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8 出版社:光明日報 作者:屠格涅夫 頁數(shù):222 字?jǐn)?shù):290000 譯者:李蟠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光明日報出版社的編輯將《中外名著榜中榜》的書目寄給了我。看到這些書目,一種無法言說的親切感油然而生。那實在是一些再熟悉不過的書名,讓我一下子回到了40多年前的中學(xué)時代。1959年,我讀完小學(xué),考上初中。這在今日,實屬平常,但在當(dāng)時,還真算回事兒。家里人認(rèn)為,中學(xué)生就不能再看作小孩子了。身份變了,待遇也隨之改變。印象深刻的有三條:一是有了早餐費(fèi),可以到街上“自主擇食”(上小學(xué)時只能在家吃早點);二是可以使用鋼筆(上小學(xué)時只能使用鉛筆);三就是可以讀大人們讀的書了(上小學(xué)時只能看童話和連環(huán)畫)。這第三條待遇我還提前享受了:在開學(xué)前的暑假中,我一口氣讀了許多“大人書”。這是我和中外名著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當(dāng)時,我的母親在大學(xué)里當(dāng)資料員,借書有“近水樓臺”之便,每天下班,她都會給我?guī)貋?,我也就一通狼吞虎咽,看完再讓母親去借。讀些什么,早已記不清了,無非挑那些好玩的讀,半懂不懂,囫圇吞棗。現(xiàn)在回憶起來,最喜歡讀的外國名著,竟是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八十天環(huán)游地球記》、《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神秘島》。如果還有什么,那就是.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探案集》了。這些書,肯定讀了不止一遍,否則不會如此刻骨銘心,念念不忘。 當(dāng)然,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書決不是我的啟蒙讀物。我的啟蒙讀物和許多孩子一樣,也是《伊索寓言》、《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格列佛游記》等等。但為什么記憶深刻的還是前面提到的那些帶有探索(探案或探險)性質(zhì)的書呢?我想,這與心智的逐漸成熟有關(guān)。初中,是一個人的心智由懵懂開始走向成熟的階段。中外名著的作用,就像是為我們的心靈打開一扇又一扇窗戶,讓我們看見外面那五彩繽紛的世界。這個時期,讀到什么并不重要,讀懂多少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讀,是想讀,是讀個沒完。有了這份好奇心,就有了閱讀名著的沖動;而有了這份)中動,就能培養(yǎng)閱讀的習(xí)慣。進(jìn)入高中以后,我的閱讀范圍更加廣泛了。比如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和維克多?雨果的《悲慘世界》,就是我在高中時閱讀的,當(dāng)然還有契訶夫的小說和泰戈爾的詩。至于中國文學(xué)名著,則最愛讀魯迅先生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說和雜文。我很晚才讀《紅樓夢》(這與時代有關(guān)),但我認(rèn)為:《紅樓夢》是最應(yīng)該推薦的不朽之作。說這些話,沒有什么特別的意思,不過講講個人的經(jīng)歷和心得體會;提到的那些書,也未必人人必讀,不過舉例說明而已。讀書是一件“謀心”的事。歸根結(jié)底,是要讓我們的靈魂得到安頓,心智得到開啟,精神得到寄托,情操得到陶冶。因此,它是每個人自己的事,任何人都無法替代或強(qiáng)求。也因此,我不主張什么“青年必讀書”。在我看來,書只有“可讀”,沒有“必讀”(做研究除外),所以只能“推薦”,不能“要求”。我作此推薦,因為在我看來,這套叢書所選,大多都值得推薦。尤其值得一提的,光明日報出版社還做了一件極好的事,就是把這些書的價格定到了最低。這可真是功德無量!記得我上學(xué)的時候,雖然家境尚好,卻也買不起許多書。每次逛書店,往往乘興而去,惆悵而歸。我們知道,名著,并不是讀讀就可以的,它應(yīng)該伴隨我們的一生。名著,也不該束之高閣,讓人仰望,而應(yīng)該像朋友一樣就在我們身邊。這就需要將名著的出版“平民化”,讓“舊時王謝堂前燕”,能夠“飛入尋常百姓家”。我想,這大約是這套叢書的又一個意義吧!易中天2007年6月17日于廈門大學(xué)
內(nèi)容概要
《父與子》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主人公巴扎羅夫身上盡管有瑕疵,但他仍以不同凡響的藝術(shù)個性給人以鮮明的印象,在俄羅斯文學(xué)史上,他是第一個俄羅斯“新人”形象,率先傳達(dá)出平民知識分子已成為生活主角的時代信息。 本書由著名翻譯家李蟠根據(jù)俄文版《父與子》翻譯。
作者簡介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國小說家,散文家。生于俄羅斯奧廖爾省一個貴族家庭。先后入莫斯科大學(xué)、彼得堡大學(xué)讀書。留學(xué)德國,長期僑居法國,一生反對農(nóng)奴制。著作豐富,長篇小說有《羅亭》、《貴族之家》、《前夜》、《父與子》等,中篇有《阿霞》、《初戀》等,散文集
書籍目錄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
章節(jié)摘錄
“什么,彼得?還看不見嗎?”一位年紀(jì)四十剛出頭的老爺正在問他自己的仆人。一八五九年五月二十四日那一天,這位老爺沒戴帽子從××公路上的一家客棧里走出來,走到低矮的臺階上。他身上穿一件滿是塵土的大衣,下面穿一條有格子花紋的長褲子。他的仆人則是一個面頰豐滿的年輕小子,下巴上面長著一撮淺白色的絨毛,兩只水汪汪的眼睛,小小的,暗淡無光。這個仆人身上的一切,包括掛在耳朵上面的一個綠色寶石耳環(huán),顏色很不一致、涂過發(fā)油的頭發(fā)和他那彬彬有禮的文雅舉止,——這一切的一切都顯示出他是一個屬于最新一代的進(jìn)步分子。他恭恭敬敬地朝大路方向望了一望,然后作出回答:“老爺,一點也看不見,看不見!”“看不見嗎?”老爺又問一次?!翱床灰?。”仆人又一次作出回答。 老爺于是嘆息一聲,就在一條小小的板凳上坐了下來。他現(xiàn)在正彎著兩條小腿,坐在那里,若有所思地不時朝四周嘹望。乘此機(jī)會,讓我們把他的一些情況向讀者介紹一下吧。他的全名叫尼古拉?彼得羅維奇?基爾薩諾夫。離這客棧十五俄里處,他有一座包括兩百農(nóng)奴的上好田莊,或者照他自己的說法——他把土地分給農(nóng)民并開辦了一個“農(nóng)場”,他擁有兩千俄畝的土地。他的父親,一位參加過一八一二年戰(zhàn)爭的將軍,是個識字不多的半文盲,雖然人很粗魯,但并不兇惡。這個俄國人一輩子過著軍人生活,先是指揮一個步兵旅,后來晉升當(dāng)上了師長,長年駐扎在外省。由于官高位顯,他在那里竟然扮演起一個相當(dāng)重要的角色。尼古拉?彼得羅維奇出生在俄國的南方,像他哥哥(關(guān)于他哥哥的情況,以后我們還要提到)一樣,十四歲以前一直在家里受教育,身邊圍著他的盡是一些廉價請來的平庸的家庭教師、行為放肆但卻善于阿諛奉承的副官和一些團(tuán)隊里的、各級司令部里的軍官。他的母親是科里亞金家的干金小姐,未出嫁以前,閨名Agatha,結(jié)婚以后當(dāng)上了將軍夫人,便改名阿加??肆醒?庫茲米尼什娜?基爾薩諾娃,完全是屬于“軍官太太”那一類典型的女人。她經(jīng)常戴一頂雍容華貴的帽子,穿著沙沙發(fā)響的絲綢衣服,在教堂里她總是第一個走到十字架前。她說話聲音很大,而且說起來就滔滔不絕。她每天早晨讓孩子們走到跟前吻她的小手,晚上給他們祝福——總而言之,她生活過得十分愜意。作為將軍的兒子,尼古拉?彼得羅維奇不僅不以勇敢出眾,而且甚至獲得了膽小鬼的綽號。他本應(yīng)像哥哥巴維爾那樣去服兵役的,但就在決定他就職的消息傳來的那一天,他折斷了自己的腿,結(jié)果,臥床兩個月之后,終生成了一名“跛子”。父親只好對他把手一揮,讓他走文職道路了。父親把他帶到彼得堡(當(dāng)時他剛滿十七歲),安排他進(jìn)了一所大學(xué)。順便說一句,他哥哥當(dāng)時卻在近衛(wèi)團(tuán)里當(dāng)上了一名軍官。兩個年輕的兄弟便住在一起,共租一套房間,共同受到堂舅伊里雅?科里亞金——一位重要官員的照看。他們的父親便回到自己的步兵師里,回到他夫人的身邊。只是偶爾給兩兄弟寄封信來,灰色的大信紙上,總是寫得密密麻麻的,用的是筆觸豪放的文書大字體。信的末尾總要簽上“陸軍少將彼得?基爾薩諾夫”幾個大字,然后用彎彎曲曲的花紋線條極其用心地將它們?nèi)ζ饋?。一八三五年尼古?彼得羅維奇大學(xué)畢業(yè),獲得學(xué)士學(xué)位。也就在這一年,基爾薩諾夫?qū)④娨驒z閱失敗而遭到撤職,隨后即奉命退休。他便偕夫人來到彼得堡定居。他在塔弗里切斯基花園租了一幢房子,并且加入了英國.俱樂部,但卻突然中風(fēng)而死。阿加??肆醒?庫茲米尼什娜不久也隨著丈夫死去:她無法習(xí)慣過僻靜、無聊的都市生活,是退休閑居的痛苦把她折磨致死的。還在父母親健在的時候,尼古拉?彼得羅維奇就愛上了一個小官員的女兒。這件事使得他的父母親感到很大的不快。女孩的父親普列波洛文斯基是尼古拉?彼得羅維奇以前的房東。姑娘長相非常美麗,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那種“開放型”的女子。她經(jīng)常閱讀報紙上《科學(xué)》欄目里面的嚴(yán)肅文章。服喪期一過,尼古拉?彼得羅維奇就把姑娘娶了過來,并且離開了他父親通過關(guān)系把他弄進(jìn)去的皇室地產(chǎn)管理局。從此他就同自己的妻子瑪霞一起過起幸福的家庭生活來了。起先他們住在林學(xué)院附近的一所別墅里,后來搬到城里一套小巧玲瓏的舒適住宅里,那里有干干凈凈的樓梯和一間有點寒冷的客廳,最后搬到了鄉(xiāng)下。他最終便在這里永久定居下來。不久就生下了兒子阿爾卡季。這一對夫妻生活過得很恩愛,很平靜,他們幾乎從來沒有分開過;他們一起讀書,四只手同時彈奏一架鋼琴,唱二部合唱。她種花、看管家禽;他呢,偶爾出去打打獵,料理料理田產(chǎn)。阿爾卡季也在平靜的環(huán)境中越長越好,越長越大了。十年的時間,像一場夢一樣,一閃而過。四七年基'爾薩諾夫的妻子不幸去世。他好不容易才經(jīng)受住這次打擊,幾個星期就白了頭。本想出國去散散心,解解悶……但四八年馬上就到來了,于是出國成了泡影。他不得不回到自己的鄉(xiāng)下,經(jīng)過相當(dāng)長時間的無所事事之后,才開始改革自己的產(chǎn)業(yè)。五五年他送兒子上大學(xué),后來就同兒子一起留在彼得堡度過了三個冬天。他在那里幾乎哪里都不去,而是想方設(shè)法竭力結(jié)交阿爾卡季的年輕同學(xué)。但最后一個冬天他卻沒去彼得堡,所以我們才在一八五九年五月二十四日這一天見到他。他的頭發(fā)已經(jīng)完全變白,不過身子倒是胖乎乎的,可是,背卻有點駝了。他正在等他兒子回來,兒子也像他當(dāng)年一樣,獲得了學(xué)士學(xué)位。仆人出于禮貌,也許是由于不愿意呆在老爺?shù)难燮さ紫拢阕叩酱箝T里抽起煙斗來。尼古拉?彼得羅維奇垂下腦袋,開始察看臺階上破舊的階梯:一只肥胖的花斑小雞正邁開它那結(jié)結(jié)實實的黃色肥腿,大模大樣地在階梯上走來走去;一只滿身塵土的貓兒裝腔作勢地蜷伏在扶手欄桿上,很不友好地朝它望著。太陽灼熱烤人。從客棧半明半暗的過廳里散發(fā)出一股烤面包的熱香味。我們的尼古拉?彼得羅維奇開始遐想起來:“兒子……學(xué)士……阿爾卡沙……”老在他的腦袋里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他竭力想去想點別的事情,但那些思想?yún)s又返了回來。這時他想起了他已故的妻子……“可惜她沒能等到這一天!”他頹喪地悄聲低語……一只藍(lán)色的肥鴿子飛到了道路上,而且大搖大擺地走到井邊一個水潭中喝水。尼古拉?彼得羅維奇便開始朝它望去,可他的耳朵里卻聽到了越來越近的車輪轆轆聲。 “肯定是他們的車子來了,老爺!”仆人從大門里面鉆出來稟報。尼古拉?彼得羅維奇跳起來,兩眼朝著道路方向望去。一輛三匹馬拉的四輪輕便彈簧敞篷馬車出現(xiàn)了,一張可愛的臉龐的熟悉輪廓和一頂大學(xué)生制帽的帽檐在車子里面閃動了一下?!鞍柨ㄉ?!阿爾卡沙!”基爾薩諾夫大聲叫嚷起來。他一邊跑,一邊揮動兩只手……不到一會兒,他的兩片嘴唇便貼到了年輕學(xué)士那張沒長胡子、滿是塵土、曬得黝黑的面頰上。P4-6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