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性公共基礎設施集成融資管理

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王松江、尹明燕  頁數:199  字數:268750  

內容概要

經營性公共基礎設施集成融資管理從理論和實踐層面對經營性公共基礎設施項目融資模式進行了深入思考和系統研究,在全面分析和比較BOT、TOT、PPP三種融資模式的特點、適用范圍、融資結構、運作程序、風險分擔、法律特征等內容的基礎上,提出將這三種模式進行集成的思路和方法,力求為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發(fā)展探索出一條新的融資渠道。經營性公共基礎設施集成融資管理的特點是應用霍爾三維模型建立了集成融資結構,并對集成融資的功能、運行體系和風險應對預案機制等關鍵內容進行了全面的闡述,最后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嘗試將這一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融資模式應用于公路項目。
經營性公共基礎設施集成融資管理對研究項目融資的學者及從事工程建設管理的有關人員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

書籍目錄

第一章 BOT—TOT—PPP集成融資概述第一節(jié) 基礎設施的基本內涵第二節(jié) 基礎設施項目的融資問題第三節(jié) BOT/TOT/PPP項目融資理論第四節(jié) 其他相關理論第五節(jié) 結論第六節(jié) 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及建議第二章 BOT—TOT—PPP集成融資結構第一節(jié) 項目融資第二節(jié) BOT第三節(jié) TOT第四節(jié) PPP第五節(jié) BOT、TOT、PPP三種融資模式的比較研究第六節(jié) BOT—TOT—PPP集成融資創(chuàng)新模式組合第三章 BOT—TOT—PPP集成融資功能第一節(jié) 集成融資模式的結構、功能、運行體系之間的關系第二節(jié) 基于霍爾三維結構創(chuàng)建四維模式研究第三節(jié) BOT—TOT—PPP集成融資模式功能實現第四章 BOT—TOT—PPP集成融資運行體系第一節(jié) BOT—TOT—PPP集成融資模式的運行機理第二節(jié) 集成融資模式主要運行系統架構第三節(jié) BOT—TOT—PPP集成融資運行體系設計第五章 BOT—TOT—PPP集成融資應對預案機制第一節(jié) 項目融資系統動態(tài)變化管理第二節(jié) BOT—TOT—PPP集成融資系統動態(tài)變化管理第三節(jié) 公路BOT—TOT—PPP集成融資項目系統動態(tài)風險管理第六章 BOT—TOT—PPP集成融資案例研究——云南WK高速公路第一節(jié) 云南省公路建設現狀第二節(jié) 項目概況第三節(jié) 項目環(huán)境分析與模式選擇第四節(jié) BOT—TOT—PPP集成融資模式的功能實證分析參考文獻附錄1 BOT項目運作所涉法律法規(guī)目錄分類附錄2 項目環(huán)境調查問卷(樣卷)

章節(jié)摘錄

  四、公私合作伙伴關系的建設、維持功能實現 公私伙伴關系的本質,在于政府資源及市場資源在數量、稟賦上的優(yōu)勢互補,特別強調雙贏的理念、爭端的解決、言論自由、公平公正以及風險共擔,并且公私合作也符合經濟學中的比較優(yōu)勢原理。一方面,政府壟斷了很多公共資源,卻沒有足夠的經驗和能力實施商業(yè)化管理使之增值;另一方面,企業(yè)有很好的技術和想法,卻苦于沒有足夠的資源,或者由于公共設施的相對滯后而無法施展抱負。兩者的結合正好可以取長補短、發(fā)揮優(yōu)勢。因為,要充分地發(fā)揮政府部門與市場主體自身的優(yōu)勢,政府與市場機制的結合必然是平等公平的公私合作伙伴關系。政府的優(yōu)勢是統一協調的資源配置能力,但同時要尊重市場主體的自由選擇權,包括消費者和生產者。只有在市場化的自愿交易的條件下,價格機制和競爭激勵才會發(fā)揮功效。在自由進人和退出權得到保障的前提條件下,雙方平等互利(市場主體基于自身利益,政府基于對民眾的委托代理關系,即向公眾提供的公共服務承諾),達成一致的協議,才能保證市場和政府的有效結合、優(yōu)勢互補。結合以上的介紹以及公共基礎設施諸多特性,公私合作伙伴關系不僅能夠很好地解決基礎設施發(fā)展和建設的具體問題,同時對整個社會經濟的協調發(fā)展都將有重要意義,因此,這種關系的發(fā)展與維持將是十分重要而有益的。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在沒有BOT—TOT—PPP集成融資模式的情況下,單獨采用BOT、TOT或者PPP模式的項目,往往由以下幾種主要問題而導致項目擱淺:其一,公私合作制改革的目標錯位,導致雙方難以達成一致,難以建立合作關系;其二,政府缺乏與私人部門長期合作的精神,在公私合作的過程中對私人投資者支持、協調和監(jiān)督不足,削弱了私人投資者的合作意愿;其三,忽視公眾利益,盲目承諾和維持投資者的不合理回報,將風險或財務負擔轉移給了公眾,致使公眾不接納項目;其四,合作中的合同本身設計過于粗糙,存在太多的漏洞,難以應對實施過程中的情勢變更,以至于實施過程中的利益分享和風險承擔有失公平。在簽訂合同的過程中,公、私雙方,尤其是公共部門,往往對公用事業(yè)的產業(yè)特殊性以及公私合作制所涉及的技術、法律政策和市場變化等情況調查研究得不夠周全,對將要實施的項目建設中的風險認識不足,以至于在具體的運作過程中頻頻失誤、顧此失彼。那么,BOT—TOT—PPP集成融資模式這種基于公私合作的創(chuàng)新模式在解決這些問題方面又將發(fā)揮怎樣的作用呢?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經營性公共基礎設施集成融資管理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