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9 出版社:廈門大學出版社 作者:本性禪師 頁數(shù):224 字數(shù):120000
前言
有一次,佛陀在說法。演說中,他見大弟子迦葉于人群中聽講,便停了下來,與迦葉打招呼,叫迦葉到他身邊,他還挪了座凳之一半請迦葉上座。迦葉堅辭,但佛陀還是請他坐,并請之為眾說法,此即佛陀分座迦葉的故事。分座也叫半座,比喻前輩請晚輩弘法,也比喻恭請者禮賢下士,予受請者與自己同等的地位,該公案載在《雜阿含經(jīng)》中。在《法華經(jīng)》中,也有類似公案,講的是多寶如來分半座予釋迦佛的事。佛陀曾經(jīng)受前賢半座,自己又分半座后輩,說明了佛陀重視弘法,希望重視弘法的傳統(tǒng)代代相傳。 看佛陀從教的一生就是弘法的一生,從初轉法輪到囑咐遺教,浩如煙海的三藏十二部經(jīng)典,皆由此出。可以說,佛教有今天,除了修證的功德之外,重要的就是千百年來,有歷代高僧大德踏著佛陀的神圣足跡,不斷弘法的結果?! 『敕ǖ囊饬x,在于使佛法之脈綿延不絕。在于使眾生的慧命不斷得到解救。法脈不絕,便是正法久住。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何況救人慧命?! 『敕ǖ膶ο?,并不限于人。其實,在我們的弘法中,在場的就有許多其他的包括六道的眾生。因為,一切有情眾生皆有佛性,皆會聞法啊。 有人會說,我剛入佛門,或以前從未接觸過佛法,弘法內(nèi)容我聽不懂,怎么辦?別擔心,是否聽懂看懂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是否聽了看了誦了。一旦聽了看了誦了,不管你懂不懂意思,皆已入了你的阿賴耶識,皆已種下了佛法的種子,這是個美好的轉識成智的過程。你的善業(yè)由此積累,你的善果由此產(chǎn)生。見過轉經(jīng)桶嗎?桶上有經(jīng)文,一圈一圈轉著,你只要瞄眼過去,也許,你未必明了其意,但已入了你腦你心你識,便要轉識成智了?! ∥页T谙耄鹜幽鶚?500多年后的今天,我們還有佛法可以弘,可以聽可以閱可以誦,多么難得!多么稀有啊!因為,佛陀證法不易,佛陀上首弟子們結集不易,祖師們?nèi)淼牟灰?,歷代流傳下來的不易?。】梢哉f,中國佛法堪稱中國化的優(yōu)秀歷史文脈與民族精魂?! 》鹪谑罆r我沉淪,佛滅度后我出生。懺悔此身多業(yè)障,不見如來金色身?! ∪松y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生?! ∫虼?,作為佛陀的內(nèi)圍弟子──僧人們,一定要弘揚佛法啊。作為外圍弟子──居士們,一定要聽聞閱看念誦佛法啊。作為社會大眾,一定要尊重、包容、理解佛法啊?! ”娚勖?,系汝一人。汝若不為,罪在汝身。 衲 本性,作為僧團之一員,承前賢加被,有幸常得半座,很是感恩,當不會忘記自己的身份及其義務與責任,但祈因緣常俱足,成就畢生弘法之愿,也乞望與四眾同仁 共同精進,眾志成城。 在中國,關于弘法,有許多有趣的傳說,如:生公說法,頑石點頭;云光說法,天花亂墜。而佛教,更有許多有趣的經(jīng)典故事,內(nèi)容包括:人生非人生的、生老病死的、愛情婚姻家庭的、學業(yè)事業(yè)的、為人處事的、倫理道德的、文學藝術的、哲學宗教的……種類之齊全、內(nèi)容之豐富,有如一部萬科全書,有興趣的話,在聽我說的閱我寫的之外,大家還可以去查找看看,美妙著呢。
內(nèi)容概要
《智慧人生三昧:如何淡定》是本性法師多年禪學修行的體驗記錄、融哲思與感悟于一體,《智慧人生三昧:如何淡定》語言活潑生動,深入淺出,將深奧的禪理,貫穿于人們喜聞樂見的生活故事、生活細節(jié)、歷史故事、歷史情節(jié)之中,于不經(jīng)意間,讓您細品生活百味,體悟禪者的睿智。
作者簡介
本性禪師: 1965年出生于福建霞浦縣
1985年出家于江蘇常熟興福寺,剃度恩師為悉明上人 1988年受戒于廣東韶關南華寺,授戒恩師為本煥長老
1988--1996年先后畢業(yè)于南京中國佛學院棲霞山分院、北京中國佛學院、斯里蘭卡科倫坡凱拉尼亞大學佛學與巴利語研究院,獲文學碩士學位
1996年嗣法圓瑛大師的入室弟子明旸長老,為中國漢傳佛教臨濟正宗第42代、曹洞正宗第48代法脈傳人之一
1998年任福建省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2002年任中國佛教協(xié)會常務理事
同年作為中國大陸佛指舍利赴臺灣供奉護送團成員,護送陜西西安法門寺佛指舍利赴臺灣地區(qū)供奉瞻禮
2003牟任福建省政協(xié)常委、省政協(xié)民族宗教委員會副主任 同年作為中國佛牙舍利赴泰國供奉護送團成員,護送北京靈光寺佛牙舍利赴泰國供奉瞻禮
2004年任福州開元寺方丈 2006年參加第一屆世界佛教論壇
2007年發(fā)起組織“慈航菩薩圣像回歸祖庭暨海峽兩岸和平發(fā)展祈福大法會”系列活動 同年創(chuàng)辦福建省開元佛教文化研究所,任所長
2008年兼任泰寧慶云寺住持 2009年參加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
書籍目錄
自序:半座人生
一、乞丐與陽光
二、佛法不是謀略權術
三、作客不如歸
四、不為明日憂
五、冷熱兩由之
六、修出魅力來
七、清風掠過湖面
八、輕松過好每一天
九、吳哥之殤
十、大寺大師
十一、心不外求 意不外馳
十二、享受過程 留住時空
十三、本自學來還學去
十四、我的五一勞動節(jié)
十五、一人已嫌多
十六、信愿行
十七、借宿人生
十八、心觀何處
十九、第八場雪
二十、鐵樹與曇花.
二十一、懺悔己身諸業(yè)障
二十二、寄禪山水
二十三、近鄉(xiāng)情更怯,
二十四、只緣身在最高層
二十五、走在半路上
二十六、從唐僧師徒說起
二十七、日落西方 日出東方.
二十八、半日山居
二十九、去留自便
三十、危機四伏的現(xiàn)代文明
三十一、把握與活在自己的當下
三十二、生日三自問
三十三、佛教文明的復興之路
三十四、行路夜雨中
三十五、行禪與行腳
三十六、回到泰寧慶云寺
三十七、和字當頭 同創(chuàng)未來
三十八、讀書與讀書的態(tài)度
三十九、以師志為己志
四十、不負祖國不負佛
四十一、給我棒喝
四十二、怎樣做個好學生
四十三、盼著雨過天晴
四十四、生來就是流浪者
四十五、靜水清清小魚游
四十六、寫一個自己的人生故事
四十七、從海拉爾到額爾古納
四十八、我還是我 你就是你
四十九、紅爐片雪
五十、禪心一滴 四海禪境
五十一、我們需要什么樣的靈修
五十二、夜登臺灣阿里山
五十三、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五十四、拯救動物救贖人類
五十五、游圣徐霞客
五十六、文明的差異——心文化與身文化
五十七、結緣分享
五十八、為善 不分僧俗不計榮辱
五十九、行禪與坐禪
六十、隨緣與平常心
六十一、節(jié)慶宜素食
六十二、靜凝水晶球
六十三、亮起心燈一盞
六十四、禪是一款藝術
章節(jié)摘錄
身居榕城,耳濡目染,慢慢地知道:福州的幾位大富人家,都虔誠奉佛。如林紹良家族,捐建福清彌勒巖寺;郭鶴年家族,捐建福州開元寺、福州慈航寺;曹德旺家族,捐建福清靈石寺、福清高山香燈禪寺;黃如論家族,捐建福州萬佛寺?! 〗鼇?,又聽說,世界的大富人家,也不乏虔誠事佛的。如香港地區(qū)的李嘉誠,美國的喬布斯等。 也因此,有文章分析,這些大富人家之所以富,是因為得力于佛法的智慧。也就是說,佛法教給了他們生存掙錢的智慧。 這些分析,不管是否高見,說實在,我不太在意,更不以為然。我總以為,佛法,應是教人生活的智慧,是生活的佛法,而不應是教人生存掙錢的智慧,不是生存掙錢的佛法。佛法,它的真正宗旨,應體現(xiàn)在——教人如何過得自由自在、歡喜歡樂、無憂無慮、無畏無懼、無煩無惱、幸運幸福、超脫解脫上?! ≌f到信仰原因,我也交往了一些成功的商業(yè)人士。他們,往往告訴我們,現(xiàn)在,他們關心的,不再是如何生存掙錢議題,而是關注如何生活、如何生活得更好的問題。他們的許多人,已把商業(yè)王國交棒給了第二代或第三代,而今,他們多忙于做企業(yè)文化,或自己充實文化,或周游于中國和世界?! 》鸱?,畢竟不是管理學,或經(jīng)濟學,雖然,它有其中的成分或元素。我們,應當讓當今的佛法,著重關切人們的生活,著重引導人們生活的態(tài)度。這,不分對富人或窮人?! ∑鋵?,福州如曹德旺也好,美國如喬布斯也好,他們奉佛事佛崇佛敬佛,求的也就是解決如何更好更有意義生活的問題。佛法,為他們帶去了心靈的平靜、靈魂的超越、價值的彰顯、道德的提升,更直接的,就是生活品質的升華。在這些面前,生存掙錢議題,我認為,已顯無關緊要、無足輕重了?! 〗?,因應市場的需要,教界萌生了一種將佛法作為謀、略、權、術來講解傳播的風氣,甚至,成了某種趨勢。我想,這是本末倒置的一種弘揚方法,偏離了佛教的根本理念、精神與用心、用意。要知道,佛家,就是佛家,不是其他。為了正法久住,我們應予及時提警與糾正,這也正是本人寫這篇小文的初衷?! ?/pre>編輯推薦
禪師教你學“活法”! ——聆聽當代佛門高僧本性大禪師全新演繹自在、清涼的“活法”,用第三只眼透視喧囂紅塵,還你一個至善人生。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