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丁鐘復 編 頁數(shù):168
前言
面向21世紀,高新技術進入了高速發(fā)展的時期,緯編生產工藝與技術、設備又有了較大的發(fā)展。教育改革也不斷深入,提出了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yè)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發(fā)展道路,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培養(yǎng)千百萬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方針。為此,特編寫了《緯編針織設備與工藝》一書。本書在編寫過程中注重介紹現(xiàn)代針織圓緯機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以培養(yǎng)針織技術崗位能力為基礎,以工作任務為引導,以培養(yǎng)實際動手能力為出發(fā)點,增加了教學的針對性和實踐性,理論部分突出了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原則,著重應用理論和應用技術的講解和訓練?! ”緯饕榻B了緯編針織物的基本概念、各種針織圓緯機的基本結構、工作原理和上機工藝,以及常見針織物組織的結構、性能、現(xiàn)代針織機技術及發(fā)展的趨勢?! ”緯把?、第一章、第二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由丁鐘復編寫,第三章、第四章由徐艷華、袁新林編寫。全書由丁鐘復統(tǒng)稿,郝秀芳審稿?! ”緯诰帉戇^程中得到了江陰針織企業(yè)周愛軍等同志的支持與幫助,提出了很多寶貴意見,在此深表謝意。在編寫的過程中,也參閱了一些同類教材,使用了部分文獻資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捎诰幷咚接邢?,再加上時間倉促,書中難免有不妥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09年6月
內容概要
本書主要介紹了緯編針織物的基本概念、各種針織圓緯機的基本結構、工作原理和上機工藝、常見針織物組織的結構、性能及現(xiàn)代針織機技術和發(fā)展的趨勢。 本書除可作為高職高專針織服裝等專業(yè)教材外,也可供本科相關專業(yè)師生、相關企業(yè)和科研單位的工程技術人員,從事紡織外貿行業(yè)、管理等有關人員參考。
書籍目錄
第一章 針織概述 第一節(jié) 針織及其發(fā)展 第二節(jié) 針織圓緯機分類及一般結構 一、針織圓緯機的分類 二、緯編針織機的一般結構 三、針織機的機號及其與加工紗線線密度的關系 思考題 第二章 針織用紗與織前準備 第一節(jié) 針織用紗 一、針織用紗的要求 二、絡紗的目的和要求 三、絡紗機的工作原理 第二節(jié) 緯編基本概念與組織表示方法 一、針織物的基本結構 二、針織物的主要參數(shù) 三、針織物主要性能指標 四、緯編針織物的分類與表示方法 思考題 第三章 普通針織大圓機 第一節(jié) 普通單面針織大圓機 一、成圈機件的配置 二、編織工藝 三、單面機的調整 四、上機工藝舉例(主要工藝參數(shù)分析)疵點產生原因及消除方法 第二節(jié) 普通雙面針織大圓機 一、羅紋機 二、雙羅紋機 思考題 第四章 提花針織大圓機 第一節(jié) 撥片式提花針織大圓機 一、成圈機構和選針機構配置 二、花紋設計 三、花紋上機實例 第二節(jié) 提花輪式提花針織大圓機 一、選針機構與選針原理 二、矩形花紋的形成和設計 三、上機工藝舉例 思考題 第五章 特種針織圓緯機 第一節(jié) 三線衛(wèi)衣機 一、成圈機件及其配置 二、三線衛(wèi)衣機編織原理 三、三線衛(wèi)衣機產品設計 第二節(jié) 毛巾機 一、成圈機件及其配置 二、單面毛圈組織的編織 三、毛圈組織編織的雙沉降片技術 四、提花毛圈組織的編織 第三節(jié) 四色(六色)調線針織圓緯機 一、四色(六色)調線機構 二、四色調線裝置的工作原理 第四節(jié) 繞經提花圓緯機 一、繞經裝置的機構及其工作原理 二、繞經編織原理 三、花紋設計與上機 思考題 第六章 電腦提花大圓機 第一節(jié) 成圈機件的配置與調試 一、成圈機件的配置 二、成圈機件的調試 第二節(jié) 編織工藝(原理) 一、選針原理 二、移圈原理 第三節(jié) 電腦提花針織圓緯機產品設計 一、電腦提花針織機的特點 二、電腦提花針織圓緯機產品設計 三、花紋設計與上機工藝舉例 第四節(jié) 針織圓緯機發(fā)展趨勢 一、針織圓緯機發(fā)展概況 二、雙向運動沉降片技術 三、不同形式雙向運動沉降片的特點 思考題 第七章 緯編針織機的給紗及牽拉卷取機構 第一節(jié) 給紗 一、給紗的要求 二、常用的給紗機構 第二節(jié) 緯編針織機的牽拉卷取 一、牽拉與卷取的要求 二、常用的牽拉與卷取機構 三、牽拉卷取對織物的影響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針織概述 第一節(jié) 針織及其發(fā)展 將紗線轉變成為織物的方法有許多種,主要方法有機織方法、針織方法、編織方法。針織是利用織針將紗線彎曲成圈,并相互串套連接而形成織物的工藝過程。根據(jù)織造方法的不同,針織可分為緯編、經編兩大類。緯編針織是將紗線由緯向喂入到針織機的工作針上,使紗線順序地彎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織物的一種方法,如圖1-1所示。經編針織是采用一組或幾組平行排列的紗線,于經向喂入到針織機的工作針上,同時彎紗成圈,并在橫向相互連接而形成織物的一種方法,如圖1-2所示。由緯編針織所形成的織物,稱為緯編針織物或緯編布;由經編針織所形成的織物,稱為經編針織物或經編布。通常所說的針織物或針織布,一般是指用這兩種方法所制得的成品或織物。 現(xiàn)代針織技術是由手工編織演變而來的。針織的原理可追溯到史前時期,原始人類的漁網(wǎng)制造即為一種針織形式的基本運用。最早對針織的文字記載,出現(xiàn)在英國的詩歌文學中,在4世紀左右的詩篇中,就多次提及針織。最早的針織制品,是1982年在中國江陵馬山戰(zhàn)國墓出土的帶狀單面緯編雙色提花絲制針織物,這是人類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最早的手工針織品,距今約二千二百多年。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