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1 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 作者:徐明,于宏 主編 頁數(shù):218 字數(shù):275000
內容概要
《職業(yè)教育“工作任務驅動型”系列教材:茶藝與茶文化》全部內容以提問的形式來編輯,更符合現(xiàn)代中職生的特點。《職業(yè)教育“工作任務驅動型”系列教材:茶藝與茶文化》把國內外茶俗、茶文化知識收錄其中,中外茶文化的比較更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同時把花草茶藝知識也編入書中,讓學生了解到中國在中醫(yī)方面對飲品的理論認識是博大精深的,古老的茶文化奧妙無窮?!堵殬I(yè)教育“工作任務驅動型”系列教材:茶藝與茶文化》內容簡明扼要,文字精練易懂,理論聯(lián)系實際,著力反映國內外茶葉生產技術的新成果,突出理論知識的應用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
書籍目錄
項目一 茶的基本知識
導語
任務一 掌握荼的起源與發(fā)展
任務二 熟悉茶葉的分類與制作
任務三 熟悉中國名茶及產茶區(qū)
任務四 了解世界其他產茶國的概況
項目小結
思考與練習題
項目二 飲茶與健康
導語
任務一 熟悉茶的功效及科學的飲用方法
任務二 熟悉茶葉的選購與品質的鑒別方法
任務三 掌握茶葉的儲存方法
項目小結
思考與練習題
項目三 茶葉的沖泡技藝
導語
任務一 熟悉茶藝的概念
任務二 熟悉泡茶的器具
任務三 掌握茶葉的沖泡方法
任務四 掌握各類茶的茶藝
任務五 掌握茶藝中的品茶藝術
任務六 熟悉茶藝人員的禮儀要求
項目小結
思考與練習題
項目四 中外飲茶風俗
導語
任務一熟悉我國各民族的飲茶風俗
任務二了解世界各國的飲茶習俗
項目小結
思考與練習題
項目五中國茶文化
導語
任務一 熟悉茶文化的基本概況
任務二 熟悉名人與茶的概況
任務三 熟悉茶與文藝的概況
任務四 了解茶的典故與傳說
項目小結
思考與練習題
項目六 茶道
導語
任務一 了解茶道的內涵
任務二 了解中國茶道的形成與發(fā)展
任務三 了解日本荼道的形成與發(fā)展
任務四 了解韓國茶道的形成和發(fā)展
項目小結
思考與練習題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一 現(xiàn)代花草茶知識
附錄二 中國各茶原產地的茶品目錄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2.春茶、夏茶與秋茶的品質特征 春茶、夏茶和秋茶的品質特征,可以從兩個方面去描述。 (1)干看。干看主要從干茶的色、香、形三個因素上加以判斷。凡綠茶色澤綠潤,紅茶色澤烏潤,茶葉肥壯重實,或有較多白毫,且紅茶、綠茶條茶條索緊結,珠茶顆粒圓緊,香氣馥郁,是春茶的品質特征;凡綠茶色澤灰暗,紅茶色澤紅潤,茶葉輕飄松寬,嫩梗寬長,且紅茶、綠茶條茶條索松散,珠茶顆粒松泡,香氣稍帶粗老,是夏茶的品質特征;凡綠茶色澤黃綠,紅茶色澤暗紅,茶葉大小不一,葉張輕薄瘦小,香氣較為平和,是秋茶的標志。 在購茶時還可結合偶爾夾雜在茶葉中的茶花、茶果來判斷是哪個季節(jié)的茶。如果發(fā)現(xiàn)茶葉中夾有茶樹幼果,其大小近似綠豆時,那么,可以判斷為春茶;若茶果接近豌豆大小,那么,可以判斷為夏茶;若茶果直徑已超過0.6厘米,那么,可以判斷為秋茶。不過,秋茶時由于鮮茶果的直徑已達到1厘米左右,一般很少會有夾雜。自7月下旬開始,直至當年8月,為茶樹花蕾期,而9—11月為茶樹開花期,所以發(fā)現(xiàn)茶葉中雜有干茶樹花蕾期或干茶樹花朵,當為秋茶了。只是茶葉在加工過程中,通過篩分、揀剔,很少會有茶樹花、果夾雜。因此,在判斷季節(jié)茶時必須進行綜合分析,避免片面性。 (2)濕看。濕看就是對茶葉進行開湯審評,作為進一步的判斷。凡茶葉沖泡后下沉快,香氣濃烈持久,滋味醇,綠茶湯色綠中顯黃,紅茶湯色艷現(xiàn)金圈,茶葉葉底柔軟厚實,正常芽葉多者,為春茶;凡茶葉沖泡后,下沉較慢,香氣稍低,綠茶滋味欠厚稍澀,湯色青綠,葉底中夾雜銅綠色芽葉,紅茶滋味較強欠爽,湯色紅暗,葉底較紅亮,茶葉葉底薄而較硬,對夾葉較多者,為夏茶;凡茶葉沖泡后香氣不高,滋味平淡,葉底夾有銅綠色芽葉,葉張大小不一,對夾葉多者,為秋茶。 (四)花茶與拌花茶的鑒別 花茶既具有茶葉的爽口濃醇之味,又具鮮花的純清雅香之氣。所以,自古以來,茶人對花茶就有“茶引花香,以益茶味”之說。飲花茶,使人有一種兩全其美、沁人肺腑之感。 1.歷史悠久的花茶 我國的花茶生產,歷史久遠。據(jù)唐代陸羽的《茶經》記載,唐代煮茶時就有加茱萸、蔥、姜、棗、橘皮等同烹的做法。北宋蔡襄的《茶錄》、熊蕃的《宣和北苑貢茶錄》也寫到在貢茶中有摻“龍腦”以增加香氣的做法。這些雖還不能稱為花茶,但可以說是花茶產生的原型。一般認為花茶正式產于南宋,對此,施岳的《步月吟茉莉》和趙希鵠的《調燮類編》中都有記載。明代開始,花茶生產有所發(fā)展。清代咸豐年間(1851—1961),福建的福州已成為花茶的窨制中心。1939年起,江蘇的蘇州發(fā)展成為另一花茶制造中心。隨著當代國內外對花茶需求量的劇增,花茶生產發(fā)展更快。目前,我國的花茶產區(qū)遍及福建、江蘇、浙江、湖南、安徽、廣東、四川、江西、臺灣、廣西、云南等省區(qū)。此外,湖北、河南、山東、貴州等省,亦有少量生產。這些花茶,主銷我國長江以北各?。▍^(qū)),尤其以北京、天津兩大城市銷量最大。日本、美國以及西歐一些國家的人們,也喜歡我國的花茶。他們認為,“在中國的花茶里,可以聞到春天的氣味”。
編輯推薦
《職業(yè)教育"工作任務驅動型"系列教材:茶藝與茶文化》內容簡明扼要,文字精練易懂,理論聯(lián)系實際,著力反映國內外茶葉生產技術的新成果,突出理論知識的應用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