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作者:廖力夫 主編 頁數(shù):338 字數(shù):402000
前言
分析化學是高等院校化工、輕工、石油、環(huán)境、制藥等工科類專業(yè)學生的一門極其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為了貫徹教育部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培養(yǎng)與造就高素質的人才及加強教材建設的精神,我們根據(jù)2006年全國普通高等院校工科化學規(guī)劃精品教材建設研討會的要求,編寫了這本具有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啟發(fā)性和適用性的分析化學教材。本書的編寫成員來自國內多所高校,且均是長期從事分析化學教學和科研的教師,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豐富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本書對工科相關專業(yè)學生必須掌握的分析化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了精選和整合。全書分為11章,主要包括定量分析的誤差與數(shù)據(jù)處理、各類滴定分析法(酸堿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還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重量分析法、電位分析法、分光光度法、分離與富集方法、復雜體系的定量分析等。全書注重對學生分析問題、綜合解決問題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在編寫過程中力求做到重點突出,基本原理敘述清楚,概念準確,語言簡練。另外,書中有例題、小結和習題,便于教學。參加本書編寫的有南華大學廖力夫(第1、7章)、鄭州輕工業(yè)學院謝冰(第2章)、山東科技大學王冬梅(第3章)、鄭州輕工業(yè)學院鄭先君(第4章)、湖南工程學院劉新玲(第5章)、石河子大學劉紅(第6章)、遼寧科技大學李晶(第8章)、山東科技大學李春露(第9章)、湖南工程學院陳立新(第10章)、江蘇大學邱鳳仙和曹永林(第11章)。全書由廖力夫統(tǒng)稿、修改和定稿,由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陸曉華教授主審。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錯誤和不足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內容概要
本書根據(jù)工科類本科化學教學的要求編寫,著眼于培養(yǎng)有創(chuàng)新能力、高素質的工科人才。全書分為11章,主要內容包括定量分析的誤差與數(shù)據(jù)處理、各類滴定分析法(酸堿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還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重量分析法、電位分析法、分光光度法、分離與富集方法、復雜體系的定量分析等。力求突出重點,將基本理論敘述清楚。書中有例題、小結和習題,便于教學。 本書適合于作為高等院?;?、輕工、石油、環(huán)境、制藥等工科類專業(yè)的本科教材,也可作為其他專業(yè)的分析化學教學參考書,還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專業(yè)人員閱讀參考。
書籍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分析化學的任務和作用 1.2 分析方法的分類 1.3 分析化學的進展第2章 定量分析的誤差與數(shù)據(jù)處理 2.1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驟 2.1.1 試樣的采取與制備 2.1.2 試樣的分解 2.1.3 測定方法的選擇 2.1.4 分析結果的質量評價 2.2 定量分析中的誤差 2.2.1 誤差的分類及表示方法 2.2.2 隨機誤差的正態(tài)分布 2.2.3 誤差的傳遞 2.2.4 提高分析準確度的方法 2.3 分析結果的數(shù)據(jù)處理 2.3.1 有限次測定隨機誤差的t分布 2.3.2 平均值的精密度和置信區(qū)間 2.3.3 顯著性檢驗 2.3.4 可疑數(shù)據(jù)的取舍 2.4 有效數(shù)字及其運算規(guī)則 2.4.1 有效數(shù)字 2.4.2 修約規(guī)則 2.4.3 運算規(guī)則 2.5 回歸分析法 2.5.1 一元線性回歸方程 2.5.2 回歸方程的檢驗 本章小結 習題第3章 滴定分析 3.1 滴定分析法概述 3.1.1 滴定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和術語 3.1.2 滴定分析的操作程序 3.1.3 滴定分析法的分類和滴定反應條件 3.1.4 滴定方式 3.2 物質組成的標度方法 3.2.1 不同試樣組成的表示方法 3.2.2 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 3.3 基準物質和標準溶液 3.3.1 基準物質 3.3.2 標準溶液的配制 3.3.3 標準溶液濃度的計算示例 3.4 滴定分析的計算 3.4.1 滴定分析計算的依據(jù) 3.4.2 滴定分析計算示例 閱讀材料 本章小結 習題第4章 酸堿滴定法 4.1 酸堿質子理論 4.1.1 酸堿質子理論的基本概念 4.1.2 水溶液中的酸堿平衡 4.2 酸堿溶液有關濃度的計算 4.2.1 溶液中酸堿組分的分布 4.2.2 酸堿溶液pH值的計算 4.3 緩沖溶液 4.3.1 緩沖溶液的組成和作用機制 4.3.2 緩沖溶液pH值的計算 4.3.3 緩沖容量 4.3.4 緩沖溶液的配制 4.4 酸堿指示劑 4.4.1 酸堿指示劑的變色原理 4.4.2 酸堿指示劑的變色范圍 4.4.3 影響指示劑變色范圍的因素 4.4.4 混合酸堿指示劑 4.5 酸堿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第5章 配位滴定法第6章 氧化還原滴定法第7章 重量分析法與沉淀滴定法第8章 電位分析法第9章 分光光度法第10章 分析化學雖的分離與富集方法第11章 復雜體系的定量分析附錄參考文獻索引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1章 緒論1.1 分析化學的任務和作用分析化學(analytical chemistry)是研究獲取物質化學組成和結構信息的方法及有關理論的一門科學,是化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分析化學的主要任務是確定物質的化學組成、測量各組成的含量和表征物質的化學結構,它們分別屬于分析化學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結構分析。 分析化學要完成其承擔的任務,就需要吸取化學、物理、數(shù)學、信息學、電子學、生命科學等各方面的成果,研究物質的各種物理和化學性質,創(chuàng)建并運用各種方法、儀器、技術及有關理論,以最大限度地獲取物質的化學組成和結構信息。因此,分析化學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化學信息學科。在工業(yè)生產中,資源和能源的勘探、生產原料的成分分析、工藝條件的選擇、生產過程的質量監(jiān)控、生產技術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中間體和產品的質量檢驗、“三廢”的處理和環(huán)境污染的防治等都離不開分析化學。在農業(yè)生產中,水土成分的調查、肥料和農藥的質量控制、新型農業(yè)生產技術的開發(fā)、農產品的質量檢驗、農產品深加工過程的質量監(jiān)控等同樣離不開分析化學。在國家安全中,國防核武器燃料的質量保障、新型武器材料和航天材料的研制、核污染和生化污染的預警與防范、出入境檢驗等都離不開分析化學。在醫(yī)藥衛(wèi)生中,病因的調查、疾病的臨床檢驗診斷和療效跟蹤、新藥的開發(fā)研究、藥物作用機制研究、藥物的質量檢驗、藥物生產工藝條件選擇和生產過程的質量監(jiān)控、疾病預防中的食品檢驗和環(huán)境檢測等都需要分析化學。分析化學的理論與技術已經(jīng)應用于物理學、電子學、生物學、醫(yī)藥學、天文學、材料學、地質學、海洋學等領域。尤其是在能源與資源科學、信息科學、生命科學與環(huán)境科學等學科的發(fā)展中,分析化學更是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等教育中,分析化學是化學、化工、制藥、輕工、材料、資源與環(huán)境等許多專業(yè)的基礎課程。通過分析化學課程的學習,學生不僅可以掌握各種分析方法的理論和技術,而且可以培養(yǎng)觀察與判斷的能力、精密進行科學實驗的技能、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的研究方法,從而取得科學技術工作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編輯推薦
《全國普通高等院校工科化學?分析化學》是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