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0 出版社:浙江人美 作者:路振平 編 頁數(shù):69
前言
孫過庭,生于唐太宗貞觀時代(公元627-649年),卒于武則天垂拱三年(公元687年)以后。名虔禮,字過庭,后以字行。吳郡(今江蘇蘇州)人。曾官右衛(wèi)胄曹參軍、率府錄事參軍。他博雅能文,由于出身寒微,官職卑小,《唐書》沒有他的傳記,因此人們對他的生平知之甚少,幸虧他的好友唐代詩人陳子昂撰寫了《率府錄事孫君墓志銘》,現(xiàn)摘錄如下:“君謂虔禮,字過庭……幼尚孝悌,不及學文;長而聞道,不及從事錄。值兇孽之災(zāi),四十見君;遭讒匿之議,忠信實顯,而代不能明;仁義實勤,而莫之貴。陲厄貧病,契闊良時,養(yǎng)心恬然,不染物累……志競不遂,遭暴疾卒于洛陽植業(yè)里之客舍,時年若干?!睆倪@篇《墓志銘))里可知,他從小就對雙親很孝順,由于家貧,沒有受教育的機會,所以小時候并不長于文學。長大以后,仕途坎坷,命運多舛,貧病交迫,屢不得志,雖為人忠信耿直,卻總被讒言所累,以致居無定所,最后客死于洛陽。 孫過庭在《書譜》中簡要地講述了他學書的過程:“余志學之年,留心翰墨,味鐘張之余烈,挹羲獻之前規(guī),極慮專精,時逾二紀,有乖入木之術(shù),無間臨池之志。”孫過庭15歲才開始學習書法,到他寫《書譜》的時候,已經(jīng)過了20多年,還沒有停止臨摹。他取法漢代的鐘繇、張芝,還有晉代的王羲之、王獻之。據(jù)說他臨摹二王的水平相當高,以致人們難辨真贗。孫過庭與王知敬交好,知敬也善書法,書學王獻之,其小楷尤為精到。故《宣和書譜》云:“王與孫二君書,王則過于遲緩,孫則過于急速,使二子寬猛相濟,則為全矣?!钡敃r的人對書法的鑒賞水平卻不盡如人意。有一次,孫過庭非常認真地寫了一幅作品,自己也覺得很滿意。他把作品拿給那些自認為很懂書法的人看,這些人對作品中精妙的地方不甚注意,反而對一些用筆失誤的地方贊不絕口。更有一些有地位的人隨意譏笑這幅作品,認為只是一般俗手所寫。孫過庭把作品拿回去用上等綾子裝裱好,并且題上古人的名目,然后再拿去給人看。這次那些有地位的人換了口氣,連聲稱贊;一些不懂書法的人也跟著喝彩,再也沒有人評議其中用筆不妥的地方了。對于這種現(xiàn)象,孫過庭只有暗自哀嘆?! O過庭還是一個經(jīng)驗非常豐富的書法老師。當時就有不少人拿著自己的作品去請教他,他總是不厭其煩,細心指教,“粗舉綱要,隨而授之,無不心悟手從,言忘意得,縱未窮于眾術(shù),斷可極于所詣矣”。
內(nèi)容概要
孫過庭,生于唐太宗貞觀時代(公元627-649年),卒于武則天垂拱三年(公元687年)以后。名虔禮,字過庭,后以字行。吳郡(今江蘇蘇州)人。曾官右衛(wèi)胄曹參軍、率府錄事參軍。他博雅能文,由于出身寒微,官職卑小,《唐書》沒有他的傳記,因此人們對他的生平知之甚少,幸虧他的好友唐代詩人陳子昂撰寫了《率府錄事孫君墓志銘》,現(xiàn)摘錄如下:“君謂虔禮,字過庭……幼尚孝悌,不及學文;長而聞道,不及從事錄。值兇孽之災(zāi),四十見君;遭讒匿之議,忠信實顯,而代不能明;仁義實勤,而莫之貴。陻厄貧病,契闊良時,養(yǎng)心恬然,不染物累……志競不遂,遭暴疾卒于洛陽植業(yè)里之客舍,時年若干?!睆倪@篇《墓志銘》里可知,他從小就對雙親很孝順,由于家貧,沒有受教育的機會,所以小時候并不長于文學。長大以后,仕途坎坷,命運多舛,貧病交迫,屢不得志,雖為人忠信耿直,卻總被讒言所累,以致居無定所,最后客死于洛陽?! O過庭在《書譜》中簡要地講述了他學書的過程:“余志學之年,留心翰墨,味鐘張之余烈,挹羲獻之前規(guī),極慮專精,時逾二紀,有乖入木之術(shù),無間臨池之志?!睂O過庭15歲才開始學習書法,到他寫《書譜》的時候,已經(jīng)過了20多年,還沒有停止臨摹。他取法漢代的鐘繇、張芝,還有晉代的王羲之、王獻之。據(jù)說他臨摹二王的水平相當高,以致人們難辨真贗。孫過庭與王知敬交好,知敬也善書法,書學王獻之,其小楷尤為精到。故《宣和書譜》云:“王與孫二君書,王則過于遲緩,孫則過于急速,使二子寬猛相濟,則為全矣?!钡敃r的人對書法的鑒賞水平卻不盡如人意。有一次,孫過庭非常認真地寫了一幅作品,自己也覺得很滿意。他把作品拿給那些自認為很懂書法的人看,這些人對作品中精妙的地方不甚注意,反而對一些用筆失誤的地方贊不絕口。更有一些有地位的人隨意譏笑這幅作品,認為只是一般俗手所寫。孫過庭把作品拿回去用上等綾子裝裱好,并且題上古人的名目,然后再拿去給人看。這次那些有地位的人換了口氣,連聲稱贊;一些不懂書法的人也跟著喝彩,再也沒有人評議其中用筆不妥的地方了。對于這種現(xiàn)象,孫過庭只有暗自哀嘆。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