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2 出版社: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作者:程北南 頁數:298
前言
大學是現代社會中一項極為重要的制度安排——只要對牛津、劍橋、哈佛、耶魯等高校之于西方社會的作用稍有理解,便不難確信此點。大學所“生產”的是一個社會賴以生存與發(fā)展的思想與知識以及被這些思想與知識武裝起來的社會棟梁之材,其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事實上,現代西方世界之所以在全球的發(fā)展進程中處于領先的地位,以制度建設方面而論,除了市場制度、現代企業(yè)制度等我們已經比較關注的制度因素之外,大學制度實為又一項奠定西方世界領先地位的根本性制度安排?! ∵z憾的是,我們對大學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從經濟學視角對大學的深入研究少之又少。即使在國際范圍內,從經濟學視角探討大學制度問題的文獻也同樣是鳳毛麟角。這主要是因為現代經濟學是一門非常年輕的學科,自亞當·斯密起,不過短短兩百多年的時間。直至五六十年以前,經濟學的主流研究領域仍基本上停留在市場制度之一隅,連政府制度和現代企業(yè)制度也只是在最近幾十年間才納入主流的視野。而類似于大學、公益性基金會、家庭等同樣非常重要的社會制度基本上仍處于主流無暇關注的境地——當然,這樣的一種情形也為我們年輕的經濟學人們提供了海闊任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廣闊研究空間?! ∵@里必須對何謂“經濟學”視角稍作解釋。所謂經濟學(Econom-ics)視角即指“成本一收益”分析的視角,這其中的成本與收益既包括那些可以金錢計量的內容,也同時包括了那些無法以金錢計量的內容。
內容概要
大學是現代社會中一項極為重要的制度安排——只要對牛津、劍橋、哈佛、耶魯等高校之于西方社會的作用稍有理解,便不難確信此點。大學所“生產”的是一個社會賴以生存與發(fā)展的思想與知識以及被這些思想與知識武裝起來的社會棟梁之材,其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事實上,現代西方世界之所以在全球的發(fā)展進程中處于領先的地位,以制度建設方面而論,除了市場制度、現代企業(yè)制度等我們已經比較關注的制度因素之外,大學制度實為又一項奠定西方世界領先地位的根本性制度安排。
作者簡介
程北南,祖籍湖南常德,1980年生于新疆烏魯木齊市,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現為上海金融學院財政系講師。自碩士研究生階段開始潛心鉆研財政理論政策以及國有資產管理學,參與過一項國家重點課題的研究,參加過五部書籍的編寫和一部論著的翻譯工作,在各級各類期刊上發(fā)表文章七篇。
書籍目錄
導論第一節(jié) 問題的提出第二節(jié) 文獻綜述第三節(jié) 本書的主要內容、創(chuàng)新和不足第一章 概念和框架的理論準備第一節(jié) 基本概念界定第二節(jié) 經濟學的分析框架第三節(jié) 經濟人假設的再探討第二章 同大學治理結構問題相關的公共經濟學理論第一節(jié) 產品屬性及其交換、生產方式分類第二節(jié) 公共經濟學的效率標準及其拓展第三節(jié) 關于產品交換和生產的公共經濟學理論第三章 大學治理結構的理論分析第一節(jié) 大學治理結構的公共經濟分析概述第二節(jié) 企業(yè)制度演變過程中出現的核心問題與治理結構的對策第三節(jié) 大學治理問題的出現和治理結構的對策第四節(jié) 大學組織各相關主體的利益分析第四章 美國大學治理結構總體情況述評第一節(jié) 美國大學內部治理結構的純粹模式述評第二節(jié) 美國大學內部治理結構的扁平模式述評第三節(jié) 美國大學外部治理結構述評第五章 美國大學內部治理結構的具體制度安排分析第一節(jié) 美國大學資產所有權與董事的激勵源泉第二節(jié) 內部治理結構中對董事約束和篩選的制度安排第三節(jié) 美國大學校長的利益訴求與激勵來源第四節(jié) 從董事會一校長權力分配看內部治理結構的約束作用第六章 美國大學的外部治理結構及其作用機理第一節(jié) 美國的基金會與認證協會第二節(jié) 外部主體對美國大學的影0向第三節(jié) 外部治理主體對大學內部主體的激勵約束機理第七章 總結與啟示第一節(jié) 美國大學治理結構與X效率的實現第二節(jié) 美國大學治理結構與資源配置效率的實現第三節(jié) 美國大學治理結構對中國大學改革的啟示附錄一 哈佛大學2008-2009年在任督學和法人成員背景情況表附錄二 哈佛法人現任成員情況簡表附錄三 斯坦福大學2008-2009年在任受托人背景情況表附錄四 弗吉尼亞大學2008-2009年在任監(jiān)事背景情況表主要參考文獻致謝
章節(jié)摘錄
大學自產生之日起,就是一種備受關注的社會組織。作為一個國家和社會中進行獨立思考和研究、生產和傳播知識、提升整個國家人力資本價值的組織,大學傳承著民族的文化、承載著國家的希望、飽含著政府的雄心、孕育著社會的良知、背負著個人的夢想。這一切都是任何其他社會組織所不能比擬的。雖然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大學組織歷史很短,但是就在這100多年的時間里中國的大學同樣以其理性反思、求索進取的姿態(tài)和一個又一個的輝煌成就在中華崛起的艱辛路上撐起了知識界的脊梁?! ∫?、大學對于中國的重要性及其在新時代面臨的挑戰(zhàn) 進入近代之后,以太學、府學、書院為代表的具有東方文明特色的中國高等教育無論是從內容還是組織上都受到了來自西方文明的巨大挑戰(zhàn)。京師大學堂的創(chuàng)辦以及用庚子賠款的退款建立清華大學的一系列事件標志著中國的高等教育機構在組織形式上已經向西方大學的制度模式靠近。盡管這一時期中國的高等教育機構在歷史制度沿革與未來趨勢變化的沖突中不斷地經受著源于舶來品與本土化之爭的拷問,并在痛苦的揚棄中緩慢地蛻變。但這一時期新興的大學卻不僅源源不斷地為社會的 變革和進步輸送各類人才,而且像“五四”運動這樣的壯舉更是彰顯。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