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課程基礎訓練高中

出版時間:2008-12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作者: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編  頁數:77  字數:123000  

內容概要

全冊內容共有四章,其中除第十六章外其余三章都屬于原子物理學的內容。    第十六章動量守恒定律重點是動量守恒定律的探究、理解和應用,學會用動量觀點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學習過程中應注重探究過程,通過實驗來經歷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搜集證據、分析與論證、交流與合作的過程,突出過程與方法的學習。對動量和沖量的理解不要死記硬背,而應從碰撞過程中守恒量的探究來理解引入動量和沖量的意義和意圖,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動量守恒定律解決實際問題。    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以量子理論的發(fā)展線索展開。學習的重點是普朗克量子假設及其意義、光電效應實驗和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光和實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學會認識微觀世界的思想方法。學習中要特別注意兩點:第一,從可以直接感知的實驗現象經過推理得到不能直接感知的微觀結構和微觀粒子的運動規(guī)律;第二,在思想上要建立諸如能量量子化、光與實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以及用概率描述粒子運動等新的觀念。本章的學習采用科學探究、獨立思考、交流討論、歸納總結等方式會取得較好的效果。    第十八章原子結構重點是湯姆生發(fā)現電子的科學思想與實驗方法、人類在實驗的基礎上認識原子結構、光譜的線系及原子的能級躍遷。由于本章知識比較抽象,和我們的實際生活距離遙遠,應充分利用課后的科普知識和圖片、視頻及多媒體動畫,通過實驗認識微觀世界,有利于培養(yǎng)科學探究能力,提高自已的科學素養(yǎng)。    第十九章原子核從天然放射性現象入手,學習的重點是:原子核的兩種衰變及半衰期、核反應方程、結合能、質量虧損、原子核裂變(聚變)。學習中要注意在接受這些知識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明確物理本質和建立這些概念、理論的思維過程。本章的學習要注重經歷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探究過程中感悟探索微觀世界的方法。通過現象一推理一科學結論的研究方法,了解原子核的結構及其規(guī)律,學會原子核結構的研究方法和特征。通過三種射線的探究,認識三種射線的特點和性質,從統(tǒng)計學的角度來理解半衰期,體會科學是一把雙刃劍。核反應方程的學習應緊緊抓住質量數守恒和電荷守恒兩個特征,通過質能方程學會計算核能的方法,并體會能量守恒的應用。

書籍目錄

學習指南第十六章 動量守恒定律  1 實驗:探究碰撞中的不變量  2 動量守恒定律(一)  3 動量守恒定律(二)  4 碰撞  5 反沖運動 火箭  6 用動塞概念表示牛頓箢二定律  第十六章單元測試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1 物理學的新紀元:能量量子化  2 科學的轉折:光的粒子性  3 嶄新的一頁:粒子的波動性  4 概率波  5 不確定性關系  第十七章單元濺試第十八章 原子結構  1 電子的發(fā)現  2 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  3 氫原子光譜  4 玻爾的原子模型  第十八章單元測試第十九章 原子核  1 原子核的組成  2 放射性元素的衰變  3 探測射線的方法  4 放射性的應用與防護  5 核力與結合能  6 重核的裂變  7 核聚變  8 粒子和字宙  第十九章單元測試綜合測試參考答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新課標課程基礎訓練高中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