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之際田稅制度變遷研究

出版時間:2007-12  出版社:黑龍江大學出版社  作者:吳樹國  頁數:28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唐宋之際是中國古代田稅人丁轉向土地征收的關鍵節(jié)點。本書在吸收學術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唐宋之際田稅的變遷、田稅的地域差異、田稅征收管理的調整以及田稅變遷的影響等方面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研究、勾勒出唐宋之際田稅制度不斷重構出的過程和演變脈絡。本書細節(jié)考訂切實可靠,不乏創(chuàng)新之見,有助于人們進一步理解唐宋時期的經濟史,對中國古代賦役制度發(fā)展的研究亦不無裨益。

作者簡介

  吳樹國,男,漢族,1971年生,黑龍江省雙城市人,歷史學博士,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副教授、歷史學專業(yè)負責人、學校中青年骨干教師、碩士研究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唐宋史、中國古代經濟史?,F(xiàn)為中國唐史會會員、中國宋代研究會會員。著有《歷代貨幣流變》,參著《十國典志考》,先后在《光明日報》、《中國經濟史研究》、《史學月刊》、《西域研究》、《求是刊》、《黒龍江民族叢刊》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20余篇。

書籍目錄

緒論第一章 田稅的變遷 第一節(jié) 從義倉地稅到兩稅田畝之稅:田稅地位的上升 第二節(jié) 唐宋之際田稅對戶稅的消解 第三節(jié) 北宋時期田稅本身的內在變遷第二章 田稅附加稅的演進 第一節(jié) 唐前期的田稅附加稅及其地位 第二節(jié) 唐宋之際田稅附加的三次高潮 第三節(jié) 宋代“雜變之賦”的形成 第四節(jié) 宋代雜變之賦的演變第三章 田稅的地域差異 第一節(jié) 田稅地域差異出現(xiàn)的原因 第二節(jié) 唐宋之際對田稅區(qū)域差異的動態(tài)表現(xiàn) 第三節(jié) 北宋對田稅區(qū)域差異的規(guī)制及限度第四章 田稅征收管理的調整 第一節(jié) 田稅征管模式的變化 第二節(jié) 土地管理的加強 第三節(jié) 戶口管理的調整第五章 田稅變遷的影響 第一節(jié) 國家財政的調整 第二節(jié) 農業(yè)經濟的發(fā)展 第三節(jié) 農民生活的影響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隨著占田制的出現(xiàn),丁稅很快又重新與尸調、出租結合,形成丁租和丁調,調的財產稅平衡特征雖然保持,卻被局限在鄉(xiāng)里。至北魏均田制興起,丁調中的戶訾因素也告完結,出現(xiàn)了丁稅性質的租調制,隋唐的租庸調制延續(xù)了北魏的這種賦稅體系。故唐以前的賦稅演進表現(xiàn)為田稅與丁稅、戶稅三者的分合雜糅。但丁稅和戶稅的實質,則是在井田、授田、占田和均田等一系列田制作用下?lián)锍龆惖淖儞Q形式和補充形式。從這一意義上看,田稅一直是賦稅征收的本體。因而,唐以前的賦稅演進實際上呈現(xiàn)出一種連續(xù)性特征。唐宋之際田稅的嬗變亦呈現(xiàn)出承上啟下的連續(xù)性。不僅中國古代農本社會據田出稅的制稅主旨繼續(xù)得到貫徹,同時履畝而稅的田稅形式也得到進一步推廣。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賦稅的征稅對象并沒有繼續(xù)在丁、戶、地三者之間轉換,而是呈現(xiàn)為丁戶地——戶地——地的單向運動,宋代以后,履畝而稅的田稅成為賦稅的主要形式。盡管丁、戶的因素依然存在,但局限在征役范圍內。如果說中國古代賦稅的征收對象總體趨勢中包含了一個從人丁逐步轉向土地的過程,那么,唐宋之際恰恰是這一過程的過渡階段。本章正是著眼于這一中間層面,希望從微觀實證分析人手,具體展現(xiàn)唐宋之際田稅的嬗變過程,并剖析其演進的內在邏輯。本書認為:唐前期義倉地稅的稅制實踐和安史之亂以后財政的凋敝促使履畝而稅的田稅地位逐步提高,并成為兩稅的重要內容;兩稅確立地稅和戶稅的主體稅種地位,順應了地方稅制的運行方式,但也造成了稅權的下移。稅權下移導致全國性的人口統(tǒng)計和土地分配難以實施,致使田稅從此擺脫了土地分配制度的羈絆;戶稅是丁稅的調節(jié)形式,但兩稅法后錯位為主體稅種。稅權分散和稅收征管能力低下,使基層組織難以應對戶稅征收中的戶口流動與財產計量,導致戶稅逐漸萎縮。隨著“據地造籍”和逃田承擔戶稅,戶稅逐漸與田稅趨同,最終融入到田稅之中。

后記

本書是在我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改完成的。雖經幾番打磨,但深知瑕疵拙陋之處尚多。不過,作為學史十載的小結,我還是鼓足勇氣將其呈現(xiàn)給諸位前輩和師友,希冀能夠獲得斧正與扶掖!求學之路充滿著汗水和艱辛、枯燥和落寞,個中之甘苦無須訴說!但其間曾給予我關懷的親人、師長和朋友,我卻始終無法忘懷。首先,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導師任爽先生。自1999年蒙先生不棄,收我為學生,從碩士到博士,迄今已整八載。八年來,恩師嘔心瀝血,金針度我。師恩至厚,沒齒難忘!尤其是博士學習期間,就我博士論文的選題、架構、思路,一次次耳提面命,不厭其煩??上覍W術根基尚淺,沒能盡領恩師學術之精華,辜負了恩師的期望。我只能在以后的學術道路上,加倍努力。我的論文能夠付梓,還要感謝東北師范大學詹子慶教授、劉厚生教授,中華書局李巖先生、吉林大學程妮娜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徐松巍教授,諸位先生對我論文提出了眾多寶貴的建議,點撥之恩,終生銘記!我能走上學術道路,也要感謝原歷史系資料室主任王建華老師。是王老師的鼓勵、支持,我才有勇氣走上考研之路,并鍥而不舍,最終走出興安的莽莽群山!然而,天妒賢者,王老師卻因病在2001年7月29日英年早逝!

編輯推薦

《唐宋之際田稅制度變遷研究》是關于研究“唐宋之際田稅制度變遷”的專著?!短扑沃H田稅制度變遷研究》有助于人們進一步理解唐宋時期的經濟史,對中國古代賦役制度發(fā)展的研究亦不無裨益。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唐宋之際田稅制度變遷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看看了解課外多些,兒子喜歡,每天睡前都捧著看
  •   這本還行吧,正在自信研讀中
  •   書還是不錯的??梢允菐齑婢昧?,收到的書有點臟,封面也折痕。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