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 作者:田藝苗 頁數(shù):422
Tag標簽:無
前言
音樂就在你心中(代序) 陳鋼 似乎在音樂的旅途上跋涉得越長、越久,就反而對“音樂”的定義越朦朧、越糊涂。特別是當一些理論家提著冷冰冰的解剖刀“分析”音樂(如什么是“奏鳴曲”,什么是“變奏曲”,什么是呈示部、發(fā)展部、再現(xiàn)部……)時,我就覺得音樂頓時變得僵硬、枯干和不可親近了。其實,音樂就在這里,就在你心中。 看到田藝苗的文章,頓時眼前一亮。她是音樂學(xué)院的作曲技術(shù)理論博士、副教授,可是她寫的樂評,毫無學(xué)院匠氣,滿目都是詩意美文,將音樂與音樂人描繪得生動優(yōu)雅,一派清新。有一次她來我工作室拜訪,與我談起音樂寫作的疑惑。她覺得所謂精辟的音樂分析或激情澎湃的形容詞,其實都不能描繪音樂,音樂不可描繪,也許只有詩歌與寓言能夠稍微準確地傳達那些感覺。為了讓更多的人聽見音樂的美,她一直在按照自己的方式聆聽與寫作音樂。去年讀到她的音樂美文集子《溫柔的戰(zhàn)曲》,不到一年,又見這部15萬字的新書書稿。 她的很多想法總是與我不謀而合。 我曾在飯局上給朋友們講過一個音樂小故事:“有一個人只愛古典音樂,而且只愛巴哈,還在床頭掛了張巴哈的巨幅畫像。有一夜他在夢中,巴哈爺爺突然從鏡框里走下來笑瞇瞇地對他說,‘孩子啊,你可不能只愛我一個人,你應(yīng)該愛世上一切美好的音樂’……”這就是巴哈的回答——音樂,只有好壞之分,沒有輕重之別。 如今田藝苗說得更活潑,她說,只聽古典音樂,這種說法挺裝的,甚至是不誠實的?!叭蚧瘯r代,聲稱只聽古典音樂的人都是附庸風雅,甚至是不誠實的。我們可以選擇的音樂品種有很多,你可以一邊愛巴赫一邊跳拉丁,一邊哼香頌一邊聽昆曲,一邊罵譚盾一邊粉崔健。這就是自由。就像音樂本身?!贝_實,就像音樂本身。音樂是一個繽紛多彩的音響萬花筒,它是一種寬容的藝術(shù),一種包涵量特別大的藝術(shù)。這讓我想起我的父親陳歌辛,父親寫流行音樂,寫電影音樂,寫歌曲,也寫管弦樂,閑暇時間敞開耳朵聆聽各種音樂,殿堂的、酒館的、街頭的、民間的……一輩子孜孜不倦地吸收、學(xué)習和創(chuàng)作,各種風格都是他的“維生素”。也許因此,他的流行歌曲也是格調(diào)高雅,我想那是古典藝術(shù)帶來的氣質(zhì),令他的流行歌曲并非曇花一現(xiàn),如今依然在流行。我曾寫過一篇文章,叫做《三只耳朵聽音樂》,在多元文化的現(xiàn)代社會中,對不同種類的音樂——從演繹、傳播到接受,都宜取一種寬容、開放和兼容的態(tài)度。偏食不利于健康,“偏聽”同樣無益于耳膜;一個豐富的、健全的現(xiàn)代人,應(yīng)該有一副“立體化、多聲道”的聽覺網(wǎng)?!皇侵挥靡恢欢淙ヂ牴诺湟魳坊蛄餍幸魳?,而是應(yīng)該用“三只耳朵”去欣賞古典音樂、流行音樂和現(xiàn)代音樂。這叫“兼聽則明”。 藝苗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忙碌,除了在學(xué)校教課、寫專欄、寫樂評、出書,她也作曲、開講座、做電視節(jié)目。最近她的“穿T恤聽古典音樂”系列公益講座入氣很高,正在各大圖書館、音樂廳和各地大學(xué)巡講中。而且她還是微博達人,每日在微博上播放音樂視頻另附美文解說。她興致勃勃地說,微博傳播音樂太好了,比書還好,因為有視頻啊。于是每天她織圍脖,我負責轉(zhuǎn)發(fā),不亦樂乎。年輕的音樂家,滿懷燦爛美好的心愿,她說“傳播音樂需要傳道的精神”,這一句令我十分感動,沒有什么比傳播美好的音樂更有意義的了,這也是我多年寫作的心愿。 最后祝愿藝苗諸事順遂、茁壯成長,越忙越美麗!
內(nèi)容概要
《靠譜》收錄了59篇文章,一共有四個主題:“古典范兒”寫了作者喜愛的音樂和上海年輕一代的音樂家們;“如果可以更輕盈”是作者寫給自己的文章,借著一些人、一些音樂寫自己成長的印記;“樂影迷藏”是關(guān)于一些電影音樂,大部分文稿來自前幾年田藝苗CCTV音樂臺策劃兼撰稿的一檔電影音樂的節(jié)目;《上海沙龍》是作者為朋友們的新書、飯局和音樂會而作;此外另加了一個附錄,是一些雜志的采訪,因為是主題訪談,涉及大量音樂知識,也就留著供大家聆聽音樂時參考。這本《靠譜》中還有幾篇文章是作者田藝苗在10年前寫的,引起年少熱誠的理想主義,而覺得格外珍貴,故收入自勉。
作者簡介
田藝苗,青年學(xué)者,專欄作家,作曲技術(shù)理論博士,上海音樂學(xué)院作曲系副教授,香港華人女作曲家協(xié)會常務(wù)理事。2005年獲得“人音社”杯高校音樂書評最高獎;2008年音樂作品獲“文華獎”優(yōu)秀音樂作品;2010年獲《女友》最具原創(chuàng)影響力能量女性獎;2011年入選文匯“新人榜”;2011年創(chuàng)立“穿T恤聽古典音樂”系列講座,受到音樂愛好者與媒體的廣泛關(guān)注與好評。曾出版《流影留聲》《時間與靜默的歌》和《溫柔的戰(zhàn)曲》等。目前為《三聯(lián)生活周刊》《上海壹周》《新民周刊》《試聽前線》《中國女性》《時代報》等刊物撰寫音樂專欄。
書籍目錄
音樂就在你心中(代序) 陳鋼 樂評就得不靠譜(自序) 古典范兒 熱戀中的“冷音樂” 馬勒:交響的世界之夢 從亞納切克穿越《1Q84》 天賜“魔笛” 驚世詠嘆 世上還有波格雷里奇么? 我們的肖邦 海上回聲·蕭友梅 貝多芬的激勵 凈化之宮 天使歸來 音畫時代的肖邦 火的語言 回到古典 阿沃·帕特 仙樂飄飄 如果可以更輕盈 塞壬之歌 愛麗絲沒有仙境 你能忘我嗎 跨越五個世紀的冬天 為什么不是爸爸咪呀? 如果可以更輕盈 浮云與真相 聽他聽的歌 天鵝之死 在一個看不見的地方 觀日本雅樂記 讓我融入你生命 樂影迷藏 一個人的“后黃金時代” 潮水、壁花或沙發(fā) 迷失在斑斕中的香港聲色 成長,像一場艱難的告別 城市的鄉(xiāng)村記憶 獨奏的江湖 追車與床戲的波瀾 拉赫曼 《魔戒》之聲光十色 日本配樂家與中國大片 等待我們的約翰·威廉姆斯 電影的第三種語言 上海沙龍 毛尖的這些年 再見孫甘露 玩成傳說 人之愛無止境 寫作是高級神經(jīng)病的事業(yè) 相信有鬼 真實的虛構(gòu)之途 各種糾結(jié)處 我們的男低音 炫技生涯里程碑 在路上 附錄 天才是考出來的嗎? 穿T恤聽古典音樂 關(guān)于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談話 田藝苗陪你聽音樂會 傳播古典音樂需要傳道的激情 放下身段搞藝術(shù) “女作曲家的美麗吟唱” 新加坡《女友》雜志訪談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熱戀中的“冷音樂” 愛情 香奈兒品牌為了時尚得更高端,想和二十世紀的大藝術(shù)家鬧一段緋聞。現(xiàn)代音樂家斯特拉文斯基曾自認為是被命運選中的天才,沒料到這一回走了時髦運,被時尚之母選中了。 在《香奈爾秘密情史》中,兩位大師,一個成小三,一個被包養(yǎng),算是相濡以沫地互相挽回了一些顏面。但這是時尚大帝卡爾·拉格菲爾德監(jiān)控下的時尚大片,一切以女王為中心,扭胯,踱步,摘手套,丟眼神,煙熏嗓,她不緊不慢,微弓著腰背特立獨行,集二十世紀巴黎時髦之精髓。斯特拉文斯基,這個二十世紀初被流放到巴黎的俄羅斯鄉(xiāng)巴佬,穿著小一號的過時毛衣,胸肌起伏,為這不平等不正常的男女關(guān)系憋得滿臉冤屈。經(jīng)濟基礎(chǔ)決定游戲規(guī)則,決定輿論導(dǎo)向,決定道德指標,甚至決定做愛體位。 但是在巴黎,時尚是女王,藝術(shù)就是女神。這段感情在外人看起來功利:香奈兒正值事業(yè)起步期,有了點錢,包養(yǎng)斯特拉文斯基一家,好沾點藝術(shù)氣質(zhì)以躋身名流圈。在電影中,她只是望向他,一句也不說。但我們不信。像她這樣敢戴著一大把假珍珠項鏈挑釁森嚴傳統(tǒng)價值體系的人,一定也懂得現(xiàn)代藝術(shù)中的激情與寂寞。她穿著寬大的男式白襯衣,坐在劇場臟兮兮的破沙發(fā)上,頭上一頂十九世紀的煙晶吊燈照耀,冷冷觀望著舞臺上那個被春神選中的獻祭少女,在某一刻也許看到了她自己的影子。 愛情一定是有的。不然她不會躲不過斯特拉文斯基那一句“你只不過是個開雜貨鋪的”。為這一句就翻臉。這樣兩個同樣激情同樣冷酷的人,遇上了就沒打算躲開,猶豫不過是前戲。只是天才只為成功而生,并不為愛情而活。他們相愛相惜,卻并不互相需要。這樣的愛情太冷了,也太藝術(shù)了,像香奈兒的黑白套裝,像斯特拉文斯基第一次走進她那個現(xiàn)代派別墅,贊嘆它的美與獨特,卻無論如何也不能感覺舒適。香奈兒總是那個掌控局面的人,忘記一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去愛上另一個人。她帶來了年輕的迪米特里大公。斯特拉文斯基憤怒,失望,痛苦,喝得爛醉,但這段愛情的破裂也只是打亂了他一個上午的工作計劃而已。 只記得他們孤獨的身影,各自在工作室里走神、等待,相對無語,用力地做愛。留下一支執(zhí)拗的鋼琴曲和一瓶香奈兒的5號香水。縱使激情,傷感,情欲,反復(fù)求證,也攻不破兩個完美的堡壘。電影的背景處一直回響著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片斷,這是個身份標識,一首確立地位的野心之作,在此營造藝術(shù)氣息,卻也真不是浪漫戀曲。 再不相愛就老了 相比之下還是原著小說更動人。英國作家克里斯‘格林哈爾希的小說《香奈爾與斯特拉文斯基》寫出了一種叫做愛情的情緒。推開鎂光燈,推開名流晚宴,推開輝煌的音樂會謝幕,愛情如春日溪流潺潺奔出了森林。這部傳記體小說的情節(jié)流暢,對白譏誚,卻仿佛少了什么,是少了文藝片那種成全愛情的糾葛與時間嗎?說到底,一切愛情都只在心中。電影說不清,小說也只能表達個十分之一。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讀田藝苗,她的文字有“時值感”。音樂是線性的,占有時間。她的文字是音樂的延長音。 她讀音樂,我們讀她。 ——陳村(作家) 田藝苗把殿堂音樂家?guī)У狡樟_飯桌上,從此我們不用看到歌劇院音樂廳就誠惶誠恐,沒錯,聽馬勒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穿T恤。 ——毛尖(作家) 看到田藝苗的文章,頓時眼前一亮。她是音樂學(xué)院的作曲技術(shù)理論博士、副教授,可是她寫的樂評,毫無學(xué)院匠氣,滿目都是詩意美文,將音樂與音樂人描繪得生動優(yōu)雅,一派清新。 ——陳鋼(作曲家)
編輯推薦
《靠譜》是音樂主題散文集,也可以說是“靠近樂譜”,靠近普羅大眾的生活。一直以來,田藝苗“穿T恤聽古典音樂”的音樂沙龍受到很多人的追捧,該活動的理念是,無需衣冠楚楚,無需正襟危坐,讓古典音樂走向市民,讓高雅藝術(shù)不再顯得高不可攀,正如田藝苗所說“更加接近生活方式來聽古典音樂”。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