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往事

出版時間:2010年12月  出版社:現(xiàn)代教育出版社  作者:金滿樓  頁數(shù):340  字數(shù):40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在北伐軍橫掃中原之時,曾經(jīng)“八方風雨會中州”的吳佩孚在敗局中迎來自己54歲的壽誕。在寥落的壽宴上,昔日風光無限的吳大帥賦詩一首:  民國軍人皆紫袍,為何不與民分勞;玉杯飲盡千家血,紅燭燒殘萬姓膏。  天淚落時人淚落,歌聲高處哭聲高;逢人都道民生苦,苦害生靈是爾曹。  此詩意境悲涼,似有無盡的落寞與滄桑。在十幾年南北征戰(zhàn)后,吳佩孚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也陷入了無限的迷惘和愧悔之中。是啊,辛亥革命打開了國內(nèi)戰(zhàn)爭的潘多拉盒子,而所謂“武力統(tǒng)一”,不管是軍閥也好,革命黨也罷;成也好,敗也罷,終究不過是改朝換代,另換一幫人上臺唱唱跳跳。在經(jīng)過多年的戰(zhàn)爭之后,無辜的百姓流離失所,千萬農(nóng)民的子弟白骨累累,荒棄于野,最終承擔代價的,仍舊是那些無辜的草民。一部所謂的軍閥混戰(zhàn)史,其實就是一部黎民百姓的血淚史,可誰又能抗拒這歷史的洪流呢?  歷史終究是歷史,它不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在很多時候,歷史被認為是茶余飯后的談資,但這種談資除了娛樂價值之外還是有生命力的,因為它能夠給人們提供一條“問題從何而來、又將向何而去”的線索,“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最直白的解釋便是,我們一直生活在過去歷史所造成的陰影當中?! ?912年到1927年的中國歷史,教科書上稱之為北洋軍閥時期,這段歷史頗為復雜。之所以說它復雜,原因是這段時期的歷史人物如同走馬燈一樣你方唱罷我登場,其間又有軍閥、政客、文人等不同品種,這些人派中有系,系中有派,朝秦暮楚,時聚時散,要想把他們理出個頭緒來,卻并非是一件易事?! 『迷诼妹罋v史學家唐德剛先生提出了一個“四四劃分法”,算是比較圓滿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所謂“四四劃分法”,便是從1912年到1928年的這十六年間,正好可以以四年為一段,按順序排列如下:1.袁氏當國(1912~1916);2.段祺瑞的皖系主政(1916~1920);3.曹錕吳佩孚的直系主政(1920~1924);4.張作霖父子的奉系主政(1924~1928)。  唐先生的“四四法”雖然不是至為準確,倒也將這十六年的北洋軍閥混戰(zhàn)史分了個脈絡(luò)清晰。在將袁世凱、段祺瑞、曹錕、吳佩孚、張作霖幾個主線人物確定后,像張勛、馮國璋、黎元洪、徐世昌那些匆匆過客及其王占元、李純、張宗昌、孫傳芳等大小配角們就不至于喧賓奪主,以至于“亂花漸欲迷人眼”了?! ∧壳白x者手里拿到的這本《北洋往事》,之前曾在筆者的網(wǎng)易博客及天涯、凱迪等論壇上連載過,靜雅思聽網(wǎng)也曾錄制過朗讀版,最初連載的名字叫《民國往事》,但因為筆者才力不濟而只寫到1927年(即北洋時期);而在出版過程中,因篇幅的限制而刪除了部分章節(jié),因此與網(wǎng)絡(luò)版、朗讀版稍有不同,敬請讀者及聽友諒解?! 〗饾M樓于上海鶴林閣  2010年5月

內(nèi)容概要

辛亥革命打開了中國歷史的一個緊要關(guān)口,但民國的未來之路卻注定要歷經(jīng)坎坷與波折。在內(nèi)外交困的復雜局勢下,一代梟雄袁世凱以權(quán)謀治天下,但洪憲帝制卻將其推上絕路。袁世凱稱帝敗亡后,中國再度陷入到南北分裂的危險境地。在南與北、血與火的沖突中,北洋軍閥內(nèi)部又分化為皖系、直系、奉系等派別,其間朝云暮雨、風云變幻,演繹了民國史上最紛繁復雜的一段亂世傳奇。

作者簡介

金滿樓
原名金松,江西峽江人,現(xiàn)居上海。生于七十年代。獨立作家,專注于歷史寫作與時政評論。出版作品:《歷史不曾心軟》、《晚清帝國回憶錄》、《晚清的最后十年》、《女人當國》、《這才是晚清》、《北洋野史》、《大清野史之謎》。

書籍目錄

楔子
一 落第的秀才靠的不僅僅是運氣
二 槍桿子里出官銜,抓住機會一飛沖天
三 新官上任三把火,載灃要殺袁世凱
四 野老胸中負兵甲,釣翁眼底小王侯
五 武昌樓上風云起,小排長斷送了大清朝
六 各地紛紛獨立,清廷大勢已去
七 袁世凱從容拔樹,攝政王退政慌張
八 孫中山海外歸來,袁總理妙計逼官
九 宗社黨妄圖保皇,革命黨炸死良弼
十 優(yōu)待條件要商量,清帝退位凄惶惶
十一 定都之爭鬧紛紛,兵變突起系誰主張?
十二 袁世凱當上總統(tǒng),唐紹儀南京組閣
十三 新內(nèi)閣危機重重,唐紹儀負氣出走
十四 陸征祥組閣難產(chǎn),袁世凱多重斡旋
十五 宋教仁的理想:和平競選!
十六 宋教仁遇刺與可能的真相
十七 革命黨發(fā)動“二次革命”
十八 袁世凱的“總統(tǒng)制造記”
十九 國民黨解散,國會也解散
二十 黎元洪人甕,瀛臺安置副總統(tǒng)
二一 《二十一條》的真相與屈辱
二二 袁克定的“太子夢”
二三 古德諾:外來的和尚好念經(jīng)
二四 “籌安會”干不過“請愿團”
二五 開弓沒有回頭箭,皇帝不當也不行
二六 蔡鍔揭起了“護國”的大旗
二七 窩里反,二陳湯,皇帝友人不買賬
二八 “關(guān)門皇帝”羞憤而終
二九 好運氣,黎元洪當上了大總統(tǒng)
三十 “府院之爭”:一場新的斗法開始了
三一 “菩薩好拜,小鬼難纏”
三二 你說要斷交,我偏不批準
三三 “督軍團”大鬧總統(tǒng)府
三四 張勛人京調(diào)停,請錯菩薩拜錯神
三五 慌慌張張鬧復辟,輕輕松松討逆軍
三六 鬧劇一場:復辟余聞笑話多
三七 總統(tǒng)輪流坐,今年到我家
三八 三湘大地烽煙再起
三九 馮總統(tǒng)與段總理鬧翻了臉
四十 段祺瑞三任總理,徐世昌就任總統(tǒng)
四一 歐戰(zhàn)結(jié)束,南北議和正當時
四二 慘敗!巴黎和會上的中國外交
四三 五四暴起狂飆,神州風云激蕩
四四 五四之后的民眾洪流
四五 老段也弄起了槍桿子
四六 秀才的江湖:“吳大帥”的崛起
四七 靳云鵬內(nèi)閣風波與短命的直皖戰(zhàn)爭
四八 直奉首戰(zhàn),吳佩孚威震中原2
四九 黎元洪法統(tǒng)重光,曹錕賄選總統(tǒng)V
五十 東北王厲兵秣馬,直奉再戰(zhàn)
五一 馮玉祥發(fā)動政變,段祺瑞再度出山
五二 張宗昌大舉南下,孫傳芳五省聯(lián)軍
五三 郭松齡倒戈,奉系陣腳大亂
五四 “聯(lián)馮討奉”與“聯(lián)奉討馮”
五五 段祺瑞下野后的北洋殘景
大事記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彰德秋操數(shù)年后,隆隆炮聲早已煙消云散,人喊馬嘶的練兵場也在鄉(xiāng)民們的記憶中日漸淡忘。當年被數(shù)萬大兵踐踏過的山川曠野,如今也恢復了昔日的寧靜,好似那太行默默,依舊春花秋實;洹水依依,曾經(jīng)萬古長流?! √旄邭馑捴星?,太行山下、洹水河邊某座高宅大院里,陡然又響起了本地罕有的喧鬧,只見院中戲臺高筑,鑼鼓喧天,雖然宴席上早已是高朋滿座,但宅前大道上的來往賓客們卻仍舊絡(luò)繹不絕,好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這一天,也好似當年秋操的天氣,盡管陽光高照但已略帶寒意,所幸主人待客有道,各方賓客在杯觥交錯、相互致意間,其氣度顯然非一般的地主老財家所能相提并論。  正當園子里排開酒席、戲班鳴鑼開唱大戲時,突然一匹快馬從遠處大道上疾馳而來??磥?,這位騎士不像是來赴宴,而是要報告一件急如星火、了不得的大事。在眾人停杯錯愕間,報信人已經(jīng)勒住韁繩,飛身下馬,只見他撥開人群,三步并作兩步的趕上前,從懷里掏出一封電報呈給其中的一位矮胖老者,也就是宴席中被眾星捧月的中心人物?! ∵@時,戲臺上也識相地停止了吹拉彈唱,諸賓客都屏住呼吸,試圖從當事人的臉上看出些許端倪。矮胖老者倒還算遇驚不亂,他一手端著酒杯,一手接過電報,但當他看完電文后卻突然臉色大變,在杯子跌落腳下的瞬間,他失聲道:“大事不好!此亂非洪楊可比,不可等閑視之!”  此矮胖老者,你道是誰?乃是三年前便賦閑在鄉(xiāng)、朝野內(nèi)外大名鼎鼎的袁世凱是也。  這一年,是辛亥年;這一天,是1911年10月11日,也是袁世凱的52歲生日?! ≡绖P出生于河南項城,在數(shù)百年問,老袁家原本也是默默無聞,不過家道還算殷實,在免于饑饉之憂的同時尚有余力,數(shù)代人都是以耕讀傳家。后來也不知是他家祖墳的篙子翹了,還是文曲星偶然路過他家,這袁家突然間便忽喇喇的發(fā)了……父子進士,弟兄舉人,一門兩代四貴人……乖乖,了不得啊,于是項城袁家也就成了當?shù)赝濉! 「缸舆M士,弟兄舉人,這和袁世凱都沒有直接關(guān)系。所謂的“父子進士”,指的是袁世凱的叔祖父袁甲三和堂叔袁保恒(袁甲三的長子),這對父子分別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比曾國藩早一屆)和道光三十年(1850年,比李鴻章晚一屆)中了進士;所謂的“弟兄舉人”,指的是袁甲三的次子袁保齡和袁世凱的叔叔袁保慶(袁樹三的次子,袁甲三的侄子)分別中了舉人?! 」糯顺Uf,科舉乃是“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功五讀書”。也就是說,要想科舉得中,一要靠命,二要靠運,三要靠祖墳的風水,四要靠先輩積陰功,這第五才輪到讀書。您要是不信,看看那些考到白了少年頭的老童生便知。  大家想,當年這科舉考試是何等的難考,這舉人和進士哪個不是過十五關(guān)斬十六將、千里挑一甚至萬里挑一的大牛人(要不怎么說范進同志在中舉后會激動得發(fā)瘋呢?)。那時參加科考的讀書人多如繁星,考不中是正常,考中了那才叫稀罕。你想袁家不過區(qū)區(qū)兩代人,一下子就出了兩個進士、兩個舉人,真真是了不得、不得了啊?! 〔贿^,老天爺又是公平的,這袁家雖然顯赫,但家里做官的卻大都命不長。比如袁世凱的叔祖父袁甲三,當年也和曾國藩一樣文官將兵,并在疆場上與太平軍、捻軍以命相搏,干的是刀口上舔血的營生,最終靠著無數(shù)顆人頭才染紅了頭上的頂子……大概殺氣太重,袁甲三只活了57歲便見了閻王。袁甲三的兩個兒子,袁保恒和袁保齡,這兩位的壽命更短,分別在52歲和48歲便告離世?! ≌f完了袁甲三家,再來說說袁世凱家。袁世凱的祖父袁樹三是袁甲三的長兄,他老人家和弟弟袁甲三相比,文才差得太遠,不過混了個秀才(而且還是捐的)。好在袁樹三的兒子袁保慶還算爭氣,不管怎么說中了個舉人,算是給袁樹三掙回了點面子。不過,袁保慶有一遺憾,那就是他年近四十卻依舊膝下無子,于是便在與父親商議后,從兄長袁保中那里過繼了一個兒子。袁樹三的大兒子袁保中也是個秀才,他在功名上雖然不如弟弟袁保慶,但他比弟弟會生孩子,而且一口氣就生了六個兒子,這過繼給袁保慶的就是其中的老四。  這老四是誰呢,不說大家也猜到了,這就是鼎鼎大名的袁世凱啊?! ≡纤牡倪\氣著實不賴,他七歲的時候便離開老家跟著嗣父袁保慶在外地的大城市生活,見過不少世面。袁保慶雖然只是個舉人,但在家族的蔭護下官運亨通,他曾經(jīng)在濟南和南京等地為官,還放過鹽法道這樣的肥差??上У氖牵业哪е鋵@個舉人大老爺更加殘酷,袁保慶比叔叔袁甲三和兩位堂兄弟更要短命,他活到44歲便拋妻棄子,離開了人世。無奈之下,袁保慶的遺孀牛氏只好帶著十四歲的嗣子袁世凱回到項城老家,但就在第二年,袁世凱的生父袁保中也因病去世,他離六十歲那道門檻還差得遠了?! ≡耶敃r乃官宦之家,吃穿固然不愁,但此時的袁世凱母子畢竟是孤兒寡母,也頗為可憐。這時,袁世凱的運氣又來了,他的堂叔袁保恒,這位在翰林院做編修的進士大老爺,他在回鄉(xiāng)省親的時候見他們母子可憐,而袁世凱年紀雖小,但看上去天資聰穎,似乎人才可造,于是便將這個侄子接到北京,打算讓袁世凱跟隨他讀書,日后走科舉之道。于是,十五歲的袁世凱便跟著堂叔袁保恒去了北京?! 】上У氖?,雖然袁保恒自己是個飽學的翰林,但袁世凱在其嚴格教導之下仍在鄉(xiāng)試的時候兩試不中,就連當時另一位在京為官的堂叔袁保齡也說袁世凱在學問上天分不高、前途不大。據(jù)說,袁世凱在羞憤之下將以前所作的詩文全部付之一炬,說:“大丈夫當效命疆場,安內(nèi)攘外,烏能齷齪久困筆硯間自娛光陰耶?”  袁世凱的話頗有意思,當年洪秀全因考不上秀才而撕了圣賢書大罵:“再也不考清朝試,再也不穿清朝服,老子以后要自己開科取士!”……于是洪天王就另立門戶,造反了。不過話說回來,那時考不中舉人真是太正常了,比袁世凱年長一歲的康有為算是有才華吧,可他老人家考舉人的時候照樣五試不中,足足虛擲十六年的光陰!如此看來,科舉順利者如曾國藩、李鴻章多為守成之臣,而科舉之路坎坷者如康有為、袁世凱則多有叛逆之心,或者說更有改革的需求和愿望,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绖P出身官宦世家,自然還沒到要去造反那一步。但也許是定數(shù),袁家的那個魔咒隨后找上門來,袁保恒于1878年因感染時疫而病逝于開封任上,袁世凱只好再次返回了項城老家,當時他剛滿20歲。所幸的是,四世同堂的袁家正好在這一年分家,袁世凱以袁保慶唯一的嗣子身份分得了一份豐厚的家產(chǎn)?! ∮捎谠绖P過慣了大都市的生活,因此他在老家呆的時間并不長。在分家之后,他很快便搬到陳州居住,由于家中的長輩大都離世,年輕的袁世凱無人看管,他當時最愛好的活動便是飲酒交友,常常是一醉方休;或者郊原馳馬狂奔,行為放蕩不羈。陳州府的太守吳重熹是袁家的世交,他見袁世凱不肯讀書應(yīng)試,也常常加以勸戒,但袁世凱并不醒悟?! ≡绖P不喜歡讀書是有原因的,他學習科舉制藝但又不守繩墨,不愿受此束縛。譬如他喜讀周犢山的文章,但僅限于摘取文中豪邁不羈的語句而從來不肯卒讀,也不求甚解。有一次,袁世凱的老師王雁臣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為題,命他撰寫一篇八股文。袁世凱交卷后,王雁臣發(fā)現(xiàn)其所作之文有模仿周文皮毛之痕跡,但文章卻邏輯蠻橫無理,野性難馴,而且前后詞句多不通順。在文中,有一段最為可笑,日:“東西兩洋,歐亞兩洲,只手擎之不為重。吾將舉天下之土,席卷囊括于座下,而不毛者,猶將深入。堯舜假仁,湯武假義,此心薄之而不為;吾將強天下之人,拜手嵇首于闕下,有不從者,殺之無赦!”  袁世凱曾有一個老師名叫曲沼,此人頗擅武藝,曾教袁世凱練過拳術(shù),后來袁世凱喜歡馳馬試劍,估計與此有關(guān)。年輕時的袁世凱喜歡騎馬,而且善騎悍馬,他在歸里守制時最愛讀兵書,雖不能通曉其中的含意,卻喜歡在客人面前侃侃而言,大加賣弄。當時在他的書房中,曾擺滿了六韜三略之類兵書,各種版本都有,當時人送綽號“袁書呆”?! τ谶@個綽號,袁世凱很不以為然,他曾經(jīng)對人說:“過去我好奮匹夫之勇,現(xiàn)在學了敵萬人之書,才知道好勇斗狠其實沒有什么用處。三軍不可奪帥,要是我手上有十萬精兵,便可橫行天下?!薄  ?/pre>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對于許多只從教科書的單一渠道來了解歷史的人來說,北洋與軍閥二者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是如此的密不可分,血脈相連。即便到了今天,歲月車輪轟然而過,歷史的塵埃早該落定,但北洋的歷史仍舊迷霧重重,真相難現(xiàn)。辛亥年開啟的革命之門,直到大革命失敗的1927年,中國社會變化之劇烈、之復雜、之動蕩,遠非簡單一句“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可論定。對這一段紛繁復雜、千頭萬緒的歷史的重新審視,不僅需要研究者有足夠的功力撥開層層迷霧,更需要一種大歷史眼光,透視整個中國社會在二千多年帝制崩塌之后所遭受到的陣痛、迷惘與掙扎?!  赌戏蕉际袌蟆犯笨渴紫庉嫛樮 ”毖笾畾v史,不僅在其政局之波譎云詭,悲劇、喜劇、鬧劇不一而足;更堪注目者,當為斯時乃古老帝制向現(xiàn)代國家之艱難轉(zhuǎn)型,其進與退、成與敗、得與失,皆影響深遠于后世。  ——《流血的仕途》、《嗜血的皇冠》作者 曹三公子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北洋往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從辛亥革命開始,到袁世凱稱帝,再到北洋軍閥內(nèi)部分裂成各個派系,對北洋軍閥感興趣的可以看看
  •   北洋,覺得很悲壯的名字,從這里看到了更多的細節(jié)讓人感動
  •   內(nèi)容大部分都是在講袁世凱,美中不足的是沒有引用史料原文,感覺有演義的色彩
  •   書不錯就是有殘頁。。。。不滿意。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