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魔

出版時間:2006-10  出版社:獨步文化  作者:土屋隆夫  譯者:黃盈琪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歷經56年回歸原點的不在犯罪現場型的解謎推理傑作
老練的技巧、年輕的靈魂、半世紀的傑作近在此作
榮獲京都大學推理小說研究社評選為2004年BEST 6第一名
什麼傷痛必須以牙還牙才痛快?
代價又是什麼?
初冬的一個黃昏,一名年輕女子在自家院子遭到攻擊而暈厥,櫻花祭的深夜,又一名年輕女子在住家旁遭攻擊而住院,盛夏的黃昏,一名婦人陳屍在自家的玄關裡,年輕女子異口同聲說遭到幽靈攻擊,甚至連發(fā)現屍體的女子也聲稱親眼目睹了幽靈。純樸寧靜的鎮(zhèn)?罩著幽靈傷人、殺人的恐慌;誰又會是下一個受害人?
十年前,純樸的小鎮(zhèn)發(fā)生一起一屍兩命的意外,十年後,同樣的小鎮(zhèn)又同樣發(fā)生了一屍兩命的命案,而這次的兇嫌竟是神出鬼沒的幽靈!
警方在女子被攻擊的院子展開地毯式的搜索,甚至實地模擬,仍舊找不出攻擊者是如何在兩、三秒的時間裡消失無蹤?人類可以來無影去無蹤嗎?面對沒有留下任何蛛絲馬跡的命案現場,警方又要從何破解?
時間真的可以療傷止痛嗎?
「事件 ÷ 推理 = 解決」
這是土屋隆夫針對本格推理所提出的創(chuàng)作理念,也就是說,本格推理絕對不能有絲毫交代不清的地方,而這對讀者是一種當然的義務。
名家推薦
這種隨處可見的「文學趣味」,在一向喜歡以真有其人其事的文學家為題材的土屋龍夫作品中,《盲目的烏鴉》應該是最明顯的一部。 一千街晶之 ( 推理評論家)
沒讀過土屋隆夫,對日本推理小說的認識,永遠少一塊,很小很?。ㄒ驗橥廖萋》虻淖髌纺屈N稀少),卻很重要很重要的一塊。 一楊照(知名作家)
土屋隆夫回來了。
臺灣的推理小說迷,應該不陌生吧!
這位孤高、寡作的日本解謎派推理大師,這次帶來五十多年的寫作生涯中,所創(chuàng)作的長篇十三部,給臺灣讀者欣賞,這是我們的幸運。我們鼓掌喝采歡迎千載難逢的機會。 一傅博(文藝評論家)

作者簡介

土屋隆夫
.1917年生於長野縣,日本中央大學法學系畢業(yè)。土屋隆夫在讀過江戶川亂步所寫的隨筆〈一名芭蕉的問題〉後深受感動,因而立志撰寫推理小說。
.1949年,土屋以〈「罪孽深重的死」之構圖〉投稿《寶石》雜誌百萬懸疑小說短篇小說徵文比賽,獲選為第一名。1958年第一部長篇小說《天狗面具》問世,繼而發(fā)表《天國太遠了》和有名作之譽的《危險的童話》。
.1963年又以「千草檢察官系列」的首作《影子的告發(fā)》獲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此後陸續(xù)發(fā)表此一系列的作品,如《紅的組曲》、《針的誘惑》、《盲目的烏鴉》。本系列作品最後以1989年的《不安的初啼》作結,同年《週刊文春》雜誌評選為十大推理小說第一名。
.近期所發(fā)表的作品有《華麗的喪服》、《聖惡女》、《著魔》等。2001年,土屋先生榮獲第五屆日本推理小說文學大獎。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著魔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9條)

 
 

  •     土屋先生是日本文學界的隱士,生性恬淡,不慕虛榮。常年蟄居鄉(xiāng)間,晴耕雨讀,厚積薄發(fā),著寡而質精。雖是散淡,仍聞達于文壇,不光受到讀者追捧,更深受來自于作家同行間的深厚尊敬與文學評論界的充分肯定。這本《物狂》,以社會派為表,以本格派為里,文風質樸而清麗,既無島田莊司的故弄玄虛,也無東野圭吾的聰明外露。本作囊括不可能犯罪與時刻表詭計,作為年近九旬的耄耋老人而仍能創(chuàng)作出如此高水準的作品,實在難能可貴,值得推薦。
  •     懸疑,作者先設立一個吊人胃口的謎,答案只有作者自己知道;推理,作者先鋪開所有解答謎題的線索,讓讀者自己去推斷答案。
      用這個標準來看,《物狂》似乎不是推理小說,因為解答問題的線索,是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而鋪開的,不是先說出來,讓讀者自己去發(fā)現,或者說,作者需要解答哪一個謎的時候,才會寫出只有自己才知道的線索。
      讀完前三個“鬼怪”故事,其實就已經知道罪犯是誰,再往后看,就是看罪犯的犯罪動機。前面的鋪墊不出彩,很平淡,解析犯罪動機的時候很精彩,特別是有幾個細節(jié)很棒。
      
  •     文筆真是清湯寡水,犯罪手法也很常見而且還沒到結尾就交代了,因此結尾只能寫點讀者尚不知道的真相,可惜是個讓人被提不起興趣的信息。故事主角A警部的風頭配角B刑警搶去大半。扮幽靈的手段感覺很幼稚。整個沒亮點。平時很少接觸懸疑的人看看還行。
  •     日本的作家寫的,把日本人的壓抑變態(tài),表示的淋漓盡致。不是一般的讓人觸目驚心。著魔的故事寫的比較精彩,對于她的救命恩人無疑是有真摯感情的,而她表達自己情感的唯一方式就是交配,當她那曼妙的身材和恐怖的面龐同時出現在主人公--包括觀眾之前時,我不知道每個人都是怎樣的感覺?如果你覺得無法接受,是不是說明你更加有人性?如果你感到了沖動,又是不是說明你更加沒有人性?也許只有人才會死守在自己搭建的死胡同里。 所以人物的構建最后都變成了一種死守的 壓抑。
  •     一生
      
      ——讀土屋隆夫《著魔》
      
      繼2002年發(fā)表了《圣惡女》之后,土屋隆夫又以87歲的超高齡于2004年發(fā)表了長篇推理小說《著魔》。作者晚年的幾部長篇,大有越寫越長的趨勢。
      
      時間。
      在這部《著魔》中,故事的時代背景設定在“現在”,雖然出現了手機這種現代通信工具,但所起的作用并不大。在現代背景中,也并未出現電腦、網絡等現代設備,警察們的調查取證,仍然靠磨破鞋子四處奔走,仍然靠著頭腦的風暴來推理過程,并未出現先進的鑒識設備幫忙破案。因此,作者筆下的警察們頗具古風,好像仍然生存在過去那個黃金推理的年代。
      
      地點。
      而故事發(fā)生的地點則選擇了一個虛構的地名——長野縣美岳市。因為長野縣是土屋隆夫的家鄉(xiāng),自然寫起來會十分順手,這無可厚非。但選擇這樣一個虛構的地名讓我十分不解?;蛟S是因為這是虛構的地名,對于里邊提到的《化妝坡的由來》的傳說應該也為虛構的,這樣便于作者為“幽靈殺人”的主題發(fā)揮吧。但是,小說中還有一個詭計與“時刻表”有關。時刻表詭計一般都與日本當前實際存在之地名、列車時刻等真實信息有關,其作用在于可以以一種十分公平的方式與讀者展開對決,也可以讓讀者在列車時刻中展開一次虛擬旅行??赏廖菰谶@部小說里卻使用了虛擬地名,因此時刻表就顯得對讀者們不夠公平?!蛟S,土屋真的不擅長寫時刻表詭計吧。
      
      人物。
      在這本小說里,仍然延用社會派中慣用的主角,即,辦案的是警察局的普普通通的警察們。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位喜歡“落語”的津村刑警,作者著筆較多,人物也充滿“戲劇”性(就是字面的意思),讓人難以忘懷。但主要的偵探角色則是津村刑警的上司土田警部。這位警部實干、聰明、溫情,而且不會對下屬們擺架子,對于下屬不同的意見,也會聽取而不打壓,是個理想的上司。另外,這位土田警部是土屋隆夫處女作《天狗面具》(1958)中土田巡查的兒子,想不到在處女作中那個普通的巡查現在他的兒子也已經晉升為警部了。如果是按照作者創(chuàng)作的時間序來閱讀的話,可能更能感覺這種時間的流逝吧,讀起來也有一種別樣的愁緒在里面。
      
      詭計。
      若是將推理小說的詭計分為whodunit、howdunit、whydunit三種的話,很明顯的,土屋隆夫并不擅長whodunit這一塊,很多部小說中的兇手或是犯人很容易看穿,但對于howdunit與whydunit這兩部分,則有土屋獨到的風格。在whydunit方面,尤其是后期的數部作品中,對于動機的描寫往往都花很長的篇幅來描述,像《不安的初啼》幾乎大半本都在講述動機的成因,《華麗的喪服》、《米樂的囚犯》還有這本《著魔》,對于犯人的作案動機,作者真可謂是不惜筆墨,不禁讓人讀完唏噓不已、感慨萬千,也對犯人犯下殺人的罪行產生無限的同情。
      而對于謎題,怎么說呢,只算得上是半本佳作。對于前半部“幽靈殺人”的謎面,確實感到很華麗。當然,推理小說中的“幽靈”往往由人假扮,可在時空限制的條件下,犯人又如何作案?又有些“不可能犯罪”的趣味。而之后的時刻表詭計卻十分差強人意,且不說作者使用了虛構地名這一點,讀后發(fā)現其手法顯得有些“不夠嚴密”。若是拿擅長“時刻表詭計”及“不在場證明”的推理作家鲇川哲也的小說來比較,土屋的這個詭計只能算是小兒科級別。
      另外,在犯人遭到逮捕之后用暗藏的毒藥自殺,倒與首作《天狗面具》中的“毒殺講義”產生了聯系。這種主案件完成之后又“回馬槍”的寫法,來源于次作《天國太遠了》。初見時確實讓人難忘?;蛟S作者愛上了這么寫,14部長篇小說里這種寫法竟然出現了多次,竟然成了土屋隆夫的招牌式寫法。
      
      文筆。
      在這部小說里,出現了“幽靈”的事件。在現代的小說(尤其是以科學、邏輯至上的推理小說)中引入靈異與恐怖的情節(jié),有些顯得格格不入,理想的條件應該是還未開化的偏僻之地較為合適,比如說三津田信三或是京極夏彥筆下那個二戰(zhàn)之后不久的日本。但土屋隆夫本身就是一位長野鄉(xiāng)下的農民(兼職寫作寫成大師?真了不起),文筆中自然有一種來自鄉(xiāng)野的清新之風。再加上他的小說本身就與“現代”疏離,倒很像是已經過去的那個昭和時代。“幽靈”的設定倒與小說背景不會產生矛盾與疏離,顯得恰到好處。
      不得不說,土屋隆夫的文筆具有一種大師的匠氣在里邊,其運用的筆法也能感覺到其強烈的文學性和藝術性。那個虛擬的小城市、那些生活在小城市里各種人物、那些人物的動作心事隱情等等,都有著濃郁的“土屋”氣息。
      
      縱觀土屋隆夫的一生,雖說作品不多,但每部作品仍然堅持做到了如下兩點:
      一, 貫徹為自己定義的推理公式:事件÷推理=解決;
      二, 兼顧“本格”與“文學”,使其本格解謎小說具有濃厚的文學價值。
      而且,土屋隆夫又堅持以寫實來包裝故事,尤其是后期的作品,更是注重其事件背后的動機之所在,具有很強的社會性(雖然很少有人將土屋隆夫歸劃為社會派推理作家)。再加上越來越老練的文筆,其思想越來越深刻,不論是不是推理迷,都可以在其小說中取得一定的收獲。
  •     這本12,是現在對過去的低語,是存在對失去的呢喃,是時間對心靈的試煉,是偶然與必然的重逢,是一個著意描摹的圓。
      
      土屋先生87歲。
      文字之于他,如同本能的呼吸。
      技巧之于他,如同眼見之明,耳聞之音,宛然在前。
      
      他走過了各種類型的坦途和小徑,品嘗了各類不同風味的苦澀與甜蜜,沉淀了歲月的美麗和丑陋,現在信筆揮灑,脫去了華麗的外衣,用最平實的手法敘述,墨跡暗香,久彌不散。
      
      作者享受著寫作的過程,他在時空中縱橫來去,在自己的喜好中挑揀,他平衡著每一個本應公平的生命,懲罰無心的惡也不饒恕有意的罪。他描繪人心的可怖,智慧的令人同情自身肉體的軟弱。
      
      同時也有令人羨慕的全景圖,每一個演員都栩栩如生,豐滿立體,土屋先生寥寥數筆即能凸顯一個人物,賞心悅目,滿心贊嘆。
      
      結尾是整篇文章的華彩,對比《紅的組曲》里那如血的殘陽和大段的修飾,土田警部無助的低語蒸發(fā)了所有的悲傷,人,始終只能孤獨的來去。
      
      土屋先生今年92歲,那些濃烈的愛和恨,恬淡的生和死,不知還能否有新的文字來告訴?
  •   書評看完后似乎感覺亮點不足也不夠吸引啊。
  •   最后兩點總結的很到位,這兩點是土屋一直所堅持的,很少有作家能夠在每部作品中都非常清晰的表現出來。
  •   “這本12,是現在對過去的低語,是存在對失去的呢喃,是時間對心靈的試煉,是偶然與必然的重逢,是一個著意描摹的圓。 ”說的太好啦!這本書確實給人這種感覺嘿!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