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9 出版社:時代文藝出版社 作者:(印度)戴博訶利 頁數(shù):294 字數(shù):171000 譯者:許地山
Tag標簽:無
前言
戴博訶利(Lal Behari Day)的《孟加拉民間故事》(Folk-Tales of Bengal)出版于一八八三年,是東印度民間故事的小集子。著者的自序中說他在一個小村里,每夜聽村里最擅于說故事的女人講故事。人家叫她做三菩的母親。著者從小時便聽了許多,可是多半都忘記了。這集子是因為他朋友的請求而采集的。他從一個孟加拉女人那里聽得了不少,這集子的大部分就是從她所說的記下來。集中還有兩段是從一個老婆羅門人那里聽來的;三段是從一個理發(fā)匠那里聽來的;兩段是從著者的仆人那里聽來的;還有幾段是另一位婆羅門人為他講的。著者聽了不少別的故事,他以為都是同一故事的另樣講法,所以沒有采集進來。這集子只有二十二段故事,據(jù)著者說,很可以代表孟加拉村中的老婆子歷來對孩子們所講的故事。正統(tǒng)的孟加拉講故事的村婆子,到講完一段故事以后,必要念一段小歌。歌詞是:“我的故事說到這里算完了,那提耶也枯萎了。那提耶呵,你為什么枯萎呢?你的牛為什么要我用草來喂它?牛呵,你為什么要人喂?你的牧者為什么不看護我?牧者呵,你為什么不去看牛?你的兒媳婦為什么不把米給我?兒媳婦呵,你為什么不給米呢?我的孩子為什么哭呢?孩子呵,你為什么哭呢?螞蟻為什么要咬我呢?螞蟻呵,你為什么要咬人呢?喀!喀!喀!”為什么每講完一段必要念這一段,我們不知道,即如歌中詞句的關(guān)系和意義也很難解釋。著者以為這也許是說故事的在說完之后,故意念出這一段無意義的言詞,為的是使聽的孩子們感到一點興趣。這譯本是依一九一二年麥美倫公司的本子譯的。我并沒有逐字逐句直譯,只把各故事的意思率直地寫出來。至于原文的詞句,在譯文中時有增減,因為翻譯民間故事只求其內(nèi)容明了就可以,不必如其余文章要逐字斟酌。我譯述這二十二段故事的動機,一來是因為我對“民俗學(xué)”(Folk-Lore)的研究很有興趣,覺得中國有許多民間故事是從印度輾轉(zhuǎn)流入的,多譯些印度的故事,對于研究中國民俗學(xué)必定很有幫助;二來是因為今年春間芝子問我要小說看,我自己許久沒動筆了,一時也寫不了許多,不如就用兩三個月的工夫譯述一二十段故事來給她看,更能使她滿足。民俗學(xué)者認為民間故事是重要的研究材料。凡未有文字,或有文字而不甚通行的民族,他們的理智的奮勉大體有四種是從嘴里說出來的。這四種便是故事、歌謠、格言(諺語)和謎語。這些都是人類對于民間故事的推理、記憶、想象等,最早的奮勉,所以不能把它們忽略掉。故事是從往代傳說下來的。一件事情,經(jīng)十個人說過,在古時候就可以變成一段故事,所以說“十口為古”。故事便是“古”,講故事便是“講古”,故事的體例,最普遍的便是起首必要說,“從前有……(什么什么)”,或“古時……(怎樣怎樣)”。如果把古事分起類來,大體可以分為神話、傳說、野乘三種。神話(Myths)是“解釋的故事”,就是說無論故事的內(nèi)容多么離奇難信,說的和聽的人對于它們都沒有深切的信仰,不過用來說明宇宙、生死等等現(xiàn)象,人獸、男女等等分別,禮儀、風(fēng)俗等等源流而已。傳說(Legends)是“敘述的故事”,它并不一定要解釋一種事物的由來,只要敘述某種事物的經(jīng)過。無論它的內(nèi)容怎樣,說的和聽的對于它都信為實事,如關(guān)于一個民族的移植、某城的建設(shè)、某戰(zhàn)爭的情形,都是屬于這一類。它與神話還有顯然不同之處,就是前者的主人多半不是人類,后者每為歷史的人物。自然,傳說中的歷史的人物,不必是真正歷史,所說某時代有某人,也許在那時代并沒有那人,或者那人的生時,遠在所說時代的前后也可以附會上去。凡傳說都是說明某個大人物或英雄曾經(jīng)做過的事跡,我們可以約略分它為兩類,一類是英雄故事(Hero-Tales),一類是英雄行傳(Sagas)。英雄故事只說某時代有一個英雄怎樣出世,對于他或她所做的事并無詳細的記載。英雄行傳就不然,它的內(nèi)容是細述一個英雄一生的事業(yè)和品性。那位英雄或者是一個歷史上的人物,說的人將許多功績和偉業(yè)加在他身上。學(xué)者雖然這樣分,但英雄故事和英雄行傳的分別到底是不甚明了的。術(shù)語上的“野乘”是用德文的“M-rchen”:“它包括童話(Nursery-Tales)、神仙故事(Fairy-Tales)及民間故事或野語(Folk-Tales)三種?!彼c英雄故事及英雄行傳不同之處在于,第一點,它不像傳說那么認真,故事的主人常是沒有名字的,說者只說“從前有一個人……(怎樣怎樣)”或“往時有一個王……(如此如彼)”,對于那個人、那個王的名字可以不必提起;第二點,它是不記故事發(fā)生的時間與空間的;第三點,它的內(nèi)容是有一定的格式和計劃的,人一聽了頭一兩段,幾乎就可以知道結(jié)局是怎樣的。傳說中的故事,必有人名、時間、地點,并且沒有一定的體例,事情到什么光景就說到什么光景。從古代遺留下來的故事,學(xué)者分它們?yōu)檎J真說與游戲說兩大類,神話和傳說屬于前一類,野語是屬于后一類的。在下級文化的民族中,就不這樣看,他們以神話和傳說為神圣,為一族生活的歷史源流,有時禁止說故事的人隨意敘說。所以在他們當(dāng)中,凡認真說的故事都是神圣的故事,甚至有時只在冠禮時長老為成年人述說,外人或常人是不容聽見的。至于他們在打獵或耕作以后在村中對婦孺說的故事只為娛樂,不必視為神圣,所以相對于神圣的故事而言,我們可以名它做庸俗的故事。庸俗的故事,即是野語,在文化的各時期都可以產(chǎn)生出來。它雖然是為娛樂而說,可是那率直的內(nèi)容很有歷史的價值存在。我們從它可以看出一個時代的社會風(fēng)尚、思想和習(xí)慣。它是一段一段的人間社會史。研究民間故事的分布和類別,在社會人類學(xué)中是一門很重要的學(xué)問。因為那些故事的內(nèi)容與體例不但是受過環(huán)境的陶冶,并且?guī)е軡夂竦拿褡迳?。在各民族中,有些專會說解釋的故事,有些專會說訓(xùn)誡或道德的故事,有些專會說神異的故事,彼此一經(jīng)接觸,便很容易互相傳說,互相采用,用各族的環(huán)境和情形來修改那些外來的故事,使成為己有。民族間的接觸不必盡采用彼此的風(fēng)俗習(xí)慣,可是彼此的野乘很容易受同化。野乘常比神話和傳說短,并且注重道德的教訓(xùn),常寓一種訓(xùn)誡,所以這類故事??s短為寓言(Fables)。寓言常以獸類的品性抽象地說明人類的道德關(guān)系,其中每含有滑稽成分,使聽者發(fā)噱。為方便起見,學(xué)者另分野乘為禽語(Beast-Tales)、諧語(Drolls)、集語(Cumulative Tales)及喻言(Apologues)四種。在禽語中的主人是會說人話的禽獸。這種故事多見于初期的文化民族中。在各民族的禽獸中,所選的主人、禽獸各有不同,大抵是與當(dāng)?shù)禺?dāng)時的生活環(huán)境多有接觸的動物。初人并沒有覺得動物種類的不同,所以在故事中,象也可以同家鼠說話,公雞可以請狐貍來做賓客,諸如此類,都可以看出他們的識別力還不很強??墒菑牧硪环矫嬲f這種禽語很可以看出初民理智活動的表現(xiàn)方法。諧語是以詼諧為主的。故事的內(nèi)容每以愚人為主人,述說他們的可笑行為。集語的內(nèi)容和別的故事一樣,不同的只在體例。它常在敘述一段故事將達到極盛點的時候,必要復(fù)述全段的故事一遍再往下說。喻言都是道德的故事,借譬喻來說明一條道理的,所以它與格言很相近。喻言與寓言有點不同。前者多注重道德的教訓(xùn),后者多注重真理的發(fā)明。在低級文化的民族中常引這種喻言為法律上的事例,在法庭上可以引來判斷案件。野乘的種類大體是如此,今為明了起見,特把前此所述的列出一個表來。我們有了這個表,便知道這本書所載的故事是屬于哪一類的。禽語的例如《豺媒》,諧語如《二竊賊》,喻言如《三王子》、《阿芙蓉》等是。孟加拉民間故事的體例,在這本書中也可以看出它們有禽語、諧語、集語、喻言四種成分,不過很不單純,不容易類別出來。故事的主人多半是王、王子和婆羅門人。從內(nèi)容方面說,每是王、王子,或婆羅門人遇見羅剎或其他鬼靈,或在羅剎國把一個王女救出來,多半是因結(jié)婚關(guān)系而生種種悲歡離合的事。做壞事的人常要被活埋掉。在這二十二段故事中,除了《二竊賊》及《阿芙蓉》以外,多半的結(jié)局是團圓的,美滿的。在這本故事里有許多段是講羅剎的。羅剎與藥叉或夜叉有點不同。夜叉(Yaksa)是一種半神的靈體,住在空中,不常傷害人畜。羅剎(Rakshasa)男聲作羅剎娑,女聲作羅叉私(Rakshasi)。“羅剎”此言“暴惡”,“可畏”,“傷害者”,“能瞰鬼”等。佛教的譯家將這名字與夜叉相混,但在印度文學(xué)中這兩種鬼怪的性質(zhì)顯有不同的地方。羅剎本是古代印度的土人,有些書籍載他們是,黑身,赤發(fā),綠眼的種族。在印度亞利安人初入印度的時候,這種人盤踞著南方的森林使北印度與德干(Deccan)隔絕。他們是印度亞利安人的勁敵,所以在《吠陀》里說他們是地行鬼,是人類的仇家?!赌υX婆羅多》書中說他們的性質(zhì)是兇惡的,他們的身體呈黃褐色,具有堅利的牙齒,常染血污。他們的頭發(fā)是一團一團組起來的。他們的腿很長,有五只腳。他們的指頭都是向后長的。他們的咽喉作藍色,腹部很大,聲音兇惡,容易發(fā)怒,喜歡掛鈴鐺在身上。他們最注重的事情便是求食。平常他們所吃的東西是人家打過噴嚏不能再吃的食物,有蟲或蟲咬過的東西,人所遺下來的東西,和被眼淚滲染過的東西。他們一受胎,當(dāng)天就可以生產(chǎn)。他們可以隨意改變他們的形狀。他們在早晨最有力量,在破曉及黃昏時最能施行他們的欺騙伎倆。在民間故事中,羅剎常變形為人類及其他生物。他們的呼吸如風(fēng)。身手可以伸長到十由旬(約八十英里,參看本書《骨原》)。他們從嗅覺知道一個地方有沒有人類。平常的人不能殺他們,如果把他們的頭砍掉,從脖子上立刻可以再長一個出來。他們的國土常是很豐裕的,地點常在海洋的對岸。這大概是因為錫蘭島往時也被看為羅剎所住的緣故。羅剎女也和羅剎男一樣喜歡吃人。她?;擅利惖纳倥诼愤吤曰笕耍袝r占據(jù)城市強迫官民獻人畜為她的食品。她們有時與人類結(jié)婚,生子和人一樣。今日的印度人,信羅剎是住在樹上的,如果人在夜間經(jīng)過樹下沖犯了他們就要得嘔吐及不消化的病。他們最貪食,常迷惑行人。如果人在吃東西的時候,燈火忽然滅了,這時的食物每為羅剎搶去,所以得趕快用手把吃的遮住。人如遇見他們,時常被他們吃掉,幸虧他們是很愚拙的,如尊稱他們?yōu)椤笆迨濉被颉肮媚浮钡?,他們就很喜歡,現(xiàn)出親切的行為,不加傷害。印度現(xiàn)在還有些人信惡性的異教徒死后會變羅剎。在孟加拉地方,這類的羅剎名叫“曼多”(Māmdo),大概是從阿拉伯語“曼督”(Mamdūh),意為“崇敬”、“超越”,而來。這本故事常說到天馬(Pakshiraj),依原文當(dāng)譯為“鳥王”。這種馬是有翅膀能夠在空中飛行的。它在地上走得非常快,一日之中可以跑幾萬里。印度的民間故事常說到王和婆羅門人。但他們的“王”并不都是統(tǒng)治者,凡擁有土地的富戶也可以被稱為王或羅阇,所以《豺媒》里的織匠也可以因富有而自稱為王。王所領(lǐng)的地段只限于他所屬所知道的,因此,印度古代許多王都不是真正的國王,“王”不過是一個徽號而已。此外還有許多事實從野乘學(xué)的觀點看來是很有趣味的。所以這書的譯述多偏重于學(xué)術(shù)方面,至于譯語的增減和文辭修飾只求達意,工拙在所不計。許地山十七年六月六日 海甸朗潤園贈與愛讀故事的芝子
內(nèi)容概要
《吉祥子:孟加拉民間故事集》是戴博訶利創(chuàng)作的東印度民間故事的小集子,現(xiàn)分為上下兩冊出版,本冊共收錄了其《死新郎》、《驪龍珠》、《三寶罐》、《羅剎國》、《鮫人淚》、《吉祥子》、《七母子》、《寶扇緣》、《阿芙蓉》等9篇精彩故事。本書由民國時期公認為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最有靈性的作家許地山翻譯而成,他的文字富有哲理,詩意盎然,堪稱中國最純美的文字。譯文后附有完整的英文原文,讀者可以感受印度著名作家戴博訶利的語言魅力。
書中的插圖由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出版黃金時代的插畫大師沃里克?戈布爾于1912年繪制,他創(chuàng)作的插圖精致活潑,想象詭奇,唯美艷麗,富于南亞的異域特色和民族風(fēng)情,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
作者簡介
戴博訶利(Lal Behari
Day),生于印度西孟加拉邦的一個窮苦家庭,在亞歷山大?達夫神父的加爾各答蘇格蘭教會學(xué)校受教育期間正式皈依基督教。1867年任西孟加拉邦貝漢布爾大學(xué)校長,從1877年起,他成為印度加爾各答大學(xué)的董事。1872年至1888年期間,任加爾各答大學(xué)胡格利學(xué)院的英語、心理學(xué)、倫理學(xué)教授。他還主編有孟加拉語月刊雜志,同時還主編《印度改革者》(1861)、《星期五評論》(1866)和《孟加拉雜志》(1872)這三份英語雜志。他還經(jīng)常用孟加拉語進行專欄寫作,并為《加爾各答評論》和《印度愛國者》撰寫文章。他的代表作品是用英文創(chuàng)作的《孟加拉農(nóng)村生活》(1874)和《孟加拉民間故事》(1883),這兩本書在世界各國得到廣泛傳播,影響非常深遠。
許地山,中國現(xiàn)代小說家、散文家、民俗宗教史學(xué)家,“五四”時期新文學(xué)運動先驅(qū)者之一。許地山一生著作頗多,代表作品有小說和短篇小說集《命命鳥》、《換巢鸞鳳》、《綴網(wǎng)勞蛛》、《春桃》、《危巢墜簡》、《鐵魚底腮》;散文集《空山靈雨》、《許地山選集》;童話《螢燈》;論著《印度文學(xué)》、《國粹與國學(xué)》;宗教書《大藏經(jīng)索引》、《道教思想與道教》、《中國道教史》(上冊);譯作有《在加爾各答途中》、《主人,把我的琵琶拿去吧》、《月歌》、《孟加拉民間故事》等。
沃里克?戈布爾(Warwick
Goble),20世紀英國最杰出的插圖畫家之一,早年為報紙繪制插畫,后來致力于為世界著名的科幻神話和童話民間故事繪制插畫,代表作有《世界大戰(zhàn)》、《君士坦丁堡》、《英格蘭的大教堂》、《水孩子》、《日本童話繪本》、《五日談故事集》、《孟加拉民間故事》、《印度神話傳說》、《印度圣人傳奇》和《金銀島》等傳世的插畫經(jīng)典。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死新郎
第二章 驪龍珠
第三章 三寶罐
第四章 羅剎國
第五章 鮫人淚
第六章 吉祥子
第七章 七母子
第八章 寶扇緣
第九章 阿芙蓉
I. LIFE’S SECRET
II. PHAKIR CHAND
III. THE INDIGENT BRAHMAN
IV. THE STORY OF THE RAKSHASAS
V. THE STORY OF SWET-BASANTA
VI. THE EVIL EYE OF SANI
VII. THE BOY WHOM SEVEN MOTHERS SUCKLED
VIII. THE STORY OF PRINCE SOBUR
IX. THE ORIGIN OF OPIUM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插圖: 那神女在水面停了不久又沉下去了。王子看見她那么俊美,心里非常眷慕。她忽然沉下去,使他的熱愛立時變成瘋狂?;貙m以后什么話他都不能說,只說:‘一會兒在這里,一會兒又走了!’王召集了國內(nèi)的名醫(yī)來治他,可是都不能把他治好。于是王命人在四城擂鼓,召那能醫(yī)治王子的人,應(yīng)許如果把他治好,就要把公主許給他為妻,并且分給他國土的一半。有一個老婆子名叫八奇母,走去摩觸那鼓,說她有醫(yī)治王子的本領(lǐng)。她命王為她搭了一座草舍在池邊,在離池不遠的地方又伏著些侍從聽候她的差遣。聽說那神女再浮上水面來,八奇母便把她留住,命侍從用肩輿把她抬進王宮去。王子因為見著那所愛的神女,他的病立時好了。當(dāng)時王就要與他們成親,但那神女不愿意,因為她還有一位丈夫在水底,如必要她與王子結(jié)婚時,就得容她用一年的時間來把前夫忘卻,所以延遲到現(xiàn)在?,F(xiàn)在你所聽的樂音就是從宮門口送出來的。這就是這段奇事的大概情形?!?公子問:“這真是一段奇遇!不曉得八奇母受了什么賞賜沒有?” 婆羅門人說:“還沒有。王本應(yīng)許要將公主許給治好王子的人,可是八奇母是個女人,她請求王把所應(yīng)許的賜給他的兒子八奇珍。可是八奇珍是個心志不定幾類瘋癲的人。他出外已經(jīng)一年多了?,F(xiàn)在也沒有人知道他在哪里。他常常是這樣,出外很久,忽然就回家來看他的母親,忽然就去了?,F(xiàn)在我想他有娶公主和領(lǐng)受國土的福分,他的母親一定希望他回來?!?公子問:“他的模樣是怎樣的?他回家的時候都做些什么事體?” 婆羅門人說:“不錯,他就像你這樣的身體,不過年紀輕一點。他不常穿衣服,只圍一條布在腰上,用灰涂身,拿著一根樹枝在手里。他到他母親的家,必在門外舞一陣,口里還唱著, ‘嗒!嗒!嗒!’的聲調(diào)。他說話也很不清楚。當(dāng)他的母親對他說:‘八奇兒,同我住幾天吧,’他必回答說:‘不,不,我不住,我不住?!羰菍τ谒赣H的要求要應(yīng)許的時候,必定說, ‘哼,’意思就是‘好吧?!?公子自從聽了婆羅門人所說的話,把事情的原委探究出來。他斷定妃子是自己一個因著寶珠的能力浮上水面來,被老婆子捉住的。他的朋友王子必定還在水底,而那顆寶珠必定是在老婆子手里。他想他的朋友丟了那顆寶珠一定沒法逃出來,一種失望的悲傷不覺涌上他的心頭。他整夜里深深地出神,試要想出一個方法來救他的朋友。他想除非得再從老婆子手里奪回那顆寶珠。
編輯推薦
《吉祥子:孟加拉民間故事集(中英對照)》是中國著名的印度文學(xué)史家許地山為伉儷情深的知音妻子周俟松翻譯的神秘有趣的民間傳說。民國最有靈性的文學(xué)家許地山為相守12年卻情深百年的愛妻描繪的最浪漫感人的愛情故事講述的最神秘奇特的異域傳說。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