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概論

出版時間:2009-10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全承相,李茂華 編著  頁數(shù):208  字數(shù):239000  

前言

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的發(fā)展和完善,社會對經濟管理類專業(yè)人才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全面系統(tǒng)地學習經濟管理知識,又要懂得一些基本的經濟法律常識。為此,我們必須加強財經管理類人才的經濟法制教育,普及經濟法律知識,強化經濟法律意識和經濟法制觀念。本書作為財經管理類高職高專學生學習經濟法知識、提高經濟法律素養(yǎng)的基本教學材料,是根據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基礎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和《高職高專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及規(guī)格》編寫的,是實現(xiàn)財經管理類高職高專學生經濟法教學目的的良好工具。針對經濟法課程教學實踐中所存在的問題,作為經濟管理類專業(yè)的基礎課,經濟法概論課程只有不斷改進教學內容結構與體系,才能實現(xiàn)其培養(yǎng)目標,提高其教學質量。該課程的具體教學目標有二:一是強化經濟法基礎知識教育,要求學生掌握經濟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觀點,為學生分析和解決當前市場經濟體制中出現(xiàn)的新現(xiàn)象和新問題打下一定的理論基礎;二是強調經濟管理應用性與經濟法律輔助性,而不是強調人才培養(yǎng)的法律專業(yè)性與系統(tǒng)性,所以在教學上要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分析和解決經濟管理過程中遇到的經濟法律問題的基本意識與基本技能。因此,本書編寫從高職高專學生的實際能力與專業(yè)需要出發(fā),努力追求系統(tǒng)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具有良好的教學針對性和可讀性,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專業(yè)綜合素質。

內容概要

本書立足財經管理類高職高專教學實踐,充分體現(xiàn)高職高專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規(guī)格要求,以最新的經濟法律法規(guī)為依據,在體例編排、內容選擇上,注重知識的系統(tǒng)性、實用性,力求新穎、簡明、知識量適中。全書內容包括經濟法基礎、公司法、合同法、知識產權法、市場秩序法、證券法、票據法、會計法、稅法、勞動法共十章。本書在闡述基本的學科理論的同時,力求突出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每章最后都附有實訓題和綜合思考題,既方便學生理解、運用所學知識,同時也方便教師組織上課。    本書適合高職高專財經管理類各專業(yè)作為教材使用,同時適合一般社會讀者閱讀參考。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經濟法基礎  第一節(jié) 經濟法概述    一、經濟法的概念    二、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三、經濟法的特征  第二節(jié) 經濟法律關系    一、經濟法律關系的概念    二、經濟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    三、經濟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終止  第三節(jié) 違反經濟法的法律責任    一、法律責任的概念    二、違反經濟法法律責任的形式    三、解決經濟糾紛的方式第二章 公司法  第一節(jié) 公司法的一般規(guī)定    一、公司概述    二、公司的設立    三、公司的變更、終止、解散和清算    四、公司財務、會計  第二節(jié) 有限責任公司    一、有限責任公司的概念與特征    二、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    三、有限責任公司的組織機構    四、有限責任公司的特殊形式    五、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出資轉讓  第三節(jié) 股份有限公司    一、股份有限公司的概論與特征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    三、股份有限公司的組織機構    四、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發(fā)行和轉讓第三章 合同法  第一節(jié) 合同的訂立與效力    一、合同的訂立    二、合同的效力  第二節(jié) 合同的履行與擔保    一、合同的履行    二、合同的擔保  第三節(jié) 合同的變更、轉讓與終止    一、合同的變更    二、合同的轉讓    三、合同的終止  第四節(jié) 違約責任    一、違約責任的概念    二、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    三、承擔違約責任的形式第四章 知識產權法  第一節(jié) 商標法    一、商標與商標法    二、商標注冊制度    三、商標權 ……第五章 市場秩序法第六章 證券法第七章 票據法第八章 會計法第九章 稅法第十章 勞動法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經濟法基礎第一節(jié) 經濟法概述一、經濟法的概念經濟法是指調整國家在管理和協(xié)調市場經濟活動過程中發(fā)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我國的法律體系以憲法為核心,包括刑法、民法、經濟法、行政法等部門法,其中經濟法是我國法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的法律部門。經濟法最早出現(xiàn)在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以后,德國作為參與戰(zhàn)爭的主要國家,為了戰(zhàn)爭,對重要物資的價格和分配都實行編制,先后頒布了《關于限制契約最高價格的通知》、《確保戰(zhàn)時糧食措施令》等法律法規(guī)。這一系列的立法,確認了國家對市場經濟的干預。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為了治理被戰(zhàn)爭破壞的經濟,德國沿襲了戰(zhàn)時的經濟立法原則,制定了一系列干預經濟的法規(guī),如1919年的《煤炭經濟法》以及后來的《鉀鹽經濟法》、《強制卡特爾法》等。德國的經濟立法對世界影響很大。此后,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市場“無形之手”的調節(jié)弊端開始不斷顯現(xiàn),而原來民商法的調整也顯得有些不足,資本主義各國由原來的“消極”對待經濟(即政府對經濟生活采取不干預、不參與的自由放任政策,推崇“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開始改變?yōu)橐苑e極的態(tài)度對經濟進行干預,紛紛制定經濟法。經濟法的產生就是要確保市場經濟在市場這個“無形之手”調節(jié)的同時,運用國家調節(jié)這只“有形之手”來從整體上對市場經濟進行干預,以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fā)展。

編輯推薦

《經濟法概論》:高職高專經管類專業(yè)核心課程教材。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經濟法概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還沒看完,這本書不錯!
  •   正版書 質量還不錯 就是送貨速度有點慢 說是2天結果第三天下午才送到沒有趕上上課用 希望下次能快點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