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出版社 作者:梁穎紅 頁數:232
內容概要
全書共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論部分,共有9章,內容包括軟件工程概述、軟件生命周期模型、軟件過程、可重用性和可移植性、模塊和對象、測試、項目計劃和管理、用戶界面的設計、UML介紹。第二部分是實踐部分,結合古董買賣管理系統(tǒng)講解了軟件開發(fā)的全過程,內容包括需求、分析、設計、編碼、測試和軟件維護。 本書重點講述基于統(tǒng)一過程的面向對象軟件開發(fā)方法,同時兼顧了與面向過程方法的比較,內容豐富,圖、文示例并茂,通俗易懂。本書既可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及相關專業(yè)本科、專科、高職及成人教育的“軟件工程”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軟件開發(fā)人員的參考用書。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理論部分 第1章 軟件工程概述 1.1 軟件的概念、特點與分類 1.2 軟件工程概述 1.3 關于軟件工程的問題 1.3.1 軟件工程不同于計算機科學 1.3.2 軟件工程不同于系統(tǒng)工程 1.3.3 軟件工程不同于傳統(tǒng)工程 1.3.4 軟件工程不同于信息系統(tǒng)工程 1.3.5 軟件工程不只是程序設計 1.3.6 軟件工程涉及的人員 1.3.7 什么是好的軟件 1.3.8 軟件工程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1.4 軟件工程的基本原理 1.5 軟件的開發(fā)方法 1.5.1 結構化開發(fā)方法 1.5.2 模塊化開發(fā)方法 1.5.3 面向數據結構開發(fā)方法 1.5.4 面向對象開發(fā)方法 1.5.5 軟件開發(fā)方法的評價與選擇 1.6 軟件工程的應用 1.7 如何培養(yǎng)軟件工程的思維與方法 1.8 軟件工程的發(fā)展方向 1.8.1 敏捷軟件開發(fā)方法 1.8.2 軟件技術的發(fā)展趨勢 小結 軟件水平考試試題解析 習題 第2章 軟件生命周期模型 2.1 軟件生命周期 2.2 瀑布模型 2.3 原型模型 2.4 增量模型 2.5 迭代模型 2.6 螺旋模型 2.7 敏捷方法 2.8 軟件生命周期模型的總結 小結 軟件水平考試試題解析 習題 第3章 軟件過程 3.1 軟件過程概述 3.2 統(tǒng)一過程 3.3 統(tǒng)一過程的實施步驟 3.3.1 需求工作流 3.3.2 分析工作流 3.3.3 設計工作流 3.3.4 實現工作流 3.3.5 測試工作流 3.4 軟件過程的改進 3.5 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3.5.1 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框架結構 3.5.2 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的過程改進步驟 小結 軟件水平考試試題解析 習題 第4章 可重用性和可移植性 4.1 重用的概念 4.1.1 軟件成分的重用級別 4.1.2 典型的可重用軟件成分 4.1.3 軟件成分重用的過程 4.1.4 軟件重用形式的劃分 4.2 軟件構件技術 4.2.1 構件研究的內容 4.2.2 構件實現規(guī)范與標準 4.2.3 可重用軟件構件的生產和使用 4.3 軟件重用的實施與組織 4.4 重用的障礙 4.5 可移植性 …… 第5章 模塊和對象 第6章 測試 第7章 項目的計劃和管理 第8章 用戶界面的設計 第9章 UML簡介第二部分 實踐部分 第10章 需求 第11章 分析 第12章 設計 第13章 編碼 第14章 測試 第15章 軟件維護學期項目:網上圖書銷售管理系統(tǒng)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