空萬里下那曲徑通幽之寺廟;有寫“小廊回合曲欄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的江南勝景;有寫茶與禪文化之情愫抒懷。雖借虛幻縹緲之筆墨,卻寫出了尚在人世間留存的一道風景?! ∽詈笠痪?ldquo;鴻爪印雪”,皆是記人記事之作。有記遙遠的古代歷史人物,也有對近現(xiàn)代名流的素描。他們有的早已消逝在歷史的煙云中,有的還在人世間默然地耕耘,那些令人尋尋覓覓、輾轉反側的往事,總讓我在心頭記憶猶新并久久難以拂去。

作者簡介

   張建智,傳記作家、文化學者,中國社科院特約研究員,多年來對文史哲、中醫(yī)學,尤其是《易經(jīng)》與經(jīng)營文化有獨到的研究,近年對《紅樓夢》與中國獄神廟的研究,深得紅學界人士好評。主要著作有《張靜江傳》、《儒俠金庸傳》、《中國神秘的獄神廟》、《易經(jīng)與經(jīng)營之道》、《傷寒論名方解析》、《嘉業(yè)南潯》、《詩魂舊夢錄》、《墨耕雅趣》、《烏鎮(zhèn)》等,策劃主編隨筆散文集十余種。

書籍目錄

卷一:紅樓半畝地獄神廟里慰寶玉(小說)獄神廟之謎賈寶玉是否進了獄神廟茜雪在獄神廟慰寶玉小紅在獄神廟終于出現(xiàn)鳳姐是否流落獄神廟賈蕓在獄神廟一番作為柳湘蓮值得品味醉金剛在獄神廟仗義曹氏筆下的王短腿卷二:隨詩而想渺無蹤影的晨曦:于賡虞戴望舒:彷徨在悠長的雨巷林徽因:靜處的月明蒲風和《六月流火》汪靜之:湖畔惠風朱渭深詩集《期待》由《嘗試集》想起胡適想起康白情劃出生命曲線的《孩兒塔》陸志韋的《渡河》卷三:茶禪記游重游長興城山寺天靜月華流——游覺海寺云岫寺前的沉思斜陽殘照萬壽寺踏跡覓影法華寺壽圣重光名山在靈峰寺記奇美之景——毗山慈云寺唐朝宰相和裴墳庵云在青天水在瓶——訪中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明學法師卷四:鴻爪印雪面對魍魎世界的丁玲懷念巴老把欄桿拍遍記陳香梅除卻巫山不是云——記胡河清況周頤和朱祖謀葛劍雄南極考察記鴻爪印雪——記章開沅先生記古梅道觀回眸古老的家園悼吳藕汀先生書魂尋她干百回謝閣蘭和他的《碑》陸潤庠墓究在何處想起顏真卿一代興亡的史卷尋根錢玄同郁達夫與碧浪湖桂子荷香,貨殖盡登場——記張靜江與西湖博覽會

章節(jié)摘錄

  獄神廟里慰寶玉(小說) 茜雪至《獄神廟》方呈正文。 襲人正文標目日《花襲人有始有終》, 余只見有一次謄清時, 與《獄神廟慰寶玉》等五、六稿被借閱而迷失。 ——《紅樓夢》脂京本第二十回 一 暮色晦暗,京城郊外已靜寂得鴉雀無聲。大片的濕雪繞著一座座房屋懶 洋洋地飄飛,徐徐地落在那房頂、河面、樹枝上,積了厚厚的一層。是時一 間廟宇式的昏暗小屋,炕邊一盞油燈泛著微光。這間平時鮮有人進出的神秘 屋子,正是京郊大牢內的獄神廟,專用于供奉獄神、消災化難,時而也作為 官宦人家收押犯人的優(yōu)待室。 獄神廟內陳設不多,靠墻的木桌上,放著一座神龕,供有三尊神像,當 中供奉的是獄神蕭何,旁邊立著的兩位是人們常說的“鬼判”。這神像塑得 似有些粗糙,只是用靛青、深紅、煤黑等幾色粉彩,簡單地雕畫出怒目圓睜 、青面獠牙的臉部表情,儼然成了一尊尊兇險之神。誰若猛地一看,不免就 讓人覺得面目猙獰,膽戰(zhàn)心驚。如再往里一眼望去,就能看到東西各有一間 廂房,東頭連接著普通囚室,西頭則是連接著死囚的牢籠。 獄卒王短腿,歪斜地靠在東廂房的炕上,他五短身材,略顯肥胖,面對 面看并不顯眼,從后面看更是如此,然從他眼神里閃爍出的光亮,卻是別有 一番異樣。時間已近深夜,他在炕桌上悠悠地蹺著腿,外面的雪正越下越大 ,他禁不住寒顫起來,但仍不時地探頭往西廂房看去。這一看,突兀里使他 猛然一驚:只見西廂房里一片漆黑,僅從東窗欄里透入的稀疏雪光,尚可看 到窗邊的土炕上,躺著一個男子的身影。根據(jù)經(jīng)驗的判斷,這樣躺著、絲毫 沒有什么動作的他,至少也有一個下午和一個晚上了。由于京郊大牢內的獄 神廟,一直是個特殊的神秘之處,所以王短腿今晚已幾次小心翼翼地進入了 這個屋內,問這剛被拘押進獄神廟的男子要不要喝水,并叫他多少也得吃一 點粥飯,哪怕是點點湯水,也好緩緩一點兒神氣??墒牵悄凶記]有半句回 話,仍一動不動地躺在那里。只見他長長的頭發(fā)披散下來,已遮住了大半個 臉龐,不知是醒著還是睡著。如果不是他胸口處還有一起一伏的微微跳動, 王短腿簡直要懷疑這人已經(jīng)斷氣了。他那呆杲不動的姿勢,那瘦骨伶仃的身 架,時不時地那豆大的汗珠和淚水一齊往下流,同時,還會聽到他發(fā)出夢囈 般的呻吟,這一切,真使這位沉著而又老練的獄卒也有幾分擔怕。 王短腿雖碰到的犯人多多,但看此人的神情,也深感這男子定是心中悲 苦難言、一時無法言說。此刻,不覺擔心起來,因為,這畢竟是上頭交待下 來的重犯,萬一發(fā)起什么心瘋哀痛病,或有個三長兩短之時,這又該如何交 待是好? 王短腿朝黑暗的窗子看看,那窗欞在雪光下映出的模糊的影子,他此刻 忽地又想起一件事來。今天一大早起來,監(jiān)院的獄卒頭李三,便把他叫到跟 前,告訴他過了中午可能會從刑部或大理寺押一個重犯過來,而當他問起是 什么樣的犯人,是否秋后就要問斬?只見那李三,臉上泛起一副詭異的表情 ,招他伸過頭便悄悄說道:“這人原是非死即充軍流放的,但后來朝廷宮內 有一位來頭大的公公出面,保下了這顆人頭,但究竟能否脫罪,如今還難說 ,保不準哪天就又翻過來,給喀嚓……”李三說著用手比畫了個砍頭的姿勢 。王短腿聽后很快就明白了此意,也不便多問,于是他就像領了一支令箭似 的,很快便跑回到獄神廟內前前后后打理了一下。 果然,剛過中午便來了幾位公差,李三走在前頭帶路,為首的公差身穿 藏青色的窄袖朝服,束著猩紅腰帶,腰間懸著一把青偃短刀,刀柄上還鑲著 一顆碩大的祖母綠,后面跟著的幾個衙役,則是一色的玄色官服。王短腿看 著便知這次進來的犯人非同小可,急急地迎了出來又忙著讓座沏茶。但那為 首的公差朝他一擺手說道:“不用了,我們片刻即走?!闭f著回頭喝令,“ 把人帶上來”,手下的差役們隨即將一名男子拉進屋內,原來是個二十上下 的年輕人,外罩著一件黑色的粗布麻衫,里面隱約可見穿戴著的是件銀紅百 蝶穿花樣的滾邊白綾襖,但已顯得十分破舊;手上仍戴著木枷,拖著長長的 鐵鏈,頭發(fā)也凌亂地覆在額前,臉色蒼白,雙目神色木然,但仍無法掩蓋他 那如美玉般俊秀的臉龐。王短腿只覺這男子像在哪里見過,甚為熟悉但一時 又不敢造次,便忙將他們引入西廂房,說道:“大人,看這地方可還使得? ”來人環(huán)顧屋子,為首的公差說道:“總也算是干凈清爽,我看就住下這里 吧!”安頓了犯人后,那公差就招王短腿上前說話:“人我就交在你手里了 ,你可要仔細看好,他是個重要犯人,覺得你這里僻靜閑雜人少,才將他押 在此處,但若有什么差處,或有什么不該傳的話傳了出去,后果你自知吧。 ”說著卻又從袖中取出一錠銀子,輕輕放在王短腿的掌心中,“念你素日里 都老實安分,這銀子是打賞你的了?!?雪還在不停地下,已是二更天了,深深的夜色下,只聽到窗外的打更聲 。王短腿在睡意迷迷中又被驚醒,他又側過頭去看了看西廂房,那人依舊躺 在那里,沒有半點動靜。他心中一陣陣焦急,也不知是一種莫名的潛意識, 還是其他什么的,總讓他隱約感到西廂房里的人,也許就是什么王公貴胄, 牽涉的也決不是什么單純的雞鳴狗盜的小案子,可能有驚天動地的秘密就隱 藏在里頭。 王短腿原本是個饑一頓飽一頓的馬夫,靠自己的一點機靈和機緣,如今 總算擔了個穩(wěn)定的獄電差使,偶爾也有些小油水到手,但這時他感到懷里的 那錠銀子是那么的沉重,這小小的一錠銀子,真猶如山中的一塊千斤之石, 突兀里沉沉地壓在了他的心底,他很后怕,真的,心里一陣陰云掠過,他似 乎預感到自己,是否一不小心,會被卷入一個黑色的政治旋渦之中…… 想著這些,他心中禁不住又寒顫起來。就在這時,門外忽然傳來了短促 的敲門聲,王短腿慌忙翻身躍起,急急地問道: “是誰?” “唉,是我呀!” 門外一陣清脆的女子聲,王短腿這才聽出是自己的娘子,雖說是個熟悉 的聲音,但他還是在一陣慌忙之中下炕上鞋,急急地穿過一條窄窄小道,開 門去了。 P3-7

編輯推薦

  紅樓“半畝地”,緣自這本《紅樓半畝地》第一輯寫有關紅樓夢的事,填補了紅學研究空白,可作者稱書中所寫紅樓瑣語相對那浩瀚宏博的紅學來說,也僅是“半畝地”;書中其余三卷為“隨詩而想”、“茶蟬記游”、“鴻爪印雪”,皆為作者一字一句敲擊爬格而成,將逐漸從現(xiàn)代人們記憶中淡出的軼事史料重新喚醒,借虛幻縹緲之筆墨寫出尚在人世間留存的一道風景,素描出近現(xiàn)代名流、遙遠古代歷史人物的往事。書中還附有一些珍版書影、老照片、手跡。著者張建智,傳記作家、文化學者,中國社科院特約研究員,近年對《紅樓夢》與中國獄神廟的研究深得紅學界人士好評。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紅樓半畝地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