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從哪里來

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作者:楊秉輝  頁數:215  

內容概要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我國民眾對于健康的重視與日俱增。重視健康,旨在提高生命質量,自是好事。關心健康,“以健康為中心”,乃至形成“養(yǎng)生”熱。據說養(yǎng)生類圖書久居各類圖書發(fā)行量之首,健康講座甚至一票難求,各種媒體積極參與,各類健康欄目廣受歡迎,自然也是好事。不過大潮之下難免魚龍混雜、泥沙俱下,于是有人說只消喝綠豆湯便能防病的,有人說牛奶不是給人喝的,有人認為無須運動只要靜養(yǎng)的,有人提倡凡事慢慢來以免有壓力的,等等,不一而足。
“健康是人類全面發(fā)展的基礎”,健康無疑是重要的。問題是健康從何而來?其實世界衛(wèi)生組織早有說法:人類的健康與長壽6。%取決于自己的生活行為,或者說是生活方式。什么是健康的生活行為?世界衛(wèi)生組織也有說法,即在我國通常稱之為“健康基石”的:合理飲食、戒煙限酒、適當運動、心理平衡。當然有人說還要加上充足睡眠、注意衛(wèi)生之類。不過問題不在于還要加幾句什/z,,而在于如何貫徹實行.而要貫徹實行則需要使廣大民眾知曉這些道理。所謂“知、信、行”,首先便是“知”。我國民眾對吃“補品”便可強身健體的說法,有與生俱來的親和力,但對要少吃些油鹽、要戒除煙酒的嗜好、要花費些體力去運動,就不那么了然了.而正是由于不良飲食習慣、煙酒嗜好、缺少運動、心理失衡而造就了今日嚴重危害我國民眾健康的心腦血管病、癌癥、慢性呼吸道疾病乃至抑郁癥等等。

作者簡介

楊秉輝,復旦大學上海醫(yī)學院內科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院長、中國健康教育協(xié)會副會長、上海市科學技術協(xié)會副主席、上海市科普作家協(xié)會理事長等職。近40年來主要從事肝癌的臨床研究。1985年因“小肝癌的診斷和治療”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以及其他多項獎項。多年來積極進行醫(yī)學科普與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工作。曾兩次榮獲中國科技部、中宣部、中國科協(xié)“全國科普先進工作者”光榮稱號。主編《肝膽腫瘤學》等10余部專著及《戰(zhàn)勝癌癥》等科普著作40余本;在國內外發(fā)表學術論文150余篇,發(fā)表科普文章近千篇。

書籍目錄

健康無價
什么是健康
健康從何而來
國人健康之現狀與趨勢
健康需從大處著眼
健康不會如天上掉下餡餅
知否“健商”
投資健康,一本萬利
人對自己的健康是一種責任
飲食關乎健康,應當講究科學
控制脂肪攝入,豈止不吃肥肉
我國人均耗鹽量世界第一
我們的油鹽是怎么吃得過多的
“中國之烹調亟須改革”論
新鮮蔬菜與水果,健康飲食不可少
解讀2005年《美國國民膳食指南》
介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
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奇特現象
吸煙有百害而無一利
二手煙,三手煙
飲酒利少弊多,亟宜限量
此非先進文化
飲茶與喝水
多吃少動,豈能不胖
運動好處多,亟宜提倡
運動應被視為現代生活方式之標志
運動“三、五、七”
運動強身,也需要達到一定的量
現代人應有健康的業(yè)余生活
從弗洛伊德談起
什么是精神健康
心理平衡,社會和諧
“健康基石”增壽十年
老年人健康的“四大基石”
兩次衛(wèi)生革命,兩類不同的疾病
其實是生活方式病
不靠神仙和皇帝,預防疾病靠自己
改善生活行為可以預防疾病
病,早發(fā)現總比晚發(fā)現好
早餐與夜宵
好膽固醇與壞膽固醇
動脈是怎樣硬化的
心腦血管病可治但應該著眼于防
并非“意外”的腦血管意外
……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國人健康之現狀與趨勢我國是發(fā)展中國家,經濟在迅速發(fā)展,民眾的健康狀況也在快速變化。在衛(wèi)生服務方面有針對傳染病與營養(yǎng)不良的第一次衛(wèi)生革命與針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第二次衛(wèi)生革命之說。在我國是第一次衛(wèi)生革命的任務尚未完滿完成,第二次衛(wèi)生革命的任務已經不期而至。如今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問題事實上已經成為我國民眾目前最主要的健康問題,而且從發(fā)展的趨勢看,今后的數十年中這一問題必定是我國民眾的主要健康問題,而且不分東西南北,不論城市鄉(xiāng)村。人們在享受著現代文明帶來的優(yōu)裕生活的同時,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卻接踵而來,而且已經嚴重危害我國民眾的生命和健康。根據我國衛(wèi)生部公布的人口死亡統(tǒng)計,我國居民死亡的前三位原因為心腦血管病、癌癥與慢性呼吸道疾病。以這三類疾病為主體的慢性病所導致的死亡,1991年占了我國人口死亡原因的73.8%,而2000年已上升為80.9%,在城市居民中更高達85.3%。再看一組動態(tài)的數據:據調查我國城市腦血管?。茨X梗死、腦出血等,統(tǒng)稱為腦卒中或中風的一組疾?。┧劳雎蕿?22.09/10萬,即每10萬人中(注意:包括男、女、老、少,連嬰兒也算在內)每年因患腦血管病而死亡者有122人還多一點,農村也達到了116.32/10萬;我國現存腦血管病后遺癥者約700萬人,占總人口的0.5%以上,每年還以100萬人的速度增加。冠心病以往在我國的發(fā)病率不很高,但近20年來則有顯著上升,我國冠心病的死亡趨勢是每年增加5%;我國成人高血壓的患病率高達18.8%,估計全國高血壓患病人數為1.6億,較1990年增加了7000萬;我國糖尿病患者近年驟增,大城市20歲以上的人口糖尿病患病率已從14.6%上升到6.4%,全國患糖尿病者4000余萬人。最新消息稱可能已達9000余萬人,空腹血糖增高、糖耐量試驗異常的還未計算在內,從1991年到2000年糖尿病死亡率每年以8.6 %的比率上升。高血壓、糖尿病其實也都是心腦血管病的元兇,專家估計我國現在平均每12秒鐘就會有一人死于心腦血管病,而在未來的10年內我國腦血管病的發(fā)病率將不會明顯下降,而心肌梗死的發(fā)病率還將會有大幅度的上升。我國癌癥每年發(fā)病約200萬例,死亡140萬,估計到2025年還可能“翻一番”;近年來我國肺癌的發(fā)病率急速上升,肺癌死亡率平均每年以5%的速度上升,這在沿海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城市人口中尤為明顯,目前已超過胃癌,居癌癥死亡率之首;乳腺癌發(fā)病率平均每年以4.7 %的速度上升,已經成為沿海地區(qū)城市婦女第一位癌癥;食管癌、胃癌雖稍見下降,結直腸癌卻顯著增加;肝癌未見減少,胰腺癌卻日漸增多。呼吸道疾病是我國人口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其中尤以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發(fā)病率最高,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慢性氣管、支氣管炎、肺氣腫及肺心病等,是我國老年人健康的主要殺手之一。人類在預防傳染病、營養(yǎng)不良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可惜這些經驗在預防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方面無能為力。因為這些疾病的病因基本上就在人們的生活行為之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這些疾病的病因所在。高脂肪飲食引起脂質代謝失常,脂代謝的異常是動脈粥樣硬化的成因,心腦血管病的基礎。鹽攝入過多促成了高血壓。高能量的攝入又缺少運動,則能量轉化為脂肪在體內貯存,則引起肥胖,肥胖導致胰島素抵抗,糖尿病因而發(fā)生,而糖尿病又加重血管病變,引發(fā)心腦血管病。甚至結腸癌、乳腺癌的增加亦與高脂肪、高能量的飲食而又缺少運動有關。而吸煙更是許多癌癥的主要發(fā)病因素,也是心腦血管病的重要病因之一,更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嗜酒傷肝還損腦,并有促癌作用,肝癌即因嗜酒而可增加。然而此類不良生活行為在我國卻十分普遍。我國居民脂肪攝入量普遍超標,成人脂代謝異常的超過18%。人均耗鹽量世界第一,飲食過量又缺少運動使我國成人超重的占22.8%,已逾2億,肥胖率達7.1%,已有7000多萬。我國16歲以上的男性有吸煙習慣的占60%,煙民占世界煙民的1/3以上。酒的消費量猛增,據說光是白酒一年喝掉的量就超過杭州西湖的水!盡管人類基因組學的研究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欲完全糾正致病基因尚待時日。社會進步,建設和諧社會有益健康。保護環(huán)境,促成人與環(huán)境的和諧有益健康。作為個體的人,自應努力參與。醫(yī)療條件當然取決于經濟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但這其中還有一個“利用”的問題,即如何利用現代醫(yī)療科技來為人們的健康服務。首先需知現代威脅人們健康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起病隱匿,往往需等到出現并發(fā)癥或是已經病入膏肓之時,才被察覺,診斷出來已難望治愈。所以“哪兒不舒服了找大夫看看”的診病模式已不能適應保健的需求,應代之以定期的主動健康檢查與有針對性的重點檢查。其次,現代社會條件下的一些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不僅涉及許多醫(yī)學???,而且還涉及心理、社會層面的問題。所以全科醫(yī)學或稱家庭醫(yī)學的學科迅速崛起。全科醫(yī)生成了個人和家庭健康的守護神,為人們提供第一線的優(yōu)質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有識之士應懂得利用。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我國民眾對健康的需求空前高漲。關注這個需求,提供相應的服務,也是一種社會的責任。

媒體關注與評論

動動手,練練腦,健健康康活到老!  ——手外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顧玉東教授人們應該有主動獲取健康的能力,有良好的健康意識,努力摒棄不良生活行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自己具有良好的生活質量和社會適應能力。這才是現代人應有的品質?!  茖<覐偷┐髮W附屬中山醫(yī)院前院長楊秉輝教授唯有以健康為基礎,才能使生命顯出勃勃生機,才能努力地去做一番事業(yè),才能生活得多姿多彩?!  劭茖<覐偷┐髮W附屬眼耳鼻喉科醫(yī)院院長孫興懷教授健康是智慧的條件,愉快的標志;“快樂人生”從兒童健康開始。  ——兒科專家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副院長徐虹教授生命是美好的,要善待生命,注意身體健康?!  餍胁W專家復旦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前院長俞順章教授

編輯推薦

《健康從哪里來》編輯推薦:人類的健康與長壽60%取決于自己的生活行為!合理飲食、戒煙限酒、適當運動、心理平衡。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健康從哪里來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這種論文級別的書就不要 當科普讀物推薦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