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與文學之間

出版時間:2011-2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王宏志  頁數(shù):374  字數(shù):314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所收的文章不算太多,只有九篇。當中有兩篇收錄進《重釋“信達雅”》,而余下七篇大部分都不是在內(nèi)地的刊物上發(fā)表的,有的文章完全跟文學無關,例如通事及同文館這兩篇便不涉及文學,但也有重點討論文學史上的翻譯現(xiàn)象,如討論晚清對西洋小說的接受以及有關卞之琳的兩篇。這就是本書以《翻譯與文學之間》為名的原因。本書由王宏志編著。

作者簡介

王宏志,香港大學文學士(榮譽)、哲學碩士、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哲學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院長、中文及翻譯研究教授、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教授、翻譯研究中心主任、香港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兼任教授及博導。主要研究范圍:20世紀中國文學與政治、中國翻譯史和香港文化研究。主要著作包括:《歷史的沉重:從香港看中國大陸香港史論述》、《魯迅與“左聯(lián)”》、《歷史的偶然:從香港看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文學與政治之間:魯迅·新月·文學史》,Pofitics
and Literaturein Shanghai:The Chinese League of Left-wing
Writers,1930-1936等。

書籍目錄

“叛逆”的譯者:中國翻譯史上所見統(tǒng)治者對翻譯的焦慮
 一、“譯者即逆者”
 二、“譯言之官,自古有之”:周朝以來的譯官
 三、“已轉化為中國人的歐洲人”:清廷的傳教士譯者
 四、“總由于內(nèi)地奸民教唆引誘”:廣州制度下的通事
 五、“至買辦等本系漢奸”: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中方的一名譯者
 六、“從前曾經(jīng)勾結夷商”:馬戛爾尼使團訪華的一條尾巴
 七、“他的貢獻的價值是沒法表達的”:英方的譯者
權力與翻譯:晚清翻譯活動贊助人的考察
 一、贊助人:勒菲弗爾的理論
 二、“夷情叵測,宜周密探報也”:林則徐贊助的翻譯活動
 三、“似與前代之事稍異”:恭親王作為贊助人
 四、“老眼無花,一讀即窺深處”:嚴復的贊助人吳汝綸
京師同文館與晚清翻譯
 一、“通籌洋務全局”:訓練外語人才
 二、“何必夷人”:同文館的教習
 三、“文字雖精,語言不熟”:同文館的學生和課程
 四、“兼理譯書,未免事屬份外”:同文館翻譯西書
 五、“淺嘗輒止,不敢大刀闊斧地干去”:同文館的成敗
“以中化西”及“以西化中”:從翻譯看晚清對西洋小說的接受
 一、翻譯的權威性
 二、“余不通西文”:晚清讀者對西方文學的理解
 三、“政治性閱讀”:對西方小說的接受
 四、“吾怒吾目視之”:西洋文學中的洪水猛獸
 五、“何乃甚類我史遷也”:足以自豪的中國文學
 六、“沒有晚清,何來五四”:翻譯與創(chuàng)作
文言與白話——晚清以來翻譯語言的考察
 一、“一個纏過腳后來放大了的婦人”:文言還是白話
 二、“文如幾道,可與言譯書矣”:嚴格的要求
 三、“由八股翻白話”:給“愚民”的譯本
 四、“成就一種歐化國語的文學”:五四的翻譯
“人的文學”之“哀弦篇”:論周作人與《域外小說集》
 一、“會稽周氏兄弟”合作的《域外小說集》
 二、“在我頭上打上幾下”的合譯
 三、“特收錄至審慎,迻譯亦期弗失文情”:選材和方法
 四、“我讀小說大抵是當作文章去看”:沒有故事的作品
 五、“多記其悲觀,尤極哀側”:沒有斗爭的政治
 六、“知海外猶有哀弦”:“人的文學”的翻譯
 七、“將來也該有存在的價值”:周作人的翻譯
能夠“容忍多少的不順”?論魯迅的“硬譯”理論
 一、“只有‘束手’這一條路”:魯迅的硬譯
 二、“年青時自作聰明”:魯迅?胡譯時代
 三、“適譯亦期弗失文情”:《域外小說集》的直譯
 四、“大抵連語句的前后次序也不甚顛倒”:直譯的標準
 五、“中國的文或話,法子實在太不精密了”:硬譯的功能
 六、“寧可譯得不順口”:至死不渝的硬譯
翻譯與階級斗爭:論1929年魯迅與梁實秋的論爭
 一、“硬譯”還是“文學的階級性”:論爭的開展
 二、“既不曲,也不‘硬’或‘死’的文章”:相同的翻譯觀
 三、“背后有一個團體”:新月與左翼
 四、“不純正的文藝理論”:問題的核心
 五、“專門?擊科學的文藝論譯本之不通”:
 順譯的“徒弟”和“徒孫”
 六、“誰能夠說:這是私人的事情”:翻譯就是政治性的行為
“畢竟是文章誤我,我誤文章”:論卞之琳的創(chuàng)作、翻譯和政治
 一、三重身份:詩人、文學翻譯家、學者
 二、“又當政治任務又當藝術工作”:“庸俗鄙俚”的創(chuàng)作
 三、“替代性的樂趣”:莎劇翻譯
 四、“文章誤我,我誤文章”:一生的創(chuàng)作與翻譯
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翻譯與文學之間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9條)

 
 

  •   研究做得很扎實
  •   朋友說書挺不錯的,買來看看,還沒讀完呢,先寫幾句
  •   書的質(zhì)感很好,作者內(nèi)容寫的也很好
  •   很喜歡香港學者寫的東西,有深度,值得推敲!
  •   論文集不必特別出本書吧。內(nèi)容枯燥。
  •   香港的翻譯研究一直就比較前衛(wèi) 這本書是導師推薦 尤其文化轉向學派的翻譯研究者值得一讀
  •     王老師這本書是近些年來發(fā)表的文章結成的集子。雖然偶有重復之處,但全書值得人學習的地方還是非常多的。
      全書共九章,前五章多集中在晚清。中間三章討論民國,重點是魯迅和周作人。最后一章討論卞之琳。
      前四章我就不贅述了,句句精彩,值得細讀。第五章考察“以中化西”和“以西化中”兩種翻譯態(tài)度,特別引人注目。相比于經(jīng)典翻譯理論中的“歸化”(domestication)與“異化”(foreignization),這里的“以中化西”和“以西化中”有著別樣的特色?!耙灾谢鳌敝饕鸬氖恰鞍矒崛诵摹钡淖饔茫?67)?;貞J厝耸康奈鞣娇茖W小說,政治小說和探險小說的抨擊,部分評論家提出西方小說有的,中國的小說古已有之。不只是小說,清末的公羊三世學說似乎也是順著這一脈絡。除了康有為的《孔子改制考》之外,就是曾樸的《孽?;ā分幸灿羞^類似的精彩描述:
      這部《春秋》,是我夫子一生經(jīng)濟學問的大結果,起先夫子的學問,本來是從周的主義,所以
      說‘郁郁乎文哉,我從周’。直到自衛(wèi)返魯,他的學問卻大變了。他曉得周朝的制度,都是
      一班天子、諸侯、大夫定的,回護著自己,欺壓平民,于是一變而為‘民為貴’的主義,要
      自己制禮作樂起來。所以又說‘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改制變法,顯然可見。
      又著了這部《春秋》,言外見得凡做了一個人,都有干涉國家政事的權柄,不能逞著一班貴
      族,任意胡為的,自己先做個榜樣,褒的褒,貶的貶,儼然天子刑賞的分兒。其實這刑賞的
      職分,原是百姓的,從來倒置慣了。夫子就拿這部《春秋》去翻了過來罷了。孟夫子說過
      ‘《春秋》,天子之事也’。這句還是依著俗見說的。要照愚見說,簡直道:‘《春秋》,
      凡民之天職也?!@才是夫子做《春秋》的真命脈哩!當時做了這書,就傳給了小弟子公羊
      高。學說一布,那些天子諸侯的威權,頓時減了好些;小民之勢力,忽然增高了。天子諸侯
      哪里甘心,就紛紛議論起來,所以孟子又有‘知我罪我’的話。不過夫子雖有了這個學說,
      卻是紙上空談,不能實行。倒是現(xiàn)在歐洲各國,民權大張,國勢蒸蒸日上,可見夫子《春
      秋》的宗旨是不差的了。可惜我們中國,沒有人把我夫子的公羊學說實行出來。(第十一回)
      
      
      且不管后來人對這樣解經(jīng)的批判,經(jīng)過這樣一番“翻譯”,主權在民的思想嫣然是咱老祖宗壓箱底兒的物件了?!耙晕骰小币彩怯兄苊黠@的政治傾向。該書以梁啟超《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為例,指出梁氏非但“將全部傳統(tǒng)小說罵倒”并視其為“中國群治腐敗之總根源”而且指認西方小說為“載道教化”,“開啟民智”的先鋒 (153)。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借助西洋文學來沖擊中國文學”(同上)。
      中間的三篇文章和當時的文藝大眾化(廣義的)關系密切。第一篇討論的是白話文以及文言文在翻譯中的地位。王宏志老師明確指出,當時譯文的地位以及受歡迎程度并不是由作品的內(nèi)容,而是由作品的語言決定的。這也就是為什么林紓用文言文翻譯外國作品會比當時用白話文翻譯出來的作品更為流行和更受支持的原因。后面兩篇討論到魯迅先生的“硬譯”理論。書中對“硬譯”理論這樣描述“‘硬譯’就是魯迅在無法處理語氣或句式的難題下而繼續(xù)以‘逐字譯’的方法去翻譯后出來的結果”(286)。這一理論有著深刻的現(xiàn)實關懷。魯迅認為,中國的語言是有一些缺點的。
      中國的文或話,法子實在是太不精密了,作文的秘訣,是在避去熟字,刪掉虛字,就是好文章,
      講話的時候,也時時要辭不達意,這就是話不夠用 (魯迅《關于翻譯的通信》,摘自王書頁289)。
      正是為了改正這些缺點,改良中國語言,魯迅才要采取硬譯的方式,意圖為中國語言輸入新的內(nèi)容和表達方式 (290)。但這樣的做法,在瞿秋白以及梁實秋看來,卻是與文藝的大眾化背道而馳的。因為這種硬譯,并沒有太多地顧忌它的讀者的閱讀水平和閱讀習慣,以至于不容易為讀者理解 (梁實秋《論魯迅先生的“硬譯”》,瞿秋白 《論翻譯—給魯迅的信》,林語堂《今文八弊》,散見王書第七第八章)。一方面是要這個處于困境的國民群體補充新的也必然是不熟悉的血液,另一方面又要用舊的、熟悉的語言來承載。這兩者之間的矛盾是顯而易見的。這個矛盾在魯迅先生死后不久就被解決了。在抗戰(zhàn)形勢更加嚴竣,動員群眾的要求更加迫切的背景下,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文藝要為工農(nóng)兵服務成為政治和文藝方針迫使文學作品向通俗和積極向上的路線靠攏(汪暉《地方形式、方言土語與抗日戰(zhàn)爭時期“民族形式”的論爭》,也可參考蔡翔《革命/敘述》)。這一矛盾以一方的被消滅而不復存在。直到鄧小平上臺,政治意識形態(tài)的管理趨于松動,這一矛盾才再次出現(xiàn)。其中的一個例子就是書中最后一掌對卞之琳的翻譯政治的討論。從投身馬克思主義理論到反思馬克思主義理論,卞之琳在《畢竟是文章誤我,我誤文章》一文中對自己的翻譯事業(yè)的回顧給讀者提供了一個反思翻譯與當代政治之間關系的極佳案例。
      
  •   “硬譯”包含對于“文”的豐富性的堅持,也許參見胡志德這篇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3684/c12
    “大眾”的再造有著復雜的政治背景(來聽我們系的job talk吧,有牛人要講這個問題哦),此外白話未必就是適于大眾平民的,汪暉他們早就指出,白話文的“新”更突出地表現(xiàn)在受了科學話語和思維方式的洗禮。而嚴復、林紓的古文(比文言文還舊)未必沒有輸入新鮮血液的。個人認為舊形式/新內(nèi)容這樣框架來理解翻譯語言,不適于解釋嚴復、林紓、魯迅的復雜性?;蛘哒f是否能在語言問題上把形式、內(nèi)容分開,是一個問題。
  •   本書確是很具啟發(fā)性,點出了不少問題。
        
    早期從事西學漢譯的前輩們(林紓、嚴復等)的確比后進者(魯迅一代)態(tài)度從容,且“以中化西”或“以西化中”的說法或做法,也確實比下一代習用的極端話語(如“全盤西化”、“硬譯”、“廢除漢字”之類)來得圓融。
        
    既然能“以中化西”,那么兩邊都不得罪,豈非“雙贏”?但其內(nèi)在邏輯中卻隱含著一種危機,即文化間的交流似乎只為了相互確認自身的正確,且先驗地預設了一個殊途同歸的結局。這無疑違背了現(xiàn)代學術的理性規(guī)范。
        
    于是更能正視問題、或者說制造問題的激進一代應運興起,并促發(fā)了文學乃至政治的激進思潮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