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軍機大臣陳布雷

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楊者圣  頁數:40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系楊者圣民國人物系列之一。陳布雷是民國史上一個極具個性、神秘性和爭議性的人物。作者在大量參考第一手資料,包括相關人員的日記、回憶錄、報刊記載等,特別是在縝密探索陳布雷人生59年心路歷程的基礎上,以陳布雷一生的軌跡為主線,以他的書生氣質和身上背負的忠、孝作為解讀他的密碼,以流暢的文筆記述了陳布雷從出生、求學、辦報,到進入蔣幕,走上政壇,直至自絕于人寰的一生,揭示了一個舊中國知識分子被扭曲的靈魂,并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國民黨、蔣介石及其其他民國風云人物不為人知的一面。全書夾敘夾議,處處可見精彩之筆,具有極強的可讀性,并有多處令人信服的嚴密考證,具有明顯的學術價值。本書初版于1999年,引起很好的反響,為論者稱為“楊者圣最為得意也最充滿文采的人物傳記”。此修訂版面除全面訂正文字外,更補充近五十幅珍貴圖片。

作者簡介

楊者圣,江蘇海安人,數十年來利用業(yè)余時間潛心研究民國史。因其掌握資料準確、善于構建獨特的歷史人物形象、對民國歷史的縝密思索,以及其作品中滲透的濃郁的民國情結,而成為既得到專業(yè)研究者認可、又受到普通讀者歡迎的一位成績卓著的民國人物傳記作家。 
自1993年,楊者圣陸續(xù)出版了《特工王戴笠》、《未加冕的女王宋藹齡》、《國民黨教父陳果夫》、《胡宗南這個人》、《特工老板徐恩曾》、《國民黨軍機大臣陳布雷》、《和平將軍張治中》、《國民黨金融之父宋子文》八本傳記,在海內外產生影響。后應熊向暉之約,依據熊向暉口述資料整理出版了《在胡宗南身邊的十二年》和《隨同蔣經國的西北之行》。這些著作均取得了很好的口碑和市場反響,其中《特工王戴笠》更是銷售20多萬冊。

書籍目錄

第一章 人生識字憂患始1  “說文解‘名’”1  “龍文”童子  “革命黨”的慘痛失敗  從“名落孫山”到“獨占鰲頭”  “不準革命”  “父母在,不遠游”  “革命黨”的假辮子第二章 從“布雷”到“畏壘”  面包布雷布鼓  滬上“布雷”鳴  被逐出《天鐸報》  吃蹄膀,喝紹酒,“汝能否”  一段憂傷無奈的日子  “悲莫悲兮生別離”  重返“江湖”  “哪一個人也寫不過陳布雷”第三章 客卿:半是清客,半是幕僚  一幀“玉照”:蔣總司令的“定情信物”  中共“謀略”:促成蔣、陳結合  南昌西花廳的“殿試”  “位不必高,祿不必厚”  文人的“御用”  “杭州的警察欺人太甚”  兩難選擇:“入朝”與“在野”  畢生最大的傷心事  菩薩都講:“官不宜解”第四章 進入侍從室  “敵乎?友乎?”  蔣介石的“影子”  侍從室:“皇帝”的秘書處  “軍機大臣”的廣州之行  對蔣介石的一次“包裝”第五章 從西安事變到廬山談話會  西安事變的“漏網之魚”  在“四大公館”間搞平衡“外交”  “把蔣先生抱住,大家同哭一場”  溪口“禮部大臣”  一則歷史的謊言  “這本書很有毛病”  “首輔”之爭第一次與蔣“不合作”  諱莫如深的“心疾”  廬山講演稿的真與偽第六章 南京漢口桂林重慶  “穩(wěn)健派”與“低調俱樂部”  “主和派”眼中的“社稷之臣”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王家洲“危機一發(fā)”  “無事飲睡,竟不知是何生活也”  “汝雖打草,吾已驚蛇”  8000字雄文掃日、汪  “你可找陳布雷談談”  “知我者蔣公也”第七章 “侍秘二”  提督“東廠”  出色的經濟情報頭子  一個新寓言:“農夫和蛇”  只與德操相同的人交往  “別高興得太早”  “暫時拖,將來打”  “可惜我不能陪你下?!? “委座沒有說壞,就算是好”第八章 侍與從  愿作二號,不愿作一號  “當代最理想的幕僚長”  “煮酒論‘英雄”’  獨樹一幟的官邸派  國民黨高干養(yǎng)成所  “我如嫁人的女子,難違夫子”  “政治,太骯臟了”  “家里面不談政治”  “不夠左,不夠革命”第九章 國策顧問  撤銷侍從室  “我們都是淡泊”  在舊政協(xié)期間大刮“翻案風”  榮任宣傳作戰(zhàn)的“參謀總長”  “不讓這般人如此猖獗”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有點左傾也就算了”  保密局盯上了陳公館第十章 “目睹耳聞,飽受刺激”  “今春以來”(一)  “今春以來”(二)  “入夏秋后”(一)  “人夏秋后”(二)3  九月的異常  油盡燈枯10月間第十一章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11月2日 一個不眠之夜  11月8日 決定最后命運的日子  11月10日 共進“最后的晚餐”  11月11日 一切都可以放下了  《雜記》:一篇“血淚遺言”  “殺手”是“戰(zhàn)時體制綱領”  “自殺宣言”中絕口不提反共第十二章 “當代完人”  生命歷程中的最后一天  “瓶之傾兮,惟壘之恥”  一切都還是那么放不下  腸斷心枯,痛極痛極  “主任死了”  “完人”與罪人  死后疑案  死因新探:“心疾”  “蓋棺”而未論定附:楊者圣和他的“民國人物系列”

章節(jié)摘錄

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從地域文化層面上繼續(xù)進行一番考察,或許就會發(fā)現陳布雷身上潛藏著的另一種人格遺傳密碼。陳布雷出生于浙江省慈溪縣。“慈溪”之名,源于后漢儒生董黯。在中國,對于“董黯”這兩個字,是沒有多少人知道的。但是,如果提到“董仲舒”這三個字,那簡直就是如雷貫耳了(就是那個鼓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化殺手)。無名鼠輩董黯就是這個大名鼎鼎的董仲舒的第六代孫。據說,董黯為了奉養(yǎng)其母,常于溪中汲水。就是這樣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到了一班儒家文人的嘴里,簡直就被吹上了天,董黯被捧為事母至孝的大孝子。在中國,有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說法,用現在的話說,也就是所謂“明星效應”吧。董大孝子聲名遠播,連帶著他汲水奉母的小溪也有了“慈孝”的美名,一下子聲名大噪起來。從此,中國就有了“慈溪”一說。說起來,董大孝子的這點小把戲,簡直是不值一哂,不但比起二十四孝圖的大手筆,要蹩腳得多;就是比起一般孝廉的功夫,也要大為遜色。追根溯源,尋根問祖,如果不是靠了老祖宗董仲舒的一點老面子,誰會去尿他的那一壺?不過,事情要從兩方面看,尊老敬賢,孝順長輩,畢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況且,中國的老百姓都是至淳至樸的,人人都用建設性的目光去理解、接受董黯的孝行,正所謂“聞其風,汲其流”,千古以來,慈溪地境也就逐漸形成了慈孝、醇厚的鄉(xiāng)風、民俗。從這個意義上說,董黯與“慈溪”也不無微功。用余秋雨先生的話說,或許這就叫做“神秘的人格傳遞”吧??梢韵胍姡駠鴷r期第一流的政論家、一生視孝悌忠信等儒家倫理如生命的陳布雷,之所以如此,大概與慈溪地境所蘊藏的這種深遠悠長的人文地理背景不無關系!慈溪瀕臨杭州灣,由姚江可直達寧波,西距杭州僅百余公里,隔海與上海相望,襟江帶海,海道通達,交通便利,得風氣之先,向來是沿海貿易和海外貿易的重要港口。故浙東民性通脫,素善經商,行販坐賈遍及全國乃至海外各地。近代以來,浙東商幫不但實力雄厚,稱雄商界,而且成為江浙財團的扛鼎人物,其影響之大,被孫中山先生稱為“首屈一指”。受這種強勁的“下?!憋L潮的影響,浙東地域的陳姓家族大都棄農經商,也就不足為奇了。陳布雷的先世也是一個標準的耕讀之家,至祖父陳克介時,開始打破傳統(tǒng),以一行商往來于浙贛間,從而完成了最初的資本積累過程,歸里后即開始經營錢莊與典當業(yè)。晚年,陳克介以其盈余漸豐,重新回歸亦耕亦讀的家族傳統(tǒng),買田置產,督耕興學,并分其產業(yè)之半,約有百畝左右,興辦陳氏義莊、義學,用以救濟、扶助族中孤貧。陳克介生有三子,長子早亡,遺有一男,名訓正,是為長房長孫;次子亦早亡,無后;三子陳依仁,即陳布雷生父。陳依仁后將陳布雷過繼為次兄之后,但次嫂隔月又亡,故陳布雷仍與陳依仁一家歸住一起。陳克介退老故里,躬自經紀所創(chuàng)之義莊、義學及族里其他公益諸務,又為三房析產。陳克介認為長房長孫陳訓正好學不倦,當使就傅上進,而命三子陳依仁住在家里,子承父業(yè),繼續(xù)管理族里公益事務。故陳克介去世后,陳依仁“繼志述事”,致力于族中公益事務,救恤孤貧,并改義塾為雞山村校,在族中頗孚眾望。陳氏家族中這種關心社會底層人的生活,有憐恤心理,同情弱者,重視社會評價的仁義傳統(tǒng),對陳布雷平民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響。陳依仁生七子七女,陳布雷為長子,諸弟妹中以后多為大學教授或技術專家,也有與陳布雷同道者,一個先后做到國民黨《中央日報》總編輯及社長等職,一個做到國民黨中央社采訪部主任等職,都在國民黨新聞界頗有名聲。在陳氏兄弟崛起的旅程中,起先驅作用的,既不是陳依仁,也不是陳布雷,而是長房長孫陳訓正。陳訓正字屺懷、無邪,號天嬰子、圮衛(wèi)人、櫻寧老人、句陽伯子等。以他擁有這么多別出心裁、聳人聽聞的字與號,我們就可以揣測:在傳統(tǒng)的儒家文化價值觀念中,此人大抵是一個異數。陳屺懷生于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長陳布雷18歲。按照長房為正、長子為尊的宗法傳統(tǒng),陳布雷呼陳屺懷為大哥。對于小弟陳布雷來說,這位大哥對他的未來影響,無論怎么形容,都不算過分?!褒埼摹蓖雨惒祭?歲時,開始讀書了。這位未來的民國第一流政論家、國民黨的“文章機器”、蔣介石的鐵筆圣手,從此與古老而又神奇的方塊漢字結下了不解之緣。陳布雷的第一位啟蒙老師是陳依仁。在老父嚴而又嚴的督促下,到這一年的年底,陳布雷日識30字,以一個五齡童的智商來說,這樣的啟蒙速度,簡直可以說是連蹦帶跳了。

編輯推薦

《國民黨軍機大臣陳布雷》:楊者圣民國人物系列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國民黨軍機大臣陳布雷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2條)

 
 

  •   讀罷《國民黨軍機大臣陳布雷》(楊者圣著),感覺是深深的沉重與扼腕嘆息。由蔣介石手書“萬代完人”以挽的布雷先生究竟是如何一個人,在我腦海中稍微清晰起來。
    陳布雷是民國史上一位極具個性、神秘性和爭議性的人物。早年,他以”迷津喚不醒,請作布雷鳴”的如椓之筆,投入反帝、反封建、反軍閥斗爭,橫掃千軍如卷席。中年,他步入蔣幕,充任蔣介石的文膽及“軍機大臣”,形成筆桿子和槍桿子的結合,在民國政壇上演習出一連串“賢相”式的故事。
    布雷先生是中國舊知識分子杰出代表與縮影,他所接受的是君主和君權思想,后來又成為資產階級革命鼓與呼的一直名筆。到了抗戰(zhàn)后期,國民黨政治腐敗,經濟崩潰,軍事敗退,朝野一致聲討。 危局下,陳還要順乘蔣意,報力以一支禿筆顛倒黑白,指鹿為馬,彎曲是非,粉飾現實。其言不由衷之苦與內心之扭曲,靈與肉,做人與做文的苦惱局外人實在難以體會。
    作為民國時期國內第一流政論家,陳布雷時時不忘重理舊業(yè),對新聞界的朋友,隨時鼓勵不要離開自己的崗位。他內心懷念著獨立與自由的記者生活。但是在中國人心目當中,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成就,完全看他在政府中所擔任的職位而定。學而優(yōu)則仕,努力求取學問,目的在于獲得一份具有相當權利的職位。
    陳布雷在國民黨內,確是一個特立獨行、卓而不群的人物,一個“群而不黨”的古之君子。事實上,蔣、陳能夠長期合作,從根本上來說,源于他們氣質上的類似,源于對中國封建文化的認同。一個具有濃厚的君主專制思想,一個具有濃厚的忠君報主意識,據此奠定了蔣、陳20年合作的思想氣質與感情基礎,是兩個“封建遺民”的結合。陳布雷任蔣機密幕僚20年,始終得到最高當局信任,完全是他人格修養(yǎng)和工作態(tài)度的結果,他只知工作,不知休息,更不知娛樂。蔣氏未就寢前,陳不肯就寢;蔣已起身,陳亦必起床,其對總裁之忠忱愛護,服從體貼,無人能與之相比
    陳有一句名言:“我如嫁人之女子,難違夫子”,把自己類比嫁給蔣的女子。他與此同時,他又以“為一個不懂文字而又剛愎任性的主子下文章,真是莫大的痛苦!”“余今日作文,不能自作主張,我的軀殼靈魂,已與他人一體。人生皆有本能,孰能甘于此哉?”為痛苦。這簡直是他靈魂的呼號!而蔣在陳自殺前兩天的會上公然斥責陳時,慌不擇言:“跟隨我二十年,是不是膩了,想改換門庭,換個新主子,一個比我更像樣的主子!”蔣自稱“主子”公開將陳布雷稱為奴才,這是蔣透徹地挑明他與陳布雷的關系實質。所謂“布雷先生“等等,都是一派謊言。他最后指責陳“書生誤國,看錯了人”,簡直是崇禎皇帝在血書中所寫的那句話“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
    其實,陳布雷對蔣的信仰與迷信,說到底,并非建立在蔣的個人品質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蔣的權力基礎上。他只是走了一條充當帝王軍師或幕僚的道路,憑借帝王的賞識而一步登天,為了借助蔣的天下唯此惟大的“君權”,登堂入室,攀緣峰層,坐運中樞,持國權柄,進而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和政治抱負。所謂“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天”。豈知“相權”的提高,就是對“君權”的侵削。陳布雷享譽朝野的清流派作風,亦讓蔣介石感到一種政治上的不安。留著一個眾望所歸的“首輔”,而自己又沒有**的聲譽可籠罩一切,這事蔣絕對不能容忍的,故“當代完人”是否蔣的真實評價,而只是官樣文章都不一定!
    無論陳布雷是怎樣的死因,我想都是一個復合的因素。他想通過“皇帝”和私人秘書的特殊地位,以三寸不爛之舌“為帝者師”以實現“為天地主心,為生民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平生抱負,同時還希翼能保持一種獨立的人格,遇到蔣這樣的封建君王只能是“此路不通”!
    為人莫為臣,為臣終為奴。陳對蔣形成了那種奴仆式的依附關系。而蔣對陳也很自然形成了一種呼之即來,揮之即去,愛之則生,恨之則死的主奴關系。陳德生沉榮辱與生死存亡,都拽在蔣的手心里。陳一生都處于矛盾中:君權與民權的矛盾,傳統(tǒng)與叛逆的矛盾,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性格與角色的矛盾,被塑造成了一個分裂的人格、扭曲的心理。一個孤寂的靈魂。
    陳布雷固然具有張子居和諸葛亮的兩種性格:“成功不必在我”,功成不居,能超然物外;謹小慎微,忠心耿耿;真真發(fā)揚了中國“士”的精神??伤吘共⒎浅錾谟姓嗡仞B(yǎng)的家庭,最后落得不幸選擇自殺之方式淹沒于政治的黑暗紛爭中,何其哀呼!
  •   寫的很好,通過陳布雷一生的沉浮讓我對民國歷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不錯
  •   楊者圣老師的書值得一看,我買了一套八本
  •   內容充實,文筆流暢。
  •   突然對陳布雷著了迷,買來一讀
  •   這本書帶有一定的文學色彩,讀起來很有意思。對于中國知識分子的坎坷遭遇的描寫,入木三分!
  •   這本書吧,不是那么直白,許多地方有些看不懂,引用的古文比較多些,呵呵,書的質量還不錯!
  •   王寇思想太重!

    挺共蔑國,揚毛抑蔣意味太濃了。
  •   需要耐心,讀這本書
  •   陳布雷的才華用在寫稿上是優(yōu)秀級,用在政治上就力不從心同時心智矛盾不堪,從政者不可猶豫或有所謂的道德,心智要求非常高,陳布雷自殺的根源在于其無法擺脫心智矛盾的痛苦,這本書對這方面的描寫很生動,堪稱一本知識分子從政的鏡子。
  •   民國有很多牛逼的人,陳伯雷就是其中之一,本書作者處處帶著政治立場來評價陳,以黨的御用文人身份評價國民黨的御用文人,觀點值得商榷,而且文采實在不敢恭維。要想了解陳布雷,直接去看其日記即可。
  •   陳布雷的才華讓人羨慕,他的人品同樣令人敬仰,而最終的結局卻讓人唏噓。本書對陳成長軌跡、心路歷程的描述刻畫相當成功。文筆沒得說,一如既往楊者圣風格,寫一個人,同時帶出一個時代。喜歡!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