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中的科學翻譯與藝術翻譯

出版時間:2010-12  出版社:盧玉卿 南開大學出版社 (2010-12出版)  作者:盧玉卿  頁數(shù):212  

內(nèi)容概要

  《文學中的科學翻譯與藝術翻譯:文學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譯研究》為2010年度天津市社科規(guī)劃項目,編號TJYWl 0-1-5401。  《文學中的科學翻譯與藝術翻譯:文學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譯研究》以言外之意的文學翻譯作為研究對象,突出言外之意翻譯的生成和表達問題,確立含蓄式、寄寓式兩種意向型言外之意和意象式、意境式兩種審美型言外之意的研究核心,目的在于探討文學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譯問題,重點在于理解和表達文學作品中言外之意理論體系的建構及其實際解釋力。其創(chuàng)新點如下:  一、提出了現(xiàn)代語言學視角的言外之意概念和翻譯視角的分類,并歸納出“意向型”和“審美型”這兩種分別隸屬于語言學和文學的兩大研究類型;論證了二者在文學作品中的會合,非人為架構而是語言文學本身的特質(zhì)使然,從而超越了以往或唯科學或唯藝術的分析框架;  二、將推理機制和審美意象圖式機制引入翻譯研究,開拓了思路,提出了新的翻譯實踐與研究方法;  三、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言外之意文學翻譯的語境建構模式和重構方法,創(chuàng)造性地將語用預設(特別是文化預設)用于語境重構之中,為翻譯研究開拓了新視野。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緒論1.1 翻譯研究的意義觀1.1.1 語文學范式翻譯研究時期的意義翻譯1.1.2 語言學范式翻譯研究的意義觀1.2 言外之意翻譯研究的匱乏和不足1.2.1 直覺感悟性1.2.2 語用片面性1.3 本研究的目的與方向1.4 本書研究方法和創(chuàng)新點1.4.1 本書研究方法1.4.2 創(chuàng)新點1.5 本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二章 言外之意界說2.1 言外之意的哲學探索2.1.1 從言意之辯到言外之意2.1.2 從哲學的符號學到語言學的語用學2.2 言外之意的概念2.2.1 意義、言內(nèi)之意和言外之意2.2.2 言內(nèi)之意和字面意義2.2.3 言外之意和含意2.2.4 言內(nèi)之意和言外之意的關系2.3 言外之意的主要類型及其本質(zhì)特征2.3.1 意境式2.3.2 象征式(意象式)2.3.3 含蓄式(修辭式)2.3.4 寄托式(情景式)2.4 結語第三章 推理機制在言外之意文學翻譯中的運作過程3.1 推理機制運作過程中翻譯的本質(zhì)3.1.1 翻譯是以譯者和譯文讀者作為主體的語言符號行為3.1.2 翻譯是譯者或讀者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3.1.3 翻譯作為認知過程是譯者一種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3.2 推理機制的運行模式3.2.1 文獻回顧3.2.2 言外之意翻譯推理模式的提出3.2.3 推理模式的詮釋和刻畫3.3 結語第四章 言外之意文學翻譯過程中的審美意象圖式機制4.1 圖式4.1.1 圖式理論4.1.2 圖式的特征4.1.3 圖式的分類4.2 認知圖式——認知語境的表征方式4.2.1 認知圖式4.2.2 認知圖式的概念4.2.3 認知圖式的運行方式4.3 審美意象圖式——象征式言外之意的表征4.3.1 審美意象圖式的概念4.3.2 審美意象圖式的形成4.3.3 審美意象圖式的結構4.4 審美意象圖式的聯(lián)結——意境式言外之意的體現(xiàn)4.5 審美意象圖式是生成審美意義的唯一途徑4.6 結語第五章 意向型言外之意推理中認知語境的建構和重構5.1 言外之意翻譯過程中語境的建構5.1.1 語境的語言學研究和翻譯研究5.1.2 言外之意翻譯中認知語境的概念5.1.3 翻譯中認知語境的特征5.1.4 言外之意翻譯中認知語境的建構基礎5.1.5 認知語境的建構過程5.2 認知語境的重構5.2.1 認知語境與語用預設5.2.2 語用預設的概念5.2.3 語用預設的特征5.2.4 語用預設的翻譯5.3 結語第六章 文學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譯6.1 意向型言外之意的翻譯層面和翻譯原則6.1.1 翻譯語義層面6.1.2 翻譯語義一語用層面6.1.3 翻譯語用層面6.1.4 意向型言外之意翻譯的總體原則6.2 審美型言外之意的翻譯6.2.1 審美意義的翻譯模式6.2.2 審美型言外之意的翻譯實例6.3 結語第七章 結論7.1 言外之意的現(xiàn)代語言學概念和翻譯視角分類……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古典時期分為神學翻譯時期和文學翻譯時期。文學翻譯時期主要是指文藝復興及之后的古典文學翻譯階段。我們以有較大影響的西塞羅、哲羅姆、奧古斯丁為例來說明這一時期的譯論特點。西塞羅(M.T.Cicero)是西方翻譯史上第一位理論家,他對翻譯理論所作的貢獻是不可低估的。他的至理名言“我不是作為解釋員,而是作為演說家進行翻譯的……翻譯不是句當字對,而是保留語言的總的風格和力量”,說明他主張活譯,反對直譯;主張翻譯傳達的是原文的意義和精神,而非原文的語言形式,因此應當保留詞語最內(nèi)層的東西,即意義。(引自譚載喜1991:26)哲羅姆(St.Jerome)的翻譯方法在古代的翻譯家中最為系統(tǒng)、最為嚴謹。他提出切實可行的翻譯原則,主張靈活運用翻譯原則;區(qū)別對待文學翻譯和宗教翻譯,直譯和意譯之間是互補的關系,有時直譯有時意譯;認為風格是內(nèi)容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譚載喜1991:15-40)奧古斯?。⊿t.Augustine)在翻譯中曾應用并發(fā)展了亞里士多德的符號學理論,強調(diào)所指、能指和判斷的三角關系,并將意義和語言形式區(qū)別開來,認為意義是“常數(shù)”,是根本,語言風格是附帶的東西。他認為譯者的中心任務是內(nèi)容和精神,在神學翻譯中,奧古斯丁比哲羅姆更傾向于直譯。

編輯推薦

《文學中的科學翻譯與藝術翻譯·文學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譯研究》是由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文學中的科學翻譯與藝術翻譯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