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3 出版社:同濟大學 作者:吳劍//郭晨光 頁數(shù):205
Tag標簽:無
前言
生物化學是一門運用化學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生命現(xiàn)象、闡明生命現(xiàn)象化學本質的學科。生物化學所闡述的是人體物質組成、物質代謝過程、代謝平衡的調控、物質代謝與生理功能之間的關系等內容,是進一步學習基礎醫(yī)學和臨床醫(yī)學課程必備的基礎知識?!渡锘瘜W應試向導》是專門為幫助醫(yī)學生更有效地學習和掌握該門功課而精心編寫的教學輔導和應試參考書?!渡锘瘜W應試向導(新版)》以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最新高等醫(yī)藥院校教材《生物化學》為藍本,以相應教學大綱為指導編寫而成,全書共21章,每個章節(jié)由【大綱要求】、【內容精析】、【同步練習】和【參考答案】4部分組成。【大綱要求】對學生需要掌握和了解的內容提出了具體要求?!緝热菥觥亢喢鞫笠亟榻B了各章節(jié)的重點內容,力求做到框架清晰、內容精要?!就骄毩暋堪ㄟx擇題、名詞解釋、填空題和簡答題等4種??碱}型,便于學生復習之余及時自測,有利于知識的鞏固。【參考答案】便于學生自我測試時參考,及時更正和補充知識點?!渡锘瘜W應試向導(新版)》適合于醫(yī)學專業(yè)本科生、研究生及生物化學教師應用,也可作為生物化學的配套學習用書。由于深感目前市場上醫(yī)學參考書良莠不齊,《生物化學應試向導(新版)》作者力求能提供給廣大醫(yī)學生一本真正實用、有效的參考書?!渡锘瘜W應試向導(新版)》的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同濟大學醫(y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復旦大學上海醫(yī)學院、首都醫(yī)科大學、蘇州大學醫(yī)學院同行的大力支持和通力合作,使得《生物化學應試向導(新版)》的編寫得以順利完成,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謝。由于時間限制和作者水平有限、經驗不足,書中難免有錯誤疏漏之處,懇請同行和廣大讀者予以批評和指正。
內容概要
生物化學為基礎醫(yī)學主干課程,《生物化學應試向導》編寫以第7版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生物化學》為依據(jù),緊扣教學大綱要求,對教材內容和知識要點進行系統(tǒng)梳理。全書各章設有【大綱要求】、【內容精析】、【同步練習】和【參考答案】4個欄目,簡要提示教學大綱要求,系統(tǒng)解析教材內容,結合大綱精心設計試題,提供準確答案,便于學生同步復習,及時鞏固所學知識,完成課程考試。全書另附【詞匯講解】,闡釋主要專業(yè)詞匯及其詞根記憶的演繹;并提供數(shù)套【模擬試卷】,以供學生自測和考前全面復習。 《生物化學應試向導》適合于醫(yī)學本科生、考研生的課程考試輔導,也可作為醫(yī)學本科教學的參考用書。
書籍目錄
第一篇 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第一章 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第一節(jié) 蛋白質的分子組成第二節(jié) 蛋白質的分子結構第三節(jié) 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關系第四節(jié) 蛋白質的理化性質第五節(jié) 蛋白質的分離、純化與結構分析第二章 核酸的結構與功能第一節(jié) 核酸的化學組成及一級結構第二節(jié) DNA的空間結構與功能第三節(jié) RNA的結構與功能第四節(jié) 核酸的理化性質第五節(jié) 核酸第三章 酶第一節(jié) 酶的分子結構與功能第二節(jié) 酶的工作原理第三節(jié) 酶促反應動力學第四節(jié) 酶的調節(jié)第五節(jié) 酶的分類與命名第六節(jié) 酶與醫(yī)學的關系第二篇 物質代謝及其調節(jié)第四章 糖代謝第一節(jié) 糖的概述第二節(jié) 糖的無氧氧化第三節(jié) 糖的有氧氧化第四節(jié) 葡萄糖的其他代謝途徑第五節(jié) 糖原合成與分解第六節(jié) 糖異生第七節(jié) 其他單糖的代謝第八節(jié) 血糖及其調節(jié)第五章 脂類代謝第一節(jié) 不飽和脂酸的命名及分類第二節(jié) 脂類的消化和吸收第三節(jié) 三酰甘油的代謝第四節(jié) 磷脂代謝第五節(jié) 膽固醇代謝第六節(jié) 血漿脂蛋白代謝第六章 生物氧化第一節(jié) 生成ATP的氧化磷酸化體系第二節(jié) 其他氧化體系第七章 氨基酸代謝第一節(jié) 蛋白質的營養(yǎng)作用第二節(jié) 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和腐敗第三節(jié) 氨基酸的一般代謝第四節(jié) 氨的代謝第五節(jié) 個別氨基酸的代謝第八章 核苷酸代謝第一節(jié) 嘌呤核苷酸的合成與分解代謝第二節(jié) 嘧啶核苷酸的合成與分解代謝第九章 物質代謝的聯(lián)系與調節(jié)第一節(jié) 物質代謝的特點第二節(jié) 物質代謝的相互聯(lián)系第三節(jié) 組織、器官的代謝特點及聯(lián)系第四節(jié) 代謝調節(jié)第三篇基因信息的傳遞第十章 DNA的生物合成第一節(jié) DNA復制的基本規(guī)律第二節(jié) DNA復制的酶學和拓撲學變化第三節(jié) DNA生物合成過程第四節(jié) 逆轉錄和其他復制方式第五節(jié) DNA損傷(突變)與修復第十一章 RNA的生物合成第一節(jié) 轉錄的模板和酶第二節(jié) 原核生物RNA轉錄的過程第三節(jié) 真核生物的轉錄過程第四節(jié) 真核生物轉錄后加工第十二章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第一節(jié) 蛋白質生物合成體系第二節(jié) 氨基酸的活化第三節(jié) 肽鏈的生物合成過程第四節(jié) 蛋白質翻譯后修飾和靶向輸送第五節(jié) 蛋白質合成的干擾和抑制第十三章 基因表達的調控第一節(jié) 基因表達調控的基本概念第二節(jié) 基因表達調控的基本原理第三節(jié) 原核基因表達調節(jié)第四節(jié) 真核基因表達調節(jié)第十四章 基因重組與基因工程第一節(jié) DNA重組和基因轉移第二節(jié) 重組DNA技術第四篇 專題篇第十五章 細胞信息轉導第一節(jié) 細胞信號傳導概述第二節(jié) 細胞受體第三節(jié) 各種受體介導的細胞內基本信號轉導通路第四節(jié) 細胞信號轉導與醫(yī)學第十六章 血液的生物化學第一節(jié) 血漿蛋白第二節(jié) 血液凝固第三節(jié) 血細胞物質代謝特點第十七章 肝臟生物化學第一節(jié) 肝在物質代謝中的作用第二節(jié) 肝的生物轉化作用第三節(jié) 膽汁與膽汁酸的代謝第四節(jié) 膽色素的代謝與黃疸第十八章 維生素與無機物第一節(jié) 維生素概述第二節(jié) 維生素的來源和功效第三節(jié) 維生素的代謝第十九章 糖蛋白、蛋白聚糖和細胞外基質第一節(jié) 糖蛋白(glycoprotein)第二節(jié) 蛋白聚糖(proteoglycan)第三節(jié) 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matrix,EcM)第二十章 癌基因、抑癌基因與生長因子第一節(jié) 癌基因第二節(jié) 抑癌基因第三節(jié) 生長因子第二十一章常用分子生物學技術的原理及其應用第一節(jié) 分子雜交與印跡技術第二節(jié) 聚合酶鏈反應(PCR)第三節(jié) 核酸序列分析第四節(jié) 基因文庫第五節(jié) 生物芯片技術第六節(jié) 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研究技術第七節(jié) 遺傳修飾動物模型的建立及應用第八節(jié) 疾病相關基因的克隆與鑒定附錄A 詞匯講解附錄B 模擬試卷(一)模擬試卷(二)模擬試卷(三)模擬試卷(四)
章節(jié)摘錄
插圖:5.一碳單位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含有一個碳原子的基團,稱為-碳單位。其代謝的輔酶是四氫葉酸。一碳單位參與嘌呤、胸腺嘧啶的合成,主要的一碳單位有甲基、甲烯基、甲炔基、甲?;蛠啺奔谆?.氨基酸代謝庫食物蛋白質經消化吸收產生的氨基酸(外源性氨基酸)與體內組織蛋白質降解生成的氨基酸及其他物質經代謝轉變而成的氨基酸(內源性氨基酸)混在-起,分布于體內各處,參與代謝,稱為氨基酸代謝庫。7.蛋白質的互補作用多種食物蛋白質混合食用時,其所含的氨基酸之間可取長補短,相互補充,從而提高了食物蛋白質的營養(yǎng)價值。8.γ-谷氨?;h(huán)是指氨基酸從腸黏膜細胞吸收,通過定位膜上的γ-谷氨酰轉肽酶(γ-GT)催化,被吸收的氨基酸與GSH反應,生成γ-谷氨?;被岫D入細胞內。由于該過程是膜上γ-GT催化,由γ-谷氨?;d運氨基酸,并同時伴有GSH分解及再合成以循環(huán)往復地向細胞內轉運氨基酸,故稱其為γ-谷氨?;h(huán)。該循環(huán)每運轉-次即有1分子氨基酸進出細胞,同時消耗3分子ATP。該系統(tǒng)也存在于腎、腦及紅細胞中,其功能就是轉運氨基酸。9.蛋氨酸循環(huán)蛋氨酸消耗ATP活化成SAM,當其向受體轉出甲基后則變成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H),SAH水解生成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接受Ns-CH3-FH4提供的甲基,復又生成蛋氨酸,進而活化為SAM,這-周而復始向受體提供甲基的過程稱為蛋氨酸循環(huán)。10.活性硫酸根是指PAPS,全稱是3'-磷酸腺苷-5'-磷酰硫酸,是硫酸根活化的形式,即“活性硫酸根”。PAPS主要是半胱氨酸分解產生的H2S,經氧化為SO4,再被ATP活化而成。PAPS化學性質活潑,是硫酸基團供體。在肝臟的生物轉化中是排泄產物的結合劑。如類固醇激素、膽紅素的硫酸酯,其中硫酸基便是來自PAPS,-些多糖硫酸酯中的硫酸基也是由PAPS提供。11.聯(lián)合脫氨基作用是轉氨基作用和氧化脫氨基作用的聯(lián)合,即先轉氨基,后氧化脫氨基作用。氨基酸在轉氨酶的作用下把氨基轉給α-酮戊二酸,生成相應的α-酮酸,而α-酮戊二酸接受氨基生成谷氨酸后,繼續(xù)在谷氨酸脫氫酶的催化下氧化脫氨基,重又生成α-酮戊二酸,脫下的-對氫交給NAD。聯(lián)合脫氨基作用是體內氨基酸脫氨基的主要方式,全過程可逆,因此也是體內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主要途徑。12.嘌呤核苷酸循環(huán)通過連續(xù)的轉氨基作用把氨基酸的氨基轉移到草酰乙酸分子上,生成天冬氨酸。天冬氨酸再在腺苷琥珀酸合成酶催化下與次黃苷酸縮合成腺苷琥珀酸,腺苷琥珀酸裂解生成延胡索酸和腺苷酸,最后腺苷酸經腺苷酸脫氨酶作用生成次黃苷酸和氨,將氨基酸分子的氨脫去。由于次黃苷酸參與了該循環(huán),故稱為嘌呤核苷酸循環(huán)。三、填空題1.內肽酶外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彈性蛋白酶羧基肽酶A羧基肽酶B2·酸性堿性亞氨基酸載體3.氧化脫氨基作用轉氨基作用聯(lián)合脫氨基作用嘌呤核苷酸循環(huán)聯(lián)合脫氨基作用嘌呤核苷酸循環(huán)4.氨α-酮酸5.丙氨酸谷氨酰胺6.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AGA(N-乙酰谷氨酸)7.N-乙酰谷氨酸四氫葉酸-碳單位8.S-腺苷甲硫氨酸(SAM)甲硫氨酸9、PAPS半胱氨酸10.白化病苯酮酸尿癥11.精氨酸甘氨酸12.蛋白質核酸13.谷氨酸腦神經遞質14.色苯丙賴蘇蛋亮異亮纈食物蛋白l5.2toolNHa1molC024toolP16.氧化脫氨基轉氨基聯(lián)合脫氨基非氧化脫氨基聯(lián)合脫氨基17.谷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SH半胱氨酸18、3'-磷酸腺苷-5'磷酰硫酸(PAPS)19.生糖氨基酸谷氨酸生酮氨基酸亮氨酸生糖兼生酮氨基酸異亮氨酸20.聯(lián)合脫氨轉氨酶谷氨酸脫氫酶a-酮酸還原氨基化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嘌呤核苷酸循環(huán)谷氨酸脫氫酶21.精氨酸鳥氨酸氨基甲酰磷酸瓜氨酸天冬氨酸細胞質四、簡答題1.蛋白質的含氮量平均約16%,食物中的含氮物質絕大多數(shù)是蛋白質,因此機體內蛋白質代謝的概況可根據(jù)氮平衡實驗來確定。即測定尿與糞中的含氮量(排出氮)及攝入食物的含氮量(攝人氮)可以反映人體蛋白質的代謝概況。氮平衡有3種情況:①氮總平衡:攝入氮-排出氮,反映正常成人的蛋白質代謝情況,即氮的“收支”平衡。②氮正平衡:攝入氮>排出氮,部分攝入的氮用于合成體內蛋白質。兒童、孕婦及恢復期病人屬于此種情況。③氮負平衡:攝人氮
編輯推薦
《生物化學應試向導》是醫(yī)學專業(yè)必修課程考試同步輔導叢書之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