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上海教育 作者:朱永新 頁數(shù):318
Tag標簽:無
前言
這本書里的故事都是曾經讓我刻骨銘心、感動良久的故事。七年前,我發(fā)起的“新教育實驗”有一個最重要的理念:無限相信學生與教師的潛力。人的潛力是巨大的,上帝讓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都賦予每個人一個成功的機遇、成功的可能,每個人都應該而且可能做得最優(yōu)秀,做得最卓越。世無棄人,只有自棄之人,世無完人,應該發(fā)現(xiàn)自己。所以,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相信孩子與學生,相信他們每一個人都能夠書寫自己的精彩;就是要發(fā)現(xiàn)孩子與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的潛能與個性,讓他們真正地成為自己??催^舞蹈《千手觀音》的朋友,假如不知道她們的背景的話,恐怕很難相信這些人都是聾人,她們聽不到音樂,只能用心去感受,這讓我們普通的正常的人去做,恐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很多故事告訴我們,任何一個人,任何事情,只要努力都有可能成功。我曾經到過蘇州一所愛心學校,他們所有的教育對象差不多都是腦癱兒,其中也有一些是智障人,智商較低。我們的教育目前還沒有好的辦法讓他們成為正常的兒童。但是,我同時注意到,有的父母就不信這個邪,一直在努力,在逐步地讓自己的孩子變成一個正常人。前不久,廣西有一位母親通過努力把自己的腦癱兒變成了正常的孩子,現(xiàn)在這個孩子就在普通學校讀書。這位母親為了幫助更多的智障人,就辦了一所培智學校.盡管辦得很艱難,面臨著破產,幾乎把自己所有的家產都搭進去了,但她還是堅持著。
內容概要
本書以青少年的成功教育為中心,從家長、老師和學校三個方面闡述了成功教育的要旨和方式。全書提供給讀者十二個成功教育的典范,從著名的美國盲女作家海倫?凱勒到中國的女神童周婷婷,無一不是成功教育下的奇跡。全書涵蓋面廣,針對性強,在感人至深的情感震撼中使讀者受到教育和啟迪。
作者簡介
朱永新,男,1958年生,江蘇大豐人。全國人大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教育部教師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新教育實驗’發(fā)起人,臺灣《本上心理學研究》顧問。著有《朱永新教育文集》 (十卷)、《新教育之思》、《寫在新教育的邊上》等,主編《當代日本教育叢書》等30余種,并主持《新世紀教育文庫》的編選與出版工作。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200佘篇。曾多次主持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委托研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及省級研究項目并多次獲獎。
書籍目錄
序:無限相信學生與教師的潛力第一篇 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家庭教育的奇跡常識,讓生命熠熠生輝——聾女周婷婷的成長故事世界上唯一的弱智指揮——舟舟的音樂生活與教育世界腦癱兒征服美國名?!笎埸c亮榮博生命之燈九歲大學生的成功秘訣——卡爾·威特的早期教育第二篇 點燃學生的生命之火——教師的教育奇跡從黑夜走向光明——沙利文老師和海倫·凱勒的故事用生命鑄就輝煌——名師孫維剛和他的教育事業(yè)從失樂園到伊甸園——劉京海與他的成功教育平凡的母親——李圣珍老師的人性教育腹有詩書氣自華——蘇靜老師與青云齋、蘭若軒的詩詞情結第三篇 做自己命運的主人——自我教育的奇跡推動歷史前行的巨臂——愛迪生的成長歷程不一樣的成功——期蒂芬·霍金的故事她,從這里出發(fā)——張海迪的人生之路“決不服輸,因為無手無腳”——乙武洋匡的全力迅跑第四篇 英才,從這里走出——學校教育的奇跡人才成長的搖籃——西南聯(lián)大的啟示蘇南農村初中的明珠——“青云桃源”現(xiàn)象一個教育函數(shù)式的解讀——衡水中學探秘為中國教育的未來探路——告訴你一個不知道的人大附中民間教育改革的奇葩——杜郎口中學的“神話”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盡管這一點聽力是那么的微弱,但周弘一家人還是興奮極了。借助助聽器,周弘準備為女兒治啞了。由于長期處在無聲的世界里,婷婷已經習慣了用手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已經三歲半的婷婷還不知道,人的嘴巴除了吃飯以外,還有說話的功能。為了讓她真正意識到口語交流的意義,全家人決定用“食物刺激法”來刺激她說話,不說話就不給食物。一天下午,婷婷午覺醒來后想要吃餅干,她用手指了指餅干盒,奶奶在把餅干盒遞給婷婷時,突然停了下來,她大聲對婷婷說:“婷婷要吃餅干是可以的,但婷婷要說出‘餅干’兩個字才吃得上?!苯又?,奶奶一遍又一遍地對著婷婷喊著“餅干”兩個字。奶奶的嗓子喊啞了,可婷婷就是沒法開口。餅干近在咫尺卻吃不到,婷婷委屈得眼淚直流,小臉漲得通紅。奶奶心疼極了,很想把餅干盒給孫女??粗畠和纯嗟臉幼?,周弘也很心疼,但一定要讓女兒開口說話的信念戰(zhàn)勝了他的情感。他堅持要婷婷說出“餅干”兩個字。祖孫倆就這么僵持著,40分鐘過去了,婷婷哭得沒有力氣了,終于喊出了兩個含混不清的音:“布單”。奶奶驚喜萬分,急忙把餅干遞給了婷婷,婷婷眼睛一亮,一連串說了好幾個“布單”。這一聲“布單”來得這樣艱難,這樣痛苦,雖然它離“餅干”的正確發(fā)音相去甚遠,可這一聲對婷婷來說,意義非同一般。婷婷終于意識到了口語交流的意義,知道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總對著自己張著嘴巴的緣由,原來他們都是在教自己說話。從此,婷婷開始擺脫手語,努力用嘴巴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婷婷的每一個進步,都離不開周弘不懈的努力,這其中也包括周弘心理上的不斷調整。婷婷知道說話后,一家人都很興奮,可是她的發(fā)音并不準確。她叫蘋果“布多”,稱雞蛋“希旦”,把糖塊喊成“當帶”,說巧克力為“倒滴滴”。
編輯推薦
《教育的奇跡:十八讓人刻骨銘心的教育故事》涵蓋面廣,針對性強,在感人至深的情感震撼中使讀者受到教育和啟迪。其實,最好的教育是不教之教,是幫助每一個人認識他自己,成為他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中,最后成就自己人生的只能是自己,因為只有自己才是命運的主人。所以,我們特別選擇差不多被別人判為[死刑]的人物,如愛迪生、張海迪、乙武洋匡等人的故事。他們都沒有屈服于命運的虛假安排,把曲折作為卜蒼對自己的磨難與考驗,相信自己同樣能夠做出精彩的業(yè)績,寫出輝煌的人生。他們做到了。乙武洋匡說,「決不服輸,因為無手無腳」,就是他們的精神寫照。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