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3 出版社:中國檢察 作者:徐昕 頁數(shù):239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邁向社會和諧的糾紛解決》是一項有關糾紛解決機制的系統(tǒng)性、綜合性、整體性、對策性的研究報告,旨在結合當下中國的現(xiàn)實,全面認識中國社會的糾紛及其解決狀況,清晰概括各類糾紛解決機制的缺陷,明確提出改革完善的政策建議以及合理配置糾紛解決機制的方案,從整體對糾紛解決機制進行重構。
作者簡介
徐昕,法學寶石,西南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司法研究中心主任,司法制度學科負責人,校學術委員會委員。
書籍目錄
致謝 導論 第一部分 糾紛解決與和諧社會的構建 一、和諧社會及其構建思路 二、和諧社會的法制保障 三、糾紛解決與和諧社會的構建 第二部分 當代中國社會和諧狀況之評價 ——糾紛及其解決的維度 一、糾紛及其解決機制:理論框架 二、中國的糾紛及其解決狀況與社會和諧程度之評價 三、總體評價 第三部分 糾紛解決機制的完善與促進社會和諧 一、完善司法救濟機制與促進社會和諧 二、完善行政救濟機制與促進社會和諧 三、完善仲裁制度與促進社會和諧 四、完善民間調解機制與促進社會和諧 五、大力發(fā)展代替性糾紛解決機制與促進社會和諧 六、私力救濟的制度化與促進社會和諧 七、完善律師制度與促進社會和諧 八、完善公證制度與促進社會和諧 九、勞動爭議解決機制的完善與促進社會和諧 十、完善信訪制度與促進社會和諧 十一、發(fā)展和完善群體性糾紛解決機制與促進社會和諧 結語 邁向社會和諧的糾紛解決 附錄一 沖突處理的基本形式 附錄二 人類學視野中的糾紛解決:材料、方法與理論框架
章節(jié)摘錄
第三,政府轉型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關鍵。經濟社會發(fā)展中許多深層矛盾都與政府職能轉變相關,政府改革的滯后已越來越制約著其他領域改革的進程,社會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潛在風險也要求政府轉型。特別需要強調的是:(1)加快中國轉型時期的政府建設,推動政府改革和職能轉變,強化公共服務理念,實現(xiàn)公共政策由封閉和半封閉向公開透明轉變,由單一、嚴格的行政控制向人性化的公共治理轉變,促進公共服務型政府的建立。(2)明確劃分和嚴格規(guī)范各級政府在公共服務中的責任和權力,深化地方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盡量減少政府的行政層級,逐步探索取消地(市)行政層級,撤銷市管縣體制,加強縣級財政功能,把鄉(xiāng)鎮(zhèn)政府變成縣(市)政府的派m機構。(3)把政府工作的主要注意力轉移到加快解決就業(yè)、收入分配等公共服務領域,大力發(fā)展公益事業(yè),健全社會保障體系,解決經濟社會發(fā)展失衡的問題,有效緩解社會矛盾。(4)建設責任政府,打擊腐敗,對履行公共服務職能決策失誤和不作為的政府官員嚴格追究責任,加強監(jiān)管、審計、考核和問責,使公共政策的制定與執(zhí)行置于公眾的參與和監(jiān)督之下。尤其要從義務教育、公共醫(yī)療、房地產價格等關系百姓切身利益的領域開始,啟動公共服務的問責制?! 〉谒?,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從微觀管理體制向宏觀管理體制改革、從競爭性領域向壟斷性領域改革推進,并從經濟體制改革向教育、衛(wèi)生、文化等社會管理體制改革擴展。特別需要強調的是:(1)樹立與和諧社會目標相適應的社會管理理念,合理調整政府的管制范同及力度,充分尊重個人的權利和自由,促進私人自治。(2)改變傳統(tǒng)的政府主導型社會管理體制,在政府、企業(yè)、民間組織、私人之間的良性互動中形成有效的公共治理,特別要積極穩(wěn)妥發(fā)展各類民間組織,逐步把某些社會管理職能下放給一些民間組織,充分發(fā)揮其在利益表達、博弈和協(xié)調方面的作用,增進對話和溝通,消除社會矛盾,化解社會危機,保持社會穩(wěn)定,促進社會和諧。
編輯推薦
《邁向社會和諧的糾紛解決》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糾紛解決的法律機制研究”(05CFX021)的最終成果。全書主體部分系一項有關糾紛解決機制的系統(tǒng)性、綜合性、整體性、對策性的研究報告——《邁向社會和諧的糾紛解決》,同時收錄了作者翻譯的兩篇糾紛解決的經典文獻《沖突處理的基本形式》、《人類學視野中的糾紛解決》?!哆~向社會和諧的糾紛解決》也是西南政法大學司法制度學科建設成果。在《中國司法制度》教科書編寫前,《邁向社會和諧的糾紛解決》可充當本科和研究生教材,亦被列為司法制度專業(yè)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