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敏捷化研究

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王冬冬  頁數(shù):118  

前言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供應鏈的出現(xiàn)及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已使企業(yè)之間的競爭轉變?yōu)楣溨g的競爭。市場環(huán)境瞬息萬變,客戶要求越來越個性化,不僅要求對供應鏈中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進行有效的計劃、協(xié)調、調度、控制和優(yōu)化,確保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將正確的物料按照正確的數(shù)量交付給正確的交易對象,而且要求供應鏈本身具有很高的柔性和快速響應市場的能力,因此供應鏈的敏捷化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書從供應鏈策略、結構、績效、診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等方面研究了供應鏈的敏捷化管理,此外,還研究了綠色供應鏈的幾個問題,主要內容如下:  第1章論述研究背景和意義,并對相關的研究進行回顧,概述本書研究的主要 內容及創(chuàng)新點,給出本書的結構體系?! 〉?章研究供應鏈的敏捷化策略,將敏捷化策略應用于建筑供應鏈。  第3章研究供應鏈的敏捷化構造,構建住宅建筑供應鏈中的低價值材料鏈的敏捷化結構?! 〉?章從供應鏈信息流結構的角度,研究供應鏈的敏捷化信息流管理,用圖論 中的標號圖構建供應鏈的信息流結構模型?! 〉?章用模糊Petri網(wǎng)這種形式化的建模方法對供應鏈中的牛鞭效應進行建模和仿真分析,驗證了一些重要的結論?! 〉?章根據(jù)平衡記分卡并結合供應鏈運作參考模型,構建供應鏈敏捷化的績 效評價指標體系;以模糊Petri網(wǎng)為工具,建立供應鏈的快速診斷模型,并給出診 斷算法?! 〉?章研究綠色供應鏈管理過程中幾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及含有逆向物流的維修供應鏈的運作方案?! 〉?章總結全書,并討論供應鏈敏捷化管理及綠色供應鏈管理的進一步研究 展望。  本書是作者幾年來對敏捷供應鏈研究和實踐的一個總結,其主要內容來自博 士階段的研究,在研究過程中,得到了導師達慶利教授的悉心指導和幫助,以及淮 陰工學院領導及同仁的關懷和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感謝科學出版社 的大力支持?! ”緯玫浇K省“青藍工程”項目、江蘇省教育廳指導項目和淮陰工學院重點 學科建設項目資助。

內容概要

本書根據(jù)“敏捷”的定義及供應鏈敏捷化的特征,對供應鏈管理的敏捷化策略、構造、信息流管理及牛鞭效應成因與控制、敏捷化績效評價和快速診斷等問題進行了研究,構建了供應鏈的敏捷化結構,提出了一種新的信息集成模式,以模糊Petri網(wǎng)為工具,對供應鏈牛鞭效應的成因與控制進行建模分析,并從顧客角度、業(yè)務流程角度、學習和成長角度、賬務角度四個方面構建了供應鏈敏捷化的績效評價體系。    本書適合競爭企業(yè)的物流管理人員,以及管理科學與工程、物流工程、工商管理、企業(yè)管理、系統(tǒng)工程等相關領域的學生或研究人員參閱。

作者簡介

王冬冬,女,江蘇省淮陰工學院教授,東南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博士,徐州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江蘇省中青年學術帶頭人。研究方向為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主持在研國家科技支撐項目“洪澤湖水產品冷鏈物流配送集成化平臺建設”,主持完成“綠色供應鏈結構研究”等省教育廳基金項目3項、“淮安市糧食物流的構造及策略研究”等淮安市社會發(fā)展基金項目2項,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14篇(其中,4篇SCI,1篇EI)。出版專著1部,教材2部。

書籍目錄

前言第1章  緒論  1.1  研究的背景與意義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義  1.2  相關研究回顧    1.2.1  關于敏捷的研究    1.2.2  關于供應鏈管理的研究    1.2.3  關于綠色供應鏈的研究  1.3  研究內容和體系結構    1.3.1  本書研究內容    1.3.2  本書的創(chuàng)新點    1.3.3  本書體系結構  參考文獻第2章  供應鏈敏捷化策略  2.1  引言  2.2  敏捷策略    2.2.1  戰(zhàn)略伙伴關系    2.2.2  大規(guī)模定制    2.2.3  延遲策略    2.2.4  業(yè)務外包    2.2.5  知識共享    2.2.6  敏捷策略在建筑供應鏈上的應用  2.3  基于網(wǎng)絡的集成策略    2.3.1  基于網(wǎng)絡的集成策略建立與評價    2.3.2  基于網(wǎng)絡的集成策略可行性分析    2.3.3  基于網(wǎng)絡的集成風險    2.3.4  基于網(wǎng)絡的集成策略在建筑供應鏈上的應用  2.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第3章  供應鏈敏捷化構造  3.1  引言  3.2  供應鏈敏捷化設計    3.2.1  設計的原則    3.2.2  設計的過程    3.2.3  設計的內容  3.3  供應鏈敏捷化結構    3.3.1  物理結構    3.3.2  組織結構  3.4  應用舉例——住宅供應鏈的敏捷化結構  3.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第4章  供應鏈敏捷化信息流管理  4.1  引言  4.2  供應鏈信息及信息流  4.3  供應鏈信息集成模式的建模分析    4.3.1  問題的提出    4.3.2  模型的建立    4.3.3  算法及分析    4.3.4  模型應用舉例  4.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第5章  供應鏈牛鞭效應成因與控制  5.1  引言  5.2  模糊Petri網(wǎng)(FPN)  5.3  基于FPN的模型建立    5.3.1  模型的建立    5.3.2  模型運作機理    5.3.3  模糊推理算法  5.4  算例及仿真分析  5.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第6章  供應鏈敏捷化績效評價與快速診斷  6.1  引言  6.2  供應鏈敏捷化績效評價體系    6.2.1  評價指標的選取    6.2.2  評價模型的開發(fā)    6.2.3  評價體系的構建  6.3  供應鏈的快速診斷    6.3.1  基于FPN的供應鏈診斷模型    6.3.2  仿真分析  6.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第7章  綠色供應鏈管理中的幾個問題研究  7.1  引言  7.2  GSC及與之相關的概念    7.2.1  環(huán)境供應鏈    7.2.2  工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    7.2.3  環(huán)境管理系統(tǒng)    7.2.4  ISO14000系列    7.2.5  逆向物流  7.3  環(huán)境采購與供應商的選擇  7.4  含逆向物流的維修供應鏈的運作方案    7.4.1  模型的假設與建立    7.4.2  運作方案分析    7.4.3  數(shù)值算例  7.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第8章  結論與展望  8.1  研究結論  8.2  研究展望

章節(jié)摘錄

  在供應鏈與供應鏈的競爭中,對市場需求變化的快速反應能力是企業(yè)競爭優(yōu)勢的主要來源之一,縮短供應鏈的響應周期逐漸成為企業(yè)產生競爭優(yōu)勢的有效手段。例如,IT業(yè)世界著名的戴爾公司就成功地運作了以其為核心企業(yè)所構成的供應鏈,首先是采用了直銷模式,按照顧客的需求來設計、生產產品,并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產品送到顧客手中,其效果是戴爾公司從接受訂單到交貨至顧客的時間是7天,而競爭對手則是30天甚至更多。在營銷階段,戴爾直接與顧客打交道,公司將顧客分成已經購買其產品的和潛在的兩大類,通過電話、面談、網(wǎng)絡等方式了解顧客的反應、要求和愛好,并通過強勢媒體和個別贈送產品手冊等方式宣傳、推銷自己的產品和接受顧客對產品的定制。在原材料或零部件采購階段,戴爾及其供應商組成了虛擬企業(yè),顧客訂單由戴爾的信息中心自動分解,將包括供貨時間表等信息快速送達各配件制造商,戴爾公司只需在產品車間完成整機的組裝和測試。在生產階段,戴爾不是采用一般意義上的BTO(Build-to-Order,按訂單生產)策略,而是將Mc(mass customization,大規(guī)模定制)和延遲策略混合使用。在公司內部,數(shù)據(jù)庫存儲著海量信息,所有的部件和產品均貼上條碼并實時跟蹤,生產設備由計算機控制,能根據(jù)訂單的不同很快地調整生產裝配線并生產出顧客所定制的產品。生產過程無人為干預,戴爾所有的生產線和整個工廠均處于自動控制中,而且非常靈活。產品的售后服務由服務代理商——戴爾產品服務中心來完成,戴爾將這一環(huán)節(jié)外包了出去,該中心的職責就是專門為戴爾的產品做售后服務。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供應鏈敏捷化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研究中,還不錯
  •   需要扎實的理論基礎才能讀通讀透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